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2011-04-12 09:26IP属地:上海
前言
1978年8月7号我出生在山东农村一个普通的村庄;
1997年7月毕业于山东一所普通的中专并在本地参加工作;
1999年7月份辞职;
回忆从7月份辞职开始。
2楼2011-04-12 09:30IP属地:上海
我21岁。8月某一天,自己一个人提着个大皮箱出了上海火车站。接我出站的是老乡S---在这个城市我唯一认识的人。S比我大4岁,算是同龄人,还是单身。只是父母已经过世。
我兜里藏着700块钱,是临行前从我两个同学那里拼借来的。下火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厕所,可惜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只好憋着到了老乡的住处---位于闵行区虹许路附近他打工单位的集体宿舍。安顿后的第一件,也是最迫切的事情就是找工作。S把他的BP机借给我使用,周末带我去了外地人来上海找工作必去的一个地方---中山西路620号。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买《人才市场报》,隔几天就去620号。求职之余去逛菜市场,与其说是菜市场,实际上就是在一个桥洞沿河边外地人自发形成的小集市。然后就是洗衣服、做饭、等老乡下班后回来吃饭。那时候最盼望也是最兴奋的事情就是听到BP机响起来---因为有公司通知面试了!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9月初我上岗了。
公司位于青浦北青公路上,是一家台资企业。接到面试电话的时候误听成了北京东路。以至于我提前踩点傻乎乎的乘车去了北京东路,寻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再询问得知是北青公路。我应聘的岗位是检验员。考试试卷上面给出了一些三岁小孩都会回答的题目: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全国多少个省区等,当然也包含了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当时的环境下不容许我有任何的奢望,而且S给我找工作的建议和招数就是把期望薪水定的再低一点。于是我在期望工资一栏里填了700,上班后实际我拿到的是岗位工资900元,另外还包午餐和住宿。
我的第一份工作很累,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晚上回到住处都要10点钟左右。人就像个机器一样很程序化。当时厂里发生了一件事情,至今还记得:一名生产线工人加完夜班后在回家的路上过一座桥,没有走稳,就掉到河里面去了。这件事成为了我和同事们声讨罪恶资本家最好的教材。当然除了工作之外也有愉快的事情,就是在周末不加班的时候去老乡S那里聚一下,虽然青浦距离虹桥镇很远;如果不回虹许路的话,周末自己喜欢在住处的二层民居上面晒太阳。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上海民居以前只是在邮票上见过,而今能有切身体会而更感到有点惬意;还有一件事情也让自己心情不错:就是自己不是很讨厌的一个女同事周末的时候经常邀请我去她那里吃饭。心里也感觉到了一种被关心的幸福。
这一年的11月份,公司组织体检,我查出患有初期肺结核,不过没有传染性。在此后的3年内我去了N次位于延庆路的肺科医院取药看病。在从青浦开往医院的破烂颠簸的公交车上,我在从文具店买来的日记本扉页写下了“不求富贵,但求平安”八个字;
这一年的11月份,我还清了来上海时候借同学的700元钱;
这一年的12月份,我在大街一家小饭馆的电视机上目睹了鲁能泰山摘取双冠王的一幕;
这一年的冬天,有一首歌至今难忘,就是还珠格格的主题曲。歌中唱道: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
这一年的12月31号,我家里哥哥结婚了。而我没能回去---试用期刚转正,而且身无分文。缺席哥哥的婚礼至今仍然是我心中的一个结。
3楼2011-04-12 10:32IP属地:上海
2000年的第一天今生难忘。你或许自己一人度过;或许和家人一起度过;或许和恋人一起度过;或许幸福着;或许劳碌着;
1999年12月31号晚上,我和老乡S相约来到人民广场看外滩的烟花。夜幕落下,广场周围的建筑和灯光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夜上海的美丽。两个人漫无目地的逛着,周围的人们也在溜达着,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识的。广场不远处的一块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着叶利钦辞职的资讯。凌晨时分外滩的路上已被人潮挤个水泄不通,而梦幻般的烟火让拥挤的人们更加的兴奋和疯狂。在烟火燃放结束后时间已经是近凌晨1点钟了,路上的行人渐行渐少,慢慢散去,而气温也在一点点降低。我们又溜达回到人民广场这边想乘地铁回去,可惜事与愿违。于是两人商量只好等天亮了再说。我俩禁不住寒冷的夜,就在广场附近一直不停的走走停停歇歇坐坐,搓着手跺着脚盼望着千禧年第一缕阳光的早点到来。而在我们周围成双成对的人们身上却看不出一丝寒意。---激情的岁月傻瓜的脑袋。这是我们后来对那一夜的评价。
2000年4月份我跳槽了。这是每一个来上海的外地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原因很简单,第一份工作实在没有多少留恋的地方,除了那个女同事。事实上我们以后也没有再联系。我对感情这方面的悟性来的晚了一些。跳槽后的上班单位位于闵行XX,我的岗位是工厂的一名技术员,老板是浙江人。薪水几乎没有变化---1100,包住宿没有午餐。每个礼拜休息一天。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我选择这家单位的最大理由。由于没有了没日没夜的加班,自己支配的时间相对多了;住的地方已不再是农村的二层民居,而是住宅小区楼房的三室一厅:我自己一个房间,另外两个房间分别住了两个打工仔---L和Y。L是安徽人,上海理工大学专科毕业,年龄大我一岁,是和我同期求职应聘进的公司。Y是老员工暂且不提。
公司技术部门是在一个房间内,而里面只有我和L两个人。我是做电子方面的工作,而L从事的是机械设计。可想而之这个公司技术人员配置是多么的脆弱。老板懂一些技术,可能他不这样认为。我和L的交往比较密切。他喜欢打星际游戏,我恳请他教了我N遍也没有学会而被他嘲笑我的笨拙;他的电脑桌面是藤原纪香的壁纸,而我始终认为酒井法子才是最漂亮的而争论不休。L参加了自考的专升本考试,而我也有意学习进修。终于有一天在他的引领下我来到了广元西路的交大自考点,在咨询了自考专业,购买了自考书籍后,报上了名。我报考的专业是计算机及应用。说起自考,再啰嗦几句,97年参加工作后我就在山东参加过专科的考试,当时通过了两门课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就撂下了。
于是我的日子充实起来了。工作之余就是看书。那时候特别喜欢一档电台节目,是淳子主持的“相伴到黎明”。电话一端是真实的情感倾诉;另一端就是主持人的唯美声音。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失眠,整个下半夜就是她的声音一直伴随着我。
2000年10月份。一位我在山东XX曾经追求过的女孩子W来到了上海,来到了我的住处,来到了我的生活之中。我们是同校同班同学同龄人,在学校她是学生会干部,而我只是一个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的一个书呆子。学校里我们很少交流,毕业后却阴差阳错的分配到了同一个单位上班,才有所了解和认识。日久生情,我向她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而她根本对我没感觉而拒绝了。这也算作我来上海的一个原因吧。
我和L挤在了一个房间,而把我那一间房屋腾出来给W暂住。W是一个比较要强的女孩子,她总是避免给他人带来麻烦。对我也是如此。我一边安慰她住宿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紧张,一边帮她做简历,陪她一起去找工作。日子又忙碌了起来。一个月后,W找到了工作--位于嘉定XX的一家工厂。于是她迫切的把行李从闵行XX搬进了她的公司宿舍。W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时间维持了6个月。期间我们来回写信有6、7次,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见面。要么她来闵行XX,要么我跑去嘉定XX。热恋中的人们为此乐而不疲的奔波着。从晚秋到寒冬再到来年的阳春三月,远离家乡的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温暖着彼此孤独的心。
这一年的4月份某一天,我从青浦搬家到闵行XX,带着大包小包在莘庄转车,至今忘不了徐闵线一位热心售票阿姨帮我上车,要知道此刻天色已暗,而我已经被N辆徐闵专线车拒绝上车了;
这一年的6月份,我买了BP机;
这一年的10月份,我顺利的通过了自考的三门功课考试;
这一年的冬天,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稀里糊涂的结束了处男之身,为此后来的老婆傻笑我更傻;
这一年的春节,我没有回家过年---在给W买了回家车票后,自己身上所剩无几。这也是我在外地过的唯一的一个春节。把W送上火车后,我去上海科技书店逛了半天,买了一本《电子报》的合订本,去了老乡S的住处---他今年跳槽到了浦东。在浦东过完年,初二我就回到了闵行住处。无聊之极就看书,看完书就睡觉,醒后自己做点饭,然后再看书,混混沌沌中等到了节后上班。
4楼2011-04-12 10:34IP属地:上海
春节过后,W来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我也支持她的决定。因为两个人工作距离太远了。时间到了5月份,W的工作也有了着落--在闵行XX工业区的一家台资企业做品检。虽然工资没有多少变化,但是两人相聚的时间更多,见面也更方便了。在7月份她生日的时候我们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外出租房同居。
我们开始找到的是一间民房。价格倒还便宜,只是周围治安实在太差,晒在外面的床单都被偷走了。作罢后又找到了住宅小区的楼房,可惜租金太贵不能承受,也没有长久。再后来W所在公司的一位同事也在找房子,于是我们就合租了他们公司附近小区的一个二室户,W上班可以走路过去,而我骑自行车上班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生活就暂时稳定了下来。
我的工作还是依旧,晚上不加班,就把全部时间送给了书本。W的工作加班就像吃午饭,再平常不过,晚上经常很晚才回来,整个公司就是那种氛围,身不由己。我理解她的辛苦,很自然的就承担起了烧饭、洗衣服的家务事。有时候晚上没事的时候我就溜达到他们公司附近等她下班。崭新的同居生活还是激发着我无穷的动力和热情。
L的感情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9月份他就成功的把公司其它部门的一个小姑娘追到手了,据我观察他应该是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当然我也做出了一点牺牲---在上班时间有意离开办公室给他们制造更多的机会,君子成人之美嘛。
这一年我的工资是1.5K,W的工资1.2K;
这一年我和W丢了3辆自行车,想起来至今心有余悸;
这一年的10.1国庆假期,我和W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游玩,然后把冲洗的照片分别寄给我们的父母,算作是我们终身大事给彼此家人的一个交代;
这一年的春节,我第一次去了W老家---距离我家180Km的一个村庄,见到了我未来的岳父岳母。
5楼2011-04-12 10:51IP属地:上海
春节后上班心情很不爽。原因是老板年初的承诺没有兑现---01年每个月的午餐补贴没有得到。这直接导致了我年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工作。
于是我又开始了人才市场之旅。不过这次多了一点要求和从容,毕竟在上海有了2年多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另外也希望这次的工作地点能够离闵行XX近一点。再去中山西路,展览中心也去,没有招聘会的时候就在家看书准备4月份的考试。就这样先后面试了3、4家单位。要么上班距离有点远,要么工资低,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求职的路上,我收到了W发给我的短信:早点回来,我在家等你。公交车上疲惫的我心里感觉到一股暖流,而脸面已是热泪盈眶。在一番等待后,3月底我重新上岗了。
这次的工作单位是田林附近一家国企。岗位是电子技术工程师。薪水2.5K,有午餐没有住宿,从闵行XX过来坐公交车需要1个小时左右,条件基本达到我的要求。说起面试情况也是稀里糊涂阴差阳错,我对国企一向没有好感,面试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能被录用。公司领导在看了我的简历后问,“你是外地人”?我说:“是的”。然后又谈了一些其它非专业问题等等。莫名其妙的就被告之来上班了。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和顺利。我也在上班后的第一个周五下班时候问了办公室领导一个傻瓜问题:领导,明天上班么?
我们办公室有3个人。一位是领导,还有一位上海女孩F。F今年24岁,大大咧咧、性格开朗。我也就从那时候开始了为期四年的上海话听力训练。先前我早已掌握了一个词:“吾气”。四年的强化训练使我的上海话听力水平基本满足了日常生活应用之需。
这一年我的工资是2.5K,W工资是1.5K;
这一年的4月份,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的母亲只有3个月的生命期,在梦中我歇斯底里的哭着哭着哭着,希望能给母亲过最后一个生日。醒后把W吓的够呛,从这一年起。我再也没有错过母亲的生日;
这一年的5月份,我的老乡S离开上海,去了广东同行的一家单位,据说是被挖走的。离开之前S请我和W参观了88层金茂大厦。这是我没来上海前他在信中告诉我的上海最高的高楼;
这一年的6月份,韩日世界杯。为了能够看到国足VS巴西的那场比赛,公司为此放了一个下午假。我依稀还记得肇俊哲那脚漂亮的门柱球,同时也记住了国足在整个比赛中的表现;
这一年的7月份,我回老家给母亲过生日。并去山东XX把我在那里自考的两门课程成绩单转移到了上海。回程中路过济南小憩,见到了我的同学死党。一副生意人的的样子,岁月无痕却让每个人变化如此之快;
这一年的9月份,L辞职去了同行的一家单位,然后联合这家单位的一个外贸业务员,两人在11月份开公司做了老板;
这一年的12月份,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我猜对了上海的房价肯定还要涨,但是没有猜对房价的涨幅;
这一年的12月份。我取得了自考专科文凭。
6楼2011-04-12 10:54IP属地:上海
国企的一个特点就是节奏慢。公司允许上班时间自己确定。所以早上从8点开始到10点钟,陆陆续续有人打卡上班,下午也是如此。形成了独特的一道风景。
春节后不得不提一件事情,那就是非典。好像一直持续到7月份。期间W辞职了,因为工作时间实在太长,加班无期,而薪水没有多少变化。W的这次求职之路真是一波三折,因为有了自己的一些要求,所以从3月份辞职到8月份工作确定,前前后后面试了N家单位,有浦东的、青浦的、金山的、徐汇的。在一家单位呆得时间最长的是一个月,最短的是一天。可谓是遍历国企、私企、台企。由于学历的关系,她始终没有得到外企的面试机会。另外一个原因是非典期间,公司提供的招聘岗位并不多,机会更少一些。在这段时间里,我担心她会有烦躁焦急的情绪,在周末不失时机的抽时间陪她外出散心。难忘的是当时我和她一起去徐家汇美食城吃饭,空荡荡的大厅里没有几个人,服务员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俩。那时候坐公交乘地铁的人真的很少,仿佛一下回到了我的农村老家。
W新的工作单位在闵行XX,工资没有增加,选择的理由是离租住的地方近一些。公司实行大小礼拜制度。W是在面试结束二个月后接到通知去上班的。朋友们一定很诧异,我也很奇怪,是在后来我和W的主管一起吃饭的时候才揭开了谜底。原来W的岗位当时招聘的小姑娘在上了二个月班后辞职了。主管实在无奈就从简历堆中翻出了W的简历来顶替。
这一年我的工作没有变化。一件让我比较欣喜的事情是我改进的一款产品在02年底的时候通过了欧盟认证,并在03年有了出口订单。不过是做贴牌(OEM)。有点郁闷的是我们出口价格据说是9K,兜了一圈再进口回来后价格摇身变成了4W。
家里的父母依然让我放心不下。我的小侄子今年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老爸老妈除了接送上下学外,还有一些地里的农活要照顾。S远在广东,非典期间我给他打了不少电话,怕他那边的情况更糟糕;还有一个原因是听说那边的治安比上海更差,所以更多了一丝挂念。再后来从他电话中得知他已经有了女朋友,是在上海认识的,后来追随他去了广东那边。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L公司的业务还算不错,接了几个大订单,忙的也不亦乐乎,由于他已经搬离了闵行XX去了嘉定XX工厂附近居住,见面的次数就比较少了。我们之间聊的多的除了以前工作中的点滴快乐外,就是自考的事情。他的专升本自学考试还在挣扎着,有一门课程《高数(工本)》,听他说已经考了3次都没有通过。我在这一年也报考了本科段的自学考试,在10月份的考试中我们还一起报考了《高数(工本)》。可惜的是他这次还是Failed掉了。
这一年最难忘的歌曲是刀郎的《冲动的惩罚》,因为歌词描述的内容自己曾经亲身实践过;
这一年的5月份,一位童年的好伙伴在老家因为酒后驾驶摩托车发生车祸而去世;
这一年深圳发生了孙志刚事件,暂住证从此在我的皮箱里消失了。2001年的时候我曾经的一位同事因为没有办理暂住证而被抓遭遇了遣返。
7楼2011-04-12 10:56IP属地:上海
2004年留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多。我和W的工作都没有变动。春节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房子。一个原因是和我们一起合租的W的以前同事要换工作了;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合租在日常生活中总归不方便。我上下班时间还是很有规律的,而W有时候加班到很晚才回来也影响到他们。就这样我们搬家租住了一套40多平米的一室一厅,毛坯房,价格是600元。距离W的单位不是很远,还算可以接受,而我每天还是乘徐闵线转131路公交到田林这边。
W所在的工作单位在这一年实现了盈利,前几年的生产经营是靠浙江总部利润来维系,算是负亏运营了。她的岗位也得到了一些提升,接踵而至的是更频繁的加班,和上家台企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们上海工厂的员工终于在公司年终总结会上抬起了头。5月份出现了以后每年一度的公司旅游项目。虽然是江浙沪周边转转,还可以带一位家属参加,也算比较人性化。而我这边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算是中规中距,不允许家属参加。今年我们公司组织的是海南5日游,令W羡慕不已却又无可奈何。记得我在海边拨通她的手机想让她感受一下大海的声音都没有成功,“您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忙啊……。
我的工作依旧平静。在国企的日子里还是比较舒服的,如果你没有太多追求的话。这也给了我充分的时间来完成我的学业。我对这个社会变化的认识和思考还是处于幼儿园水平。对于钞票、还有房子,我是没有太多的渴求,实际上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奢求些什么。在工作之余,我参加了田林这边一所机构的英语四级培训,因为要取得学士学位,英语必须要通过四级。这样我周末的时间又增添了一项任务,就是去田林附近的一所中学上课。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不同的是周围都是陌生人。
这一年还有一点记忆的应该是桂林路桂林公园附近的一个早点铺了。掌柜是一对朴实的山东夫妇,提供的早餐是山东煎饼,价格是1.5元,从03年开始我的大部分早餐都是在他那里解决的。说是山东煎饼,不过和真正的家乡煎饼还是有所区别的,对我来讲总比吃那个小笼煎包和面包要舒适一些。
这一年的2月份,老乡S从广东回到上海,离我租住小区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套50多平米的住房,9月份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这一年的9月份,W的姐姐在老家的城里买房子,借走了我俩的全部积蓄4W;
这一年的11月份,我帮助L在他们的产品上做了技术改进,拿到了生平第一份兼职收入--5K;
从这一年的下半年开始,我俩开始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莫名的吵架和冷战,也不是很频繁,偶尔有之。但这是我们从来没有面对过的情况;
8楼2011-04-12 10:58IP属地:上海
春节回到上海后,考虑到自学考试的原因,虽然3年来工资一分钱没有增加,我还是选择了留下来。只是因为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2005年自己在本职工作上的表现可以说是碌碌无为,实在找不出有亮点的地方,我想在国企长时间呆过的人更能体会到这种滋味。但是在副业上却有了另外一番收获。我参与革新的一个产品项目在确定供应商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厂家的好处费---6K。相当于我两个多月的工资。我上一家单位老板的儿子H接替老子掌管了整个公司运营,打电话给我希望能回去再续前缘,我没有同意。但是我答应了他在周末的时候去那边兼职。这样从下半年开始,一周七日白天晚上我就在三个地方转:单位,兼职公司,学校。租住的小屋成了我和W短暂见面和亲热的地方。
办公室里面的小姑娘每天还是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办公室领导每天早上的热茶和资讯晨报从来没有间断和迟到。他在前几年的公司体检后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然后就以亲身经历告诫我:小刘啊,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要为了工作而丢了健康,身体是革命本钱......云云。他和我老爸是同龄人,我也劝他不要常与烟酒肉为伴等等。至于资讯晨报,他关心的是晨报的财经版。他是一位老股民,但又不习惯网络操作。曾经记得他N次的告诫我不要炒股云云,股改大小非不公平什么的,把股市描绘成一个恶魔一片火坑似的,没有一丁点的希望。也就是在这一年的6月6日,股市跌破了1000点。
这一年W有了买房的打算,苦于我们的储蓄寥寥无几,被我无言的驳了回去。我们的生活在这一年出现了些许的波澜,吵架虽然偶尔发生,但是吵架力度绝对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双方的棱角都把对方顶的很痛,而感受不到更多的包容。记得冷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两个人能够做到同床七天而互不理会对方。如果在老家,她肯定回了娘家,也许我们就散了;如果当时我们经济条件宽裕,或许我们就分居而散了;但是当时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允许我们有更激进的做法。
这一年还有一件事情要提及一下。在一次参加课程实验辅导时候我认识了上海女孩Z。当时我感冒了,不停的流着鼻涕,尴尬之余她递过来了洁白的纸巾。我们就这样相识了。她注定是我生命中匆匆的一个过客。我们一起参加辅导过,一起考试过,一起逛过街,一起吃过饭,一起看过电影,一起毕业。从最开始的电话聊天到见面的牵手再到她生日我给他的一个吻。然后就是嘎然而止,我必须在W和Z两者之间作出一个选择。我还记得和Z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不是很合适,我们应该不会再见面。W对Z一无所知。
这一年的5.1假期,我们安排了老家父母互相见面;
这一年的8月份,L结婚了。并且在闵行XX买了房子。他还是对闵行XX情有独钟。他最终放弃了自考(已经考出了9门课程);
这一年的12月份,我拿到了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从闵行XX乘徐闵线或者乘地铁到徐家汇,从地铁12出口往港汇广场方向走去,走上一段从来没有运行过的电梯后右转出口到了华山路,沿着华山路一直北去,路过一个麦当劳,往前不远的地方就是广元西路,左转就到了慧谷书店和交大。这条路我坚定不移的走了6年。
9楼2011-04-12 11:00IP属地:上海
度过了2005,我和W来到了我们认识的第12个年头,我们一起生活的第七个年头。
春节回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换工作,3月底我的劳动合同就到期了。而我的工资还是4年前的2.5K,没有增加1分钱。期间我曾经对公司领导表达过加薪的想法,但是遭到了无奈的拒绝,我没有任何抱怨。因为我们办公室领导到手的钞票比我的也多不了多少。公司的厂情就是这样。这次换工作很顺利,网上投了简历,然后面试,1个礼拜左右就找到了一家外企。岗位是技术研发,薪水5K+项目奖金。待遇还算可以,离闵行XX也不算远,可以接受。期间H又邀我去他那边公司工作,被我婉拒了。但我周末还是去他那边做一些兼职工作。
这家外企的工作氛围和我起初的想象有些不一致。工作计划的定制是半年为周期,这样给我们研发的时间相对充裕了许多,目标也很明确。而国企给我的感觉是时间充分,而目标却不知道在哪里。我的Leader是北方人,通情达理,很有人情味。还有一般的事假他都能帮我Kill掉。在这家单位记忆比较深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之余与Leader把酒当歌的情景。每次老外(CTO)来指导工作,就是一次聚餐的好机会。Leader的酒量不错,所以留下的印象自然就多了。记得当时公司附近有一家饭店佛跳墙,也曾经光顾过。
另外一件记得的事情是公司组织的世界杯冠军竞猜活动。我猜对了意大利,赢了600块钱。但是没有猜到请他们吃饭自己又额外的掏了腰包。
W的工作依旧,加班经常有,他们公司每年都进行工资调整。不过我在换工作到这家单位后,我和她的工资又拉开了一些距离。
在每次给家中父母打电话的时候,老妈一直有着不变的话题,就是催促着我和W的婚事。W也有意在今年完婚。于是事情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下子多了起来。首先是买房。当时我俩现金有9W左右,我老爸提前下岗买断工龄单位补偿了4W,我和我哥每人2W。这样总共有11W。我的想法是不贷款,在老家买房,然后把两个人的户口放在一起。因为我们的户口从毕业到现在还一直分别空挂在两个朋友家里,我实在不想再麻烦他们了。另外上半年买好房子后,下半年积攒的钞票可以结婚使用。而W的意见是在上海贷款买房,一个理由:住。由于W的姐姐借我们的4W只归还了1W,最终她没有拗过我的意见,7月份我们在老家买了一套12W的住房。房价是2.2K。而此时XX这边的房价是5K+。
老妈在家里也一直张罗和准备着我们的婚事,她找人查了日子把日期定在了腊月24。巧合的是她和老爸也是这一天结婚的,那是34年前。
结婚日期定好后,8月份我和W在上海拍了婚纱照,9月份去苏州挑选了婚纱,国庆节我们回老家预定了婚车和酒席。然后就是其它琐碎的事情一直伴随着时间到了腊月。于是婚假、年假、春节假期、再拉上周末、最后又叠加了几天事假,我度过了毕业后最长的一个假期。在这个假期里,辛苦和幸福一直伴随着我们。洞房花烛夜我告诉了W我的择偶标准:(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和父母吵架;(2)女孩。W都做到了。
从此我们两个人再也没有大吵过,也再也没有提分手二字。七年的生活磨合已经让我们习惯了彼此的性格特点。拉着她的手,就像自己的手。
这一年我的工资是5K+,W的工资是4K;
这一年的9月18号我们在山东老家领取了结婚证,正式成为了合法夫妻。选择这一天,是因为1994年的9月18号,我们走进了同一个校园相识;
这一年结婚后我和老婆的存折存款几乎为0。
10楼2011-04-12 11:03IP属地:上海
结婚后的感觉真的和婚前不一样,包括工作感觉。春节回来后,H再次表达了希望我能到他公司工作的愿望。因为公司有新业务要拓展,需要更多的人手。条件是不低于我当前的薪水,另外加年终奖。此刻的我面临着一个选择:鸡头或者凤尾(也不算尾巴)。
我跳槽了,工作单位又回到了闵行XX。同事之间还是那么熟悉,毕竟我在这里工作过两年,兼职过两年,相处还算比较融洽。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还是以技术研发为主。新的产品研发开展也算顺利,在08年的时候达到了商用水平。8月份公司把工厂搬迁到了金山XX新厂区。我上下班变的不方便起来,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在路上要花费3个多小时。于是工作忙的时候我就干脆住到了公司宿舍。工作之余我和同事一起去驾校报了名,10月份拿到了本本。当时学车的时候没有想到要买车,但是拿到驾照后手心又特别痒,开公司车总归是不合适。11月份,在我软磨硬泡下终于说服老婆花4W买了一辆二手车,解决了上下班乘车这个难题。
老婆的工作依旧繁忙。
今年每次给家中父母打电话的时候,老妈的谈话主题有了变化,开始催促着我们生个孩子,她是希望趁自己身体好一点能多帮我们照看。夏天趁着我们回家给她过生日的时候更是做了老婆的许多思想工作。岁月不饶人,老婆也是近30的人。想想如果再不生真的跻身到高龄产妇之列。于是自然而然在这一年的岁末,老婆怀孕了。
生活中的伙伴也有了些变化。S的女儿已经上了幼儿园,因为他父母已过世,他老婆便成为了一名专职家庭主妇。而他自己也跳槽到了一家相对稳定的单位,就是离家太远---浦东XX。我劝他买车未果,至今如此。L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他的公司经营还算可以,没有吃饱撑着,也没有饿着肚子。我们之间见面的次数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却是我生活中最真挚的朋友。
这一年我的税前工资是7K+,老婆的工资是4K+;
这一年的5月份,我办理了上海居住证,开始缴纳社保;
这一年的5.1假期,我和老婆参加了毕业十周年的同学聚会;
这一年的7月份,我去证券公司开了户头,正式成为了股民;同时出于爱好,自己也尝试着进行了邮票的投资与收藏;
这一年年末,我们开车回家过年。结束了每年紧张刺激而又无奈的抢票行动---买春运车票。与此同时上海降下了我在北方才看到的鹅毛般大雪,回家的路上,一路风景和兴奋感觉小心翼翼的伴随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