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300C论坛 >  书画鉴赏的最高境界

发表于 2013-03-25 21:37    IP属地:未知

查看 18.9W | 回复 13
书画鉴赏的最高境界
  投资收藏名人书画成败的关键,主要依赖于鉴赏水平的高低这一论点,目前已成共识。而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其各自的特点,了解自己所处阶段的特点,以便扬长避短,对收藏的成效是十分有益的。
  “前三年学看画”
  初入道者,往往处于“画盲”的状态。他们既没有鉴赏书画真伪的基本知识,对书画名家的名头又知之甚少,了解的几个名家通常也是家喻户晓的大名头,只是凭借一腔喜爱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痴情入市。他们四处奔走,八面接触,通过看画展、观书画笔会、结交朋友,急切地希望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资讯,此时他们往往不会大动干戈、以较多的资金购买大名头的作品,就是购买也是小试锋芒,只在书画家家中或书画笔会上与其本人直接交易,一般不会上大当,处于“学习阶段”。
  “次三年敢看画”  
  由于经过前一阶段的不懈努力,书画真迹见得多了,工具书看得多了,收藏爱好者与最初相比,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这时其往往会盲目自满,宣称能辨真假、识优劣,“敢看画”了。而实际上这时他仍处于“半画盲”状态,对真迹能看得比较清楚,对假仿的或几可乱真的伪作懵懵懂懂,是只能识真而不能辨假的“半瓶子醋”。此阶段,其“敢”在市场上买画、于拍卖会上举牌,往往购入大量的藏品以拥有而窃喜,上当“吃药”在所难免。 
  “后三年慎看画”
  随着书画投资购藏“实战”经历的增加,“学费”交多了,收藏者变得见多识广,认识到书画实迹的真与伪,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在不少情况下是真伪夹杂,真中有伪或伪中有真,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真的不一定是优的,伪的不一定是劣的,深切地领悟到书画鉴赏之功,非轻易即可修炼而成,其应是一种终身致学的课业。此阶段其购买藏品将会格外慎重,见书画精品当仁不让,势在必夺;而对应酬之作,不管其名头多大,价格多低,一律不予购藏。
  “曾经我眼即我有”
  经过十余年的学习、钻研和在书画艺术市场上的“跌打滚爬”,收藏者此时不仅能对遇见的名家作品过目不忘,而且还能对见过的伪品特征了如指掌,即从曾经我眼的书画实迹中均能获取收益。此时其方可深悟名人书画投资收藏中,“名头、质量、价格”关系之相辅相成,深感“机遇、眼力、资金”与此道缺一不可,深悟中国名人书画地域内知名之特性,进而渐入“遇真迹一见如故,见精品为之一惊;看假画一目了然,视劣品厌恶之极”的佳境。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5 21:39    IP属地:未知

蛇票大涨大跌玉器跌幅惊人
  1月5日“癸巳年”(蛇)特种邮票在全国统一上市后,面值24元的大版蛇票短短几天之内就涨到了400元,涨幅一度高达20倍!而面值7.2元的小版则涨至130元。就在大家等着更高的涨幅之时,近日,蛇票却突然价格大跌,大版蛇票已经跌落到250元左右,而且还有下跌的趋势,很多人被套进了邮市,损失不小。
  很多人还记得蛇票发售当天,各大邮局门口买蛇票的长队,为了能够保证自己买到蛇票,很多人凌晨一点多就开始排队了,而邮局开始销售后,短短几个小时蛇票就销售一空。就算是如此,还有很多人没有买到蛇票。为什么大家如此热情地购买蛇票,去年龙票的大涨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很多去年没有出手的人都很后悔,而今年蛇票还没有销售的时候圈子里就有各种消息,蛇是小龙,很多人还是很看好蛇票的潜力的,那些没有在龙票上出手的人,也是希望在蛇票上赚一笔。
  就在一个月之后,一上市就涨幅很大的蛇票却突然价格大跌,这让很多投资者措手不及,短短几天之内损失不少。原来涨到400元的大版蛇票现在250元左右就可以成交,从网上可以看到,很多卖家也开始打折销售。这样突然的下跌让很多在高位“炒新”的邮友损失不少,一些人的损失已经过万。
  畸形消费造就白酒行业繁荣怪状
  白酒行业的怪状之一是不断逆市提价,一些高端品牌更是控量提价,操纵市场预期。2011年,三大名酒价格集体飙升的情形让许多人记忆深刻,其中最典型的是茅台53度飞天白酒超市价格月月攀升。2011年5月,茅台酒专卖店53度飞天茅台标价为1280元/瓶,6月份升至1380元,7月份涨至1480元,8月售价为1580元,9月为1680元。到2012年1月,价格涨至历史最高位2300元/瓶。
  年终岁尾原本是白酒销售旺季,但这个几十年一遇的寒冬,也成为了白酒业的寒冬。高端白酒不再像往年一样一味提价,部分白酒品种甚至出现降价。不仅酿酒企业感受到了业绩压力,连经销商也开始为销售任务发愁。原因在于,经历了10年飞速发展的白酒行业正步入低谷。随着2012年“勾兑门”和塑化剂超标事件的发生,这个堆积泡沫的行业遭受巨大冲击。加上2012年限“公款消费”及地方“禁酒令”的出台,使得销售业绩集体滑坡,白酒公司估值遭遇雪崩,而此前扎堆进入的投资机构也纷纷转身离场。
  2013年年初,一贯涨价没商量的贵州茅台原本想以“限价令”强行稳住下滑的局势,但由于主管部门1月中旬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茅台刚刚伸出的“保价”之手不得不缩回。而另一家白酒巨头五粮液的保价措施也同样宣告失败。
  普通玉器价格跌幅惊人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玉器市场总体向好,但也有相当多的玉器处于价格下跌态势,甚至一部分玉器价格跌幅惊人。价格下跌的玉器主要是前几年价格被炒得离谱的玉器,或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新代老的玉器。尤其是所谓的黄龙玉,价格跌得最多。
  有些人前几年听信了和田玉资源减少、黄龙玉将替代和田玉的谣传,以高价买进大批黄龙玉,结果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目前,黄龙玉堪称“萝卜价”,过去上万甚至几万元一件的黄龙玉,今日已市价惨淡,有的干脆成堆卖。玉器仍疯狂,品质是关键,这是当下玉器市场的真实反映,这一态势也将持续下去。
  玉器虽然类别少、数量小,但在艺术品交易中却占有重要份额。综观当下玉器市场,涨跌交替,悲喜交加,但是由于玉器附加价值高,高品质的玉器仍供不应求,玉器市场处于讲品质的时代。
  金价走势影响投资心理
  受金价波动影响,曾被业内称为“常青树”的“老稀币”像失去“主心骨”一样,价格一路下滑。在钱币收藏板块,有一批早年发行的精制币,数量稀少,被业内称为“老稀币”,它们一向以货源稀缺、涨势稳定被称为收藏领域的“常青树”。不过,随着国际金价进入调整期后,“老稀币”的市场行情几近结束,其代表品种孔雀开屏、三国演义、出土文物系列等纪念币集体掉价,大部分的降幅达到了40%。
  一年多的时间,“老稀币”为啥不再常青,出现如此巨大的跌幅?有专家表示,“老稀币”作为贵金属投资品种,跟国际金价走势联系紧密。2011年9月,黄金价格达到1900.3美元的最高价后,便开始呈现波澜起伏态势,其K线图可见穷拉猛跌气象。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5 21:40    IP属地:未知

古籍善本
  古籍善本市场渐热
  古籍善本市场渐热总体仍处价值洼地,可先从藏经入手
  古籍善本在很多收藏家眼中算是小众收藏品,随着近年来收藏价值的走高,这种“小众藏品”开始吸引藏家的眼球。然而由于其入门门槛较高,古籍善本收藏依然处于“小众收藏”范畴,鉴定难、收藏内涵深,成为阻碍收藏家介入的最大难题。
  去年6月,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以2亿多元成交,一举刷新了古籍善本拍卖成交纪录,这也让古籍善本收藏从价值洼地中凸现出来。不过,相关专家说道:“古籍市场走势汹涌,跳跃性很大。1997~1998年,一部明本、宋版、天禄琳琅藏书等等,拍卖场里面卖10万是不错的价格,高一点就高两三万,拍卖价到20万就把人吓倒一片了,但是2011年底的拍卖,一本这样的书拍到160万也很正常。不过,个人认为,中国古籍现在还是不贵的。”在欧美市场上,有很多古籍善本的价格是令人不可想象的,如手稿本《浮生六记》,它在海外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书,手稿的拍卖价高达1000多万元。苏富比*****拍卖行11年前也曾经拍卖过达·芬奇的一个零散稿本,当时的成交价也是3000万元。以此类比,中国的古籍善本在顶级层次上跟国际上的价格还差得很多。
  知名古玩藏家李海源也收藏有一部分医药类的古籍,他介绍说,这种清代官方印刷医药典籍虽然价格并不很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也面临着藏家难辨真假的风险,所以收藏多年至今,很少参与交易、交换等行为,总体上感觉还是比较小众。
  据业内人士介绍,古籍拍卖、交易的小众化,并不是因为人们对古籍不感兴趣。随着北京、上海等地古籍拍卖走热,相关藏家也在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但古籍收藏内涵深、入门难,不同门类的古籍,其性质、鉴定方式也各不相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些因素让很多藏家无法估计古籍藏品应有的价值,所以不敢轻易入市。
  李海源介绍道,虽然古籍善本收藏走热,但总体仍处于价值洼地,一些单本的印刷古籍如《三字经》、《黄帝内经》等藏品价格也不贵,百余元到千元等都能购买到,一般的收藏爱好者可以从这种较简单的古籍善本练手,从而培养兴趣入手这门收藏。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5 21:42    IP属地:未知

  朋友聚会
  摔坏40万元翡翠手镯
  这场官司经过三次鉴定十次开庭,被告赔了28.5万元
  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两年后为这次聚会赔了28.5万元,这可能是史上最贵聚会成本。原来,她在聚会上摔坏了朋友的翡翠手镯。
  昨天,渝中区法院透露,这场马拉松官司经过3次不同内容的鉴定、10次开庭,终于在上周达成调解协议,目前已下达调解书。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罗彬 实习生 赵方敏
  进价40万元手镯摔成两半
  承办法官介绍,2011年2月28日,原告蒋玲和被告龚珊共同的朋友秦雪过生日,秦雪请了10多个朋友一起吃晚饭庆生,饭后一起到KTV唱歌。
  蒋玲告诉法庭,她是做珠宝生意的,此前在广州进的一只翡翠手镯被客户订了,她打算带去给客户看。聚会时,她给秦雪说了此事,并拿出翡翠给秦雪欣赏一下,秦雪看后,她就将装手镯的盒子放在包房的桌上。她起身去拿包时,龚珊出于好奇,拿过盒子看,打开盒子时,手镯掉落地上摔成两半。
  蒋玲称,这是她花40万元进的货,手镯还有证书编号,是唯一的,客户订货出了60万元。手镯摔坏后,秦雪觉得双方都是她朋友,手镯就暂时由她代管。
  庭上被告否认摔坏了手镯
  蒋玲称,事发次日,她和龚珊一起去珠宝店鉴定手镯的真假,被鉴定为A货。这天晚上,龚珊还根据她的要求写了一份《过程》。
  这份《过程》称,事发当晚,她看到有个盒子放在酒桌台面,在无人告知盒内为翡翠的情况下,她因好奇跟身边一个朋友相互争盒子,因自己喝了很多酒,加之盒内的内扣没扣,手镯落地摔成两截。陈述人署名为“龚珊”。
  蒋玲称,她把该《过程》原件保存起来。后来在茶楼协商赔偿时,龚珊和龚珊的律师联手将原件从她手上拿走。因协商赔偿未果,她才在3个多月后拿着该《过程》复印件将龚珊起诉到法院,要求按照客户出价60万元赔偿。
  第一次开庭时,龚珊没有到场。龚的律师辩称,事发当晚,龚记不清是否拿了手镯,也不知道是怎么摔坏的。龚珊认为在责任都没有分清楚的情况下,她不应该赔钱。最后,龚珊愿意花9万元买下破成两半的手镯,蒋不同意。
  对于《过程》复印件,该律师辩称,这不是龚珊写的,签名也不是龚珊的,也不存在从蒋手中将《过程》原件拿走。
  秦雪当庭作证称,她听到手镯摔坏的声音后,转头看见盒子在龚珊手上,龚还说了句“怎么这东西一打开就掉下去了”。第二天,蒋玲说手镯值40万元,和龚珊协调处理。协商时,龚写了一个书面材料,主要是陈述事情经过。她虽没有看,但龚是边写边念。
  被告抄写《过程》字体不同
  第二次庭审时,龚珊来了。她称,庭上出现的署名为“龚珊”的《过程》不是她写的。她还当庭根据该《过程》复印件抄写了一份,证明自己的字体和那张复印件字体不同。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过程》复印件上的笔迹有些潦草,多处有涂改痕迹,字体呈长方形,不端正。龚珊照着《过程》抄写的字体方正,书写比较规范。
  龚珊告诉法庭,事发时,掉了一个盒子砸在她脚上,她好心把盒子捡起来放在桌子上,蒋玲就说翡翠手镯是她摔坏的。事发后她一起去验翡翠真假,是出于对朋友帮忙。她当初根据蒋的要求写了情况说明,没说是自己摔坏的,这份说明后来被她取回来撕了,并不是她照抄的那份《过程》。
  手镯摔坏后没封存起争议
  龚珊的律师称,当时摔坏的翡翠手镯没有封存,也没有报案。事发第二天去鉴定的手镯是否为摔坏的手镯,是否本案起诉的手镯,无法说清楚。蒋玲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龚珊摔坏了手镯。即便摔坏手镯的事实成立,过错也在蒋玲。蒋玲作为珠宝专业人士,却将贵重手镯带到十几个人聚会的场所,事发后也未及时报案封存现场。手镯包装过于简陋,也没有发票,谁知道它究竟价值多少。
  蒋玲称,行业交易习惯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以她在广州进货没有发票。按照行业习惯,一般都是将手镯锁在保险柜。那天是因为客户要看货,她带在身上。
  蒋玲的律师称,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朋友出庭证实,手镯掉落后盒子在龚珊手中。事发后,双方协商赔偿时,蒋玲进行了录音并向法庭提交。录音证实,龚珊承认摔坏手镯。
  这是一场马拉松官司
  三次鉴定十次庭审
  法官称,因为双方对事实和责任争议较大,要审清此案,必须搞清楚几个问题:法庭上出现的《过程》复印件内容是否龚珊书写?摔坏的手镯和起诉的手镯是否同一个手镯?涉案手镯价值多少?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确定如何断案。
  于是,就有了3次不同内容的鉴定。鉴定结论出来后,又要对结果进行质证。这3次鉴定至少要经过6次开庭程序,加之双方争议较大,所以本案历时较长,开庭次数多达10次。
  《过程》是不是被告写的?
  蒋玲申请对《过程》复印件进行笔迹鉴定,龚珊表示配合。
  法官称,双方确定鉴定机构为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结论为:倾向认定《过程》复印件上的全部手写字迹的原写字迹为龚珊书写形成。
  法官称,该鉴定说明《过程》是龚珊亲笔写的。该《过程》基本还原了手镯摔坏的过程。
  鉴定的手镯
  是否起诉的手镯?
  法官称,因为没报案,手镯和事实都没有进行证据固定。后来双方为摔坏的手镯是否后来起诉的手镯存在争议。后来,法院委托重庆市质量计量检测研究院,对摔坏后被鉴定为A货的手镯和起诉的手镯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同一只。
  摔坏的手镯
  原来价值几何?
  法官称,他们咨询了上级法院和珠宝协会认可的专业评估机构,最终确定北京的中恒誉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评估鉴定。鉴定结论为:摔坏的手镯在完好状态下价值20万元至40万元。
  最终,法庭调解龚珊赔偿蒋玲28.5万元,破损的手镯归龚珊所有。
  手镯摔坏后
  还值多少钱?
  法官称,因为手镯是A货,虽然破了,残值仍存在,可以加工成一些小的挂件。双方为此就残值在法庭上竞买叫价,在龚珊出价到3.1万元时,蒋玲不叫价了。所以,法庭确定破损翡翠手镯归龚珊所有。在确定赔偿金额时,也考虑到了残值。
  本案如果判决
  结果如何?
  法官称,本案如果判决,将首先确定损失价值。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5 21:43    IP属地:未知

 对金银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估值是收藏和投资金银币的一门必修课,这点很重要,如果你不懂得金银币的价值分析方法,那你就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金银币的价值构成有几大要素,把握好这几大要素,对金银币估值就容易了。
  首先是金银币的题材因素。题材受众的关注度高的藏品往往升值空间较大,估值可以提高。举例来说,金银币中的名画名家、佛教、京剧艺术、古典文学、生肖等题材就比较受欢迎,而政治和体育题材则相对受到冷落。如画坛名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金币,京剧艺术的贵妃醉酒金币、西游记中的取得真经银币、蟠桃盛会、四大石窟艺术系列金银币、各个生肖规格金银币等。
  其次是发行量因素。物以希为贵,金银币也是如此,发行量越稀少的品种,往往升值空间越大。反之,发行量过大的品种,即便是题材优秀、工艺精致,升值空间也一般。比如发行总量达200多万枚的奥运纪念币系列,除了因为当时利用奥运热被市场炒作后出现大幅上涨,目前大牛市的过程中表现要远远落后于其它品种。
  再有就是设计和工艺因素。设计独特、工艺精致的收藏品往往能获得较高的估值空间,比如中秋节银币采用了隐形防伪工艺、5盎司彩金虎采用彩色移印工艺、幻彩观音金币采用幻彩工艺等,因此都有比较好的市场表现,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大于一般品种。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藏品的市场消耗性因素。藏品的消耗程度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沉淀扩散度,继而影响到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到价格走势,如果藏品发行后比较受众,社会需求大,消耗比较充分,那么未来价格上涨趋势就比较明显,如果消耗一般,市场流通货源充沛,上涨趋势就不明朗,升值空间就较为一般。
  进行金银币的价值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分析一枚金币或者银币的价值,不但要分析它的价值要素,还要把藏品放到整个金银币的价值体系中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另外,还要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就会比较贴近市场实际,估值就会比较合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5 21:44    IP属地:未知

景泰蓝镶玉首饰盒
元代玉带板
  在中国古代, 绚丽多彩的玉饰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我们的先祖们就把劳动中所拾的美石制成饰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玉饰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近日,笔者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二楼“君子斋”见到了不同时期用途各异的玉饰。
  案例1:玉饰腰带
  古代显示官位大小
  据了解,中国古代人们穿长袍束腰带,而在腰带上佩戴装饰配件是极考究的事。店主冷先生向笔者介绍,玉带是一种由数块乃至数十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在古代是官位的标志。最早出现以玉为装饰品的腰带是在北周时期,一直沿用至清代才废除玉带制度。在元代,玉质带板的使用规定极为严明,非王侯即将相。最初只是在腰带的两端连接处加玉质带钩,后来发展到在腰带上镶缀一圈片状玉块。玉块的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和桃形,有素面的也有表面浅浮雕刻图案,以显示主人的高贵身份。他拿出麒麟凤纹白玉带板展示给笔者看,此玉带板为双层透雕,上层为麒麟盘绕,下层四周镂雕云凤纹,整体流畅舒展,雕刻规整细致。他介绍,在工艺上,自元代开始大量使用多层镂雕做纹饰,并融入少数民族风格元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案例2:景泰蓝镶玉
  图案色调均充满中国味
  除了用于显示官位品级的玉带板之外,古代玉器还和金属器搭配,成为装扮人们生活的点缀之物。笔者发现,冷先生收藏的一件清乾隆景泰蓝大雁穿莲首饰盒就颇具西洋风味。玉石正面采用多层次镂空技法,呈现大雁穿梭于荷塘苇丛间的景况,塑造出线条层叠的丰富空间。清代景泰蓝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据了解,清代初期景泰蓝工艺已名闻天下,而景泰蓝制品大多是供皇宫御用,直到清朝后期才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并大量出口到国外,成为海外贵族家庭中的摆饰品。这时期的景泰蓝品种丰富,制作工艺精湛,在原料上采用延展性能较强的纯铜作为材料,应用掐丝技术。冷先生说,景泰蓝镶玉首饰盒正是将玉石和铜器进行最完美的结合。作为一种工艺,景泰蓝的图案、色调,无不充满着中国味道。
  本稿件由朝天宫古玩市场提供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5 21:45    IP属地:未知

棋楠“双佛手”
棋楠“五龙献珠”
沉香木“寿星”
  沉香,被誉为“木中的钻石”,它既有药性,又是一种稀有的高级香料。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前只有皇宫贵族才玩赏的沉香在近年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自2007年起身价暴涨并掀起一股收藏热潮。据悉,目前1克极品沉香的价格已高达数万元,是黄金价格的百倍。
  那么,沉香是否真的如此珍贵?如何认识它、了解它,或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理智的收藏者和投资者?这期的“赏玩客”栏目,我们请来了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明伟先生,听他来讲讲他与沉香的故事。
  极品沉香点燃后能闻到5种香
  在鄞州新城区,由陈明伟于2008年创办的我市首家民办博物馆“紫林坊艺术馆”里,收藏着2000余件珍贵藏品,包括在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1:1紫檀木《清明上河图》,骨木镶嵌红木万工床等,但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与沉香也结缘颇深,不仅是位资深的沉香藏家,由他收藏并雕刻而成的14件沉香雕刻精品在行内堪称一绝。
  陈明伟告诉记者,沉香是一种特有树种白木香(又称蜜香树)遇雷电、大风、虫害侵袭后所分泌的树脂,历经百年以后沉积凝结而成。当含有树脂的沉香树干枯后,随着地质变化而埋于地下,其内凝固的香脂继续聚积,天长日久便形成了化石状的沉香,因此高品质的天然沉香的形成需要上百年甚至数千年。
  我国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嵇含曾在其所著《南方草木状》中对沉香有详细描述,称蜜香、沉香、鸡骨香、黄热香、青桂香、马蹄香等八物均出于同一树中,但因结沉部位不同,品质各异,故被赋予不同之名称。其中结于木心主杆或节眼凸起处,油腺旺盛且坚黑沉水者即为“沉香”。
  中国的香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成长于汉、唐,到了崇尚精致生活的宋代,上流社会更是视焚香为雅事,香道成为一种令人神往的文化。
  陈明伟说,沉香以油脂致密、点燃后香气浓厚为佳。沉香分为一、二、三等级,除此而外,有一类特殊的品种称为棋楠香,是沉香中的极品。
  多数沉香不点燃时几乎没有香味,但棋楠不用炙烤就能散发清淳香甜的气息,点燃后,能让人从头到尾闻到5道不同的香味,而且穿透力强,飘荡在空中久久不会散去。如产自越南庆和、宁顺、林同三省交界的芽庄顶级棋楠,目前国际市场的行情可达每公斤十几万美元以上。
  沉香雕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骨木镶嵌”传承人的陈明伟“从小与木有缘”,十三岁开始学刻印章,对木雕有着天然的喜爱和悟性。长大后,他从喜欢木雕到收藏红木家具,又发展到自己制作红木家具。由他创作的紫檀木雕《清明上河图》、《百子瓶》在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博览会获“金奖”,被当时的媒体称为“藏木仙人”。
  2001年,与他相熟的一位上海木材商请他雕刻一件沉香作品。这是他第一次雕刻上品沉香的经历,“那件沉香硬中带柔,油脂光亮,香味清淳中散发着甜甜的水果味”。考虑到其不菲的价值,陈明伟以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因材施艺的原则,雕刻了一件“仙人乘槎”,精美的雕刻、极好的创意令那位朋友激动不已,也让陈明伟从此走上了痴迷沉香雕刻与收藏的道路。
  如今,陈明伟已经拥有了14件引以为傲的珍贵沉香作品(如图)。由他雕刻而成的作品,无论是采药老人、竹林七贤还是寿星,无不鬓发如丝、衣袂飘动、神采奕奕,展示出雕刻者流畅高超的刀法和奇妙的构思。陈明伟说,沉香雕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它不仅需要技艺,更需要有独特创意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的原材料,赋予作品以灵魂。
  市面上的沉香假品泛滥,入市须谨慎
  沉香既有药性,又属稀少珍贵之品,所以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近年来由于身价的暴涨掀起了一股收藏热潮,很多商家看中了沉香的投资效益,收藏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沉香。据悉,假冒沉香在古玩地摊上最为多见,其比例高达80%至90%。
  陈明伟坦言,沉香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高层次收藏品,对收藏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门槛。首先,好沉香的收藏者必须是具备大量资金的玩家。其次,收藏沉香者必须也是懂它的人。对那些想涉足沉香收藏的人来说,随着沉香价格的快速上涨,最好不要盲目跟风、轻易下单,加强沉香知识十分必要。
  作为沉香收藏专家,这两年不断有圈中好友请陈明伟鉴定沉香的真伪,但令人遗憾的是,经他“火眼金睛”一看,十有八九不是真货。有一位杭州的女收藏者,兴冲冲地抱着一堆“沉香”请他来鉴定,才发现全是红酸枝。那位女士一听傻掉了:“不会啊,不是说沉香有药效吗?我肚子痛的时候还刨了一片吃,挺管用的!”说得陈明伟哭笑不得。
  他说,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沉香鉴定机构,面对如此高价格的收藏品,收藏者一定要谨慎入市。一般来说,凭他多年的经验,沉香鉴定方法有三种,一观外形,二看油脂,三闻香味。几种以次充好的情况需要引起新入门收藏者的关注:一种叫“石头沉”,其颜色、材质、纹理都很像沉香,但其实不是沉香,它是经人用中药泡制而成,其实价格极低,只有36元每克。另一种是沉香木胚,往往是大型木刻品,其油脂已被抽掉,卖到中东地区做香水的原料,这种沉香徒留其“壳”,其价值已大大降低。还有一种以次充好的手段是,将一块二级沉香用药水泡制后,增加其香味,其实这种做法是骗门外汉的一种低劣手段,因为一般的沉香本身是没有香味的,用人工手段增加其香味反而损害沉香本身,初入门者谨防上当。
  记者 李菁/文 龚国荣/摄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5 21:46    IP属地:未知

清 紫檀木雕云龙纹宝座
清 榉木供桌
清 鸡翅木座屏
  中国家具制作发展到清乾隆时期,整体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明式家具古、雅、精、丽的风格转变成造型厚重、雕饰繁缛。同时,清代家具的艺术风格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大致可分为十一派,其中以苏式家具、广式家具、京式家具最有代表性。
  清代家具的雕饰繁缛主要体现在吉祥图案上面,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景物纹、几何纹应有尽有,图案丰富,表现手法灵活多变。不仅贵族用的家具和百姓用的家具吉祥图案不同,就连不同流派的家具在吉祥题材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文/ 钟葵
  图:资料图片
  解读清代家具
  中国的家具制作从明中期到清早期就进入了黄金时代,此时期的明式家具以其古、雅、精、丽的风格和舒适耐用的样式享誉中外,对后世家具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乾隆始,家具制作风格大变,“盛世”时期的清代社会奢靡之风日盛,家具制造用材精良,造型厚重,形体庞大,雕饰繁缛,形成了浑厚庄重、雍容华贵的风格。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其材质之优、工艺之精、雕饰之繁,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而,清代家具的繁荣好景不长,道光以后至清末国力衰退,民生凋敝,家具制造的用材和工艺都每况愈下,无法与明式家具和乾嘉时期的家具相比。不过,清晚期的家具也有它的特点,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这个时期的家具制作用材广泛,形式多样,融合中西艺术,风格独特。
  总的来讲,清代家具用材广泛,工艺复杂。高档家具大多用紫檀、花梨木、楠木等名贵木材制成,质地坚硬,木纹美观。除了木质材料外,清代家具还用象牙、大理石、宝石、珐琅、螺钿、竹藤、丝绳等多种材料,结合雕刻、镶嵌、漆饰等多种工艺手法,精雕细作,并吸收西式家具文化的长处,仿制西欧家具样式。
  另外,清代家具在风格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性特色,大致可分为苏式家具、京式家具、广式家具、宁式家具、徽式家具、扬州家具、湖南竹制家具、云南家具、晋式家具、湖北树根藤瘿家具、鲁作家具等十一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被人们称为“三作”或“三式”的苏式家具、广式家具和京式家具。
  明式家具以“苏作”为主
  苏式家具又称“苏作”,是指苏州及周围地区制作的家具,其特点是造型和纹饰朴素大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结构合理,雕琢细腻,玲珑剔透。另一特点是惜材如金,物尽其用。大件器物还用包镶技法,即以柴木为骨架,外面粘贴红木薄板,由于做工精细,以致很难让人看出破绽。明式家具即以苏式家具为主,其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柔婉、空灵、典型、清新的格调博得世人喝彩。进入清代后,苏式家具开始向繁缛转变,非常注重装饰。
  广式家具豪华大气
  广式家具亦称“广作”,是指广州及周围地区制作的家具,是清代乾隆以来独具特色的家具流派。广式家具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技艺,另一方面又大量吸收了国外家具的造型手法,形成了广式家具独有的风格。广式家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造型端庄稳重,豪华大气;二是木质一致,一种家具均用一种木料制成;三是装饰花纹变幻无穷,雕刻有力,刀法流畅,打磨精细。广式家具用料以酸枝木为主,也有紫檀木和花梨木等。为了显示红木的色质美和花纹美,广式家具常被精心打磨后直接涂清漆,称之为“广漆”。
  京式家具亦称“京作”,主要是指清宫造办处生产的家具。京式家具用料考究,以紫檀为主要材料,也有黄花梨、楠木、乌木、酸枝木、榉木等,造型古朴大方、稳重典雅。由于宫廷制作的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等珍贵材料,其豪华程度非民间家具可比。
  贵族家具喜用“双龙戏珠”
  清代家具的吉祥图案丰富多彩,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景物纹、几何纹等应有尽有。
  苏式家具的吉祥纹饰多采用历代名人画稿及传统吉祥纹饰,如岁寒三友、山石花鸟、海水云龙、折枝花卉等,西洋纹饰较少。广式家具既雕刻有来自西方的莲叶纹等纹样,也有中国传统的夔纹、风纹、螭纹、海水云龙纹等。京式家具常从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和汉代石刻艺术中吸取素材,其吉祥纹饰显得古拙典雅,除常见的龙凤纹外,以勾云纹、兽面纹、蟠纹、回纹等最常见。
  而宫廷贵族用的家具和普通百姓用的家具吉祥纹饰也有所区别,宫廷贵族的家具多用“双龙戏珠”、“五福捧寿”、“祥云捧日”、“洪福齐天”等吉祥图案,表达出宫廷贵族追求权力和财富的欲望;百姓的家具多用“年年有余”、“连生贵子”、“花开富贵”、“鹿鹤同春”、“凤穿牡丹”等吉祥图案,表达出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5 21:48    IP属地:未知

 新浪收藏讯 3月19日,在纽约苏富比*****的中国瓷器和工艺品专场拍卖中,一个当初以3美元买入的小碗,最终以22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85万元)的价格卖出, 创造了一个新的拍卖传奇。苏富比的官方微博非常兴奋的公布了这条消息:“昨日举行的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中,此盌以222.5万美元成交,创下经典!卖家从旧货出清摊位以3美元购得的莲花纹盌,原是北宋定窑珍宝!他当年购藏时并没有想到此盌价值不菲,只当普通摆设放在客厅。直到卖家在好奇心驱使下,找到了中国艺术专家确认,才知道自己寻得珍物!”  据苏富比透露给媒体的消息,在拍卖当天,有4位买家参与了对这个瓷碗的竞逐,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拉锯战,最后,这件宝贝被英国传奇经销商Giuseppe Eskenazi以222.5万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远远超出了之前20-30万美元的估价。
  这个瓷碗是2007年夏天被委托人在家附近买的,在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买到了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宝贝,只是把它放在家里做摆设,直到有一天,受收到好奇心驱使,于是联系了中国收藏专家,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这个瓷器被确定为非常稀少和重要的北宋定窑瓷器,是精美宋代瓷器的典型,薄胎、象牙一样温润的光泽,直径大约5英寸,目前已知和这个瓷碗相似的只有大英博物馆有一件,那件是1947年由英国杰出藏家Henry J.Oppenheim捐赠的。
  现在,宋瓷最近在市场上是枪手货,这次拍卖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而这样的传奇故事可能会让无数读者看后心潮澎湃,然后带着激动的心情加入"掏宝捡漏"的队伍,就像网友“萧十六狼”在这条微博后喊出了一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碗!”在这样浩浩荡荡的淘宝队伍之下,不知多少上当受骗,黄粱一梦的故事又会随之发生。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5 21:51    IP属地:未知

这枚翡翠“非常漂亮”,呈暗绿色,半透明,重约一公斤。
  据新华社电 俄罗斯国营采矿企业卡利尼格勒琥珀厂22日说,在乌拉尔地区一处矿地挖出一枚5000克拉(相当于一公斤)的高品质翡翠。
  这家企业的发言人告诉俄新社记者,这枚翡翠“非常漂亮”,呈暗绿色,半透明,重约一公斤,市场价值尚需俄罗斯官方机构评定。
  卡利尼格勒琥珀厂去年在同一处矿地挖出一枚3187克拉的翡翠。
  乌拉尔翡翠在市场上颇为抢手,以色质接近完美著称。卡利尼格勒琥珀厂今年举办过一次翡翠拍卖,拍出总计50公斤翡翠,共拍得100万美元。
  行业人员说,翡翠一般会以每年一成的幅度升值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