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花冠论坛 >  原野的歌声

发表于 2005-10-08 15:32    IP属地:未知

查看 18.2W | 回复 50
原野的歌声
说这个地方的名字还真蛮绕口的: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县、热水塘镇。
这里于公元1290年一次大地震形成了一个沟状的中间低两边高的地带,在分布面积约0.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丰富的温泉资源。这里热水日动隼量1800到2100吨。中心孔口泉水温度高达96,是全国水温最高的温泉。
说这里的故事还挺复杂的:
1814年,英国人斯蒂文森把瓦特的蒸汽机装在了火车上。
时隔11年,这位被誉为“蒸汽机车之父”的英国人驾驶“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了31.8公里。
1825年于是被认定为是蒸汽机车正式诞生的年份。
又过了4年,他制造的“火箭”号蒸汽机车承载了30位旅客。
从此,蒸汽机车在铁轨上开始了它的辉煌。
在人类历史上,蒸汽机车的诞生,开始了现代文明的新纪元。
说这个人物的时候,还要追索到上个世纪70年代:
当时在沈阳体育学院读书的刘树山先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来自德国汉堡和法兰克福,专程拍蒸汽机车的几位外国朋友。

[ Last edited by ahwlzp on 05-12-10 at 21:11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08 15:45    IP属地:未知

背景材料一:
中国第一条窄轨铁路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由英商杜南特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半公里长的供清庭游览的窄轨铁路,后以“见者骇怪”而被拆除。
解放型的机车原名是Mikai(MIKA-1),第一号Mikai型的机车是1918年由美国ALCO公司制造的,后来在日本的机车工厂和南满洲铁路公司工厂得到制造。
1952年6月,四方机车车辆厂仿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改名为解放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纪念。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机车的历史,从而揭开了中国机车制造史上的第一页。
直到1988年12月21日,中国不再生产蒸汽机为止,共制造了各型蒸汽机车9698台。
1996年我国以蒸汽机车为牵引动力的集通铁路(内蒙古集宁至通辽)正式通车之时,远在它发祥地的欧洲就早已失其踪影。
多年后当人们惊觉这划时代的标志已悄然失去才又怀缅它的丰功伟绩,于是英国、德国、法国等老牌工业国的蒸汽机迷们四处打探,不管迢迢万里,只要发现蒸汽机车的身影,哪怕再偏僻也会有这些发烧友的足迹。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痴迷程度,远非我们可以想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老旧的蒸汽机车已逐步被更先进、更快捷、更环保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浮列车所替代。

[ Last edited by ahwlzp on 05-10-08 at 15:53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6.54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08 16:05    IP属地:未知

背静材料二:
热水塘,清朝时已负盛名。
相传康熙曾在此打猎,偶见一泉喷涌沸水,十分好奇,令随从从泉下砌一井,砌好后宽衣解带洗澡,入水后顿觉头轻气爽,通体舒泰,龙颜大悦。其时正逢酷夏,植被丰盛、树木参天,康熙在群山掩映中觅得此水,定叹十万里江山,天赐之宝丰厚。
几百年过去了,如今的热水塘,早已是高楼林立,温泉之名遍及九州,千里慕名而来者攘攘,治病健身者更是数不胜数。
自集通铁路建成后,寂寞在冬季的热水塘一下子热闹起来,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蒸汽机车摄影爱好者令从未见过老外的当地老乡开了眼。
这一段铁路爬高山,越峻岭,钻隧道,跨大河,蜿蜒曲徊,一波三折,在加上蒸汽机车声震大地,在天高云淡,千里冰封的天地间铿锵而来,如巨龙摆尾,鼎定乾坤;似黑马放蹄,气壮山河,如此威武雄壮,一下子令这个小镇遐迩全球。
现已有二十几个国家,几十种刊物刊发了蒸汽机车图片,集通铁路与温泉疗养相得益彰,互映成辉。纵横大地,逐鹿中原的康熙不会料到他曾访过的北国小镇会在数百年后如此能拨动人们的心弦。
热水塘是我此次内蒙古之行休整小息的地方,也是我认识刘树山的地方。
刘树山,这个曾经的体育院校的学生,现在已经经营着一个名为“龙泉宾馆”的一亩三分地。这里常年有蒸汽机车爱好者住宿。
在宾馆的前台,我买了名为《原野的歌声》的明信片。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4.28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08 16:14    IP属地:未知

刘树山,现在仍然清晰地记着当时那几位外国人的话:
“你生活在全世界爱好铁路摄影的人都神往的地方,!
这一段是全世界唯一尚存用于正式运营的蒸汽机线路,也是全世界蒸汽机展现最美的一段。”
外国朋友说,“你用餐时能听到这钢铁生命震天的汽笛,你工作时可以每天看到蒸汽机车经过这一特殊地段时壮丽的景象,你一定要拍好它,而且用正片。”外国朋友的一番话使刘树山茅塞顿开,悟出蒸汽机车存在的历史价值远比它的经济价值要大得多,深远得多,同时也决定了它的艺术价值的存在。
临别时德国朋友送他一台尼康F2相机,还说:“我们给你提供胶卷,并在德国给你冲洗。”
德国朋友的鼓励让刘树山激动不已,同时也从外国人的身上看到了专业的严谨与爱好的执著。
从此他便一头扎进了蒸汽机车的拍摄,再购置了一套尼康FM2,制订出拍摄蒸汽机专题的具体计划,如:蒸汽机风光系列、设施设备系列、劳动场面系列等等。
这样,从1997年起刘树山就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蒸汽机车专题摄影,同时也经历了八年的苦与乐。
“摄影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
他为了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同一个拍摄点往往要反复拍好几次甚至好几十次。为了多几个拍摄机会,刘树山通常是骑着摩托车追逐火车。一次,雪后气温达摄氏零下37度,他带着干粮,骑车去二地沟、上店沿线拍摄。太阳下山后,由于天气太冷,摩托车打不着火,十几公里的路只好推车回家。冷伤手脚的事每个冬季都在周而复始地发生。
他用了八年的时间,刘树山走遍了沿线700余公里的各个拍摄区域,记录下各个不同路段每个季节日出日落的时间,对各个拍摄点的最佳拍摄时间和理想了然于心。
八年的业余创作,他骑摩托车行程超过12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跑三圈!
八年下来拍摄了上万张片子,赶在内燃机车全线改造完成之前抢救性地积累了一批可观的摄影作品和珍贵的图像史料,还出版了以蒸汽机车为题的摄影作品专集。
至此刘树山已为我国蒸汽机车的历史画卷添上了精彩浓重的收笔,同时也为自己的蒸汽机车专题摄影挥上一记漂亮的休止符,可谓功德圆满,著作颇丰了。
德国鲍尔出版社高级摄影记者Amin先生这样评价他:“刘先生用一个中国人的智慧展示了蒸汽机车独一无二的魅力,让其他蒸汽铁路与‘这段’相比相形见绌,苍白无力。”我在祝贺刘树山先生的成就之余更想感谢他的建树——艺术的,人文的。

[ Last edited by ahwlzp on 05-10-08 at 16:20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38.53 KB)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08 16:25    IP属地:未知

第一.二楼两张不是一般的功底能拍出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08 16:44    IP属地:未知

量大、正片
俺是想搭车去西藏的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08 16:55    IP属地:未知

这种片除了技术还得有耐性才能出得了。
出发之前,永远只是梦想,上路了,才是挑战。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08 16:57    IP属地:未知

龙泉宾馆的服务员,每个人都可以与你谈蒸汽机车。在这个领域你会感到自愧不如。
更加可惜的是,到了这里,你才知道:人类历史上最后27辆尚在运营的蒸汽机车,已于2005年4月1日在中国内蒙集通线热水塘正式停运。
自此,曾被视为人类文明的象征物、曾给予人类文明巨大推力的蒸汽机车正式退隐。
你、我、他和你们、我们、他们都与一个伟大的时代的伟大象征物擦肩而过!
而且我,此时就在这个历史时刻的发生地。。。。。。。
对于这样的历史时刻全世界的各个著名媒体都有报道,现在我们仍然可以查到这些信息:
“国际先驱导报驻呼和浩特记者、汤计、张章报道: 在空旷的内蒙草原上,当你听到一声响彻云天的汽笛、听到铿锵有力的排气声时,便会看到锃黑闪亮的蒸汽机车,拖着一列钢铁巨龙在祟山竣岭中奔驰。它喷着长长的黑烟、夹杂着白气……这就是在世界铁路上飞奔了180多年的蒸汽机火车。
这种世界上仅存的景象将从内蒙古草原消失。作为人类一个时代的标志,蒸汽机车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剩下的使命只能是供人们观赏瞻仰了。。。。。”
国内的报道:“ 集通铁路自1998年运营以来,共接待了约6000多前来参观蒸汽机车的外国游人。现在,每年都有来自美洲、欧洲的旅行者和摄影家赶来观看、拍照,有的外国人还专门用录音机录下火车运行的声音,蒸汽机车上的零件、牌子、工人用过的笔记本都成了外国人高价收买的对象。。。。。。”
在龙泉宾馆我见到一群坐火车来此的年轻旅游者,听口音他们应当是江浙一带的远足者。
问他们为什么来此?
答:“我还曾经见过蒸汽机车,但是我们的下一代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蒸汽机车,很难看到了。我们来这里就是有些遗憾,也有些不甘心。我们虽然没有见到蒸汽机车,但是我们在这里买了有关蒸汽机车的书籍和照片。
蒸汽机车太伟大了!我们要让下一代人, 对蒸汽机车有所了解和认识"。
蒸汽机车作为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的象征,曾经推动了整个世纪,被认为是人类工业革命的象征。
它的退役意味着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然而它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却功不可没。
通过朋友的孩子,以及在这里感受到蒸汽机车爱好者对蒸汽机车的偏爱是我们这些平常认识的人很难想象的。
听服务员介绍说:那些人每当到一处观赏点时,他们首先选择好拍摄角度,即使是在那里等上二,三个小时,冰天雪地,不吃不喝也心甘情愿。
特别是当远处传来蒸汽机车的汽笛声时,他们立刻变得象孩子一样,先是欢呼跳跃,而后是肃然起敬,有的向奔驰而来的机车敬礼,有的默默流泪,有的失声大哭。。。。。。
每个蒸汽机车爱好者都有收藏的嗜好,大到车头。小到一段枕木,一颗道钉都成为宝贵的东西。在龙泉的商品部,我就见到了铁路上使用的榔头、道牌,以及铁路员工曾经使用过的简章、帽徽、制服、帽子,信号旗以及老式的已不使用的信号灯都成了他们难得的收藏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5.4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08 19:55    IP属地:未知

扫描了一些刘先生的照片:
[ Last edited by ahwlzp on 05-10-08 at 22:53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74.52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08 20:19    IP属地:未知

壶老师真会玩,已经玩出道道来了
俺佩服得一塌糊涂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