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05-24 11:01 IP属地:未知
查看 13.8W | 回复 13
【征文比赛】轮胎和车,我和生活!
第一次参加鱼版组织的活动,也算是对过去的一段回忆,年近40的我希望所有的车友出入平安。
(手比车新,自学成才)
从开车,到有证,是个兴奋并带有刺激感的事情,从有证到开车就显得自然多了,
记得那还是1996年的一个春天,兴奋的我,把握着兴奋的松花江小货车,一路兴奋的开始第一次的驾驶之路途,短短1公里仿佛经历了从学生到工人的升华, 手心满是汗水拿着一把铁片片的车钥匙,忐忑的下了车,回头看看这个蓝色的小汽车,感觉到自己真是太牛了,开车天才,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有机会就拿下司机(贿赂一点好吃的),坐上左前卫,满足冲动的欲望,无师自通,梦想就这样实现了,真好!
(将近40年前的往事)
从小就坐在爸爸开的大客车上,记得那还是1979年的时候,从农场到县城大约10公里的距离,每天都跟着父亲跑一趟,那时候就对汽车有特别亲切的感觉,那时候的大客车可真叫破,圆圆的,像面包,座椅硬得很,冬天看到父亲还要在起车前往车里加很多的热水,那方向盘,老大了,驾驶室和后面是分开的,记得老爸说那个车还是苏联产的呢。
(第一次玩火)
有一次客车上已经坐满了人,挤得狠,因为从农场到县城只有这一辆车子,我在宽敞的驾驶室里看着后面拥挤的大叔大婶们,自己有点洋洋得意,记得当时好像是老爸进办公室拿什么东西,离开车时间还有一会,水都已经加好了,我看就差发动车了,好奇心的驱使,我好不容易爬到了驾驶位置,屁股坐在椅子上脚还够不到地板,好在车子的钥匙门实在仪表平台上,用手可以勉强够到车钥匙,看着车钥匙端端正正的插在上面,感觉到机会来了,我可以帮老爸做点事了,于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迅速在脑子里出现,要在老爸回来之前把事情办完,因为每天都看老爸的一举一动,早就了然于胸了,抓住钥匙就拧,一用力就听见汽车的马达启动声音,模仿老爸的样子,拧一会再松手,果然大客车着火了,我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马上爬下驾驶座椅,爬到机器盖子上,就看到老爸从车子门冲了过来,生气的问我车谁发动了,我看这架势不是表扬我的,感觉是要挨揍了,好在没挨揍,从此我也就失去了坐在机器盖子上的优厚待遇了;从那以后,老爸从来不让我碰车,我老妈也不让我摸车,我从此与驾驶员座椅无缘,只有乘客的身份了。
(改革开放的城镇)
过了几年是1983年左右,单位的车换成了吉普车,军绿色那种,太神气了,至今我都潜意识认为吉普车才是正宗的车。有时老爸把车停在门口,那时候的车很少,车门都不锁,只把钥匙拔下去,我们就趁机到车里坐在驾驶位置上过上一会瘾,记得有一次我的几个堂兄弟一起到车上玩,一会挂档,一会踩油门,一会踩刹车,出来的时候老爸开车子打不着火了,结果一查是我们踩油门给淹到了,后来好像是用摇把子,摇着的。
(被历史遗忘的神器)
说起摇把子这东西可是厉害,估计现在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时候的车都有这这个装置,解放大卡车都用这个启动,一个师傅一个徒弟必须的配置,一个摇,一个在车里拉着风门,踩着油门,那个配合需要默契呢,没有几年的摇车别像上车开。摇车更讲究技巧,反打力很大,听说过被打伤的,但是我还真没有亲眼看过,大车的我摇不动,吉普车的我可以摇动,有时候要摇上三四圈才能着火,厉害的师傅就一下,那也是个寸劲和角速度的技巧活,现在再也看不到摇把子了,不过在农村的农用四轮车上好像还有这个东西,摇把子不仅仅可以摇车启动,就连车子的备轮胎的脚链都是要用摇把子拆卸安装的。
(畅响渔歌,载满仓)
那时候吉普车的轮胎花纹很深,车子都是四轮驱动了的,有内胎的那种,亲眼看过扒胎,补胎,用撬棍,配合大锤,不是一般技术能干的,那内胎老大了,比当时的我都高,有很多拖拉机的大轮胎,那可不是盖的,超级难拆,后来看到有些打渔的叔叔用拖拉机的后轮内胎做打渔的小船,真是羡慕。用前轮内胎做游泳圈,更是牛了,羡慕至极了。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深深影响了我!
先说说2005年,当时花9.6万买了辆2手00年的超人,车子状况都不错,回来以后仔细看了看该做 4轮定位了,就随缘进了任意一家,建议我更换飞劲轮胎,说是日本产的,舒适性非常好,给我优惠价两只750元,换上新轮胎感觉挺舒服,其实也没啥比较,自己刚有车,啥舒服不舒服的,反正心里感觉新的就是好,但是这个轮胎实在是不抗磨,太软,用了大概2万多公里就感觉花纹很浅了,而且稍微碰路牙子,侧帮就被啃掉一块,大概1年多时间就又去的那家轮胎店,这回她推荐给我用建大,说这个是台湾产的,耐磨,又换了两只,这个轮胎感觉比飞劲的硬的多,感觉他胖胖的,舒适性不太好,反正当时觉得耐磨就行。
(一次车祸警醒一生)
第二年3月底车子出了意外,进了沟里,当时用的就是这个车胎,前建大,后飞劲,也许和轮胎的关系不大,是水平问题。这轮胎大概用了4万公里,胎花比较耐磨,前年冬天,弟弟给我4条固特异的轮胎,挺好的,软硬适度,可是刚使用2周,一次肯道牙子,报废一只,侧帮的确是软,于是又买了两条回力699,我觉得国产的回力耐磨性还是比较好的,那一条新的固特异当备胎,现在前轮两个回力,后轮两个固特异,
总结一下自己的使用感受:
飞劲 ;太软,不抗磨,用不到3万公里
建大 ;偏硬,抓地力差,用了约5万公里
固特异 ;软硬适中,比较好;已经使用了2万公里 胎花良好
回力699 ;性价比很高, 已经使用1万公里 胎花良好
我用轮胎主要考虑价格和耐用程度。
360行,行行不简单,轮胎的技术和性能研究起来学问也很多,就好像中国科学家在研究可乐罐的制造组成成分一样,仍是中国科学家的难题,轮胎的技术无止境,作为我来说对车子的综合知识有一些了解,但是细致到每一个部分就显得相形见拙了,如果每一家企业都能本着以质量求发展的经营理念,那么我们对轮胎的安全就不必担心了,真的在验证一句话,商海沉浮,良心企业!
[ 本帖最后由 魅力2000 于 2011-6-21 13:5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