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骏捷论坛 >  骏捷已经成为一种过去,展望未来全系列车型

发表于 2011-03-08 12:46    IP属地:未知

查看 16.4W | 回复 42
骏捷已经成为一种过去,展望未来全系列车型
骏捷已经成为一种过去,展望未来全系列车型

A4的上市,意味着华晨对骏捷的基本否定,
良好的操控,硬朗的底盘并没有带来意想中的销量。

因为骏捷的定位太尴尬。

追求性价比实惠的,
如果认可中华品牌,会选择FRV等,
如果不认可中华,那会选择其他国产或合资A级车。

追求驾驶感觉的,
出于对品牌的认知或者其他诸如外观、舒适等原因,
多选择合资品牌的车型,比如被咱一再鄙视的马六?蒙迪欧?
当然,在我看来,这些车都是屎,但在大部分没有中华驾驶体验,
尤其高速经验的兄台们看来,
可能更为心仪,至少,面子上,他买的国外品牌!

于是骏捷在一阵爆炒后,直接沉寂下来,经过三四年的前行,
很多的骏捷车主也随着问题的暴露或者避免把问题留给自己,换车了……
尤其这一阵SUV的狂潮,相信不少人选择了韩系甚至日系的SUV
当然,我知道好几个弟兄,毅然坚持华晨,但选的是宝马!呵呵,还是7系!

尊驰的定位也是如此,进B级别车搅局吧,
品牌、质量、配置、舒适还真没有太多拿出手的,
于是,中华的大大们就想降级!

于是有了我针对骏捷、尊驰等准B级车的如下看法:

1.A4直接取代骏捷的地位,但降为A级车,这在A级车中,
  无论尺寸、空间、配置都已经到头了,关键看质量和价格

2.尊驰或者消亡,或者降级为A+,或者B-,进入更小的细分市场!
  甚至是类似奥迪A5的定位,因此,代号为A5

3.研发更大尺寸的C级进入B级争夺国产品牌市场搅局合资进口品牌,
  看看奥迪A6、丰田皇冠,甚至C5、索纳塔、K5那越来越庞大的车身,
  若想进入B级商务市场,必须有轴距2900甚至3000以上的车型,
  在国产品牌认知较低的客观下,
  用高一级别的车与第一级别车赛跑的田忌法则,
  才是制胜的不二法宝!
  所以,此级别车代号A6

4.全尺寸SUV势在必行,在A5的平台甚至A6的平台基础上研发四驱车型、SUV车型
  是下一步必须要做的
  5米以上尺寸、8座、非承载、V6、直喷、涡轮、三区空调、前后视、
  中央媒体、8速手自一体、地形选择,
  甚至双油双备、驾驶辅助、统统可以采购应用!
  当然,前提的ESP、上下坡辅助、自动氙灯、弯道辅助照明必不可少
  这也是我最期望的车款,希望未来五到十年可以规划量产,
  作为我再次回归华晨品牌的引脚,呵呵

5.这些车型的上市,或可以给中华的品牌带来相当意义上的提升,
  对于以后的研发、车型发布会有更积极的意义,
  当然,现在造血的A级车,无论如何只能精工化,切勿无所作为,
  否则……

理想中的A4、A5、A6

[ 本帖最后由 streetblue 于 2011-3-8 13:30 编辑 ]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8 13:01    IP属地:未知

A系列都是FRV平台的,
骏捷是M系列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8 13:11    IP属地:未知

A4都不是FRV平台的, 轴距2700mm. 可能是新A系列平台的.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8 13:1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streetblue 于 11-03-08 12:46 发表
骏捷已经成为一种过去,展望未来全系列车型
A4的上市,意味着华晨对骏捷的基本否定,
良好的操控,硬朗的底盘并没有带来意想中的销量。
因为骏捷的定位太尴尬。
追求性价比实惠的,
如果认可中华 ...
说得很好,支持支持!我建议增加点,骏捷走类似奔驰的AMG,把英文brilliance用起来,就走改装路线了,订单式的生产。最好改为后驱的,方案我都想好了,把排气管改在前发动机仓部分就是通用的一款车样的。让出来的空间就是后驱传动轴的空间了。用上宝马的动力系统,是八速手自一体的。我也在等华晨的承载式的大型SUV ,但要内蒙古欧意德的V6柴油机哟。最不济也是新款宝马的2.0T哟。1250转就达到350NM了哟。
烧友出品必是精品。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8 13:35    IP属地:未知

仅仅看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8 13:44    IP属地:未知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 该用户太调皮了,已被禁言 ***

更多精彩尽在 社区首页, Enjoy xcar!
http://club.xcar.com.cn/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8 13:48    IP属地:未知

这事在中国正常,都喜新厌旧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8 14:13    IP属地:未知

学习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8 14:17    IP属地:未知

面对一辆1986年德国造的车, 中国依然拿不出一辆能比的上人家十分之一的车来.
机械部分可以不说, 电子设备都比如上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胎压监测,地形控制,四驱模式......
86年就有了中央膜片式离合器控制前后桥由完全断开到完全锁止.换句话说,它可以将动力100%输出到后轮并根据需要逐步过渡到前后各50%. 锁止装置通过微电脑进行控制,电脑从ABS的车轮传感器和节气门传感器获得信息. 80年代这绝对是高科技...难道都2010年了.这些东西还学不会.....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8 14:49    IP属地:未知

就是一个代步工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