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11-24 10:11 IP属地:未知
从曾国藩看反腐倡廉 我们都说要反腐败,那什么是腐败?腐败有多种含义。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是腐败,
梁启超
《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即有一二揭竿草泽者,亦不过乘其腐败之既极,乃得一逞焉耳。”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满洲
之新,在
康熙
、
雍正
二世。今之**,腐败蠹蚀,其材已不可复用。”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因此地邮政,似颇腐败也。”
腐败也可以是指人的思想陈腐或行为堕落或腐败的人。巴金
《家》五:“我晓得你会骂我是个老腐败。”在这里所“腐败”的含义,我们看来更倾向于后者。比如说某管理者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使企业的经济生活发生病态变化,这也是腐败,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堕落的行为,更是一种思想。
争议甚大的历史人物曾国藩,在其政治生涯的各个阶段却都非常重视推行反腐倡廉的工作,并形成了丰富的反腐败思想。如:探寻"乱源",整饬吏治;清理讼案,纾解民冤;以德为重,引用"正人";端正舆论,强化监督;廉俭自律,修己治人等,凡经其治理过的地区和管理过的部门,吏治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澄清,社会风气也有所好转。在以“清正廉洁”自居的曾国藩,在清朝堕落腐败的大环境下反腐如此,那么现在呢?
在这个物欲横流现今,迫于各种压力,有的因为说要养老婆、养孩子,有的说物质追求是人生的乐趣……这些人他们经常挂在嘴边不是票子就是房子、车子,似乎一切都离不开“钱”!就因为钱,他们敢于“冒险”,有的收取供应商的贿赂,有的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别人好处损害公司利益……慢慢地走上了违法的道路。想必我们也知道贪污腐败必然没有好的下场,远的不说,近的就有曾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厦门远华走私案中大贪官赖昌星,曾任广东省公安厅长陈绍基等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最终也逃不出法律的制裁,成为了可怜的阶下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反腐倡廉呢,洁身自爱呢?
“以廉为先”
曾国藩在第一次接受道光皇帝面试时说道“做官以不要钱为本,官不廉无以持平,不廉更难谈公允”。“廉”是什么?廉就是去除私欲,不贪钱,不为己某私利。无“廉”则不洁,无“廉”则不“明”。廉的根本是在取予之间:取道义,去邪心,严格自我约束。有了“廉”便可能做到“正”,“正”体现在品格上是“正直”,表现在待人上是“公正”,作为境界又称之为“正气”,正人必先“正已”、“正心”,是为根本。《了凡四训》中写道: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至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由此看来,做好反腐,首先要有一颗“廉”心。不管是前人也好,现代人也好,一个“廉”心是预防腐败的根本。
“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所体现的“刚则易折,柔则易弯”亦是世一直摧崇的中庸之道。谨言慎行当以骄为戒——曾国藩曾说过:“傲为凶德,凡当大任者,皆于此字致于颠覆。”“谨言慎行”讲究的刚柔并济,实乃世之大智慧。做事,谨慎是良药,常言所说的“防患于未然”,对于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做领导的,鲁莽行事是大忌,万事小心为好。俗话说:三人成虎。一言不慎就会招来祸端。与其以后招来麻烦,授人以柄,倒不如今天谨慎从事,谨言慎行。路就等于自己前进了。俗语说得好,一失足成千古恨,对于我们的管理者,可能一次受贿便搭上了自己的声誉和前途。
总之,如何做好反腐倡廉,洁身自爱,对于我们的管理者来说,只有做到“廉”和“谨慎”才会有威信,才能做到一呼百应,执行力才能真正得以体现,腐败便离我们越来越远。
|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