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DIY隔音与密封★★★

41.7w+ 浏览
68 评论
2005-03-19 01:48:55
IP属地:上海
12005-03-19 01:48IP属地:上海
自己动手,就是最大的乐趣。



三楼有大量PP!





偶研究了一下关于隔音和密封方面的东东,特别是平静的,发现关键就是一个材料。网上有很多朋友自己买材料,各种各样的都有,隔音上最好玩的是有一个朋友说用麻袋!说那东东隔音效果最好!还有朋友用的是大片的我们买新鞋时那种白色的薄泡沫纸,偶也有点晕。



平静的网上列了很多种材料,其中一种就是建材业用的黑色的隔音保温棉,我也注意到有比较多的DIY的朋友用的就是这种,虽然说效果不是最好,但是采购简单,我决定就用它。



先说隔音:

我决定去建材市场买材料。



有一次从吴中路市场出来,偶就去了一下附近的九星建材市场。转了好几圈,真是大,有车真是好呀。以前装修时来这里是骑自行车,那个累!



厚度上有2CM,1.5CM和1CM的,分别是20元/米,1.5元/米,10元/米,但都要一整卷买,每卷10平米,偶算了一下,可能不用这么多,好不容易让老板找了4个平方2CM的。再去买了胶水,是汉高百得牌的的,应该还不错。25元一瓶750ML。偶怕气味大,对LD不利,胶水是一定要用好的。





后备箱隔音


周末,和偶岳父(很好玩的老头!)一起做。偶记得那天太阳很大,偶们从上午10点半开始。由于没有做过,比较谨慎,偶们先做后备箱。先把备胎,工具等拿出来,将应用工具备足,将车开到门前的水泥路上,观察,考虑了一下,分了一下工,偶钻到后备箱里用报纸一块块地打好小样,偶岳父负责照样下料,用割刀照小样将隔音棉一块块下好。



说起来是很容易的,偶们大约做到下午2点半才完成。工具很重要,偶用的是专业的史丹利割刀,刀片还换了一片,用偶岳父的话说:这个隔音棉很费刀。



下一步,上胶,晾胶。由于下的料很多,偶开始先一块块对一遍,还别说,真有两三块不知放哪。这个要注意,当然,也可以下了料马上粘,但不利于科学下料,可能会造成原料浪费。偶用的2CM,发现太厚了点,4平方大约有12斤重!

另外要注意的是晾胶很重要,要用手点一下,觉得有点粘,但又不会粘到手上为好,这个度也是要学习的。



一直到傍晚6点多,偶们才堪堪完成!时间上,真是超出原来计划太多。可能 偶们太要求细致了。偶一直猫着腰钻到后备箱内,晚上真是酸疼得很。



偶现在对后备箱的结构了解的很,以后装喇叭也想DIY了。另外,偶发现,后备箱与车后座的隔板有好几个地方就是相通的,声音可以直接传进去,一定要严实地堵死。



效果上,关后备箱的声音变得厚重。听起来就爽,对全车的效果,偶知道只做了后备箱的隔音是不可能有改善的,所以根本就没期望。过了好几天,才想起放一个收音机进去试一下,后备箱隔音确实不错了!关上,几乎听不到里面的声音。关后备箱的声音也变得厚重。听起来就爽。



后来,又将一些边角料粘到了U型槽和防火墙上。4个平方用完。这也超出偶的原计划很多,几乎全用在后备箱上了。很费的说。

 

为了尽早将胶水味发散,偶那几天都将后备箱打开过夜,搞得保安两次来提醒,呵呵。 



隔音上,还有4个门,发动机盖,顶棚,车底。4个门呢,一直换喇叭时一次拆了,省得拆几次,门都会给拆坏。其它的,可以慢慢来。



后备箱和发动机盖密封



这样密封就上了日程。偶先找到上海航中路平静的代理,很不专业,不敢给她做,没有JJ用的货,说是现场给我下料!要买平静的,偶还不如从北京订呢。偶的主要目的是侦察一下平静的密封像胶条,不同部位用的不一样。考虑了一下,还是先去市场里找找看。



在航中路市场里转了转,那天只找到一家,就一种D型的。不甘心,过了几天,又去找,找到了一家店,专做密封条的。比划着,配了5种。做4个门,后备箱,发动机盖全套的。砍到180元(10元/米)这个价格偶估计还有很多空间,以后有砍价高手可以再去操作。



回家,马上动手。配时就花了1个多小时,所以位置种类是不用考虑了。可是发现胶水上次没有盖好,不行了,只有又跑到好美家买胶水,这次是BISON-KIT牌的荷兰原产,实践证明气味要小很多,贵一倍呀,46元一瓶。到家已是近4点,还要去接LD下班呢。快速地做好了后备箱和发动机盖的。就上了高架。效果已经有了!这让我对全车密封更是冲动不已。



晚上偶实在忍不住,跑出去,打开偶家阳台上的灯,连夜工作!用偶LD的话说:疯了!完全疯了。



晚上实在是看不清,只做好了B柱,其它地方小修补了一下。



偶热切地等待第二天的来临!这种心情,现在想起来,就象小时候买了新玩具一样,迫不及待。好玩。玩车的感觉。



2005.3.15 做这些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是做完了发动机盖和4个轮,一直没时间写。





[ Last edited by BF51 on 05-10-28 at 21:24 ]
上海降价车排行
22005-03-19 01:50IP属地:上海
门框密封



那天晚上的效率实在不行,而且偶刚理了头发,理得太短,回房后才发现头凉得很。偶都怀疑,这两天咳嗽是不是那天落下的。



第二天吧,一试门,B柱的那料太厚,都关不上。昨天其它配的都不行,怎么办?再去航中路市场!当下又去那个店里买,结果那个老板做事不地道,见我来补货的,准备给我来个强买强卖,闹了个不开心。哪里有只有好,没有不好的事呢。偶只好去另一家买了D型的。这一家还卖隔音棉,30元一个平方,那个料和我买的一样,只是后面加了一层不中用的不干胶。



偶马上又回家开工了。这一次做的是门框。这可是最关键的部分。偶比划下来,偶没有做在门上,做在车身的框上。

偶从中午开始做,到下午4点半完成。中间有几条还扯开重做。还有前门接近翼子板的这一条线(与地面差不多垂直),偶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密封条,因为门天关时给留下的空间不大,密封条要跟着运动,而且粘的地方很小,不好下手。留着吧,做个想念,以后慢慢收拾。



那天晚上偶发现几个地方做的不满意,重来。这次在小区找了个路灯,在正面做。上次是在自己家门口,可自家的路灯太远,照不亮,偶有次陪LD散步时注意了一下,小区新开发的那一片,路灯贼亮,这下派上了用场。不过,搞得小区的巡逻保安骑着车在偶车周围转了好几圈。他一定搞不懂,他不问偶也不说,让他憋着,呵呵。LD的评语:反正是疯了,人家要问我,我就说不认识这人。



要注意的地方呢,涂胶水很重要,因为在门上,涂得不好,外面都看得到,不美观。

其它的,没有PP真的很难说,没有动过手的话,有些东西也很难说清楚,反正呢,不是很难,但一定要想清楚再动手,做工要细致的话,要花很多工夫和心思



做下来,偶发现最有用的是9型的胶条,那个O的部分因为受压后可以变形,能挡住声音,而且因为空心,变形后占空间不大。(偶原来用在B柱上的是实心的,不好)

外观效果,所有原来的缝现在都是一条黑线,不注意看,是看不到有些地方的胶水的(呵呵,无论怎样都免不了有一些),整体还可以。门现在关起来是比较费力了。是要用很大的力,(有一个朋友说如果她关自己的车用这么大的力,她LG不骂她才怪,呵呵),不过没什么,很快就习惯了。关键是关门的声音好听很多,是有点厚重的感觉。很难表述,但绝对不是心理作用。



声音效果:声音明显减少。风声现在是一种细密的,绵长的感觉,不象以前是直接的,粗砺的。另外一个收获是:车门下(与地面平行的)这条缝以往其大无比,泥水可以一直溅进来(每个J友应该都有体会),门一开,就看到在装迎宾踏板的位置上全是泥水,现在全给密封条挡住了,进不来了!





当然,做下来,偶发现密封条的选用很重要,可以说太重要了,但偶还是不后悔没买平静,可能平静的材料是选定的,好做一点,但偶认为,因此也会失去很多自己比划,设计的乐趣,DIY的乐趣在哪里?就在于此,当你发现:啊,这一种密封条放到这里真是太合适没有了! 那种开心,可不是能凭空找出来的。光只有动手的乐趣,还要有设计,实践,再验证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是DIY的内涵所在。



另外,这个密封条的生意,市场里没有几个,形状也还很少。偶相信一定是暴利的,成本最多1,2元一米,他们卖10元,15元。





密封做好了,隔音工程又接着来。



偶发现现在路噪明显,偶还有底板,门体,发动机盖,顶棚没有做。

先做底板!



偶又去九星买了10个平方的1CM隔音棉。算算不会多很多。以前用2CM的太厚,有些地方不方便。



底板隔音




做底板偶又花了一个下午。经过考察,偶决定不拆座椅,在原来的地毡上铺一层隔音棉。拆座椅偶太心疼,看看工程也太大。



偶将全车分为前,后两大块,下好两块料,根据前座的4个支脚和边上的其它东西的位置,开好口子,在前座下重合。后面的一块沿后座的底上去,用后座的海棉垫子压住。后座的垫子左右都有一个卡子,卡在底板上,卡上好刚好可以压住隔音棉的边缘。(后座下就是底板了,声音当然大,偶也加了一块隔音棉上去。)前面,左右当然不一样,左边有油门等4个东东(谁只有3个东东的?),要剪出很多口子,关键还是排档这一部分(就是前座的两个座椅中间)。偶将排档头取下,将排档座塑料件取拆下来,就是一个中空的注塑件,计算好档杆的位置,在隔音棉相应的位置是开好孔,其它的地方类似处理。铺上隔音棉后,再装上排档座塑料件(里面偶已经贴上一层隔音棉,呵呵,声音无孔不入,偶无所不想),拧好排档头(后来拧松了,挂档时老扭动,偶只好上了点胶水胶死了)复原。再沿四周将隔音棉压到门内饰板里,这样看起来就没有边头了。



外观效果是:偶的车地板变成了全黑色,你不注意看,绝对会以为原来就是这样的。外观上没有什么破绽。因为连后座底都加了,可以说全车底板都做到了。

隔音效果:路噪减少。但说实话,这个效果不如密封来得大。







发动机盖隔音




又有一天,偶将U型槽,防火墙都尽量地贴了一些,因为地型复杂,想全贴满是不可能的。

对于发动机盖,偶研究了好久,好几次开了很久后,用手摸机盖,还是凉的,说明原装的隔热板效果很好,偶就不想拆。如果是在原隔热板下再贴一层,因为机盖底是有高低的,而且要将固定卡全拆下,很多,试了一下,很难起开,用暴力可能会起坏,所以方案一直没定下来。那天突然想起塞一块长条的隔音棉进去,有门!试了试,不错,比划着下好料,全是长条的,从原隔热板卡子间的空间里塞进去。效果不错。



做好后,发动机的声音听起来就很悦耳了,从原来的有点暴裂,不规则,成为一种连续的,平和的,有点厚实的。声音是一种感觉,你永远没法将她说清楚。简单说,就是听起来声音小了,好听了。间接作用:偶现在敢大力踩油门了:那声音比起以往,吓不到偶了,呵呵。



挡泥板隔音



如此这番,偶对路噪还是不满意。每天都能跑到80,只要想,100都可以,当然想更安静。

偶想到了4个轮胎上方的挡泥板,就是翼子板下方。路噪和胎噪直接从这里传出来,偶就在这里把它们隔掉!



JJ的前轮上是光光的挡泥板,什么也没有(其它朋友的是不是也这是?)后轮还有一层毛毡,质地比车内地板的粗硬。看起来前轮的声音一定要大一点,因为少了一层阻隔。拆档泥板?偶想了想,工程大,有难度,也犯不着,老办法,在上面贴一层。

这个工程分两天做。第一天洗好车,要将泥土洗得干干净净,再晾干。特别是毛毡。那天刚好是上海天气又降温,水很凉,室外风又很大,连偶这样的狂热分子都不得不考虑停工,手冷得不行,偶上网看看第二天的天气,要好得多,决定放下。该放下时也要放下。干得也透。



第二天,正式开始做。前轮档泥板下两块料,后轮下三块,重合起来。说起来简单,为了做得好看,密实,真是试了又试。而且一直要蹲在地上,有时还要跪着,趴着,很累。那天做的比较久,大约有6个小时。想想自己的工效真是蛮低的呀。主要是要摸索,不熟悉。



外观效果:由于4个轮胎这一块的视觉效果,本来就觉得里面的空间是黑的,不是泥就是土什么的,偶用黑色的隔音棉贴上去,也不显。基本看不出。

声音效果:单个的考虑,真的有点听不出来有大的改善。可能改善的项目多了,大脑不怎么待见了,呵呵。但从理论上分析,这一块应该起比较大的作用。



顶棚隔音



昨天,偶又做好了顶棚的。新买了一桶胶。

动手前发了个贴子请教做过的朋友,说是不难。

顶棚呢,是一块很大的面积,偶的考虑是做了一是隔音,一是隔热,偶用的东东买的时候人家可是当隔热材料卖的,这夏天到了,头顶上这一块也应该改善一下。

拆的时候很小心,一共是:前面是两个遮阳板,每个有2个螺丝,1个固定座(一个螺丝在保护盖内,要小心地别开保护盖),边上是3个把手,每个有2个螺丝(螺丝



在保护盖内,要先小心地别保护盖);后面是高位刹车灯的两个2个螺丝,上在车顶的两个卡座上的,螺丝插入卡子将卡子撑大固定住,还有左右各一个固定装置,



是用卡子卡入车顶,塑料螺丝插入卡子将卡子撑大固定住。原来的顶棚是一种硬硬的材料,有好几层,从材料看,应该有一定的隔音和隔热的功能。它的形状是做



好的,壳壳的。边上压住顶棚的塑料内饰板不用拆下,但可以起出来一点,将顶棚扯出。

  

顶上除了两片减震块,什么都没有,但拍了拍,钢板还是很厚,在这个位置也不减料,到底是JJ!偶没选错。偶看看有很空,就贴了两层隔音棉,厚达2CM。当时



有点担心,怕装不上去。后来,果然给我带来了麻烦。昨天做的时候是下午,因为还有去接LD的任务,到4点多的时候偶才贴上,这时偶应该出发的,但顶棚还没



有装上,也走不了,心里不可避免地急起来。顶棚是硬的,没有什么弹性,隔音棉贴得太厚了之后,位置上就不太好办了,后来发现整体往左边倾斜了一点点,不多,但足够给偶麻烦了。所有的螺丝孔位都不对,右边好装一点,左边出来一些,顶不上去。高位刹车灯也装不好。快5点,偶只有先固定住顶棚,刹车灯都装不上,先去接了LD。路上一直让自己急躁的心情松下来,松下来,才发现好疲倦,由于在车里工作,一直扭着腰,向上仰着头,手向上举着上胶,拧螺丝,都酸了。眼也是涩的。这才感觉长时间地集中精力(大约有4个小时)做事是很费力的。结果是让LD等了90分钟才到,给LD教育了一下。偶反正是嘴硬。。。。



晚上,吃了饭,放下碗,偶就收拾工具,去路灯下继续。偶发现人着急时一定做不好东西。这是个经验。晚上偶只用约50分钟,就全部搞定。虽然不是和原来一模一样,也差不了多少。



建议顶棚的隔音棉厚度不能超过1.5CM



外观效果:除了左边A柱和B柱处顶棚在装时揉出了一点痕印(顶棚是硬的,一动动就现纹印),其它没什么区别。

声音效果:和挡泥板一样,不明显。但偶相信,这每一个方面,在做好以后,才不会有短板。

隔热效果,今天没有什么感觉,不过想起来车在太阳下晒了6个小时,偶4点半进去时,好象并没有感觉到闷热,可能这就是效果?(偶的车还没有贴膜)





一直不想动笔,上次写了一半,今天,告一段落。4个门体,暂时不做,偶想做中控,电动门窗时一起做了。



算一下时间,买材料,施工,一共是11个半天,加两个晚上的加班!#¥%^*((%¥@*,不算不知道,偶发现如果有问题,就是这个时间花得也太多了。。。

但做的时候,总是没有感觉,时间一下就过去,心里一直在想着怎么弄最好。这个支出蛮大的,偶觉得盘点下来,这个上面要节约一点才正常。不过,每一个地方都是第一次弄,都要摸索,也难免。



材料上,偶只有4个门体没做了,全车隔音棉用了2CM的4个平方,1CM的8.5个平方,车重了有12公斤左右。估计做门还要3-4个平方,密封条20米。胶三桶(还有约400ML)如果有朋友也想做,建议一次性买3L大桶的。但一定要好胶,不然味道会很重。刷子4把。刀片费了4片(都是进口的好刀呀)。隔音棉180元,胶117元,密封条200元。



整体效果,外观看不出什么,声音上肯定上了一个档次(也许不止一个?)。偶相信几十万的车不一定有偶做得扎实,效果确定有,现在让偶回想以前,真是恍若隔世。现在偶坐在车里,听着发动机传来低低持续的鸣响,那是种温和而有力的声音,让人心满意足,愉悦。速度跑起来后,风噪揉细,路噪传递的是路面主要的信息(如接头,坑洼),而且揉和,纯粹的噪音被消隔了很多。



当然由于4个门体还没有做,还有,偶们车上的6块玻璃是传导声音的主要渠道,这个声音肯定还将合理的存在,偶们不能活在真空不是,至少LD在外面让你开门你要听得见才行。



没有上PP是偶的罪过。



愿与朋友们一起分享玩车的这些快乐!



DIY就是乐趣。



应该是DIM,MYSELF!DIY,YOUSELF,就是JS的口吻了。



做是一种乐趣,写是一种乐趣,分享也是一种乐趣。做要时间,写也要时间,偶今天就打了有4个小时。也太多。以后要减少。



2005.3.19 01:39



[ Last edited by BF51 on 05-03-19 at 22:19 ]



[ Last edited by BF51 on 05-03-19 at 22:53 ]
32005-03-19 01:51IP属地:上海
疯狂隔音再继续!看图说事--和我一起一步一步做门体隔音



以前的隔音工作当时没有拍PP,很多DX说不过瘾,这次有许多独家首次发布的PP!



说明一下,偶的是嘉年华04款手动基本型,现在12466公里。



以前还剩下4个门的门体及2个前门与翼子板的间隙没有做。



4门的隔音是今天做的,用时3.5小时,比以前熟练多了,呵呵。

本来是只想做后门的,前门想换喇叭时再一起做,免得损伤太大,但今天做完左后门,发现速度可以,就索性一并做了。

今天做门,是因为昨天做了前门翼子板间隙(费时2小时),手就有点痒痒的,今天天气又是艳阳高照,是干活的好时机呀。





4个门的门体



首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工具:一字和梅花螺丝刀,剪刀,胶水(一定不能省钱,要用好的,越环保越好,以后没有气味挥发),小毛刷,还有手!








材料:隔音偶用的是1.5mm厚的隔音绵(建材市场有买,是用来保温用的),堵间隙用的是买来的9字型的隔音橡胶条(在吴中航华市场买的--不要问偶是哪家,偶买了两次,去了三次,第二次没找到!每三次才找到)















第二步,拆开内门板。





门上一共有三粒固定螺丝,一粒在门开关的小洞内(也有一个小的圆盖板),两粒在把手上,要先将把手盖拆下才能看到。



把手盖用螺丝刀别出来,为保护盖板,要将螺丝刀头先包上胶布。










(偶包了,可还在在别的时候在盖板上留下了伤痕,没办法....)








把盖板拆下来后



上面的螺丝








下面的螺丝






这个是门开关的小洞内的螺丝:








三粒螺丝拆下来,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玻璃的摇柄怎么办?



大家回二楼看一下



偶开始试了一下,怎么也弄不下来,头上开始冒汗。。。

不能现在就停下,上网问问?不,还是先研究一下



5分钟后,发现了,用螺丝刀伸到摇柄的盖内,一看,有一个细铁丝做的弹簧,可能机关就在它上面,先把它拆下来












这个小弹簧作用很大,结构简单,高明!小心放好,没有它,你哭都来不及










拆下来的内门板:






门体上蒙了一层淡绿色的塑料布






注意:内门棉板上沿处有一层夹玻璃的一面是黑绒的东东,这个不能拆下来,要和门板做为一体拿下来








门体内(后门),呵呵,看过的DX不多吧。黑的是原厂的减震片,绿色的是玻璃升降系统










后门内注意防撞加强杆,是圆管状,很粗啊








前门门体内,注意防撞加强杆是波浪状的,比圆形的更坚固!






发一张前门内从下往上拍的,独家发布,红色的是玻璃升降系统










这个是左前门上,以前撞凹下一个洞,修过后的,原来是这样子!好心痛!










看一下

贴好隔音棉后的样子






工作现场,很乱啊








最后一步 装好门板



先要小心地将塑料再蒙上,我认为这层塑料也有隔音的作用,因为它将所有洞口都封起来了,不要将它搞坏了。我还特意在撕破的地方和四周贴上透明胶布,加固一下。








将门板装上去时,注意前门要先斜着放入,注意与观后镜盒子接触的地方行放入(观后镜盒子可不用拆,当然拆了也可以)












现在是前门和两侧翼子板的间隙。原来大约有1CM宽!(没有量,估计)门内虽然有密封条,但泥水会从这条隙进去,对门铰链不利,而且声音当然会大了。偶就是要堵住它。












第一步,设计方案(在这里显得重要)



这个地方很小,因为门是扇形运动的。考虑了几种方案,还是用了现在的这种。

用9字型橡胶条 9的0形部位填到这个隙内,因为橡胶是有弹性的,它会在变形后将这条隙堵住。














材料:9字型的隔音橡胶条,7.5-10元一米。(我买的是5米长一根的)














量好长度,剪两条可先长一点,再修理。








第二步



上胶水






因为除了橡胶条要上胶,车上相应的位置也要上,这个位置刷子根本伸不进去的,没办法,用手伸到胶水桶里直接沾上胶水,当成刷子用!










贴的位置太讲究了!我是先贴左门,做好一看,橡胶条从间隙中凸出的太多,考虑风阻,可能造成高速时发出声音,又重做了一次。。很痛苦,要先用柏油清洗剂洗去胶水,擦干净。。很费工夫。



这种位置的调整,由于门是运动的,可能是必须先做一次,找到合适的位置。很难一次到位。



看一下效果












大功告成!

偶的JJ全车隔音工程至此大功告成!



包括 车顶隔音,后备箱隔音和密封(简直是密不透风!),4门门体隔音,门框密封,发动机盖隔音和密封,底板隔音,挡泥板隔音。





今天做完后,偶忍不住开出去试了一下效果。



外面的声音小了很多,现在低速(60公里以下)时几乎听不到其它声音--除了发动机的低沉的呜呜的声音,偶认为很好听的,给人一种象丝绸般滑顺的感觉!



高速时(80公里以上)是底盘传来的路噪和胎噪盖过了发动机的声音,我今天开到100公里时,以前在高架上80公里时就听到哗哗的风噪感觉非常非常小了!几乎就听不到。路噪我认为不可避免。而且也是路况的一种反映嘛。



我特意停在路边听了5分钟,关好门和摇下玻璃的效果相差很大。关好门窗后,车内能听到外面的声音,但尖锐和噪杂的部分都已被过滤了,很柔和。这就是我要的效果!



感觉很爽!



这一个过程,大约有6个月,现在回头去看,充满了乐趣。



动手是一种乐趣,感受成果是乐趣。

在太阳下工作是一种乐趣,做完后边洗手边回头看看自己的成绩是一种乐趣。



好玩的东东和大家分享,分享是一种乐趣!



[ Last edited by BF51 on 05-10-28 at 21:22 ]
42005-03-19 01:54IP属地:上海
马扎!!!!
52005-03-19 20:54IP属地:上海
本来过年的时候计划要买数码相机的,但买了车后,真是没时间捣鼓其它东东,这样看来没有PP,是让大家少蛮多乐趣呀
62005-03-19 22:55IP属地:上海
偶买了相机后再补一些PP上来
72005-03-20 18:26IP属地:上海
看起来吓人,其实不复杂的!



只是偶没有PP,写起来,看得太长了。。。。



建议密封还是要做,如果没时间找密封条,就买平静的,现成的东西,只要自己动手就好了。



象后备箱隔音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慢慢做,反正是贴上后,还要将原来的毛毡盖在上面的--就是说,看不到你贴的隔音棉,所以工夫差点也没什么的,呵呵。



底板就是盖一层,也不上胶的,注意一下形状,主要是排档处的处理。



4个挡泥板嘛,反正是泥呀,土的,贴上去差不多就行了。



顶棚注意隔音棉不要超过1.5CM,小心拆下螺丝,就能原样装回去。



一句话,做过之后,就发现没什么难的。

82005-03-22 18:40IP属地:上海
偶现在还没有什么后遗症,呵呵。



胶水用好的,就不会有什么异味。其它方面,没有影响的。
92005-03-24 10:13IP属地:上海
不费劲的说,只有好玩的说。
102005-03-31 10:08IP属地:上海
9型隔音条是截面形状。



要买平静,就在网上订吧,上海的这家不灵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