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2012-02-26 11:33IP属地:江西
在《捷达论坛》出帖的三点理由:
一。此话题不可能再有原创,除非是发明汽车的鼻祖才有此资格。
二。自己买的第一辆车就是---捷达,不仅记忆尤新,还深有感情。
三。此帖目的---抛砖引玉,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安全第一。
2楼2012-02-26 11:34IP属地:江西
精神饱满状态好,出发之前先热车,检查各灯均明亮。
如走高速四不忘,检水检胎检两油。(机油、刹车油)
正确启动马达的方法是:通电前脚不要踩在油门上,打火时不要超过15秒,那怕是数次后才能启动发动机。
把好方向盘是开车的第一要点,无论在何时,都应该把两手放在方向盘上(左手9点到10点,右手3点到4点的位置)。因为如果放在其他点数上,在发生突发事故需拉动方向盘时,手肘后退就会碰到自己的身体,出现不能顺利拉动方向盘的现象。
“三点一线”,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情况。
出现三点一线的时候,有两个处理办法:第一、是加大油门过了它,不要让自己的车处在三点一线的位置上。 第二、松开油门,让这个三点一线先过去。许多的重大交通事故就在三点一线的情况下发生的。
3楼2012-02-26 11:48IP属地:江西
按线驾驶勿违章,只因线是一堵墙。
上坡减油车渐停,下坡脚放刹车板。
倾斜路面防侧滑,雨天下斜定挂挡。
让速不让道,让道易遭殃。
意思是,人家要压你车头超车的话,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减低车速让他过去,而不是轻易变道,尤其是高速。
人行线前,脚放刹车。
绕圈走外围,慢车勿乱超。
弯前减油脚踏刹,弯中加油人车稳。
刹车皮沾了水后,制动系统在数十分钟内会出现失灵。如果这期间需要制动,可能就会出大问题了 。应急方法请大家必须在空地熟习后,才可以在路面使用啊!---左脚轻踩刹车,右脚踩下油门,我们行话叫“拖刹”。这样让车前行,数十秒即可恢复正常了。
4楼2012-02-26 12:00IP属地:江西
“小事”---行车中易误大事的“小事”!
一、鞋上有水, 上车便走, 一刹车, 踩制动的脚会突然滑脱!
二、换了鞋开车, 对油门的感觉会有很大的误差!
三、开车时手上的东西掉了, 没准就在刹车板下面垫着,你制动看看!
四、烟灰不注意 落了一身, 低头一掸一吹。 再一抬头,没准会有突发情况!
五、手机响的特不是时候, 接打智能手机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开车发短信。
必回的电话, 建议先停安全路边再考虑。
六、刚刚发生不愉快, 又要马上开车时,千万小心,因为你的情绪在影响你的车车。
七、十字路口放行, 你车头前两侧同向行驶的大车速度突然慢下来, 你可千万不要盲目超它, 不 然你会后悔的!
与同向或相向货车转弯时,一定要注意内轮差和外轮差。很多飞机都是这么被灭了的。
八、以现行常见的环路车辆密度和速度, 发生意外时, 追尾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无人能够逃脱, 唯有你例外, 为什么!
5楼2012-02-26 15:53IP属地:江西
“小事”---行车中易误大事的“小事”!(续)
九、别轻易换车或借车, 车与老婆概不外借!
十、保持情绪稳定,:情人上车后相互表达爱慕之情、狐朋狗友在车上喧闹、有人夸赞你车技超群时,你仔细听听: 魔鬼在狞笑呢.
十一、无论何种车型, 都没有将手放在档把上的理由。
十二、永远不要迷信车子各种先进性能的胡诌, 安全永远系于自身的合理规范操作。
十三、方向盘与身体之间的空间,以自由伸展两臂为理想,。伸展不开的曲臂操作方式, 会成为顺畅打轮的阻碍。
十四、开长途车, 不能吃过饱, 否则大脑供血不足,要犯困睡觉!
两小时左右一定要休息。
十五、不要与“以车谋生”的车抢道, 一、是抢不过;二、是“以车为生”的都熟练掌握“合理冲撞”法则, 你没啥便宜可占;三、人家是为了挣钱,你呢,是为了挣气?
6楼2012-02-26 21:25IP属地:江西
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在市区开车,安全带的作用是应付交警。
而在高速公路上,安全带的安全作用是安全气囊的3~4倍,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车祸中,国外的统计研究证实,在车祸中70%以上的幸存者是完全依靠安全带的作用,气囊发挥的作用不到30%。如果不系安全带,只使用气囊,这一比例将不会超过5%。
安全气囊的作用并不象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完美。
一,气囊是以爆炸般的速度弹出,如果乘员直接撞击正在弹出的气囊,头胸部会受到严重伤害,实际上国外已多次发生气囊致人死亡的事例;
二,气囊高速弹出时瞬间表面温度高达90°C以上,乘员面部与其接触时通常会造成灼伤;
三,而未成年或乘坐安全座椅的婴幼儿,更不建议乘坐有气囊的前乘客座,当事故发生时气囊作用高度与位置是以大人身材设计的,所以引爆时打到小孩的部位与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受伤的程度与伤害就更严重了!
在发生后面碰撞、侧面碰撞或翻滚时,驾驶席和助手席的空气囊不会展开,如果不系好安全带,仅靠空气囊无法对乘员提供足够的保护,乘员有可能被撞出车外。此外,空气囊仅能作用一次,对连续碰撞事故时所发生的二次碰撞不起作用。
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如果未系好安全带,紧急制动会使乘员身体向前猛冲,此时安全气囊展开的爆发力是惊人的,足以击断驾驶者的颈椎!气囊引爆时可能直接打在头上(不一定正面打到)此时就有可能打断颈椎当场死亡或日后全身瘫痪;若有绑上安全带至少身体是固定在椅上,限制身体大距离移动,这时气囊就能正面接住头部(而不是撞上),接住与撞上的不同效果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安全带更重要
由于交通事故而造成的车内乘员伤害,除车辆本身的毁损外,主要有两大原因:即乘员被摔出
车外,或乘员撞击车内的方向盘、仪表板、挡风玻璃等物体。
有鉴于此,安全带是“约束性安全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的装置。
所以,驾驶绑上安全带至少有70%的安全,气囊约5%是辅助安全带的不足,而剩下的25%是不可抗拒的意外伤害。
最后得出结论:安全带+安全气囊=75%安全。(25%就是平时的你是否 积德行善 )
所以当您驾车时一定别忘了系上安全带。
空气囊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护装置,但它是在系好安全带前提下的安全辅助装置。
7楼2012-02-26 22:12IP属地:江西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爆胎,尤其是前轮爆胎造成的后果严重(前轮为方向轮)。
在车辆爆胎时,车辆将偏向爆胎的相同方向。
驾驶员在打方向纠正时,是有一个机械反应的迟缓性,加上突发情况造成的慌乱,常常造成纠正过度,从而人为加剧车辆的失控,致使 左前轮爆 反而撞上了 右边护栏 ,甚至连续多次撞击左右护栏的现象发生。
车辆爆胎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双手紧握方向(再次强调,高速上任何时候双手都应该放在方向盘上),不管车头向哪偏,给一个固定的纠正角度(与你的实际车速有关)并用力保持;
同时切记,不要采取紧急制动(千万不要一脚刹车踩到底,因为这时车辆的制动能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一脚急刹会让汽车更加失去控制),让减速行为掌握在受控制的过程中并努力保持原来的行车轨迹;
最后一点,切忌急打方向纠正。
时速超过160KM的小车发生爆胎事故,
不管你是否系安全带,司乘人员的死亡率是100%。
请谨记:不是98%,也不是99%,是100%!
8楼2012-02-26 22:21IP属地:江西
第一辆车就是捷达,至今还记忆尤新
经常当越野车开,耐造杠杠的。
一般复杂些的路面,好象啥都没想,油门一轰就上去了。
市区绿灯出线老远后,后视镜里别的车还在起步,老怀疑自己创红灯。。。
优点太多,一时说不清楚。
缺点就是高速时发动机噪音太大(120以上,尤其上150无法忍受),
车身不稳定(毕竟车重就这样)。
承认捷达的舒适性差,
可大众的机械质量对得起10W大米。
真怀念捷达陪伴的春夏秋冬,从没为车况费过神。
几年时间,
除了做保养花些钱(大小全部在4S做),
印象中好象换过:
一根排气管(泥水侵蚀后截,影响美观);
手档连接杆前端及手档下槽橡胶盖(换档有点达达声);
再就是朋友经常借去,出现些小蹭刮,修补漆面(在外修理厂做)。
原来捷达定期的大小保养,
和只要涉及机械方面的维护,
绝对进4S店做,
贵是蛮贵,买个安全。
有问题可以投诉并追究责任。
其他和机械无关的任何维护,
绝对不进4S店,
那里实在是贼贵,哈哈。。。
9楼2012-02-27 17:12IP属地:江西
关于汽车头枕的小常识
1、即使车速只有10km/h,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加速与减速的力量全部挤压在人脆弱的颈部,如果得不到汽车头枕的保护,车内驾乘人员的颈部很容易受伤。
2、26%的追尾事故中,驾乘人员的头部或颈部会受伤。
3、在同等条件下,使用质量良好头枕比使用劣质头枕的驾乘人员在追尾事故中颈部损伤概率降低24%。
4、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cm。
5、在车辆碰撞事故中女性比男性发生头部颈部受伤的几率高出1.8~2.2倍。
6、如果你的车后排座椅还没有头枕,请尽快安装。
10楼2012-02-27 17:16IP属地:江西
停车的小常识:
应选择道路宽阔、不影响交通的地方靠道路右侧停放。
在坡道上停车,车停好后应挂上低速档或倒档,拉紧手制动,有需要的话还应该垫上三角木。
在冰雪路上停车,提前减速,尽量运用发动机的牵制制动或灵活地运用手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