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天籁论坛 >  冬天开车有“讲究” 专家教您冬季养护爱车(特别献给北方的XD)

发表于 2006-01-19 11:42    IP属地:未知

查看 36.9W | 回复 6
冬天开车有“讲究” 专家教您冬季养护爱车(特别献给北方的XD)
  如何预热发动机才算正确?
  冬季气温低,润滑油黏滞度增加不易流动,启动发动机后应让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让车预热后再起步,预热期间不可猛踏油门,不要让发动机转速过高。但预热不必等发动机温度上升到最佳温度再起步,只要温度表的指针开始上升就可以了。
  起步时应注意什么?
  冬季起步一定要十分柔和缓慢,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发动机在未达到正常运转温度时负载尽量小,另一方面也是让轮胎在没热起来还处于较硬的状态下有一个渐热的过程,对发动机、轮胎及行车安全都有好处。
  手挡车应怎样选择挡位?
  冬季驾车换挡要勤,要像驾驶磨合期的车那样,一定要注意挡位的选择和油离配合,挡位过低过高都易使车失控,这一点在冰雪路面上行驶尤为重要。在湿滑路面上起步时以及中低速行驶最好选择高一挡的挡位以此避免驱动力过大造成的打滑。应尽量避免高速行驶。
  冬季车辆在道路行驶时怎样选择合适的路线,超车、转弯时又该注意哪些?
  冬季行车,特别是刚上路时,一定要尽量让车匀速行驶,切忌猛加油,狠减速,在有冰雪的路面上更是如此。轻柔加油,及早缓慢减速是冬季行车安全的原则。
  在冰雪路面上行车尽可能保持直线行走,不要频繁换道,有车辙处最好沿车辙走,没有辙处要注意周围参照物,辨明道路的走向,提防覆雪掩盖处的坑洼,尽量选择在路中间行车,确保行车安全和顺畅。
  冬季行车过弯要特别注意避开弯道内的积雪和结冰,无法避开时一定要提早减挡减速缓慢通过。车速降下来后,应采取转大弯、走缓弯的办法,不可急转方向,更不可在弯中制动或挂空挡。
  冬天踩刹车都会感觉硬,怎样踩刹车才能达到好的制动效果?
  冬季行车制动突出一个“早”字和一个“柔”字,即便在无冰雪的路面上行驶,冬季制动的效果也与其他季节不尽相同,往往略有些“硬”,所以冬季行车制动应提早轻踩,与减挡制动结合起来更好。在冰雪路面行驶应尽量不踩制动,用减挡让发动机制动。必要时还可运用手制动,但应按住手制动的放松钮,不要让手制动卡死。绝对不要忘记上路前和停车休息再上路时,一定要试着踩几脚制动,以免结冰导致制动失效。
  停车位置也要选择吗?
  冬季停车要尽量避开坑洼潮湿处,避免积水成冰冻住车轮。另外,有冰雪时不宜在坡地停车,以免起步困难。还有避开有枯草落叶处,装有三元催化装置的车更要注意,以防高温的三元催化器外壳将枯草引燃。三元桥丰田技术员王彬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1-19 11:46    IP属地:未知

寒冷的冬天来了,街上的行人纷纷换上了冬装,准备拥抱这个如雪的季节。汽车如人一样,寒风凛冽,稍不注意就容易患上“感冒”,爱车的您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着凉”呢?
  温暖计划1——准备篇
  1.换上冬季用的机油
  及时更换为冬季所专用的各种“冬装”。普通润滑油的黏度随气温下降流动性变差,因而机件运动时摩擦阻力增大。汽车启动时经常导致冷启动困难,甚至产生烧瓦抱轴事故。因此,在冬季来临时,应及时将油底壳、空气压缩机内的机油换成冬季用的机油。将变速器、分动器、差速器、转向器内的齿轮油,换成冬季用的齿轮油;将轮毂轴承清洗后,加入黏度较低的轴承润滑油。
  2.换油前彻底清洗
  若换油前未彻底清洗润滑系和燃油系的滤清器、油底壳,变速器内不同牌号的润滑油混存,将降低润滑效果。此外,机油散热器转换开关、进排气管上的预热阀应置于“冬”的位置。
  3.玻璃防雾剂除雾气
  冬季,外面天寒地冻,车内开暖气其乐融融,由于车内外温差较大,车风挡玻璃上会结出许多雾气和冰花,影响视线,极易造成事故。若备上一瓶玻璃防雾剂,在晚上锁车后,均匀喷在风挡玻璃上,第二天便可轻松驾驶。
  4.使用长效防腐防冻液
  现代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封闭式冷却系,一般都使用加入防腐添加剂的防冻液,它比普通自来水对冷却系金属的腐蚀性要小很多,并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封闭式冷却系可保证发动机长时间不加冷却液,在使用中必须保证密封才能收到效果。膨胀水箱内冷却液不能注满,加注1/2即可。一般使用2年后要更换新的同一品牌防冻液,千万不可把不同品牌防冻液混合使用。
  温暖计划2——检查篇
  5.及时为蓄电池充电
  在冬季为防止蓄电池电解液结冰和容量下降而影响发动机启动,当蓄电池放电超过25%时,即应进行充电。
  6.定期检查节温器
  节温器的作用是自动控制发动机正常水温,在低温启动时,能使发动机迅速升温,以减轻气缸磨损。试验证明,如将节温器拆掉,则发动机启动升温时间要延长4-5倍,气缸磨损增大5-6倍。因此,那种任意拆掉节温器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使用中节温器容易损坏,损坏后节温器阀门就会长期开放,失去控制作用,故应定期检查。以桑塔纳轿车为例,将节温器放在盛有热水的器皿中加温,发动机节温器在水温85℃时开始开启,105℃完全开启,全开时阀门升程不少于7mm。检查其他车辆节温器也可参考这组数据。
  7.经常清理轮胎纹内的杂物
  冬季橡胶变硬且相对较脆,不但摩擦系数降低,也比其他季节易漏气、扎胎。所以,冬季用车时,一定要经常清理胎纹内的杂物,气压不能过高。
  温暖计划3——启动篇
  8.启动要预热
  在冬季开车时,首次启动一定要在发动机温度上升至正常温度后再起步行驶,这样各机械部件能够得到较好的润滑,保护油膜也随之形成,增加润滑,减少摩擦,延长使用寿命。有的人嫌预热启动麻烦,就采用明火烤车启动、吸火启动、无水启动、溜坡启动、拖拉启动、推车启动等方法,结果加剧轮胎、传动系、发动机摩擦的磨损,并可导致断轴、拉缸、飞车等故障,严重时还会引起撞车、翻车事故。正确的做法是:
  ●启动前将机油放入容器内加热后再注入油底壳;
  ●向水箱内加热水,同时放掉冷水,边加边放,直至流出的水温达30℃时,关闭水箱开关;
  ●摇转曲轴若干圈,使机油送达有关摩擦表面;
  ●一次启动时间不超过3秒,然后间隔30秒后再启动。
  温暖计划4——停车篇
  9.停车后水温降低再放水
  停车后发动机的温度还很高时,不能图省事立即放水,这样的后果是因机体冷却速度过快而炸裂。正确的做法是:停车后,待水温降至60℃左右时再放水。放水时应在旁边注视水流变化,若发现放水开关有堵塞时,还应用铁丝疏通,水流尽后,还要摇转曲轴若干圈,以使水套内冷却水全部排出。
  10.停放过夜避免逆风
  汽车停放过夜时,车辆的头部应避免逆风,尽量使发动机处于背风处,有条件的可将车停在车库内,这样做,早晨发动机易于启动。
  11.停放时加装保温套
  停放时最好在发动机罩和散热器前加装保温套;在散热器前放置硬纸板或在货车前部缝隙处贴上密封胶带等,都能有效地防止发动机温度过低。
  12.露天停车放净冷却水
  露天停放时,应将散热器和气缸体内的水放净,防止冻坏散热器和发动机。冷却水流净后,再启动发动机运转1-2分钟,排除水泵内存水。否则,水泵内有水,会在水封处结冰,次日发动机水封容易损坏,会造成水泵漏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1-19 11:48    IP属地:未知

       阴天和晴天发生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雨天发生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0%。随着冬季雨雾天气的增多,交管部门提醒驾驶员注意,冬季行车应比平时更加注意车辆行驶途中的细节。
  据交管部门事故专家介绍,汽车在开始行驶的一段时间内,要特别注意不要猛踩油门,防止发动机高速运转。起步后车速应缓慢放到三档行驶,低速前进1公里后再换入四档。这样不但能提高发动机水温,使发动机不因低温高速运转而加剧机件的磨损。
  起步后:冬季车辆过夜时,制动带上会凝聚水分或结冰,可能影响制动效能,因此,行车途中应谨慎试踩制动踏板。
  行驶中:车辆行驶途中挡风玻璃上容易凝固霜雾,影响驾驶员视线,应随时擦抹清楚,可以在挡风玻璃上涂一层甘油或酒精,这样挡风玻璃短时间内不会结冰。
  雪地行驶:车辆在雪地行驶时必须降低车速,认清前后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制动。必须制动时,不能松开离合器,可间歇地点踩制动踏板。在雪已压平的道路上,要特别防备滑溜。上坡前应尽早换用低速档,避免在坡道中变速。下坡必须利用发动机控制车速,磨损严重的轮胎胎面与地面附着力降低,不宜在雪地行驶时装用,最好装用花纹较深轮胎,以增加附着力。行车前,可事先置备绳索、胎链等物,以备必要时使用。
  汽车露天停放过夜,应放干冷却水。当放水开关不流水后,应启动发动机并加大油门后使发动机内的冷却水流干净,以防部分水路冻结,导致水循环不良。
  冬季清洁车辆后,应仔细抹除各部分水分,以免冻结。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1-19 11:49    IP属地:未知

    随着寒冷冬季的来临,在风雪从天而降的日子里,我们驾车怎么保证行车安全?
 一、路面上禁忌急打方向盘
    当需要转向时,一定要先减速,适当加大转弯半径并慢打方向盘。双手握住方向盘操作力度要柔顺缓和,否则可能会发生侧滑。这是因为转向过猛、转向轮横向偏移,造成车辆前轮阻力突然加大,在惯性的作用下车尾向外甩出的现象。特别是在郊区的山区公路上,有时冰雪路面是间断的,打方向时,最好提前采取措施在间断处完成。如果在冰雪路面打急方向,很可能因侧滑横在路上或冲出路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二、有无ABS刹车踩法不一样
    没ABS设备的车:冰雪路面减速停车时,应先快速逐个减挡利用发动机的“牵阻力”减速,再反复快点踏制动踏板平稳停车。有ABS设备的车:也可换到低速挡,先期利用发动机的“牵阻力”减速,但是刹车必须一次踩到底,同时控制好方向盘,千万别用“点刹”的方法,否则ABS不发挥作用,反而易发生危险。
    另外,有无ABS的车在雪地上都不要空挡行驶,刹车时靠雪的阻力和发动机阻力减速,在冰上,靠减挡、拖挡制动,即使打滑,因驱动轮有动力,同时受力,远比空挡打滑好得多,而且轮胎不易抱死。
    三、保持横向的安全距离
    冰雪路面行车进出主路、通过十字路口、左右转弯、双方会车,以及遇有行人和自行车时,要充分顾及他人,礼貌让行,始终保持较大的横向安全距离,一般不要闪灯鸣笛催促,否则会给他人精神上造成恐慌。有时,自行车和行人可能会在混合路段的非机动车道内或胡同的两侧,因路滑不慎摔倒,驾驶员宁可停车让行,也不要抢道行驶,随时避免可能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1-19 11:51    IP属地:未知

在积雪路上行驶
积雪覆盖的马路,行驶路线不易辨别,行驶时应根据地势和路旁的树木、电线杆等明显标志进行判断,应在路中心或积雪较浅的地方缓慢行驶。
有车辙的地段,应顺辙行驶,方向盘不得猛转猛回,以防偏出车辙打滑或下陷。
需要停车时,应提早换低速档,缓慢地使用制动停车,以免制动过急发生侧滑。
长时间在积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双目容易晕眩,视觉易疲劳,影响行车安全,应注意配戴防护眼镜和适当休息。
在结冰路上驾驶
在结冰路上起步,车辆容易打滑,因此要轻踩加速踏板,慢抬离合器踏板,防止车轮滑转。
行驶时,必须根据道路情况,选择适当的档位匀速行驶。如在光滑的冰路上,应用低速档缓缓通过,如在不甚光滑的冰路上,需要提高车速时,加速不可过猛。
在结冰路上会车时,应提前减速,选择宽阔平坦的地点,加大横向距离,防止车辆侧滑相碰。
跟随前车行驶时,保持的车距须比平时增大两倍以上。
转弯时,车速要缓慢,转弯半径适当增大,切不可急转,更不能边转方向盘边踩制动,以免车发生严重侧滑。
给车点温暖
冬季气温低,机油粘度增加,阻力变大,汽车冷启动常常会变得困难,旧车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冬季汽车应该使用低温时粘度小的机油,以减少阻力,防止车辆的机械损伤。
冬季防止车辆冷启动困难的关键是要给发动机保温,不让寒风直接吹进发动机内。为此,平时停车时车头最好对着建筑物,利用建筑物挡风。夜间停车时应将车头对着朝阳方向,以便第一缕阳光能够照射到车头上,帮助引擎升温。
冬季还应该防止车门因冻结而打不开,方法是向车门锁孔内注入一点润滑油,并在车门四周密封条上涂一层薄油脂。
冬季蓄电池性能会明显下降,这也是发动机冷启动困难的原因之一。如果蓄电池几经保养及充电后启动性能仍不好,就应更换新的蓄电池。
冬季如果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管道中的节温器性能不好,会导致发动机过冷,使暖风性能下降,因此应该检查节温器,及时修理或更换。
如果气温过低,可把散热水箱前的百叶窗关闭,或自制一块隔热布贴在车头保温,防止冷空气直接吹袭。
冬季开车 谨防疾病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很低,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汽车司机如果不注意自我保健,容易发生一些疾病。这样一来,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不利于安全行车。
那么,冬季司机应注意预防哪些疾病呢?
注意防止胃病——胃病是司机的职业病之一。在冬季,司机胃病的发病率骤然上升,这是由于天气寒冷,饭菜容易变凉,另外,寒冷的空气也常常通过口腔入胃,从而导致胃病发作。司机们应注意预防,出车前多喝些生姜红糖水。
注意预防感冒——冬季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感冒病毒容易通过空气传播,加上驾驶室内外温差较大,使司机感冒的机会增多。因此,司机在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并服用一些预防感冒的药物。
注意保护腰膝——司机由于长时间开车,腰膝部位的活动减少,容易发生疼痛,加上冬季寒气的侵袭,更容易使腰膝受寒而发生疼痛,屈伸不利。为防止寒气袭击,必要时可戴护腰和护膝。
注意预防“雪盲”——北方的冬季,白雪茫茫,人们在雪中待久了,容易患上“雪盲”,即雪光性眼炎。其主要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由雪地反射到人眼角膜上,引起角膜损伤。症状为畏光、流泪、异物感、奇痒、刺痛、水肿等。因此,在雪路上开车应戴上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
注意预防冻疮——冻疮往往发生在人体容易暴露的面部、手部和脚部。冻疮又痒又痛,常常影响司机的安全行车,司机应注意局部保暖。
怎样消除水蒸气
冬季驾车,车内外温差大,车前挡风玻璃和两边窗玻璃内侧会有许多水蒸气凝结在上面,条件好的汽车可以开空调或开冷气、暖气来吹干它。但没有这些设施或设施有故障的车辆,驾驶员都得用手或抹布来擦拭水蒸气,可是擦拭后不久又有了水蒸气,还要再擦拭,边开车边擦拭会影响行车安全,停车擦拭又耽搁时间,许多驾驶员对此十分头疼。现介绍一种消除汽车玻璃上水蒸气的方法:在汽车上放一瓶家用洗涤剂,当玻璃内侧有水蒸气时,先用抹布将玻璃擦干,然后把少许洗涤剂倒在抹布上,在前挡风玻璃和两边窗玻璃内侧均匀的涂上一层洗涤剂,过1分钟后,再用干净抹布将涂上去的洗涤剂擦拭干净,这样在二三天内挡风玻璃和两边窗玻璃内侧不会再有水蒸气,驾驶员可以放心地开车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1-19 11:56    IP属地:未知

  起步放慢抬离合速度
  冰雪路面上起步时车辆容易打滑,车体不稳,甚至难以起步。不少老司机认为,起步时挡位控制最重要。冰雪路面起步时需慢抬离合,最好是半离合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扭矩,同时也降低了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系数,缓解了轮胎打滑现象。
  对于装有四轮驱动的车辆,此时就是四驱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车主可以换上高速四驱模式。之所以采用高速模式,与起步换挡的道理是一样的。目的无非都是为了降低扭矩,减少滚动摩擦,以利于车辆起步行驶。
  加速换挡转速应低于平常
  车辆起步后,在冰雪路面上提速时,车主可在略低于通常换挡时的发动机转速下换挡。当在加速过程中,车主感觉车轮与地面有打滑或是车身甩尾侧倾,方向把不准的时候,就应该松开一些油门甚至停止加速。在方向恢复控制后,再小角度地修正方向偏差。
  此时车主切忌心急火燎地猛打方向,要记住冰雪路面的附着力远低于平常的干燥路面,一些不良驾驶习惯的危害性在这种路面状况下就会有被放大的危险。
  行驶保持匀速直线行驶
  冰雪路面行驶更需要驾驶员集中注意力,提高警惕。既要防止自己的车辆不打滑,也要防止别的车辆或行人打滑与自己的车辆碰撞,而且冬季人们动作灵敏度要比正常气温更低,跟车距离至少要比平常拉大1.5倍。
  行驶过程中最好能保持车辆匀速直线行驶,驾驶员转方向盘要缓,油门及制动的力度都要轻柔,切忌动作幅度过大过猛。
  冰雪天气,驾驶员还要留神路面状况。同一段路面,也许因为阴阳面不同、阳光照射强度不同,路面湿滑情况就不一样。尤其是当拐入一段背阴面的道路时,更要减速缓行,做好心理准备,以提防不期而遇的冰面。
  坡路合理范围内尽量快
  当需要驶上一段有冰雪覆盖的坡道时,因为冰雪而让车辆附着力严重不足,因此车辆上坡时更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只要车辆到达坡顶后,这个速度仍在车主把控之中,在此速度范围内越快越好。
  车主要避免在上坡时停车,因为这会极大增加起步的难度。一旦停下来并且在坡道上无法再次启动时,车主要特别注意防止车辆溜后的问题,可以在车轮后部放置一些石块等障碍物。如果车主是跟在别的车辆后面上坡,为安全起见,最好等前一辆车上至坡顶后再上坡。
  制动降挡制动
  遇到障碍时,驾驶员的本能反应是赶快制动。殊不知,冰雪路面上紧急制动反而容易出现问题,产生侧滑,车辆的方向无法控制。当有这种迹象时,驾驶员要先松开制动,让方向盘恢复对车辆的控制,或者以点制动方式渐次让车速缓下来,而不要希望一步到位让高速运动中的车辆降下速度。
  在光滑的冰雪路面上,ABS的功力已大大减退。如果平常ABS能在120公里的时速下保证车辆不跑偏,那么冰雪路面上在60公里的时速下制动能保证车辆行驶方向就已相当不错,因此冰雪路面保持车速至关重要。
  在冰雪路面上制动,包括下坡都尽可能采用降低挡位来控制车速,用低挡位让轮胎转速降下来。对于自动挡的车辆,驾驶员可以强制把挡位从D挡降到2挡或是1挡。如果感觉车速没有降下来,车主可以适当踩制动,这样行车电脑也会根据车主意图,将自动变速器调整到低挡位,此后车主可以让低挡位来安全制动而无需再踩制动踏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车辆在冰雪路面拐弯前应提前制动,让车速降下来。因为在过弯过程中,感觉到车速过高无法把控想要降速而踏制动时是相当危险的,此时车辆很可能会因为惯性作用失去了往常的控制。
  链接:冬季行车工具必备
  防滑链
  在冰雪路面上长时间行驶时可在驱动轮上加装防滑链。一般来说,当积雪厚度超过30厘米时,要在驱动轮上加防滑链,以弥补不足的车辆附着力。
  防护镜
  阳光照在雪面上再反射回来的光线格外刺眼,驾驶员长时间在雪地环境驾车时,最好能戴上防护镜,这样不仅可保护视线,还有利于保持司机敏锐的反应。
  铁锹
  去野外时行车必备工具。当积雪过厚时可以铲雪,为防止车辆溜后可以铲一些石块垫在车底。
  电动绞盘、三角木、绳子
  无论是荒郊野外进行自救,还是让他人救援或是救援别的车辆时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1-05 10:00    IP属地:未知


知足常乐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