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深圳论坛 >  美西到美东——菜鸟父子23天之旅

发表于 2010-08-29 07:17    IP属地:未知

查看 1329.3W | 回复 1218
美西到美东——菜鸟父子23天之旅
回来几天了,把作业在爱卡交了吧!
在爱卡混了8年,也做点小贡献,希望给有需要TX点帮助。
说来惭愧,对这个国家向往了很多年,第一次去,对比强烈,感想多多,有些言论纯属梦呓,博君一笑吧!
..................分割线............
菜鸟父子暑假旅行游记(自小学一年级暑假开始):
从东京都到北海道——菜鸟父子两个暑假的东瀛之旅(2008/2009)
*****
2011:从大洋路到大堡礁——菜鸟父子21天澳洲之旅(2011暑假)
网页链接
2012:美西到美东第2季——菜鸟父子28天之旅(2012暑假)
网页链接
2013:从南岛到北岛——菜鸟父子21天新西兰之旅(2013暑假)
网页链接
西北偏北——菜鸟父子美加穿越21天之旅 (2014暑假)
网页链接

菜鸟父子暑假美游第四季(2015暑假)
网页链接
..................继续分割线............
先将总结篇发上来:
第二十三天(823日)
现在肯尼迪机场了,来的路上雨非常大,司机说纽约很久没下这么大的雨了,算我们好运吧。车子直接把我们送到大韩航空候机楼,本来想拉个行李车,一问5刀一次,直接推箱子好了。去到大韩柜台,工作人员把入境时钉在护照上的离境信息卡撕掉收走,这里要补充一下,入境的时候填的I94入境卡分两部分,入境时盖上入境章,上面有你的信息比如签证类别、最迟离境时间,入境信息当时被收走,下半部分的离境信息就盖章钉在护照上,切切不可遗失。办好托运要自己把箱子送到中间集中过机检验。

23050的飞机,俺趁着还有点精神,把整个来美旅行的攻略整理一下,这都是俺自个搜集和实地验证过的,希望对有计划的TX有点帮助:

1,
签:


很多人对来美签证有顾虑,我的经验是只要把资料备齐,个人办旅行签成功率极高,老美也希望有人来消费一下滴。今年比去年更加简单,只需在网上在线填写DS160表格,填的时候一般不可能一次填完,需要不断保存。网址我贴一下:
签证网址:
*****/niv_info2.html
*****/ds160instructions.html
成功后要买电话卡预约面谈,14岁以下和70岁以上可以免面谈代传递。珠海有点不方便的是没有中信银行,电话卡需在它这买,还有签证费用也要交给它代收。凭电话卡拨打美领馆电话预约面谈时间,我去年买了个54块钱12分钟的,在时间到之前刚好预约了3个,网上看到有很多浪费了时间预约不成功多一个。
然后就是交签证费,今年涨了,应该是960人民币,接着就准备资料在预约时间去面谈。我准备了一大堆结果人家也没看,这些资料包括有持续记录的银行存折(工资单)、在职证明、假期证明,资产就是房产证拉这些吧,有人还建议带家庭照片,准备这一切的并不是为了证明你有多少钱,唯一的目的是证明你在中国生活的挺好,是一定要回来滴,移民官要做的就是取得证据否定你的移民倾向,据说他们会假设每一个要来美国的人都可能会是非法移民。

2,景:
来之前俺的计划非常模糊,如游记第一天说的只有大体的行程,走完之后总结一下这个行程还真是不错,有的超出期望很多,虽然有些小的疏漏,但瑕不掩瑜,现在在机场总结,自我评价应该是圆满吧。这和我事先做的攻略有很大关系,还有咖啡熊和花世木先生的信息,当然最重要是小表妹及几个朋友在美国当地的帮助。
在这里我学了很多:
*****/bbs/tag.php?name=%C3%C0%B9%FA&page=1
从美西到美东,我们既走过人口最稠密的纽约,洛杉矶,也穿行了全美最稀少人烟的怀俄明、蒙大拿;既欣赏了全美最佳的国家公园,最美的公路,最壮观的峡谷,也体验到娴静的小镇生活和繁忙的都市节奏;既自驾走过西部最有美国感觉的高速公路,也搭乘了闷热出名人潮拥挤的纽约地铁;住过干净的旧金山,也有脏乱的法拉盛;有浮光掠影一瞥惊艳的斯坦福,也有深入校园仔细考察的科罗拉多。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美国,俺们这一趟也算是初步有了印象吧!
总结下来23天我们去了4个国家公园,分别是大峡谷、总统山、黄石、大堤顿;1条海景公路;若干条西部风光公路;3个博物馆;旧金山、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纽约、费城、华盛顿6座大城市,4个小镇;斯坦福和科罗拉多2所大学和迪斯尼乐园,加上看了一出百老汇;
值得一提的风景:
1号公路,其中MONTEREY向南BIG SUR一带的90M是被评价为人生必去50之一。1号公路一定要从北向南开;
科罗拉多大峡谷,虽然到后来感觉有些雷同,但是其鬼斧神工般的壮观景色和不解之谜还是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黄石公园,不愧为全美第一国家公园的称谓,值得来多一次;
几个小镇,住过的1号公路边的MONTEREY,风景优美,海滩悠长,17英里在南部;离丹佛半小时车程的BOURDER,落基山下,滑雪胜地,冬季好去处;另外两个没住过的大峡谷一小时车程的牛仔小镇威廉姆斯,要是去大峡谷玩在这里住一晚将会是绝佳选择,这里有小火车通往大峡谷,车上会有印第安表演;黄石公园南部大堤顿国家公园再往南的JACKSON我们路过时一致认为值得一住。
3,行
这次在美西租车,在美东搭乘公共交通的计划倒是比较合理。有几个网站提供给大家,前面提过在美国租车,去欧洲网站租比在美国直接租要便宜:
我租的这间(其他大型公司在后缀加UK即可):
https://prepaid.thrifty.co.uk/?#confirm
其他的还有可以比较:
Alamo - *****
Avis - *****
Budget - *****
Dollar - *****
Hertz - *****
National - *****
这一间是第三方有人用过:
*****/default.aspx
2号到15号,合计租车14天,行程5000KM,现在想起来也还有点小冒险,主要是第一段一个人开,还带着个小家伙,不但人生地不熟,语文还这么烂。如果有34个人就会好很多。
在美东如果像我们这样只是几个大城市间,最好不要开车,交通繁忙,经常塞车不说,开车习惯和美西有很大的差别,刚才司机和我说在纽约大家都是抢的,不守规矩的行为特别多,原来美国也有东西差别啊!他说美西的交通规则比美东严,当然要是去佛州这样的地方,开车就好多了。
提醒一点,在西部有时候会很长路段路边没有救急电话,手机没有信号,准备一个急救包比较重要,小表妹就拿了个急救包随车带着,比较有经验的说。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9 07:17    IP属地:未知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 该用户太调皮了,已被禁言 ***

更多精彩尽在 社区首页, Enjoy xcar!
http://club.xcar.com.cn/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9 07:20    IP属地:未知

4,住:
住这一次我完全没怎么操心,要不就是自己开车走到哪住到哪,基本上标准和国内快捷酒店接近的MOTEL在高速公路两旁很容易找到,在风景区或者大城市的酒店就有请小表妹和TIM定好。在此提醒景区酒店一定要提前预订,还有美国酒店有拍卖的,我们在LV的金字塔就是小表妹拍卖来的,适用于非特别指定要住哪一间,而在某一个区域即可的人,拍卖成功不可撤销。
我预订第一天住酒店的网站:
*****/zh/default.aspx
在黄石3晚我们一直住在北门,建议如果可能,依行走路线在北门住一晚,西门可以住一晚,最佳选择是在公园内,强烈推荐最好在湖边住一晚,当然价格就会很贵,我们决定的晚,价格太高,最后没有这样住,就需要每天回去北门,会走多一点路。

5,食:
吃是我们最失败的经验。如果不能在唐人街搞定,披萨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者就真的准备点方便面吧,酒店不提供开水,有看到前人经验自己买个电水壶一路带着烧水的。另外据说大城市唐人街的BUFFET也不错,我有地址但没有特意去过。倒是后来在两日游吃了两餐中式BUFFET还真可以,这次没去波士顿,没吃到传说中的便宜龙虾。

6,人:
和开车一样,美国人在美西美东有很大的区别。俺的感受是美西人比较友善、礼貌、热情,他们言语让人感觉到尊重,比如普遍的称谓“SIR”,并且越小的地方人越热情,陌生人见面一刻都会打招呼,我后来也习惯了和人打个招呼,得到回应也很舒服;美东,尤其是纽约这样的大城市,普遍的称谓是“GUYS”,大家可能是都太忙了,人也太多了,没办法打招呼,疏离了。

7,费:
食宿:在美国旅行,每人每天的食宿费用,正常情况平均在120150刀左右,其中包括80100的住宿,和3050的吃饭,两个人可以分担房间费用,所以总费用不需要乘以2。吃的是快餐、西餐加中餐吧(关于住,如果是单人旅行,行李不多,我知道可以更省一些,大城市有类似青年旅馆的酒店,多人房间,大约2040块每人);
交通:我们第一段租车含GPS平均在每天80,因为租的都是大型车(车分类较多,最小的车型每天在340块),全部带了保险,油费平均在每百公里10刀左右,美西完全没有路桥费,美东在新泽西和佛州等一些州有一点;如果不开车,有前人经验铁路旅行的,400多刀全国任行,还有坐灰狗的,好像贵一点,这些交通方式的代价就是时间;美国境内我们飞了两段,机票费用LV-DEN飞了1个半钟头两人151.4DEN-NY飞了3个多小时,两人合计259.4,机票价格差异很大,我们的都是小表妹提前帮我们订的,经济航空算是便宜。
门票:国家公园如果打算去的多,买张年票80每车,一年内全国任去。如果是单去一个,大的公园每车25,总统山就是10块。车以家庭车计算,应该不包括大巴?若踩单车或摩托车单人12。美东博物馆平均费用每间20刀左右,纽约地铁单程2.25

暂时想到就这么多了,未尽之处,候补吧!

823于纽约JFK机场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9 07:22    IP属地:未知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 该用户太调皮了,已被禁言 ***

更多精彩尽在 社区首页, Enjoy xcar!
http://club.xcar.com.cn/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9 07:26    IP属地:未知

思——一点小感想

带着问题去的,解决了一部分,也带着新的问题回来了。
说起美国,就如同盲人摸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俺也是有自己的视角,就讲讲经历的几件小事和小感想吧!

1,
规矩—美国人的原则

经历了几件小事,感觉到美国人对于规则的遵守程度。在迪斯尼,检查行李的安全人员非常讲原则,小家伙的棒球就是不能带进去,同时她帮你建议除此以外的做法;我回去找她要的时候,刚好她发现在她的脚边有前面客人留下的一个无纺布袋子,很明显是空的,但她马上如临大敌,对讲呼唤上级过来处理,上级来了也不敢动,又去找上级去了,并马上把这个入口封掉了。顺便提一句,911后,在美国,尤其是人流稠密的地方,地上出现一个无主的袋子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拨911是人们的第一反应。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我们看似太死板了,其实正是他们对规则一丝不苟的遵守,才让规则成为了真正的规则。
还是在迪斯尼,我们回去找相机的时候,我觉得很明显我们不需要排队了,自作聪明想从出口进去,马上受到阻拦,讲明情况,也非要我们走入口,那边好多人排队啊!硬着头皮绕到入口,刚才阻拦我们的人也在这里等我们,并帮助我们疏通一条道路进去,规矩与人性化的结合让我觉得很有感触。
LV机场被搜出的小刀,老黑安检一直在手里紧紧攥着,但同时又帮我们出主意,托运要花多长时间,最近的邮递窗口在哪里,虽然最后不得不给了他,虽然可惜,心里也毫无怨气。开车就更不用说了,不说别的,在美西我就没听到一声喇叭(在纽约法拉盛听到了呵呵)。
相比之下,我们也有规矩,不过都是写在纸上的。大家碰到事情,第一想到的是找熟人托关系,最后比的就是谁的钳子大,谁大谁就可以没规矩。
对规则的制定和遵守其实是一场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共赢,或者共输。美国人很聪明地知道,大家都遵守规矩,结果肯定对大家都有好处;我们似乎很讲人情,但失去的是信心和公义,得到的必然是不公和愤懑了,也许这个社会这么多的戾气、焦虑也就是由此而生的吧,我们坛子里有时候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和话语吗?

2,
平和-美国人的生活

前面有说过在美西感受到的美国人的友善,一开始还不太习惯呢。没来之前真的没有想到美国人是这样生活的,先不说美国生活水平的问题,单就心态而言,我的感觉是大家都很平和,你有你的玩法,我有我的自由,大家都在一个相对公正的环境下生活,没有谁觉得怨天尤人。
平和的心态,礼让的接触,使得人在这样的环境非常舒服。我们不是有句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吗?我们还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的谆谆教诲,现在呢?反讽的是,我们前两年还专门做过出国人员礼仪教育,那里面可是些什么呢,都是些最基本的诸如不要大声喧哗之类的提醒,我们可是天天宣传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啊,不是应该做的更好吗?肯尼迪机场回来上飞机时,一帮我们的小同学,后来我知道是武汉一所学校的高二生组织出来的旅行团,20多人站在过道中间吵吵嚷嚷互相换座位,无所顾忌地阻住后边的一大队人,令人侧目,令我汗颜。
在美国的时候,在被礼让的时候,有时就浮想联翩起来了,CHINA就是一件瓷器,也许以前并不怎么华丽,也许甚至像柏杨讲的有劣根,但同时里面也装了多少年积累下来的琼浆玉液吧,他们用30年的时间打个粉碎,又用30年的时间精心修复,现在看起来似乎光鲜明亮了,可内容呢?在经济为上的今天,那些仁义道德已如水银泻地,要再装回去可就难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尤其是礼仪方面,在自己接触的台湾人、新加坡人、香港人和海外华人,据俺观察传承的倒挺好,引人深思。
客观评价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勤奋刻苦的民族,我们在世界各地都是有名气的,善于创造财富的民族,不过我们在精神层面,也确实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是一个硬伤,真的要想想办法才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9 07:27    IP属地:未知

1,
自由-美国人的精神

天天说自由,说民主,来到了算是真正知道了自由的表现,和其深层含义了。美国的今天和其崇尚的自由精神是连为一体的,从建国那天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我看到的车生活,就是这种自由的体现了。美国人对于车的热爱是没有办法形容的,车是他们自由生活的延伸和工具,是个体自由的充分体现,相比之下,铁路交通和灰狗巴士交通虽仍然存在,但是已经非常的不方便。在美西我看到的房车,拖着游艇的皮卡,顶着或挂着单车的轿车或SUV,哈雷摩托,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路上交相辉映,相同是各有各的自由。
这些自由的存在,前提是有法律束缚,两者同样也是不可分割,最关键是这个法律是相对公正和被严格遵守。大家都知道美国是允许持枪的国家,这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以前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为省事俺去谷歌了一下,以下为摘抄:
……美国法律之所以不禁枪,是因为“美国人民有推翻暴政的自由”。

1776
74日,在北美洲十三个殖民地的代表举行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由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献之一,它闪烁着自由和**思想的光芒: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而**之正当权力,是经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企图把人民置於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虽然今天美国已经是民主**了,但是出于对暴政的天然防备心理,美国法律坚决保证人民持枪的权利。允许持枪固然会造成很多刑事案件,但是和刑事凶杀案相比,暴政更让人恐怖。
美国是一个非常强调保护个人隐私、私人财产和私人领地的国家。《权利法案》的第三条,即美国《宪法第三修正案》规定‘任何士兵,在和平时期,未得屋主的许可,不得居住民房;在战争时期,除非照法律规定行事,亦一概不得自行占住’,以及《第四修正案》‘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的搜查和扣押的权利;此项权利不得侵犯;除非有合理的理由,加上宣誓和誓愿保证,并具体指明必须搜索的地点、必须拘捕的人和必须扣押的物品,否则一概不得颁发搜捕状’。
在其他国家,私有住宅受到侵犯,你可以去法院控告,但是在美国,私人领地受到侵犯,你有权开枪。
例如,如果一个美国的农民土地被掠夺了,他们告状无门,这时候房地产开发商来拆他们的房子,他们至少还可以拿起枪支与开发商打一仗,维护最后的正义。美国权利法案保证了美国人民,尤其是穷人的权利,使他们不至于落到某些国家的农民和城市贫民的悲惨境地。”
TX们看完后,和我们的现状做个对比,不是会觉得很有意思吗?

2,
诚信-美国人的商业基础

这是我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想知道安然、席卷全球的金融丑闻、房利美房地美是怎么在美国出现的,美国不是商业诚信至上的典范吗?为何会捅出这么大篓子呢?据俺观察,诚信依然在触及生活的商业环境中发挥作用,比如美国的地铁完全靠自觉,没人查票;在BEST BUY买的商品在全美任何一间可以完全无理由退货;在美国信用卡意味着一切,在BOURDER租车时他记下我信用卡号码,还车时我们回来的晚,已是深夜1点,按照事先约定我们把钥匙扔进他们的一个小信箱,第二天一早他们就从卡上划款结帐了而无须见面;在餐馆给小费,信用卡结帐后,自己再把小费数目写上就可以走人了,他们会自己按照你写的数目再行划款,这一切都是在诚信的前提下完成的。
说起金融动荡,我只能说是对于财富的追求和人性的无止境贪婪,逼迫既成的商业模式到崩溃的极限,这也不单单是美国的问题,只不过在美国爆发,影响的更大而已。
小老乡和我说起他们专门有一堂“商业道德”课程,是讲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的,其中有举例星巴克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农民的咖啡豆,即便他们的价格高过大公司。我们的伊利蒙牛呢?要知道优秀的商业模范,一个受尊重的企业,并不是比试在大灾大难时捐款多少,而必定是平常经营活动中的一点一滴积累,换句话说,社会不允许某些企业或者个人用金钱洗白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你可以反省,但绝不是可以用金钱买来。
对比看来,我们从ZF到市民,从央企到个体户,自身的诚信缺失和透支,已经形成我们自己某某特色的商业环境了。从中央ZF到地方,他们有没有诚信我就不说了;央企肆无忌惮地聚敛民间财富,完全不顾商业道德和诚信,我也不举例了;单是我自己多年经营的小小生意,俺自己肯定感同身切,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学术语,在俺这个小行业得到最好的诠释,一个小小的例子,开车的朋友可能很清楚自己的车子品牌等等,可有几个能说出自己车子上贴的膜品的来龙去脉呢?

3,
创新——美国的活力

在我去美国之前,有个朋友和我说,欧洲已经老去,澳洲在步入老年,美国正值壮年,我们还是青年。
在美国,在迪斯尼,在时代广场,我深切感受到美国式的创新,和它的活力。不错,美国汽车行业、钢铁行业似乎不景气很长时间了,但是在时代广场,我还是感受到美国浓浓的商业气息和创新元素。在影视媒体、互联网、电脑硬件层面,美国仍牢牢站在全世界的前沿位置,这些要不影响全球的精神文化,要不就影响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这些影响力,就是老美的影响力了。德国人的严谨,日本人的勤奋团结和美国人的创新,使得他们仍然是我们这个世界商业社会的主流和领导者。
这种创新的源泉是美国人可以在自己所关注的任何产业全力以赴,我看到过一个片子 ,讲美国一个人,并不是一个科学家,他用一生的精力研究和试验我都不记得的什么东东,总之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玩意,但是这个故事我记住了,并且纳闷他靠什么生活和支撑他的所谓“研究”呢?我想这些创新的支撑还是美国式的“后顾无忧”吧。

4,
融合-新移民的未来

从美西到美东,我看到的各种肤色的人,俨然是一个小地球。我在美西接触的华人朋友,如果说他们中的第一代移民,还在和自己的小圈子老朋友一起玩,而他们的后代,包括像我后来接触的大连小老乡,他们的社交圈子已经可以说触及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了,白人、黑人、黄种人都是他们朋友圈子里的肤色。现在少数裔人种增长很快,最新的预测是到2050年,西班牙语系国民移民(主要来自墨西哥等中南美国家)将占总人口的25%,黑人会占14.6%,亚洲人占8%(现在的数据是4.2%),而非西班牙语系白人将只占总人口的50%(现在的数据是65%),只能说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说起中国人,我的看法是像我们这样的年纪,如果考虑移民需要割舍的太多了,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我们已经习惯的生活圈子,事业基础,亲属朋友,全都需要放弃重头再来,代价太高了,除非有更大的诱惑在这里。而新一代,比如高中或大学的一代,他们的圈子还在形成之中,在这个时候换环境,对他们的未来倒是个新的基础。
相对而言,太小的年纪也绝不适合单独去美国生活,我的想法最少都要大学阶段,比较合适在读博阶段。听闻在美国越好的学校,越多大麻毒品PARTY这些诱惑,很多甚至到了普及的程度。虽然颇有微言,不得不承认国内的基础教育和管理还是有它的优势,其实美国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华裔孩子刻苦学习的对比下,不过方式有些不同而已。

先总结到这里,是自己的一点小感触,毕竟是一个人的视角,毕竟是短短的23天。有人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话不错,问题是历史是谁写的才更关键。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写出来,我想一定离真相更近一些。就好像我们现在“被知道”的历史,仅仅是历史真相的一部分,甚至相反,比如没看《雪白血红》,没看《大江大海》,真不知道解放战争是那么的残酷;没看梁实秋林语堂胡适,不知道民初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原来是那个样子;更不要说我们没看过的“前30年”是怎么个样子,现在更是“被遗忘”和被“断层”了。一个被抹杀自己记忆的民族,它的前途不令人担忧吗。

而美国诸多的社会问题,我们在CCAV新闻联播最后10分钟世界灾难节目里已经很有印象,我就不用重复了。我想毕竟我们要学习和借鉴的,是人家好的一面吧!

8.25于大连家中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9 07:30    IP属地:未知

全程路书:
8月1日抵旧金山,2日开始租车。
8月2日至10日,旧金山-1号公路-洛杉矶-LV-大峡谷-LV:

8月11-15日,BOULDER(丹佛40分钟车程)-总统山-布法罗-黄石-大堤顿-杰克逊-BOULDER:

8月17日丹佛飞纽约,纽约附近至费城、华盛顿DC大巴,纽约地铁。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9 07:31    IP属地:未知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 该用户太调皮了,已被禁言 ***

更多精彩尽在 社区首页, Enjoy xcar!
http://club.xcar.com.cn/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