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对于贵州最耳熟能详的广告宣传语莫过于“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宣传片中对黔东南的概括是用了美丽二字,中国人喜欢对地域进行标签化的认识,那么本次游记就借用这个标签好了。
第一次得知镇远这个地方,是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当时的镇远正在启动商业开发,但相比邻近县城凤凰的商业氛围来说还是差距很大,作为一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边陲小镇,这里当年是中原王朝震慑西南蛮夷的桥头堡,如今正如在镇子上穿行而过的火车一样,它的历史也正在慢慢驶去。这篇帖子的封面照片就是站在镇远县城边的石屏山上俯瞰整个县城的景象,平均四五分钟就有一趟火车通过画面中的铁路呼啸着穿城而过,千年不变的是碧绿如玉的舞阳河水,日新月异的是城中熙熙攘攘的来来往往。
此次出行是利用清明节的三天假期成行的,早上七点出发,中午即来到湘黔省界。
曾经在四年前的清明节到过梵净山,矗立在省界边的这座蘑菇石就是梵净山的招牌标志。
沿着舞阳河漫步,清明时节温熙的下午阳光暖暖的洒在河边步道,此时的河岸两边不少店铺是关门或是刚刚开门的,又一个斑斓之夜即将开始。
一路顺风,安顿好后三点即开始闲逛起古城来,镇远古城布局犹如一张太极图,这座建立于两桥之间的宝塔即太极图盘旋的中心点。
国家地理上介绍镇远曾经历过多次旧城改造计划,很多有历史风貌和传承的建筑都在那些计划中湮没,如今所见的青砖瓦房大部分是后来修旧如旧的产物,但必须承认不管如何改造这里还是青山绿水。
我们此行目的是古城边的石屏山,沿着舞阳河走了一段后即开始转到正街上,正街与河面的落差有两到三层楼的高度。
好在还是有有识之士发现了镇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认识到了它的旅游开发价值,应该也是得益于隔壁凤凰古城的人文价值挖掘,镇远也开始走上了利用旅游来推动保护和还原古城的道路。
石屏山是古城边陡然隆起的一座山峰,所以登山的台阶还是很陡的,从半山腰可以清晰的看到河对岸的青龙洞建筑群。
从住宿的酒店步行到石屏山下约半个小时,下午六点后登山是免门票的,如果在镇远住宿两晚是可以考虑晚上登山的,不仅节约了门票更可俯瞰到镇远的夜景。
石屏山上有古代南方长城的遗址,和凤凰的南长城应该是同处一脉,但这里的更具原始风貌。
镇远的古长城比较狭窄,城垛相对也不高,相比北方长城那种蜿蜒于险峻山岭却高城宽道的建筑规模来说显然属于民间自发修建的级别,但它还是见证了一段曾经民族冲突的历史。
下山后,站在祝圣桥上向镇中心望去。
祝圣桥基本是古城的边缘了,远处即是站在古长城上所望见的城外“蛮荒世界”。
桥的另一端则是繁华的“文明世界”。
华灯初上的古镇。
夜幕降临,古镇开始斑斓起来。
晚上九点是镇远古城开始醒来的时候,河边排挡几乎没有空位,家家生意兴隆、户户灯火通明,秦淮河般都市的繁华盛景出现在了一座深山中的边陲小镇里。
次日,我们来到离镇远古城十余公里外的铁溪风景区,这里是《儒林外史》中“龙神嫁妹”故事的发生地。
景区游览线路是顺着一条清澈的溪流溯溪而上。
行进中,在转过一道山谷后,忽然一片开阔的山间平地豁然出现在眼前。
早上八点就有勤劳的当地人背着一些食品进入景区的核心区,准备在那里进行售卖,不要抱怨景区里的东西物价贵,看看他们肩挑背负的身影就可以理解了。
不大的一片小开阔地,铺满了郁郁葱葱的小草和野花,俯身下来,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铁溪的清流不仅仅有源头的来水,还有路边各种大大小小的跌流为它补给的水源。
跌流从山峰带来了红色和黄色的落叶,汇集着山下绿色的叶片,经潺潺细水粘贴在流经的岩石表面。
行进的步道也经常会峰回路转地进入一个相对封闭的洞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洞有天的地方常常被喻为福地。
除了粗壮如瀑布般的跌流还有细若珠帘的悬挂在山壁上更小的跌流。
铁溪风景区的终点是一口深不可测的青蓝色的深潭。
潭中流水溢出的方向长满了水草,应该是流水或涌泉将潭底的养分带到了溢出的地方,上游的进水处则没见到这么丰盛的水草。
站在潭边不觉一股敬畏之情油然升起。
在网上查过很多资料,对于龙潭的这股说不来的蓝色没有任何解释,对于龙潭的水深也没有任何测量数据,西南地区盛产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下的河流均呈现出一股碧绿色,而龙潭的这股青蓝色却是极为少见的。
传说有龙居住于潭内,这也贴合《儒林外史》中故事所描写的场景,所以此处得名龙潭。
西江千户苗寨是黔东南近五六年新兴起来的一个景点,作为中国最大的苗族聚集居住区,这里不仅有多彩的民族风俗,还有让人倍感震撼的苗寨建筑群。单论寨子这种风景,黔东南绝不止西江这一处,一路上我们发现了至少四五处以寨子为主题的景区,但规模最大的还是在这里。
进入寨子需要乘坐电瓶车,在经过一路的坡道和急弯,再驶过一座风雨桥后,我们进入这座修建在山窝里的村落。
大山里的气候说变就变,眼看就要暴雨倾盆了。
大雨过后,我们继续游览苗寨,和全国大多数古镇类景点一样,寨子中充斥着全国都能买到的各类旅游商品,而具有西江本地特色的商品却不多。
苗寨内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绝大部分都是木制结构的原始建筑风格,而间或的几栋灰黑色房屋则是有相当年份的老房子。
随着大雨的降临,苗寨的街道也开始整洁和宁静起来。
宽阔的街道在雨后显得冷冷清清,这才应该是寨子原来的样子。
随着夜幕的降临,寨子中心的民俗表演会场开始进入准备阶段,这里即将为远道而来的游客呈现一场精彩的苗族歌舞。
此时我们已经出得寨子,开始慢慢向苗寨对面的观景台爬升。
此时已近晚上八点,苗寨的灯火也愈发明亮,远处山岭上有一条公路,除了苗寨的星星点点,快门的延时也拍就了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轨迹。
过去这里交通不便,寨子中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而这几年他们又都回来了,因为开发旅游后这里同样需要劳动力,我们乘坐的游览车的司机师傅即是寨子中的一位村民,他说他们这里的人因不用为了生计外出谋生而比周边其他村寨的人要幸福很多。
清明时节全国大多地区霏雨蒙蒙,查看气象地图,贵州黔东南地区却在一片片降雨带中为我们腾挪出一小块空白地带,让我们在这短短三天时间享受到了如洞天般的晴朗,虽然在西江苗寨遇到了一场短暂的大雨,但雨后马上又回馈给我们一条宁静而整洁的街道。游走黔东南不应该是三天,这里给予游人的是一种民俗与风景相结合的生活,只有停下脚步才能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