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湖南论坛 >  电视剧《旗袍》原型---红色间谍关露 奉命打入汪伪内部 含冤四十余载

发表于 2010-12-07 22:20    IP属地:未知

查看 40.3W | 回复 24
电视剧《旗袍》原型---红色间谍关露 奉命打入汪伪内部 含冤四十余载
“红色间谍”关露之死  “解放后30年关露内心一直非常凄苦。她的死必有原因。”——夏衍
  本刊记者/黄卫
  1982年3月23日,北京朝内大街203号。
  **中央组织部派人向躺在病床上的关露宣读了平反决定:关露的历史已经查清,不存在汉奸问题。……撤销和推倒强加于关露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
  “决定”还撤销了过去对她的审查处理报告:“关露在接受组织任务到敌伪机关期间,并未积极为党工作,而是公开地为敌人工作,起了汉奸的作用。”
  43年的汉奸骂名,10年牢狱,终于昭雪。7个多月后,1982年12月5日,关露在完成了回忆录以及她的老上级潘汉年的纪念文章之后,服安眠药自杀。
  在悼念关露的座谈会上,夏衍说了这样一句话:“解放后30年关露内心一直非常凄苦。她的死必有原因。”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4.25 KB)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7 22:36    IP属地:未知

1928年暑假,关露顺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中央大学可以说是一个孕育新诗人的摇篮,在这里,关露阅读了歌德的诗和莎士比亚的诗剧,新诗的自由笔调触发了她的灵感,她开始创作新诗。
1930年关露开始发表作品,1936年11月,生活书店出版她的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1940年7月,光明书店出版她的长篇小说《新旧时代》;1953年北京工人出版社又出版了她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苹果园》。实际上,关露的作品远不止这三本书。据统计,仅发表过她作品的杂志就有四十多种;她写的诗、散文、小说、杂文、评论、译作,多达二百六十余篇。她热情投身于大众诗歌运动,不仅写诗,还写了不少关于诗歌的理论文章,这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也使她成为当时诗坛上著名的女诗人。
关露的诗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通篇洋溢着热烈的情感和乐观的情绪,她写诗,不是作为自我欣赏的低吟浅唱,也没有那种哀怨凄迷的格调,而是作为斗争的武器。在纪念“九一八”之时,她写了《故乡,我不能让你沦亡》;面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忠魂,她以“自由是不朽的”洒泪遥祭;她还以《勇敢的军队——八百人》歌颂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
与此同时,关露还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最早是翻译匈牙利希达斯的剧本《地动》,接着又翻译了巴尔扎克的小说《笑的肇祸》、高尔基的《海燕》、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作《一种最奇特的冒险》,以及L·休士的小说《家》、《竞卖场的奴隶》、《一个白人与一个黑女孩的恋爱故事》、《丹麦作家尼尼克梭》等。为了更广泛地把国外优秀文艺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关露不满足于只掌握一门英语,又开始学习俄语。
1932年,关露加入中国**,同年参加“左联”。她积极投身抗日爱国运动,担任了上海妇女抗日反帝大同盟的宣传部副部长,广泛地和女工交朋友,组织诗歌小组,宣传革命道理。血与火的洗礼,使关露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6.74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7 22:38    IP属地:未知

1939年冬,一名眉目清秀、衣着时髦的30来岁女子走进了“76”号,她就是受党组织派遣深入“76”号魔窟的关露。
那时关露正借住在**党员王炳南家里。一天,关露忽然接到“八办”负责人刘少文送来的一张电文:“速去港找小廖接受任务。叶剑英。”“小廖”即廖承志,住在香港九龙。身为老党员的关露懂得党的纪律,便没有再多问什么。
几天后,关露来到香港,通过复杂的关系,终于见到了廖承志,谈话时潘汉年也在座。廖承志神色凝重地对她说:“党组织要交给你一项特殊的任务。”“什么任务?”关露认真地望着他。“听你妹妹胡秀枫说,你认识李士群,是吗?”关露点点头,“现在党组织要派你到李士群那里,去了解他的动态。”“我?!”关露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是好。“我们经过慎重考虑,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时国共两党分裂、合作、再分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类错综复杂的斗争,担当这样艰巨而危险的任务,不仅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而且需要有坚定的革命意念和胆识,毫无疑问,关露是具备的。
关露在香港接受任务后返回上海,并开始同李士群接触。第一次到李士群家去,关露对他说:“我失业了,想在你这儿找个事做。”李士群夫妇一听就笑了,说:“我们这儿没有适合你做的事情,如果你缺钱呢,每月来拿好了。”说完,就在关露的包里塞了100元钱。
关露连着去了两三次,还没有把真正的目的告诉他。这时党组织希望她向李士群挑明。于是关露再一次到李士群家去,就说:“我妹妹写信来问候你,她说,她有个朋友要做生意,问你要不要做?”
关露的妹妹胡秀枫和妹夫李剑华都是**员,当时被派往南京做秘密工作,1938年春到武汉。李士群一听就明白了关露的意思,他发了一通牢骚。为谨慎起见,关露不接他的口,只用耳朵听,渐渐听出他的言语中透露出一点可以沟通的意思。
经过反复的工作,关露成功地利用李士群的关系,获取了不少重要情报。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潘汉年向延安提供了有关日伪军事动向的大量重要情报,这其中就有关露的功劳。李士群后来还曾保护、释放了一部分被抓进“76”号的**员和进步人士;派人护送我党的一些重要的干部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利用他的职权掩护新四军运输大米、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进根据地等。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8.48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7 22:39    IP属地:未知

1942年5月,上海出现了一份新杂志《女声》,主编是日本左翼女作家左藤俊子。当时,关露受**地下党组织的派遣,经日本人中西的介绍,担任《女生》的编辑,交给她的任务是通过左藤俊子的左派朋友,设法找到日本**的地下党员,进而搞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情报。
对于如此艰巨的任务,关露心中没有把握,她对布置任务的老张说:“假如我们搞不到敌人的情报,替他们编刊物,不是反而被敌人利用了吗?”
老张回答:“这种工作只能这样干,到底谁利用了谁,不能预先判断……我们干革命,不能不付出代价,得到多少收获,不光靠主观努力,还要看客观上有没有机会。所以要耐心坚持,守住阵地,等待时机。你先试试看吧,你本来是写文章的,先写写文章再说。”
《女生》自1942年5月创刊,到1945年7月停刊,共出38期。关露用芳君、林荫、梦茵等笔名,先后写了一百三十多篇诗歌、散文、小说、杂文和剧评等。这些文章并不涉及时事,主要是谈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但字里行间渗透着反封建的思想。
在上海沦陷时期,原先的进步报刊均被迫停刊,舆论阵地受到日本侵略者的严密监控。在这种严酷的形势下,我党关于敌占区的工作方针是:“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储力量,以待时机。”自己不能办刊物,就向敌伪刊物或者商办的刊物投稿,楔入敌人宣传阵地,写一些有意义的文章,进行韧性的散兵战。《女声》这本妇女杂志,成为受读者欢迎的刊物,其所发表的具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文章、诗歌等,显示出中国**领导下的上海文化战士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当时,分散在各条战线上的一些**地下党员,如丁景唐、杨志诚、董乐山、鲍士用、杜淑贞、陈新华、李祖良、陈嬗忱等,先后用各种笔名向《女声》投稿。而关露当时并不认识谁是**员,但她凭着多年从事党的工作的经验,在那么多外稿中慧眼识珠,选用的大部分是青年**员的稿件。
1943年8月,佐藤俊子邀请关露作为《女声》的代表,去日本参加第二届“大东亚文学者代表大会”。关露深知此行要承担的政治风险,她向党组织请示,党组织同意她去,并指示她不要放过这次机会,趁机开展新的工作。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会议却使关露的“汉奸”之名再也洗刷不掉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0.6 KB)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7 22:41    IP属地:未知

 在日本,关露圆满地完成了给秋田送信的任务。这次大会,日方要求中国代表都要发表广播讲话,分给关露的题目是《大东亚共荣》,关露坚决地拒绝了,她把题目换成《中日妇女文化交流》,日方同意了。关露讲话的内容大致是来日本后由于语言不通,与日本女作家交流困难,中日两国妇女交流很重要,大家都要学一些对方的语言,以利于交流云云。通篇并没有吹捧日本军国主义的内容。
  当关露回到上海后,她得到两个消息:其一,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9月在家中神秘暴毙;其二,她出席日本大会的新闻已在国内传开。一篇登在1943年《时事新报》上的文章写道,“当日报企图为共荣圈虚张声势,关露又荣膺了代表之仪,绝无廉耻地到敌人首都去开代表大会,她完全是在畸形下生长起来的无耻女作家。”关露的“汉奸生涯”达到了顶峰。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我党接到密报,关露已经名列国民党的锄奸名单,于是立刻安排她来到了苏北解放区。“汉奸”之名终可洗刷了吗?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5.96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7 22:42    IP属地:未知

熬过了六年敌营生活,关露终于回到自己人的身边,单纯的她并不知道,自己要经受的煎熬还没结束。关露戴着「文化汉奸」的帽子,国民**惩办汉奸,她首当其冲。为了怕暴露**与日伪间的秘密关系,**不是出面澄清关露的真正身分,而是将关露迅速转移到新四军根据地,要她躲起来。渴望着新生和战友理解的关露随后即遇到一连串误解和羞辱,使她精神大受刺激。先是她多次要求发表诗作,却被《新华日报》社长范长江要求她换一个署名,说如果**报纸上出现关露的名字,就会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有人会以此为口实攻击**。关露的朋友这样劝她:「你为甚么不能让人们把关露这个名字忘掉呢?你应该考虑党报的荣誉,不要去考虑你个人的荣誉。」关露当场失声大哭。 而且关露失去的不仅是荣誉,还有爱情和终身的幸福。 关露曾恋爱过两次,都不成功,后来为了革命又一个人单身十几年。她第三个恋人是**建国后的外交高干王炳南。两人相识于抗战前夕,一九四六年两人再度相逢后,王炳南已与其德籍妻子王安娜离异。三十九岁的关露与王炳南感情发展迅速,很快就到谈婚论嫁的程度。当时王炳南为国共谈判**代表团成员(周恩来为团长),可常乘军调处飞机来往南京与苏北**根据地。一次王炳南欲乘飞机去看关露之前,按**的党组织原则向周恩来夫妇汇报了与关露的恋情。周氏夫妇认为两人结合会对党不利而表示反对,邓颖超还赶到机场将王炳南留了下来。邓说,「恩来和我反复研究,认为关露是个好同志,但由于她的这段特殊经历,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不好的名声,群众以为关露是文化汉奸,而你又是长期搞外事工作的,群众都知道你是**。如果你们两个人结合,将会在社会上产生不好的影响。」
  为了党的利益,王炳南向关露写了绝交信,并说明了原因,这对关露是致命的一击。这让她的精神世界一下塌了半边。她不清楚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忍辱负重的几年特工生涯换来的是如此结局?她走在街头,一时不明真相的人们依然会指着她痛骂她,朝她扔石头吐口水。这真像是一种讽刺。关露回到住处,伤心地大哭起来。而更让她讶异的是,她在整风运动中成为重点审查的对象。这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彻底将关露击垮了从此这位曾相当浪漫的女诗人封闭了她的感情世界,再不谈感情事,心如死灰,形单影只地苦度下半生。过了一段时间,潘汉年等人为关露送来了证明材料,关露渐渐地康复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8.17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7 22:48    IP属地:未知

关露从监狱出来后,住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以前爱干净的她,竟然把房子弄得乱七八糟,空气逼仄,气味难闻。1980年5月的一天,关露突然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查出是脑血栓症。抢救过来之后,很多记忆都变得模糊起来,她也无法再写字,整个手连笔都拿不了。 1982年3月,潘汉年得到平反,与之相关中组部作出了《关于关露同志平反的决定》‘首次澄清关露是由党派往上海做情报工作的。得到这个结果,关露终于松了口气似的。没几天,关露在她那十多平方米的陋室里服药自尽,时年76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56 KB)
  关露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7 22:59    IP属地:未知

  从一名年轻的女艺术家,成长为屡建奇功的女谍报人员。她的人生中,凭着机智与沉着,上演了抗战时期谍报战中令世人惊叹动容的华丽之舞。她的一生,从未索取,却毫无保留地用生命和青春,祭奠了自己的理想:为新中国、为民族大业奉献一切。
    在潘汉年平反昭雪一年之后,中央公安部于1983年8月22日,做出了《关于关露同志问题的复查结论》:
……1955年6月11日关露因潘汉年同志冤案受牵连被逮捕审查。1957年3月教育释放……。现根据复查的事实,对关露同志的问题结论如下:关露同志在抗战期间,在潘汉年等同志的领导下做情报工作,是有成绩的。在日本特务机关所办的《妇女月刊》杂志社任主编,是情报工作的需要,是由党组织派去的,不是“进行文化特务活动”。原怀疑关露同志有反革命问题,是没有根据的,应予否定。1955年6月后关露受到了错误的逮捕审查,应予平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可惜的是,这份通知来得太晚了,关露已于1982年12月5日默默告别了人世。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79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8 00:08    IP属地:未知

可怜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8 00:23    IP属地:未知

我几乎天天在看《旗袍》
然后跟家人在一起讨论剧情时,基本上说“郑幺妹”、“二当家的”……
BG7ACC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