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06-20 00:41 IP属地:未知
我们没有,匹配信息技术发展的联网警戒
美国司法部“安博警报”的介绍页面
在“亚当警报”之后,90年代美国又推出名为“安博(Amber)警报”的失踪儿童警报系统,覆盖全美及全球18个国家。
失踪儿童经“紧急反应”搜救未果之后,即启动“安博警报”。
这是一个失踪儿童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经过警方认定,该警报可利用美国“紧急警报系统”(EAS),通过广播、电视、电子路牌、手机推送、社交网站等途径,发布信息。
失踪儿童所在区域97%的手机用户都会收到“安博警报”,接收到警报的民众就都成为警方眼线。
警报通知一般包括嫌疑人及失踪儿童的体貌特征,汽车型号与车牌号,执法部门联系电话等三大要素。一旦失踪儿童有了下落,安博警报也会第一时间发布解除通知。
自1996年投入使用以来,安博警戒已经至少解救了600余名失踪儿童。
我国直到今年5月25日,首个儿童失踪预警平台才正式投入使用。
家长可在手机上下载客户端,孩子的信息会记录在后台,包括姓名、性别、肤色、发型、声音、长相、照片等。
一旦发现孩子失踪,家长能第一时间通过系统向公安部门报警。同时,孩子的失踪信息还会发送给已安装预警平台手机端的其他用户。
这样,失踪儿童信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多人的关注,以赢得救援时间。
目前,该平台已与部分主流社交软件和社交媒体以及传统媒体达成初步合作计划,没有安装手机平台但属于这些软件和媒体用户的人,符合平台时空规则的也会收到预警信息。
据报道,电子室外大屏、社交网站、社交软件等也都将加入这个预警平台。但这都是未来的事。
在美国,还有全国失踪与受虐儿童服务中心(NCMEC),开通多语种全天候的热线救助服务。失踪儿童家长可以借助该中心网站制作标准化的寻人布告,也可以请求该中心出动专业搜救小组。
英国的儿童拯救报警系统和美国相似,一旦18岁以下的儿童失踪,警报马上传到电台、电视台及各类媒体。即便在首相或重要人士发表讲话期间,电台和电视台必须立刻插播寻人启示,把被绑架者的照片、特征、失踪地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公布出来,让听众、观众,正在路上驾车的人、各地警察马上睁大眼睛,看能否提供线索。
法国、德国、比利时、希腊都有类似系统。2008年4月,欧盟建立了泛欧洲的“儿童绑架信息热线”,已有11万使用者,创办者是一位失踪儿童的父母。
在我国,2011年6月1日,公安部启动了“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目前,公安部还在搭建全国性的失踪人口信息系统,但数据并未公开。
今天,交通如此发达,儿童被拐24小时候,有可能已经被人贩子带到了任何地方。信息技术也同样发达,却远远滞后于人贩子的脚步。
[
本帖最后由 zjyzgb 于 2015-6-20 00:4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