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8-14 13:37 IP属地:未知
查看 16.1W | 回复 12
掩盖下的变质酸奶(喜欢喝酸奶的要小心啦)
7月5日上午,我到瓜子坪办事,顺便在Jsy连锁超市用100元生日代金卷买了一袋某大品牌礼品式(10杯)杯装红枣酸奶等,看了一下酸奶的生产日期是6月29日,随后乘公交车回家,及时把酸奶放入冰箱冷藏室储藏。 7月16日下午我拿出一杯酸奶喝了,然后撕开杯口的密封包装,准备物尽其用,利用杯内残存的酸奶美容等。
我一撕开杯口包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杯口处有一块黑色,面积比一元硬币稍微大一点,黑色上面有枝状黄色物质,看不出来有明显的毛状物。
*****
这是什么东西?原来从没有遇到过,也没有听说过。难道酸奶变质了?但是喝之前封口处没有明显的鼓包现象呀,酸奶也没有明显的异味呀,我再拿起包装看了一遍,外包装上没看出一点异常!包装盖上打印的生产批号是:S20100629G702,保质期是21天,还没有过期呀!我储存的方式也没有错呀!
天,要是我没有物尽其用,充分利用的习惯的话,就不会去撕开包装盖,也不会发现这个秘密!我不知道这种“变质”现象是不是很普遍?我只知道绝大多数人(我敢肯定有90%以上的人)喝完牛奶后就直接把包装扔掉了,谁会想到这里面的秘密呀?
我的心一激灵。
不行,我得先打个电话问一问!
15:00左右,我拿起空酸奶杯,包装上有客服电话,我用手机拨了过去,直接就找人工服务电话,客服小姐礼貌的问了情况,说酸奶可能是变质了,并问了包装上的生产批号和我的联系电话,说会尽快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在一周内公司人员会联系我处理这件事。
我心想今天是周五了,很多单位相关部门也会放假,谁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才会处理?我对客服小姐说“我这个倒是小事,我希望这是个别现象,因为绝大多数人喝牛奶都不会撕开包装看里面有没有这种变质现象,我希望你们尽快查清原因,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然的话,我就直接把这酸奶送到质监部门去,发到网上去!”
客服小姐一听这话,马上就改口了,说马上就把这情况反映到生产厂家去,他们会跟您联系的。我还问了一下这事怎么处理?客服小姐说:到时相关业务人员会与你联系处理的,他们的意思就代表公司的意见。
我心想:“他们的意思能代表公司吗?首先业务员他们代表的只能是自己,然后才是代表公司,也并不一定能完全表达公司的全部意思。但是客户却认为首先听到的是公司的态度!然后才是对方的意见。要是公司招到的业务人员素质不高或态度不好,就可能会直接砸了公司的招牌!”
对方挂了电话后,最后电脑语音提示我给客服人员的服务态度打分,我还是给了她打了“满意”。
我把冰箱冷藏室里还剩下的两杯酸奶拿出来,与空酸奶杯一起,用相机照了好几张照片存档,以备急需!
16:30左右,我出门去赶通勤车上夜班。
刚出门,就接到一个本地电话,电话里一位女士说她是某大品牌攀枝花经销商FD公司的,她问清了是我反映的情况,说那酸奶可能是变质了,她们马上派人来给我更换,把酸奶杯返回生产厂家去查明情况。
我插了一句话:“只是更换吗?有没有其他措施?”
她说:“那你想怎么样呀?假如你觉得身体不适,可以到医院去检查,经确认确实是因为喝了酸奶造成的,我们付医药费...”
因为外面噪音大,再加上我急着去赶通勤车上班,至于她还说了些什么,记不太清楚了,反正我心情很不爽!
我打断了对方的话,说我要马上赶去上夜班,今天下午更换不成了,咱们明天联系再谈吧!我客气的挂断了电话。
我刚挂断电话,手机又响了。晕,是谁呀?这么爱凑热闹!
我接通电话,一个客气亲切的男人问我是XX师傅吗?我肯定了,对方说他是FD公司的业务员,问我大概住在什么地方,他马上来给我更换酸奶,好及时把酸奶杯返回到厂家去。我说我要急着去上夜班,明天再说吧!对方说:那行,明天我经过那儿时再跟您联系吧,或者是您把酸奶拿到就近的超市去更换也行!
等我接完电话赶到乘车点时,哪还有通勤车的影子!
正好来了一辆5路车,我一摸口袋,晕,没有零钞了,我只好看着5路车扬尘离去。
我看了一下时间16:55,时间还不算太晚,跑步抄近路去上班吧。我撒开双腿就跑,大汗淋漓的我终于在17:25赶到了工地,还好,没有迟到。
上夜班时,有一会我稍微感到腹部有点不适,但无大碍。
第二天上午,我下夜班后一直没有接到电话(因为手机电量不足了,8点左右自动关机了,8:40左右回到家换好电池)。我等到10点左右,拨了头一天那位女士的电话,提示对方已关机!我转身就拨通了客服电话,接通人工服务,说对方电话关机,这是怎么回事?并说明了我手机上午因为没有电自动关机近一个小时。客服小姐说马上找其他的负责人跟我联系。我还想问其他情况,客服小姐说她们只是中间联络部门,只负责把问题等传达给相关部门,然后由相关部门的人联系您,他们直接代表公司!我只得挂了电话!
晕,你们只管这些还叫做客服吗?就算多听一下客户的观点又怎样?再把这些观点一并反映过去不就行了?
不到半小时,就接到了一个外地电话,电话信号还不太好。(我打开了电话录音,以备用)对方在电话里说他是厂家的,刚转到这一块负责这个,我把自己的担心和观点再说了一遍,对方说酸奶本身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可能是在长途运输途中,或者是储存、经销中保温措施不到位,使酸奶温度上升,乳酸菌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造成变质!一般情况下喝了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他说他在去沈阳的火车上,信号不是很好,手机也没有多少电了,他先联系攀枝花的经销商,让他们来直接与我联系商量处理相关事宜,他们授权给了经销商,经销商就代表厂商,到时他回来后再亲自来拜访我。
嗯,这个我听着还顺耳一点,我同意了!挂了电话。
不一会,手机响了,一个本地电话。
一个女孩说她是FD公司的,负责来给我处理相关事宜的,问清了我的住址,她请我把酸奶拿到楼下附近等她们。
我用袋子把剩下的两杯酸奶和空酸奶杯提下楼去,到约定地点等她们。
没过几分钟,就远远看见一辆专用某大品牌牛奶保温车驶了过来,我招了招手,车在我面前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个女孩和一个开车的小伙子司机,他们首先问了情况,看了出问题的酸奶杯,我还当着他们的面撕开了剩下的酸奶包装盖,没有发现问题。
他们向我道了歉,并说他们某品牌是很负责任的企业,谢谢我使用关注他们的牛奶。我说要是不喜欢、相信这个品牌的话,就不会买这个了!他们说要是我有可能是因为酸奶的原因感到不舒服,可以到医院去检查,假如确实是因为喝了变质酸奶引起的,他们负责付医药费。我说昨晚倒是有一会腹部有点不适,但是现在症状都没有了,怎么办?算了!
他们接收了我手里的酸奶,那女孩去附近商店借了个袋子,叫那小伙子司机拿了10杯新到的酸奶给我。
我又重申了我的观点:我更关注的是出了这件事,你们是不是会有什么后续措施?因为至少有98以上的顾客都不会撕开包装看里面的。比如说查一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会不会不定期抽查?要不要我让我的网友帮你们抽查?
那女孩马上回答说:我们某品牌也是很希望你们顾客反映问题的,那样我们也可以发现新问题,好及时改进一下!我们员工也经常自己买着喝的,那些老大娘老大爷也经常撕开包装看的。
我说:“我倒是希望是那样!我还怀疑其他包装(如利乐包装)乳品会不会也有这种现象?我相信但愿这只是个别现象,我还会继续买牛奶喝的,包括其他包装,但要是再发生这种现象,那就不再是这么解决了事,我会拿到质监局去,发到网上去!我希望得到你们采取后续措施的信息回馈!”
那女孩的脸悄悄抽搐了一下,回答说:“我们会尽快在一周内给你信息回馈的!”
从那以后,我喝牛奶的习惯改变:撕开包装看了再喝。并不是我不放心,那是以防万一。也许会有人问我:“你遇到这种事情,还有胆量喝酸奶呀?”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敢,当然敢啦!请问你现在用哪样东西能完全放心?吃哪样东西能完全放心?那你就不用了?不吃了?”
一周后,北京打来一个电话,一个女孩问我是不是FD公司对我进行了10倍赔付?
我回答:“是(我反应过来,不对,应该是3倍多,不过我没有辩解)。不知你们采取了后续措施了没有?我还在等信息回馈呢!”
女孩问:“出了问题我们肯定会采取相应措施的!他们答应了?”
我回答说:“嗯,是我要求的!”
女孩回答:“哦,我问一下。”
有一天,我到某超市购物,看到原来琳琅满目的低温柜牛奶经销处,已经没有了大品牌的身影,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小品牌还在!那些大品牌的位置被苹果等占据了。我问小品牌牛奶促销员是怎么回事?她回答说是:“那些牛奶有的促销卖了,新的还没有到货!”我买了4杯那小品牌不同口味的酸奶,没有发现问题,但感觉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
我再到其他超市去转了一下,其他超市还或多或少有大品牌的酸奶卖。
我不知道厂家和经销商FD公司采取了相应措施没有?直到现在还我没有接到信息回馈。
我把这些说出来,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以后注意一下:“再喝乳制品时先看了再喝。”当然我不希望大家也遇到我这样的情况!
我把这些说出来,也是想提醒生产厂家、经销商等要诚信!要一如既往的把大众的健康永远放在第一位!
我不把牛奶生产厂家、经销商直接说出来,那是因为我不想再出现“三聚氰胺”事件那样的后果,让奶农、生产厂家、经销商等等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我只想让我们大家共同来推动乳业产业健康发展壮大,那样对大家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