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江淮论坛 >  魅力淮北欢迎各位卡友 淮北小吃精彩奉献

发表于 2014-03-09 09:34    IP属地:未知

查看 33.5W | 回复 26
魅力淮北欢迎各位卡友 淮北小吃精彩奉献
     淮北小吃主要有:老城辣汤、老城油茶、老城羊肉汤、卤狗肉、烧饼夹手撕狗肉、临涣培乳肉、百善硬面大卷、双堆面鱼、南坪响肚、凉面、面皮、娃娃鱼、水煎包、韭菜盒、烤烧饼、水烙馍、鏊子烙馍、芝麻干馍、地锅粥、油炸知了猴(知了的幼虫)。。。。。。
1、濉溪老城啥汤
  相传乾隆在下江南时,路过此地,感到肚子饿了,恰好路边有一家老太太煮鸡汤,乾隆就坐在路边喝了一碗,感到很香,汤里还有麦仁,于是,乾隆就问老太太:“这是啥汤?”,老太太年龄大,耳朵也背,没听清楚,就重复了一句:“啥汤?”乾隆就误认为这汤的名字就叫“啥汤”。后来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啥汤是一种以鸡蛋为主料的辣汤。啥汤用母鸡和圆骨,加上装有十几种配料的料包煮汤。煮的时候,汤里放有麦仁、大葱、生姜、鸡丝、胡椒面等,将打碎的鸡蛋放入碗中,用筷子将鸡蛋搅匀,然后用煮沸的原汤冲出一大碗浮着鸡蛋花的啥汤来。有的还在汤上放几片香菜或是薄荷叶,淋几滴麻油。至于汤上的点缀,可多可少,形式多样,内容不拘。“啥汤”的特点是:鲜、香、烫。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09 09:35    IP属地:未知

2、濉溪老城辣汤
        辣汤,也叫糊辣汤,是濉溪老城小吃系列中的一绝。它源于清代中叶,大兴于民国初年,之后花样不断翻新。根据所用底汤和主料的不同,叫法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面筋汤、鸡丝汤、鳝鱼汤等。糊辣汤的特点是:辣、鲜、香。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09 09:35    IP属地:未知

3、濉溪老城油茶
  油茶是濉溪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在街头的饮食摊子上,摆把大壶,外用棉布包着用作保温,壶内盛着做好的油茶。老城油茶的原料为过油豆皮、花生米、猪骨髓油、面筋、黑白芝麻、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锅内放入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原料,用微火烧开,过细箩;再将过油豆皮、花生米等徐徐溜入开水锅中搅拌,用旺火烧至要冒烟时,倒入猪骨髓油、面筋在锅内搅拌均匀;将黑白芝麻放入锅中拌匀,最后烧开挂面粉,搅成稠糊,匀而没有疙瘩,再加入酱油、盐面、胡椒粉、味精,微火边烧边搅。完全要用搅功,搅得颜色发黄,油茶发稠,表面有裂纹痕迹才止。食用时,加醋、酱油、香油,酸辣鲜香,美味可口。其口感滑腻油润,略感糊口,且酥油香气浓郁。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09 09:36    IP属地:未知

4、临涣培乳肉
  与培包瓜、培腐乳齐名,临涣培乳肉同样以它的色泽鲜艳、形态饱满、入口肥而不腻、乳香浓郁,令人有食之不舍之感而远近驰名。培乳肉工艺考究,必须由当地酱菜培腐乳的汤汁为辅料,制作时须选用上好的五花肉,加工成大块方形,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去掉油腻。捞出后冷却,再切成均匀的肉片,淋入培乳汁(其培乳汁的好坏决定了培乳肉的色泽和风味),加入作料调匀,放入碗中或盘中,再上锅中蒸若干时间,进一步去掉油腻,并将味道浸入肉中。蒸好后从锅中拿出冷藏,待食用时再上锅蒸15分钟后便可食用。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09 09:36    IP属地:未知

5、百善硬面大卷
  濉溪百善硬面大卷以形状美观看见舒心,麦香筋道吃起来掉渣,方圆百里闻名遐迩。过往的客商路人,常品尝硬面大卷以饱口福。百善硬面大卷不同于一般的大卷。首先是它的“硬”;用手按不出凹坑,攥在拳中不变形,像砖头块似的。再者是“大”:正宗的大卷一般长7厘米,宽3厘米,高 15厘米,一个足有四两多。其次是它的形状:上方为桥拱圆弧形,下边为四方形。仅这三个特点,非一般大卷能媲美也。百善硬面大卷,几经兴盛沉浮,目前已濒于失传的边缘。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09 09:37    IP属地:未知

6、双堆面鱼
  濉溪双堆面鱼是民间非常简朴的传统主食之一。近年来,它登上一些大饭店的大雅之堂,成为许多食客必点的主食之一。濉溪双堆面鱼做法很简单,用碗盛上面粉,加上一定的水,放盐适量,捣成糊状,将水烧开后,用筷子将捣成糊状的面糊一筷一筷地拨入正在烧的开水之中,面糊进入开水后凝固,形状像大大小小的河鱼,成蛋状。面鱼入锅煮熟后,再加上适量的盐、油和调料即可食用。如果捣面糊时,加上一两个鸡蛋,面鱼吃起来会更松软。“双堆面鱼”可荤可素,而面鱼的荤素一般都以配料和佐料来调节,素者,配料施以青菜、菠菜之类的蔬菜,用油也以小磨麻油为主。荤者,配料可用各类肉丁肉丝,用油则以动物油为主,加以少量的香油搭配。煮面鱼的汤也有讲究,现在大多用猪骨、牛骨、羊架子等炖煮的高汤。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09 09:37    IP属地:未知

7、南坪响肚
  濉溪南坪响肚是用新鲜猪肚烹制而成,是南坪镇的一道特色小吃。在濉溪南坪镇,无论是红白喜忧还是朋友聚会的宴席上必有“响肚”,它具有味道鲜美、清香宜人、清脆爽口的特点,在口中嚼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故称“响肚”。据介绍,响肚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但煮时的火候应根据作料细致掌握。需购买新鲜猪肚,用盐和醋水反复搓洗,切成条状,在开水锅煮熟加作料,用小食盆或大瓷碗将汤、肚一起盛出来,用小勺舀着吃。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09 09:38    IP属地:未知

8、老城羊肉汤(泡烙馍)
  濉溪老城的羊肉汤久负盛名,当地人喜食羊肉,历史久远,已无从考据。羊肉羊骨于大锅久煮,盛好汤后,加上卤好的羊肉片或炖的羊肉块,配以香菜,汤色雪白为佳,冬天或爱吃辣的食客,则可以加少许辣油。汤中也可以放些粉丝、白菜,再泡上烙馍,味道鲜美,感觉甚佳,比西安羊肉泡馍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濉溪太小,远没有西安有名而已。不过,多少还是有点遗憾,一般早上不做,中午才能喝到。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09 09:38    IP属地:未知

9、卤狗肉、烧饼夹手撕狗肉
       淮北别称相城,为汉封国沛国的国都,居民爱吃狗肉,后来沛县狗肉有名气,其实是占了沛县这个地名的光,实际上沛县汉属沛国,两地都是一种做法。几十种香料和肉汁调成卤,卤汁鲜浓,一般鲜杀狗肉要卤烧较长时间,卤好后肉色绛红,香气扑鼻,稍带咸味。售卖时不用刀切,用手撕之,最好夹于烤烧饼之中同食,即成当地又一著名小吃“烧饼夹手撕狗肉”。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09 09:38    IP属地:未知

10、临涣烧饼
       濉溪临涣烧饼是一种没有淡旺季之分、大众化的传统食品。关于临涣烧饼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一个温柔善良的村姑,嫁入铚城集市上的一户手艺人家。按照当时的封建礼俗,女子是不能上桌用餐的,所以村姑常常是一日三餐只能吃些剩饭残羹。丈夫也是个厚道人,十分疼爱自己的妻子,看着妻子每天吃些剩饭残羹,心中十分不忍。后来,丈夫在用餐时趁父亲不注意,偷偷把大馍放在袖口中,带给妻子吃。待丈夫把大馍交给妻子时,大馍已是又冷又硬了,两人一起点燃一堆火,把切成片的馒头在火上面烤热。慢慢地村姑发现,加上一些佐料后,烤热的馒头会更好吃。为了家庭生计,村姑便和丈夫在街头支起一个炉子,卖起了“烧饼”,街上的人品尝了这种烧饼,人人拍手叫好,夫妻俩的生意也红火起来。“烧饼”不仅是一种名吃,它还见证了当时社会的封建习俗及夫恩妻贤的一种美德。临涣烧饼历经演变,不断创新,放宽了原材料选择范围,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有以脆香见长的“油酥烧饼”,有以柔润见长的“马蹄烧饼”,有以叠层见长的“千层烧饼”,有以块大见长的“薄层烧饼”。淮海战役中,临涣人民也曾以临涣烧饼为礼品,慰问赶赴前线作战的英雄将士们。临涣烧饼至少有四大亮点:一是表层芝麻足,饼面上几乎找不出缝隙来;二是葱花香,烧烤出的葱花香味儿很浓;三是饼皮酥,每咬一口都会往下掉饼屑;四是饼瓤柔。烧饼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芝麻、葱花等。面和好后揪成小剂,揉成椭圆形,粘上葱花、芝麻,然后入炉烤熟。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爱卡汽车!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