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尽管宝马Z1称不上是宝马品牌在设计方面最漂亮的一款车,但不得不承认它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相当受宠爱的,Z1当时仅仅生产过8000部,图中这台Z1里程表上显示的数字只有888公里,外观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破旧不堪,它的车身漆面可谓是100%“原创”,底盘编号26,动力方面,搭载老式2.5升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70马力,峰值扭矩218牛米,配备5档手动变速箱,不久前的拍卖价格为57200欧元,第十一期《稀惑》栏目我们也借此来回顾一下经典的宝马Z1。
宝马Z1从1989年3月生产至1991年6月,以“Z”字开头自然并不陌生,我们也很容易将其与双座敞篷跑车联系到一起,Z1的车门设计非常特别,可以直接下放到门槛条处,当时所有的量产版本均为左舵车型。
宝马早在1986年就放出了想要打造一款敞篷跑车的消息,随后于次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吊足众人胃口的Z1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当中,起初的需求量之大超过了宝马的预期,在开始量产前,公司就接到了5000份订单,不过,到了1988年,预定量却一度骤减,最终于1991年结束了量产。关于需求量下降的原因,官方推测认为主要是由于先期的预订单里有一些并非以自用为购车目的,很多人只是为了投资。即便如此,宝马于同年对外表示,Z1预定量达到了35,000部。
宝马Z1的设计工作历时三年,由公司独立的BMW Forschung
und Technik GmbH部门负责设计完成,Z1的开发工作由Dr. Ulrich Bez掌管,他于1988年10月投奔了保时捷,随后项目由Dr.
Klaus Faust负责接管。
从诸多前卫的设计细节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宝马Z1主要是为了开发和展示宝马的一些新技术而专门打造的,Z1的设计师Harm
Lagaay曾提到,Z1的量产促成了宝马的众多科技成果都成为了专利,比如像高强度放电灯、一体式防滚架、车门结构以及车底托盘等。
Z1的字母Z最初取自于“Zukunft”的首字母,即德语的“未来”之意,后来整个车系都以Z开头,而且全系车型都以双座敞篷跑车为主,除了个别的M版本Coupe以及硬顶版的Z3和Z4。
由于是一个全新的车系,Z1的底盘也是专为这款车特别设计的,具有很多创新特点,包括可拆卸的车身门板,无缝衔接的锌焊接工艺,合成的车身底板,以及有别于传统的下放式车门等。包括引擎、变速箱和前悬挂在内的多处部件取自于宝马E30
325i和325Ix,不过大部分配件都是全新开发的。
Z1的车身采用了特殊的塑料材质打造,同时可以从底盘上全部拆卸下来,侧面面板和车门采用了General
Electric的XENOY热塑性塑料,引擎盖、后备箱盖和车顶均为由Seger + Hoffman AG出品的玻璃钢。此外,车身表面采用了由AKZO
Coatings和BMW Technik GmbH联合开发的柔性漆。
在Z1发布之时,宝马建议车主额外购买一套车身面板,这样可以随时便捷的更换自己想要的车身颜色,最有趣的是,这款车甚至可以在将车身面板全部移除的情况下独立驾驶,跟庞蒂亚克Fiero有些类似,宝马还曾透露,只需40分钟,就可以完全将Z1的车身更换完毕,尽管车主们表示这有些夸大其词了。
整车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车底板是完全平直的,同时消音器和后方帷幔,都被设计成整合到一起的空气动力学元件,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不规律的气流和车尾向上提升的力,让车身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高压区,能够为前轮施压,进一步增加前轮的摩擦力,Z1在顶棚收起情况下的风阻系数为0.36,敞篷情况下的风阻系数为0.43。
宝马Z1的车门算是这款车最特别的部件之一,设计师并没有采用向外开的普通车门或是向上开的鸥翼门,而是让它直接垂直向下收至车身内部,Kaiser
Darrin应该是首款采用收起式车门的车型,只是它会更特别一些,可以直接向前滑动收入至前挡泥板内。
选择这种收入式的车门设计主要也是受到了一些古董级双座敞篷跑车的影响,最早这种车型的车门通常是可以拆卸的金属或者布艺门,不过可拆卸的车门显然跟宝马在安全方面的设计理念有很大出入,所以后来决定用这种收起式车门予以取代。
尽管如此,车身的门槛位置还是比较高的,主要是为了在遇到碰撞情况时,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车辆能够在车门关闭或收起的情况下驾驶,尽管它当时在美国是不允许上路的。在车门收起的情况下车窗会随之自动收起,也可以手动收起,车窗和车门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都可以完成开启和闭合,电动马达通过齿轮橡胶带原理进行工作,驾驶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手动完成各项操作。
宝马Z1身上的BMW M20B25引擎和Getrag
260/5五速手动变速箱均源自于E30
325i,其2.5升12气门SOHC直六引擎,在安装时向右侧偏了20度角,以与车辆的整体构造匹配,最大功率输出在168马力(5,800rpm),峰值扭矩最早的版本为222牛米。
专为宝马Z1设计的后悬挂被称为“Z
Axle”,它也是BMW首款采用这种多点式设计的车型之一,1990年代,Z-axle曾被应用到宝马集团旗下的多款车型上,包括3系的E36以及R40 Rover
75。此外,Z1前后采用了直径分别为15英寸和7英寸宽的车轮,同时搭配205/55VR-15轮胎。
在宝马量产的8,000部Z1当中,大约有6,443部在德国本土市场出售,第二大销售市场在意大利,不过车辆的配比小于7%,尽管从新车发布之日起,出口工作就已经开始独立进行,但是最初Z1还是没有被投放到美国市场。而宝马也曾向公众透露,Z1每天的产能当时无法从10部突破至20部。
量产的宝马Z1中,有超过半数的车型(大约4,091部),都是1990年版本,曾有78部Z1用于道路测试,这些测试车中的大部分车辆后来以无保险之由被低价售出。如果各位有幸在经典车聚会上见到Z1,不妨仔细观察一下内饰,曾有1,101部Z1没有安装原厂收音机,BMWS
AG为这些车装配了索尼的收音机,所以是否特别,一看便知。
Z1的内部并未安装空调,因为中央操控板非常小,所以没有地方同时放加热和制冷单元,一些Z1的车主选择用宝马E30的空调配件进行改装,不过由于需要将加热单元移除,所以只能保证夏凉,并无法实现冬暖。
宝马Z1提供有六种外观颜色和四种内饰颜色可供搭配,这其中大部分(6,177部)以红色、黑色或绿色车身为主,搭配灰色内饰。如果你见到仅生产过133部的亮黄色Z1或是仅生产过38部的红色内饰Z1,应该是非常幸运的。而最稀有的当属游泳池蓝色和橙色外观的Z1,自然也是可望而不可即,它们被设计者Bez和Lagaay作为收藏之用。介绍到这如果各位还觉得不够直观,可以翻出成龙的老片《飞鹰计划》(《Armour
of God II: Operation Condor》),回顾一下Z1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