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内蒙古论坛 >  自驾探访董仲舒故里。。。。

发表于 2015-07-07 11:13    IP属地:未知

查看 126.6W | 回复 136
自驾探访董仲舒故里。。。。
    关于董仲舒的故里,最早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董仲舒存世之际,既有广川国,又有广川县。司马迁所说的广川是指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呢?东汉史学家斑彪在论《史记》时称,司马迁说指应为广川县,并非广川王国。即董仲舒为广川县人。明代嘉靖《枣强县志》载:汉世,枣强广川,离合废置,本为一也。据考,其疆域大致包括今枣强县及今景县西南角与今故城县西北角。
    周日在家无事,到董子故里去看看。。。。
    本次探访的顺序是:故城董学村--景县大董故庄--枣强旧县村--景县广川镇(董子园--董子墓)






//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51215/2015121508_35a4a482e6b3c766a750CfwDEijGyMuA.jpg
白水0534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7-07 11:16    IP属地:未知

走S324先到故城县城郑口,先吃早饭,街边此摊人数众多,去赶热闹

//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51215/2015121508_35a4a482e6b3c766a750CfwDEijGyMuA.jpg
白水0534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7-07 11:18    IP属地:未知

真羊骨头大铁锅熬制,非化学羊汤 ,手机拍一张留念

//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51215/2015121508_35a4a482e6b3c766a750CfwDEijGyMuA.jpg
白水0534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7-07 11:21    IP属地:未知

董学村的县道,路况不错

//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51215/2015121508_35a4a482e6b3c766a750CfwDEijGyMuA.jpg
白水0534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7-07 11:24    IP属地:未知

到达杨梧茂后,见第一个路口右转去董学村,这是村道,路况不错

//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51215/2015121508_35a4a482e6b3c766a750CfwDEijGyMuA.jpg
白水0534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5-07-07 11:27    IP属地:未知

引用 baishui0534 于 2015-07-07 11:18:55 发表的回复
真羊骨头大铁锅熬制,非化学羊汤 ,手机拍一张留念

看着不错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7-07 11:30    IP属地:未知

杨梧茂名称的来历
    据查,明永乐三年(1405年),杨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此处种梧桐树多而又茂盛,冠以姓氏定村名杨梧茂。
//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51215/2015121508_35a4a482e6b3c766a750CfwDEijGyMuA.jpg
白水0534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7-07 11:36    IP属地:未知

杨梧茂名称来历与董仲舒的关系
    据说当年董仲舒在村中讲学,一次讲得很晚才归来,走到途中不慎把笔帽掉落,由于天黑看不见,他便蹲下,在地上乱摸来寻找笔帽,别人见状便问他找什么,他回答“吾帽也,吾帽也”,此后村民为了纪念他,便把村名改为谐音的“梧茂”。从这些传说中可以看出董仲舒中青年时活动范围和后人对他的敬仰。

但我认为上面关于移民与梧桐树的较为靠谱
//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51215/2015121508_35a4a482e6b3c766a750CfwDEijGyMuA.jpg
白水0534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7-07 11:40    IP属地:未知

董学村名称来历
    董仲舒在45岁以前一直在此讲学,讲学时设有帷帐。传说他讲学的地点, 就在离他故里不远的故城县董学村和梧茂村。《故城县志》载,董学村汉时名为十里长村,因董仲舒在此下帷讲学后,便更改村名为下帷村,其后又改名为现在董学村。离董学村不远的梧茂村,也是当年董仲舒讲学的地方。
    董仲舒在家乡学习和讲学一直到45岁时(公元前134年)被举荐为贤良,才离开了家乡,被汉武帝召到长安。由此即知,故城之董学村,原为董子“下帷讲学”之地,又名“下帷村”,后来才改名“董学村”,今遗址犹存。

//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51215/2015121508_35a4a482e6b3c766a750CfwDEijGyMuA.jpg
白水0534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7-07 11:42    IP属地:未知

    董仲舒祠于故城县董学村,距县城15公里,与董仲舒故里枣强县董故庄相隔5公里。 相传,董学村为董子“下帷”之处,即董园。后又易为董学村相沿至今。《汉书》所载“下帷讲诵……,盖三年不窥园”即指此地。董于此开馆讲学,以儒学为正统,亲授弟子数以干计。时曾颇受汉武帝赏识和重用,明清以来备受帝王推崇。据清[光绪]《故城县志》载:同治九年[1871年]文生苏鸿勋于此村委董仲舒修祠堂1座、立碑1通,即今董学村董子祠。该祠历年失修,已风烛残年,破败不堪。2007年得以重建,并改定名为“董子讲学堂”。



//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51215/2015121508_35a4a482e6b3c766a750CfwDEijGyMuA.jpg
白水0534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