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唐.韩愈
南岳大庙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始建于唐,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形成现在的规模。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唐.韩愈
南岳大庙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始建于唐,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形成现在的规模。
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每年八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盛大规模的庙会。
门外御街南入口处石坊匾题“天下南岳”四字,志载为北宋徽宗御笔。
棂星门系石砌四柱五楼牌坊式,前有寿涧桥,后有放生池,左右并列东、西便门。
牌坊上竖额刻有“江南一枝笔”之称的衡山籍清末秀才康和声所书“岳庙”,三龙盘边;横匾镌“棂星门”三字,周昭怡题。
门前石狮对踞。桥前右立巨石,上镌王朝闻书“镇岳石”三字,左边巨石上书“秀冠五岳”,王震书。
牌坊上竖额刻有“江南一枝笔”之称的衡山籍清末秀才康和声所书“岳庙”,三龙盘边;横匾镌“棂星门”三字,周昭怡题。
门前石狮对踞。桥前右立巨石,上镌王朝闻书“镇岳石”三字,左边巨石上书“秀冠五岳”,王震书。
放生池后东、西碑亭分置明商辂《重修南岳庙记》和北宋范纯仁《祭衡岳文》石碑。
奎星阁又名蟠龙亭,台基高约2米,内有十字交叉拱通道,上为重檐歇山顶戏楼。
前立石麒麟一对。
戏台之下四面石壁上各有二个石钱,十字通道之内也有八字,共十六字石钱。
四壁各镶一块汉白玉石刻“浩气长存”“仁风远溥”“山河永固”“天地长春”。
戏台外面窗棂之下木板上有许多木刻彩画,题材不同。
奎星、文昌帝君,福禄寿三星。
八仙:张果老、何仙姑、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
民间流传的戏剧故事。苏武牧羊、牡丹亭。
桃花扇、窦娥冤、生死牌、长生殿、天仙配、十五贯。
百岁挂帅、四进士、梁山伯与祝英台、柳毅传书、秦香莲、铁弓缘、追鱼记、木兰从军。
正南门又称镇南门、正南中门,俗称川门,有墙垣与东西前角楼相连。上为三间二层重檐歇山顶明楼,围以栏杆。顶檐下华带牌“正南门”三字为刘正书,
前檐柱联刻:“彩耀天门飞五色;祥生帝阁祝三封。”
前檐柱联刻:“彩耀天门飞五色;祥生帝阁祝三封。”
左右有东、西川门各一间,单券门洞,以便道与东、西便门相连。
东川门联:东亩依然,百年不到戎车响; 川原无恙,四野何知边戍歌。
东川门联:东亩依然,百年不到戎车响; 川原无恙,四野何知边戍歌。
门联:西极云垂,四周雨润尘难染;川流月满,一望晴空波不扬。
御碑亭俗称百寿亭,八角,重檐歇山顶,内砌红墙四面,各开券门,周以回廊。正门台阶左右立铜鹤一对,顶檐下华带牌镌李立书“御碑亭”三字,四周檐柱额枋上书200个形态各异的篆书“寿”字。亭内置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御制重修南岳庙碑》,1989年重刊,史穆书丹。
正门台阶左右立铜鹤一对。
亭东西两侧的内红墙中间各有一座三间过殿。
东为文昌殿(又名玄德尊门、元德尊门),通东翼八观;
东为文昌殿(又名玄德尊门、元德尊门),通东翼八观;
西名六寺同门,通西翼八寺。
六寺同门前檐柱联:“佛光普照万里民安国泰;法雨同沾六凡证果成真。”
六寺同门前檐柱联:“佛光普照万里民安国泰;法雨同沾六凡证果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