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花冠论坛 >  方圆之间话土楼之二-话说东倒西歪

发表于 2010-08-05 22:42    IP属地:未知

查看 20.2W | 回复 33
方圆之间话土楼之二-话说东倒西歪
  裕昌楼-俗名为东倒西歪楼。
 “风吹千年衫、水泡万年松”,裕昌楼虽然建成初始倾斜角即达15度,但历经六百多年风风雨雨,仍然屹立不倒。
 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近年来,斜塔倾斜速度加快,每年达0.125厘米。到1990年,斜塔倾斜达4.8米,按此速度,最多到2050年,斜塔将因失去平衡而倒塌
  而东倒西歪楼越是有人住,就越经久耐用。东倒西歪楼仅比比萨斜塔晚建了几十年而已。
 距离田螺坑下行,约一公里处有一清澈的小河,茶园梯田层层迭起。一座斑驳石桥旁12处老旧的土楼星罗棋布。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6 05:48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05 22:47    IP属地:未知

 路左,石砌的高台之上俨然一座方形土楼。
  一爿古旧的照壁后,“四个伟大....”已然湮去,“毛主席万岁”几个大字历历在目。这就是著名的文革中“靠标语保住的”土楼。
  褪色的朱门蛛网密罗,昔日的门庭若市的场景早已远去.......。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05 22:48    IP属地:未知

  穿越高台下的小路,沿着河边前行数步,半颓的土墙之后,一座宏伟的土楼赫然显现。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05 22:49    IP属地:未知

  从外观看,土楼上的许多窗眼或塞、或透。这座闻名遐迩的土楼也早已废弃? 屋檐外的红灯笼却鲜艳无比。
“春风不解风情,吹淡游人思古心”。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05 22:51    IP属地:未知

  迈进土楼的大门,立即被壮观的景物所震惊。
 用石块精心砌过的广场,整齐划一发排水沟,划出严谨的几何图形。中心园的中央矗立一座小型的圆形土楼。
 这种圈中圈、楼中楼的形式。错落有致,比例和谐在土楼群中也不多见。
 而且排水沟的设计,即实用,又美观。土楼的环保、低碳生活早已为朴素的先民所发现、利用。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6 05:49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05 22:53    IP属地:未知

  楼底的厨房不有利于仅方便住民的生息,而且土楼那土木结构的干燥、防腐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此。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05 22:54    IP属地:未知

  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现在一楼纷纷搭起了遮阳篷。一楼的部分厨房变成了仓库、雨天贩卖的摊位。
  建造土楼的先人,应当没有料到,厨房的功能竟也可以扩展到如此程度。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05 22:56    IP属地:未知

  此楼的立柱,大多左右倾斜,风风雨雨六百年屹立不倒,也算是奇迹。
  无独有偶,此楼正中一根长十余米的杉木斜撑在三楼的木梁之上。也算土楼之中一大奇观。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05 22:57    IP属地:未知

  裕昌楼是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
 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原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不知何故,建筑时将整座楼分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单元),每卦(单元)设一部楼梯,每个家族各居一卦(单元)。
 如今的裕昌楼里只住刘姓一族。刘姓长辈说,由于这里曾经来过一只老虎(华南虎?),各姓感觉不吉利,慢慢搬走了。其他村民则有不同说法:这是弱肉强食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5 22:59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05 23:00    IP属地:未知

 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向左、向右倾斜,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
 据说是建楼时主人得罪了建筑师傅,工匠故意将楼柱倾斜设计,但这幢“危楼”却在几百年的风雨中屹立不倒。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5 23:00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