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10-08 09:04 IP属地:未知
晚餐后便是压轴大戏,由杨总引荐拜会龙泉青瓷新生代匠人中的领军人物杨盛侃老师。杨总介绍说其无旅行、打游戏,抽烟喝酒等当下年轻人的所有爱好,只知潜心研究青瓷的烧制技艺,并融会中西,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正在慢慢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其多年前的作品曾荣获全国青瓷比赛四项技能金奖第一名。但当我们称呼他杨大师时,他却露出了羞涩的神情,叫我们称呼他小杨即可。想来有此等谦虚的品质和执着于一事一物的匠心精神,假以时日,他必将成为青瓷艺术界的大师中的大师!
参观完杨大师的工作室,便一起喝茶聆听他讲解青瓷的前世今生——龙泉青瓷有哥窑和弟窑之分。哥窑特点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满裂纹,呈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特征。由于窑温不易控制,优等青瓷极难得,往往成为帝王将相专用;弟窑的特点是白胎厚釉,外形光洁不开片。弟窑瓷品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赏之让人心情畅然。在宋、元时,出口到外国的龙泉青瓷大多是弟窑所产。
龙泉窑在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巅峰。
至于我所捡到的黄釉残片经杨大师鉴定下来是元代的,器物是个祭祀用的罐。黄釉实际在当时是青釉烧制时窑变的产物,故而并不为人古人所看重,但当今类似这个残片的釉色还没有任何一位大师能仿制出来,因此当代黄釉极其珍贵,也因此关照我好生保管好这个残片,很有时代的纪念价值。
一番话听来,青瓷知识增进不少,不过由于同行的几位小朋友对瓷器不感兴趣,想回宾馆休息,故虽意犹未尽,却也只能早早与大师和杨总作别,期待下次再会杨总并再次聆听大师的讲解了。临别前杨大师又赠予了我们几个杯子和烟灰缸,大师的气度确实不是我们常人所能想象的。
行程最后一天,作为吃货来说自然要买些龙泉产的菌菇类干货回家。
完了,在总结本次旅行时大家一致认为内容相当丰富,过程相当顺利,堪称一次经典的美景、美食和文化之旅。最后大家一致用一句俗不可耐但又无比恰当的话赞扬我说:”跟着无疆大湿旅行就是爽。“我回答道:”我不聪明,也没才华,而且生性懒惰,故而我不富有,但我信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求把事情做到完美的原则,那么接下来就索性将导航目的地设为苏州阳澄湖,以一场天下第一鲜的阳澄湖大闸蟹宴为本次旅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吧。“大家在此异口同声道:”跟着大湿旅行就是爽."响亮的声音在龙泉的上空久久飘扬。
[
本帖最后由 驾者无疆 于 2017-10-8 15:3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