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12-27 13:32 IP属地:未知
查看 438.8W | 回复 273
自己都被感动的日子——雷斯特Ⅱ购车、改装作业
自己都被感动的日子——雷斯特Ⅱ购车、改装作业
(处女作)
一、购车篇
本人系60年代初出生之人,体育老师呦。回顾成长的经历,从70年代梦想有一辆永久自行车、80年代梦想拥有一辆本田125摩托车、90年代梦想拥有一辆小轿车等等,这些梦想也基本得以逐步实现。
这车子,杠杠地
自己设计制作的电动吊架
方便,不占地方
从2001年买了一辆二手“普桑”,这是自己第一辆轿车。2003年换成高尔夫四(1.6升2V发动机),我称车是准进口,因为随车工具都是进口的。说实话这车真是好,好开、好玩、皮实耐用,玩过简单改装,装过顶吧、下吧,玩过雨雪地漂移,为此轮胎撞毁两条,车竟然没事。但03年下线,此车在当时可是认可有限的一款。当然,当时的雪铁龙赛纳、毕加索也是流口水的,只是“囊中羞涩”。
大灯改了,海拉原装(05年网上最后一套)
我用LED自己做的,说实话很管用(不好看哈)
这是模仿F1赛车的后闪灯,雨雪天专用(频闪)
因为刚有雷斯特,只能卖掉
高尔夫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主要是空间小,出去旅游不便,只有一个办法,即换车。轿车不想开了,主要是MPV或SUV。当时自己关注的车型以及选车的体会回报如下:
1、MPV:麦克斯、欧宝赛飞利、夏朗。说实话,差点就买了麦克斯,为何?实惠,性价比高,B级车底盘的MPV,18W就可以买下。
欧宝赛飞利:纯粹的德国制造,坐进去,真的很德国,尤其是现在的新款。但1.4T发动机,算了吧,30万出头,彰显性价比低。
夏朗:也属B级车底盘,进口,中配35万(13年),舍不得手中银子啊。
MPV,出去游玩坐着是舒服,但必定家庭中只有本人开,也玩不成越野,故不死心啊,所以越野车,必须地。
2、SUV:途欢、XC60、维拉克斯、霸锐、锐界、劲畅(进口款)、雷斯特。
大家也看出来了,都是进口的,而且40万靠下的,跟选MPV一样,基本“冷门”。Q5、途观之类的,我也看过,但当时的“加价”让我“作呕”。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体会如下:
一是尽量选进口的。整体质量相对可靠。比如老皇冠,现在街上还能看到。其实,车,包括各种机械,质量好不好,我认为就两条,一是材料,二是加工精密度。打个比方,我原高四的面板,是德国原钢制成,而现在的高六、七,则是宝钢的钢材,强度是不同的。且十年的面漆还是很亮。
二是选合资尽量要选第一批的。比如,我90年买的就是第一批幸福125摩托和03年买的第一批高尔夫,大部分都是进口件组装的。也都跑了十一、二年,说实话,我玩车是比较喜欢玩车技的那种,摩托车的原地调头、上台阶,轿车的漂移(雨雪地)、转速拉红线等等,但都没有因此“抛锚”,两个字“耐造”。
三是不用选太贵的。途锐、Q7、大切,咱也知道好,即便霸道、帕杰罗、霸道、维拉克斯等也不错,但价格大家都知道。如果做生意、重面子另当别论,否则真的没必要。
上述几款SUV,经再选,淘汰了“承载式”。虽然自己年龄“奔6”了,但“撒欢”的野心未改,那“非承载”就必须的了,因此自己看中的几款也就明晰了许多。
3、自己当时选车的想法:
一是城市SUV(承载式)虽然省油,但不想再玩,就是加高的轿车。买此类不如买MPV,更舒服,何况有的车型还不一定省油。
二是非承载式车重,3.0以下的动力对我没吸引力,何况油耗也不低,必定工薪阶层。3.0以上的,还是算了,,,。
三是没开过柴油车,过去总吃“螃蟹”,再吃一次。
综上所述,也就雷斯特了。2013年下半年,恰逢雷斯特Ⅱ(2.7)降6万,也看过一些关于买2.7和W2.0的争论、研讨,我是毫不犹豫买2.7排量的。自己肤浅的认识:别人说过的不再重复,我就打个比方,刘翔跨栏为何总受伤?因为他的骨骼、肌肉类型就不足以跟欧美人抗衡,为此训练必须加量,当骨骼肌肉不足以承受时,脚踝不“酥”才怪。马拉松,中国好多城市举办,仔细看看,领跑的大多是黑人,那肺活量以及有氧转化功能,不是一般人比的,反正要是我,肯定吐血。我想汽车也差不多吧,虽然W2.0的发动机也不错,动力指标也很好,但发动机压榨的也快极限了,相反5个缸、2.7总会从容的多。要是迈腾、帕萨特我肯定是关注3.0(V6)的,即便是W新款,我可能还选2.7。这是自己的悖论。
经过一番“折腾”,2014年元旦,雷斯特Ⅱ从郑州4S店提车回家。现一年,跑了22000公里。
从天津港专为我提的
交接钥匙
更换机油,必定库存一年多了
准备把车带走了,留个纪念
4、使用的体会。自提车到现在,整整一年,这一年车没有任何故障,甚至每次打火一下就着车,我们这里也是零下-3、-4度,加0号柴油就行,没有刻意加-10号,车上的各种报警灯也没亮过,油耗10个,现在11个,原因后面会提及。车的优点我就不多说了,论坛上说的很多,我想说说我的几点经历:
经历一:大年初四,从平顶山到武汉游玩,得知有大雪后,第一反应回家(平顶山),但为时已晚,出武汉不就即大雪纷飞,由于有玩雪地漂移的经验,开上雷斯特Ⅱ仔细感觉一下雪地,稳,应该说很稳。这样心中有数,基本超车道保持80公里时速,车上4人也基本惊呆。8小时到家。
快到家了
整个车覆盖一层冰膜
到家准备出高速口
美女陪伴
河滩上撒野
经历二:自提车以来,玻璃被砸两次,锁被撬一次,几辆车中,只有我的“中招”。我怀疑盗贼是不是把此车当成“大奔”了。维修费到不贵,但换玻璃(四S店)还是要等4天才能到货。
经历三:识货的人还真不多。说句实话,周围的人到目前还真没有认识的,我总要回答其“双龙雷斯特”。甚至当“试驾车”也是经常的。
经历四:我身高1.82米,开高尔夫向像开个“玩具”,刚开始以为这车大,但开一段时间后,现在一点也不觉得大,甚是还觉得有点小,大了还是舒服,甚至再换车都想好了,全顺,福特的全顺,这是后话了。
经历五:驾驶习惯改了,原来的高尔夫“起跑”是不愿意落后滴,为此2档拉到红线是经常的,现在不强跑,但一旦速度起来,还是很快的。尤其是长途,高速一般140-150公里。最主要是坐姿舒服,长途不累,稳重自信。
综上所述,自己认为选择是对的,我不后悔。
二、改装篇
对于改装,笔者认为分几大部分:一是动力;二是外观;三是电器(音响、灯等、***等)、四是底盘(加强、刹车等)。我的改装,主要是电器部分(含电气)。笔者少年喜欢动手,有点肤浅的无线电知识,基本的铆、焊、钳也能对付。
我改装的原则:尽量不动原车电路,不破坏原车结构。一句话,不留隐患。
顺便说一句,汽车音响不玩了,高尔夫玩过了,当时刚改装完,新鲜两年,后来就听收音机了。因为听古典音乐,效果差,听流行音乐容易腻,听摇滚的容易闹,车上有人说话受干扰,车上独自时总想放一些有新鲜或逗乐的小品、新闻等。所以我下载点小品、评书或干脆收音机。
因为我有个“毛病”,即我的东西尽量与众不同,比如“霹雳游侠灯”,我8年前玩,后来看到别的车装了,那我的就拆掉。
我电器改装主要分几个部分:
1、日行灯。跟大众用的有两点不同,一是灯光不是直射,也不是简单装在保险杠上,是灯光通过照射亚克力块发光。二是可以跟转向灯联动。
网购的亚克力方棒(3CM*3CM)
切割
打磨
尾部打磨成凹形,要与灯的凸面结合
打磨好的
灯选购的是1W 2.5CM直径
要打磨成两个平面
这样正好放入发动机格栅中
取铝皮(报废了一个运动水壶)
做成灯的底座
用AB胶粘好
继电器一个常闭两个常开
常闭的接ACC,常开的接两个转向灯,然后控制日行灯
装车
备连接线
找到ACC保险,接线
接转向灯
线引进发动机舱
天热啊,还有很多的花蚊子
组装
继电器接好,接电瓶试灯
成功
2、气喇叭。这个东西真是好,也是我认为最值得推崇。此物是网上买的二手货,日本“日建”牌。这个东西响,真响,不说无备之人吓尿,但吓的蹦起来,我是见过。甚至跟朋友建议,到日本购物,一定要买这个东西。而且开关是用脚踩的,反正自动挡,左脚也闲着没事干。大家不要喷我,其实我在市区是不轻易用的,除非是遇到有意妨碍我的人或车,那我是不留情滴。另外,对付想“插队”的、摩托车(电动车)乱拐的、占超车道慢跑不让的等等,还是有明显效果。
网购的二手喇叭到货
气泵
用铝塑板加工脚踏开关
8元钱买的工业开关
固定好了
网购的绝缘板
找好固定位置
取铝皮做外壳,不然警察叔叔不愿意
给喇叭口做个罩
有隐蔽性了
3、边灯。受美国某部电影启发安装的。好处:一是特色明显,光彩夺目,大老远别的司机就能看到,且不扰人。我的理念:你越醒目,越安全。二是雾天更容易辨别,以防追尾。三是显得霸气,对乱加三儿的具有遏制作用。目前是一侧3个两侧共6个灯,计划后面还有两个,等过段时间再安装上。
网购LED,T6,10W
调整好焦距,涂导热硅胶
贴黄膜
白灯就变成了黄光
4、射灯四个。我车上所加装的各种灯,原则上用LED,不管大功率小功率。氙气灯玩的早,不玩了,其最大的弊端:一是启动慢,二是光线不柔和,更不用说高色温的了。我用的是SST90的LED芯片,大家网上搜搜用此芯片做的手电筒就知道它的厉害了。但此灯是找人(高人)加工而成的。一个灯30W,四个灯120W,那电路、电瓶能承受的了?后面再续。此射灯可与原车远光联动,也可以不联动,由开关控制。
5、辅助射灯两个。安装位置与射灯同列。此灯一盏用4颗U2,聚光性一般,泛光比较好,还带爆闪功能,由开关控制(即开一次常亮,连续开两次爆闪)。我通常雨天、雾天用常亮。一个灯30W。
射灯+辅助射灯=6个,射距不同
打开大灯,远光灯连接继电器,实现射灯与原车远光灯联动
免破线连接器
可以实现黄光、白光转换,后面会介绍
6、开关控制部分。我的思路是所有的电器控制开关,要集中某个部位,易操作,也尽量美观。通过观察,放在A柱内饰板上,但内饰板内放不下开关,得加厚才行。故只能加工重新做内饰板。这是我从来没涉及的制作领域,即用树脂糊膜。还是很麻烦滴。
塑料膜包裹好,怕脏
用木条加厚
中细石膏
一定要打磨光
铺一层黄油
树脂勾兑活化剂、固化剂(味道很刺激)
加纤维布,相当于“钢筋”
一天都没干透,加温
石膏敲掉
打磨毛刺
设计开关位置
刮汽车腻子
贴绒布,颜色要与车内饰一致
线一定要做标记
原内饰板用的是尼龙扣,加装的板要用长螺丝的
先把线引进仪表台
仪表台下
OK了
7、双电瓶。双电池隔离器我用的是荷兰的某个品牌,是套件,安装也非常简单。电瓶用的是美国卷绕31A黄顶,还是选好的电瓶吧,不定哪天想装绞盘,也省事了。刚开始怎么固定电瓶困扰了我,最后固定在后备箱地板上。
前面加的各种灯,都260W,加上气喇叭、气泵,要300多W,要是同时工作,原车的电瓶肯定不行。所以另加电瓶是必须的。另外也能避免原车电瓶被挂而打不着火的尴尬情况。
隔离器
接线很简单
穿波纹管
再缠胶布
固定线
固定电瓶的直杆
但由于负荷加大,现在车的油耗多了一个油,为11个。
针对这个双电瓶再说说下一步的设想:一是加装太阳能极板,随时给电瓶充电。二是加装通风扇,车内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排风扇即可自动开启等等。
8、车顶架和筐。这个不用多描述了,网上很多。我是利用这个筐,便于加装东西。同时,即便审车,整个取下就行了。
风燥肯定是有,也明显,但还能接受吧,习惯就好了。
9、射灯变色罩。射灯和辅助灯的色温都在4700K属于暖白。晴天用尚可,但阴雨天,尤其是雾天穿透力很差的,我是深受其害。为此,我制作了6个贴了黄膜的灯罩,罩在灯上,即灯光变黄,不用时取下放好。虽不好看,但我觉得特实用、灵活。
到超市找与灯外径相同的塑料桶,牙具桶
用亚克力板粘好后,贴膜
做了6个,
10、线束。接了那么多的灯,还有气喇叭,以后还可加一些电器,由于用了双电瓶,凡是加装的电器都是用辅助电瓶的电。但应注意几点:一是绝缘要好,我都加了波纹管,重点部位还要再缠胶布。二是用合适的线径。三是接头越少越好。
为改装,备置不同直径的波纹管
一进八出的保险盒
仪表台下,车顶灯和喇叭与开关组相连
连接完后,要整理好的
三、几点体会
给大家汇报的内容大致这么多,说实话水平有限,很多地方粗糙、也不一定合理,也知道坛里高手如云,只能给准备或有萌发改装想法的车友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尽情大家批评指正。体会有几条:
1、苦。玩改装得能吃苦,平时我工作也很忙,得挤时间不管后天白天,只要有时间,干点是点。还要饱受蚊子叮咬、酷暑严寒,摊子扎好摊子就不顾一切了。且受伤、流血是常事。
2、思。改装中我是很少照抄照搬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自己多琢磨、多思考,有时候一个问题的解决,要考虑好几天。想好看点,不是不行,得花时间,笔者因为不是搞电器出身的,所以改装难度就很大。不要紧,多思考、多练。
3、述。车开出去,总要不停的解释“装的神马东西”,“干什么用的”、“下来多少钱”等等,说实话,也花不上多少钱,主要是费劲、费时间,不是钱的问题。
4、乐。不用说了,自己的努力,苦也是甜。
总是,让本很酷的雷斯特,酷上加酷吧。
(结束)
[
本帖最后由 蘑菇巡街 于 2014-12-31 01:2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