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5-11-08 17:07 IP属地:未知
查看 16.9W | 回复 29
老生常谈:冬季预热问题
首先,有必要对“预热”作出定义:这里所说的预热,是指为在车辆行驶前使水温达到正常温度(90-110),在着车后持续原地怠速运转使水温上升、使发动机稳定运转的做法。
对于采用电子喷射发动机(现在生产的车几乎全部用此类发动机),是无须预热的,这在几乎所有此类车辆的说明书中都有注明(但就是有无数车主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制造厂在骗人。从我的实际驾驶经验来看,也是如此:电子喷射发动机即使在低温下启动,也不会有运转不稳定的问题,和化油器车差别明显。刚看了个帖子,有位车主竟然用半小时来预热,想象一下那些活塞在冰冷的缸体里摩擦的可怕景象吧。。当然,尽快让发动机在正常温度运转的想法是对的,问题是怎么达到?原地怠速一点点地升温是明显错误的,应立即启动在行驶中升温,当然前提不要立即让发动机高速运转,比如5000转以上。实际上,2500以下的转速即可满足绝大多数行驶状况的需要。
转贴一段文字,相当完整和准确。
《怠速预热还是行驶中预热。》
大多数人习惯让车台速运转到正常温度后再开车走,这种做法不仅成了习惯而且还出现在很多教科书上(当然对化油器车来说是正确的)。而在装备了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器的车型上,这种做法不仅没必要,而且还是有害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启动后,只要能维持稳定的转速就可以起步走车,在最初的几公里内,适当控制一下车速,等水温正常后再全力加速。为什么呢?因为从保护发动机的角度看,预热的时间越短越好。车辆在行驶中预热的时间比在停在原地预热的时间缩短很多。老式的化油器发动机在达到工作温度之前,供油系统往往不能正常工作,燃油雾化不好,这时候如果勉强行驶,自然会出现转速不稳、熄火等不正常现象,因此必须等机器热起来以后才可以行驶。而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依靠水温传感器来测量水温,电脑控制的喷油嘴不仅喷油精确,燃油雾化程度也大大改善,因此,启动后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机器的转速就可以稳定住,车辆可以立即行驶。另一方面,催化转换器的正常工作温度是600度左右,从延长寿命的角度考虑,它的预热时间也是越短越好。发动机在台速运转时,由于喷油量少,流经催化转换器的可燃混合气数量就更少,因此很长时间也达不到工作温度。而在行驶时,由于喷油量较大,催化转换器可在2—3公里内迅速升至正常工作温度,不仅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排气中污染物的转化率也大大提高。还有就是台速预热要比在行驶中预热多消耗很多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