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湖南论坛 >  底盘悬吊系统之浅析

发表于 2005-08-24 14:28    IP属地:未知

查看 13.4W | 回复 17
底盘悬吊系统之浅析
写在前面的话
[ Last edited by vaco on 05-08-24 at 15:31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3.66 KB)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24 14:30    IP属地:未知

四轮定位角度简单来说就是存在于悬吊系统和各活动机件间的相对角度。
虽然很无聊,但是也只有在了解这些角度所包含的意义与作用后,才能真正了解所谓的悬吊系统到底是干些什么的(在开始介绍悬吊前,还得让大家忍受一下这些会让人睡着的东西…抱歉抱歉)。
汽车悬吊系统除了基本的转向控制外,还控制着车轮的各种角度。主要包括了:外倾角(Camber),内倾角(K.P.I.),束角(Toe),后倾角(Castor),转向时的前展(Toe-out on Turn)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角度,不过要了解悬吊这些基本上就足够了)。
ps:图1为束角;2.转向时的前展;3.外倾角;4.内倾角;5.后倾角
[ Last edited by vaco on 05-08-24 at 14:54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0.84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24 14:32    IP属地:未知

定义为由车前方看轮胎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向外为正,向内为负。
正外倾角影响着汽车的直线行驶稳定性和转向轮的回正功能。当汽车转向时,由于正的外倾角作用,外侧悬挂有向上抬离车轮的趋势,当车轮回到直线方向时,汽车的重量压在转向轴上,帮助车轮回正。负外倾角在转弯时防止轮胎侧滑,同时也增加了转向阻力。大多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都设计成正的外倾角,但很多赛车和一些高性能的市售车则采用负外倾角。(增加负的外倾角需配合增加Toe-out;增加正的外倾角则需配合增加Toe-in)。
后轮一般采用零外倾角,但某些独立后悬架则设计有一定的外倾角(通常是负的)。如果前轮外倾角左右不等,汽车被拉向具有正外倾角较大的一侧;后轮外倾角不相等也会影响汽车的操纵性。
[ Last edited by vaco on 05-08-24 at 14:56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5.93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24 14:33    IP属地:未知

定义为转向轴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
有了内倾角可使车重平均分布在轴承之上,保护轴承不易受损,并使转向力平均,转向轻盈。反之,若内倾角为0,则车重和地面的反作用力会在车轴产生很大的横向切应力,易使车轴受损,转向也会变得沉重无比。此外,内倾角也是前轮转向后回正力的来源。
转向轴内倾角加上前轮外倾角形成所谓的内外倾总角。如果外倾角是正的,内外倾总角就比转向轴内倾角大;如果外倾角是负的,内外倾总角就比转向轴内倾角小。
[ Last edited by vaco on 05-08-24 at 14:58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3.76 KB)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24 14:34    IP属地:未知

定义为由上方看左右两个轮胎所成的角度,向内为前束(Toe-in),向外为后束(Toe-out)。
束角的功用在于补偿轮胎因外倾角及路面阻力所导致向内或向外滚动的趋势,确保车子的直进性。当汽车为后轮驱动时,前轮通常具有前束,而当汽车为前轮驱动时,前轮则后束,这是为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补偿转向杆系和转向轮的变化。当汽车行驶时,前束或后束减小(或消失),这是因为车轮在加速度的作用下要回位,同时转向杆系有轻微的弯曲。
此外,Toe-in容易造成转向不足,Toe-out则会增大转向过度的趋势。
[ Last edited by vaco on 05-08-24 at 15:00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4.04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24 14:35    IP属地:未知

定义为由车侧看转向轴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夹角,如果转向轴向后倾斜,则后倾角为正,转向轴向前倾斜,则后倾角为负。
后倾角的存在可使转向轴线与路面的交会点在轮胎接地点的前方,可利用路面对轮胎的阻力让车子保持直进,其原理就如购物推车的前轮会自动转至你施力的方向并保持直进一般。后倾角越大车子的直进性越好,转向后方向盘的回复性也越好,但却会使转向变得沉重。
[ Last edited by vaco on 05-08-24 at 15:01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7.88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24 14:35    IP属地:未知

定义为转向时两前轮转向角度之差。
过弯时弯内轮所转的角度通常大于弯外轮,相差在2度左右,其目的是在过弯时使车子能以后轴延伸线的瞬时中心为圆心顺利过弯。 一定的转向时前展是必要的,因为外侧车轮必须比内侧车轮转弯半径大。如果两侧车轮转向角度相等,则外侧轮胎以小半径转弯时,将会产生拖滑。
[ Last edited by vaco on 05-08-24 at 15:01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4.06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24 14:36    IP属地:未知

目前房车上常见的独立悬吊系统有麦弗逊悬吊、拖曳臂悬吊、双A臂悬吊以及由双A衍生出来的多连杆悬吊。当然,这些都只是悬吊的基本设计而以。在实务上,各个车厂会根据所设计的不同车型来对底盘作调校,因此所衍生出来的悬吊系统可是有一大堆哦~ so,这里仅对一些基本设计做介绍。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24 14:37    IP属地:未知

麦花臣式悬吊系统(McPherson Type)又称为支柱式悬吊系统,此种悬吊常见于前悬吊,堪称是最被广泛运用者。这是一种利用避震器为车轮定位用支柱的悬吊形式,支柱上部经由橡胶置绝缘体固定于车身,支柱下部用连杆连结以定位,避震器为筒型,装在支柱内部。支柱可在导管内上下滑动,最大优点为构造简单,占位置小,前轮之后倾角不会因车轮的跳动而改变,另外在麦花臣式悬吊以外的悬吊,外倾角方向的定位需要上臂,牺牲空间,麦花臣式悬吊因避震器有此功能,可增大车室空间,在引擎横置的FF车因布置空间无余地,此优点就显得特别重要;缺点为行驶不平路面时,车轮易自动转向,故驾驶人须用力保持方向盘,当受到剧烈冲击时,滑柱易造成弯曲,因而影响转向性能。
Rb:麦弗逊事实上是演变自双A臂的一种悬吊型式。他将双A臂的上支臂替换成避震器+弹簧,而下支臂不变。另外,由于避震器就是麦弗逊的上臂,所以这样的避震器要特别坚固才行。基本上,麦弗逊广泛的运用于前悬吊系统,因为少了上支臂的关系,使得其占用的前轮底盘空间减少,能轻松的安置与横置引擎的车子,在能带来不错的操控效果时,还能兼顾设计成本。
[ Last edited by vaco on 05-08-24 at 15:04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5.53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24 14:38    IP属地:未知

麥弗遜架構。
[ Last edited by vaco on 05-08-24 at 15:06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5.21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