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11-22 13:51 IP属地:未知
查看 35.3W | 回复 41
继续小白鼠的生涯——更换冬季轮胎作业(未包含对比测试部分)
先解释一下为啥没发在C坛啊,就是觉得这次试验比较具有通用参考价值。
之前发过一个帖子,就是讨论冬季和四季轮胎的事情,后来在google上对一些英语网站的查找和浏览,大体对冬季胎和四季胎的使用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外加我一个从德国回来学汽车相关专业的同学的鼓动,最后决定上一套冬季胎试试。
不学2V,所以先上文后上图
我们现在使用的,大部分是四季胎,比如C200原配的米其林Primacy HP和马牌CPC2,E系原配的CSC3等。还有一些用得是夏季胎,比如倍耐力的P ZERO系列。很少有人,尤其是在除了东北、新疆、内蒙等地以外的区域使用冬季胎,我和大家一样,普遍对冬季胎了解甚少。
冬季胎,普遍又被称作雪地胎,因为越是低温越是冰雪路面,越能体现出它和其它轮胎的专项性能差距,所以我们能见到的有限的宣传视频和图片,都是在这种环境下做的对比。实际上,这也造成了一种片面的认识,就是只有在冰雪路面才需要更换冬季轮胎,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轮胎是橡胶制品,所以不同的橡胶配方,会导致质地等若干性能的区别,夏季胎和四季胎的橡胶配方,更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下,综合抓地力和耐磨能力,而冬季胎呢,通过橡胶配方和胎面纹路的调整,更加强调低温环境下抓地力的提高。那么这几种轮胎如何区别工作环境呢?在国内的网站上实在是找不到明确的说法,甚至像米其林的官网都没有提到。经过查找和我德国同学的帮助,还有宝马广告的佐证,这个四季胎和冬季胎的临界点在7摄氏度,也就是说,在7摄氏度以下,四季胎的抓地力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明显下降,冬季胎恰恰相反,随着温度的降低,抓地力相比较而言,有明显的提升。
刚才说了这些,只是找到的一些文字的对比,我自己也在做对比测试,之前用Primacy HP 225/45R17的轮胎做过了100-0的测试,取得了一些从科学角度来说不算很严谨的数据,没办法,由于条件所限。现在刚换了新胎,打算磨一磨,然后再做一个100-0的测试,对比一下数据。所以这个测试在进行中,还未完成。
很多品牌都有冬季胎,比如马牌的ContiWinterContact系列、米其林的X-ICE系列、倍耐力的Winter系列、邓禄普同样也有冬季轮胎,其实基本所以品牌都会有冬季轮胎产品,我这次选的是马牌CWC810系列的225/45R17(防爆的),选这个主要是个人对马牌比较偏好,在这里就不做对比了,一些汽车网站上可以查到此类文章。
我现在的打算是用老轮毂上冬季胎,等天转暖之后,收一套C63的或者别的品牌的前窄后宽的轮毂。
下面上图:
坎儿新的轮胎

千沟万壑

CWC TS810 225/45R17, 2010年第26周生产的

[
本帖最后由 SchumiHe 于 2010-11-22 14: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