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GTI论坛 >  它在这里诞生 自然在这道别 年少时的回忆 因它美丽

发表于 2015-11-25 20:09    IP属地:未知

查看 87W | 回复 111
它在这里诞生 自然在这道别 年少时的回忆 因它美丽
    故事回到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进口大众,那是我第一次看到GTI,5代,就停在展厅中央,没有一丝华丽,不过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是一种对灵魂的吸引,那感觉至今难忘,当时那一眼的画面现在还牢牢的印在我脑海里。
    平底方向盘、300表头、格子座椅、换挡拨片、战斧轮毂、DSG2.0T组合,当时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唯一能够触及的神车,还有,当然要买不起才叫神车,裸车接近40万的售价,当年能买一套150平的三室两厅房,最后只能继续它当他的神车,我做我的凡人,不过梦想当然还在。
    转眼到了2010年,老GTI车主当然知道这一年大众做什么了,没错,GTI国产下线了,我们这伙玩高4和宝来(捷达)4的小伙伴们疯狂了,这是我们的节日,怎么庆祝,当然是买一台了,经过这几年有些积蓄了,国产之后的车又便宜了(只是我们这群大众粉觉得),就这样,2010年终于圆了我多年的GTI梦。




[ 本帖最后由 yilong7 于 2015-11-25 22:20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5 20:31    IP属地:未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用猜了,动手吧兄弟们,原厂GTI是没有生命的,是需要我们自己赋予他新的生命,正因为每个人对车的不同诉求,才塑造出一台台充满个性,特点不一的GTI。
       说实话 在拥有GTI之前 我也曾是一名飙车党,年轻,充满激情的我们无数次飞奔在各种街路,用危险的方式一次次满足着自己对速度的追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心态的成熟,慢慢的了解了真正的汽车文化,赛车文化,对汽车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次对于GTI,得到他的那天起,就计划要亲手打造一台只属于我,独一无二的G T I. 那入手的方向呢,是追求速度?还是极致操控?我相信这是很多车友都做过的事情,这些难吗,真的不是特别难,动力其实是较简单的事情,在有程式支持的前提下,大涡轮和高增压值就搞定一切了,当然,2.0前驱涡轮增压,要做大马力就要牺牲太多东西了(技术问题本贴不做过多陈述),升级操控要稍难些,但还是围绕着控制前驱车特性,轻量化,强化底盘来做,可有些方面是无法逾越的,比如悬挂的基础形式,驱动的形式和重量分配布局,任何民用车的升级都是适当强化,少许修正而已,所以要动一台车,就要知道他先天的极限是什么,瓶颈是什么,均衡点在哪里,所以最后决定了,一切都可动,唯独动力输出先不动,好吧,我承认我是慢性子,耐得起寂寞啊。





[ 本帖最后由 yilong7 于 2015-11-25 20:32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5 20:48    IP属地:未知

    原厂车开了一年半,总结了一下,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1450公斤,动力超300匹就已经略显多余,车身偏重,底盘升级过强之后对轮胎的施压又过多,本来前驱车是推头特性,在极限驾驶时给了驾驶员不小的修正空间,要过多的打破这种平衡总有不稳定成分在里面,总结后明白了,这个家伙除非下赛道,否则就4个字“不宜爆改”,虽然大改无益,但绝不是这车不好玩,有同学说了,好玩还是后驱车和4驱车,是的,我当然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我只能说各种驱动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玩点,试问又有几人能把自己车的极限充分发挥了。简单列一下各类驱动布局效率,从高至低依次为:FF(前置前驱)、RR(后置后驱)、MR(中置后驱)、FR(前置后驱)、4WD(4轮驱动)。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全部驱动形式中FF的动力输出是最直接的,从动力损耗、节能、操控等方面FF作为一台兼顾日常使用的性能小车都十分出色,打个比方,大众有尚酷杯,却没有R杯,其中自有道理。








[ 本帖最后由 yilong7 于 2015-11-25 20:48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5 20:58    IP属地:未知

    最后决定动力定位K04,2.0的机器吹K04涡轮真的十分顺畅,既能兼顾低扭,又有合理范围内的动力提升,总结下来还是K04最为均衡,当然,要换涡轮,周边强化是必做的功课,前置中冷,副水箱,进气排气替换,进气管路强化等等,都用什么牌子大家就要看自己的认知和需求取向了,在此不做过多讲解,涡轮车动力的提升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就是高温,动力做的再高,热衰一出现,一切努力就白做了,水喷射系统当然就是解决高温问题的最佳方案,甲醇喷射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可放心使用,唯一要提的就是一定要用赛用甲醇,工厂和药店卖的还是不要用了,完全就是两个化学成分,有兴趣的可自行查一下资料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5 21:13    IP属地:未知

    底盘一直是我十分看重的地方,一套好的避震能最直接的改变整个车辆的驾控,最后选择的是Bilstein B16 这套避震韧性十足,耐用度超高,十分适合北方的路况,操控感更即兼顾日常驾驶,又有很高的操控极限。刹车前ALCON 343-4活塞后刹车替换原厂R的,这套组合十分匹配,其实最先换的是一套ALCON 6活塞刹车,后来路试之后果断换到4活塞,其实刹车是要和车匹配的好,绝不是活塞越多越好。
本人轮毂控,先后用过ACE-大5辐、NEUSPEED -12、3SDM-5星、rays -TE37SL、BBS-LM,必须都是经典口水级别的,而且在我手里没有一套轮毂有过任何剐蹭,轮胎夏季RE11,春秋PS2,冬季不开所以一直没上冬季胎,特别要提一下PS2,我从2007年开始一直用到现在,真是一款比较均衡的好胎,对温度要求不高,排水性极好,低温时抓地力远超半热熔,推荐。




[ 本帖最后由 yilong7 于 2015-11-25 21:14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5 21:39    IP属地:未知

    变速箱程式是wetterauer,其中优化了一些原程式中的一些舒适特性,低挡动力衔接更为顺畅,静止转速上调至4500转,小几千块,就能把变速箱特性改变,性价比很高。
    音响换装的是BOSE,全车替换,我上一台车进口奥迪A4顶配就是这套音响,一直是大爱,非一般中端品牌可比,人声细腻度极高。Defi 的涡轮压力+排温+变速箱油温+机油压力配齐了整套数据显示系统,美观的同时又时时观测汽车的各项数据,我只能说,仪表加装如果不上Defi,那你的追求我真是理解不了。






[ 本帖最后由 yilong7 于 2015-11-25 22:21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5 21:52    IP属地:未知

    其实说到外观升级,大众车是最不好动的,这点德系车主都知道,一旦弄不好反而要减分,美系的粗犷弄不来,日系的张扬更学不得,直到第一眼看到OSIR -S 款碳纤车身套件, 基本就不用犹豫了,内敛精致又不失犀利,每个部位恰到好处,绝不张扬,顶级的材质和做工更是德系车必备的标准,樱桃红尾灯LED泪眼大灯起到点睛的作用,夜色中的一抹亮丽给原本十分低调的GTI增加了些许妖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5 22:00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5 22:01    IP属地:未知

以为换车了,看来一直在闭门修炼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5 22:15    IP属地:未知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发现一个问题,这不就是一台改装升级的GTI吗?好吧那你们就太低估我的动手能力了,接下来介绍的,才能展现它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这部分包含轻量化、加强部分、保护部分等等。

1 后座椅移除+手工钛合金后顶吧
    后座的重量相信很多车友不知道,这么说吧,一个成年人都很难抱起,反正这台车不做日常使用,索性拆掉,但拆除之后发现一个问题,两厢车后部唯一的支撑点竟然就在后座椅两端,移除后座后驾驶时整车后部竟然出现了松散状态,可此处又没有可用的加强件,呵呵,手工可是我的强项,接下来就是各种数据,各种测量,外表看就是一根杆,其实任何部位稍有偏差都用不了,工时真心用了不少,最后真是不枉我一番功夫,国内第一支钛合金GTI后顶吧诞生了。
2 尾箱盖板强化+备胎改储物
    平时市区驾驶,备胎的作用就很小了,本人不喜车内杂乱,干脆就把备胎位置变成了储物箱,平时保证车内不见一个杂物,这好像是轻微强迫症吧,不过这完全是我自己的个人空间,自己舒服就好,好吧,不出所料,你只要改动车内一点,都会有问题出现,没了备胎,后箱盖板是软的,根本支撑不了上面放重物,呵呵,你猜对了,我会手工,考虑到重量和美观兼备,选择了铝板做主材,不过这两块铝板的测量和切割定位真是耗时太长了,我在车库大概干了有一天半,还好铝材好切割,记得当时切钛合金时,不知废了多少切片,最后一次成型,完美收工,国内第一支铝材后箱盖板诞生了。
3 AEM水喷射中位支架
    有装AEM水喷射的同学都知道,水壶的位置在后箱侧位,还有一件事你们也知道,水壶装到侧位后,后备箱盖板就不能大角度打开了,怎么解决,好吧,这次不用猜了,我承认我会手工,这个小物件就没啥难度了,施工简单,顺利完活,国内第一支中位水喷支架诞生了
4 原厂前机盖改通风散热
    之前用过碳纤前机盖,但每次车速上到###之后,心里总是担心这非原厂前机盖会不会嗖——的一声飞出去,最后一个完美曲线,落在一个不该落下的地方,后果实在恐怖,还想要散热,还想要原厂,找大众是做梦,最后还是发挥动手能力,开工,但这次挑战可不小,弧度切割、加固板、导水板、密封D条、白钢挡网,做了几天都不记得了,完美完工是必须的,一个十几年的钣金师傅看后都服了,始终也没想通我这不做焊接修补的钣金切弧是怎么弄的,就此发现一件事,俺天生是干钣金师傅的料。
5 真空管路滤芯
    许多附件加装要走真空管路,里面的油气量还是很大的,长期使用进入设备里必有损伤,所以真空管滤芯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过真正注意此处细节的,好像少之又少。
6  Recaro 桶椅+Schroth 4点式安全带
   这套Recaro椅子的名头大家当然知道,超过车价1成的价格有些过分,一开始是准备上一对r20 Recaro座椅的,但试坐之后觉得太硬的,不喜,最后发现Recaro还有这款外观和R20座椅一样,但舒适度和轻量化都更佳,自然果断装车,大爱啊。
7 Bilstein B16电控按钮加装中控
8 水喷射系统加装中控台控制开
9 IPE排气加装中控台控制开关

还有太多小多小细节就不一一介绍了,花心思的地方很多,真的一直把它当做有生命一样对待,从不让它受一点苦,因为有平时开另一台车,所以刮风下雨不开,雨天不开,路不好不开,冬天基本不开,夏天停外面时都要找个阴凉地方停怕晒着,可能有人会问,这样累不累,其实懂得人才能理解,这个过程是幸福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