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5-05-20 15:22 IP属地:未知
路线:出景陵向右转,沿石砖路走就可看到第一个被开发的陵—长陵,由于是野游,不准备花钱就没进去,但长陵想必大家都知道,网上也有不少照片,我就不照也。。。
帝王功绩:成祖朱棣(永乐),一个靠政变上台的铁血皇帝,他的名字与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紧密联系在一起,偶认为他在明朝的历史地位相当于清朝的康熙帝。
历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建文帝为巩固皇权,采纳齐秦、黄子澄之谋,实行削藩,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燕王朱棣在北平时,曾多次出师讨伐残元势力,声名威震沙漠,其势力的迅速发展也构成了对皇权的严重威胁。此时朱棣恐祸及于己,便以“靖难”诛除齐、黄为名,举兵造反,3年后攻入明都南京,建文帝不知下落。次年朱棣即皇帝位,改元永乐。建文帝在位时间虽短,但他“天资仁厚”,对群臣刑宽法疏,因此赢得许多大臣的忠心。朱棣即位后,废除建文帝时的法令,对建文诸忠进行迫害,对他们的家属恣意凌辱。朱棣一生5次亲征蒙古,使故元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位期间,命人编写了3亿7千万字的《永乐大典》。朱棣即位不久即谋划迁都北平,自永乐4年起,先后两次诏建北京宫殿。18年下诏“改京师为北京”。朱棣营建北京,使之成为明清两朝的首都,“君主华夷”,“控四夷以制天下”的政治中心,确实功不可没。
永乐22年7月,朱棣第5次亲征漠北蒙古,病逝在榆木川,终年65岁,5个月后入葬长陵。其庙号初为“太宗文皇帝”,嘉靖年间,为彰朱棣之“功德隆赫”,改庙号为“成祖文皇帝”。朱棣死后,有16位妃子殉葬。朱棣长陵位于天寿山中峰之下,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为十三陵之首。长陵路口,距北京43公里
[ Last edited by 川贝枇杷 on 05-05-20 at 1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