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9-08-02 12:11 IP属地:未知
查看 12.8W | 回复 14
新车试驾小记
1.
性能如此之好
也许过去从来没有开过好车,就是在驾驶学校学习的工具也只不过是北京212。我这个豪华版的速腾,别看它排量只有1.6,可是,性能真的好得很。别的不说,单这手自一体化的六挡变速箱,就是我过去从没有享受过的待遇。应当说,单位的好车很多,手自一体化的六挡变速箱,过去看人家操作过,可是,我自己从没有亲自尝试它,自然,也就不知道它的优越性了。等我自己亲自操作了它,才知道这自动变速器对于我们这样的老同志,新学员是多好的帮助。别的不说,你完全不要考虑什么离合器和油门的配合,你的脚只要踏在刹车上,控制好方向,避开障碍就可以了。完全不要考虑什么发动机的转速和熄火。要知道,对于我们这样的新人,这一点多么的重要!
记得在前年快到春节地时候,驾驶执照刚拿到不久。我开人家的QQ车,从舒城到六安,快进六安城的时候,看见了红绿灯,又见前方站了几个警察,心里很紧张。由于是新手,不知道控制油门,又是坡道,接连三次搞熄火了,被那警察怒气冲冲地走过来。一个漫不经心地敬礼后,大声地说,把你的驾驶执照拿出来。看样子,他怀疑我是无证驾驶。我一脸馅笑地说,我是看见你们紧张。那警察也不理睬我,仔细地看了我的执照和车辆后,自己也笑了起来。说,老同志,新学员。不要紧张,做好油门和离合的配合,慢慢地开吧。我一连声道谢,说来也怪,不紧张了,那油门和离合的配合也就很听话了,坡道也就很容易地爬了上去了。
至于这新车的空调,天窗,仪表的舒适性,那更是没有话说的。由于它有方向助力设备,方向盘的操作十分的灵巧,似乎不费吹灰之力,想到哪,轻轻一转就到那。而驾驶室的隔音也相当的好,几乎听不出外面发动机的声音。车辆的控制电脑,对车内的一切进行检测,甚至你的安全带没有系上,也警报不停。这一切,让我在里面操作起来,感觉真的是在享受高科技的时代带来的神气。
2.
油价如此的高
没有车的时候,尽管对油价也很关心,其实,当没有亲自从腰包掏银子的时候,感觉还是不同的。记得老婆过去开车,油只要1.63元就可以买一升。好家伙,等我第一次在合肥接到新车,就在那瑶海国际汽车城的加油站,掏出200元钱,才加了30升93号的汽油。没有想到,去了趟蚌埠,剩下就是在市内来回的游走,只跑了880公里,已经用了600元汽油。按照实际的油耗和汽油的容量,也只不过才100多升。别的不怪,要怪就只能怪这油价太高!要是在96年的时候,800元可以买快500升汽油呢。真的想时光能倒转,明知道如同自己的年龄要是再年轻20年是痴人做梦一样,可是,这样的梦,谁不想做呢?
3.
高塘湖的荷花如此的美丽
上班同事在谈论,问我去合肥如何走的。我一脸茫然,不是从高速上走的吗?他们都和我开玩笑,说那来回60元钱不要你付吗?我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他们一定是从县乡道路去省城的,如此,自然节约了60元。这个帐不能不算,尽管我们一起考的执照,可他们的车都买的比我早,他们告诉我,从水家湖经双墩集到省城,可以节约这过路费。反正咱现在是熟悉车熟悉路的阶段,昨天,我就为这道路开车专门去探察。没有想到,还另外发现了在都市里没有看见的风景线。
那高塘湖位于九龙岗孔店,过去,从火车上能远距离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水面。知道这里水面大,鱼虾众多,水产丰富,但是,被最近的人们开发起来,搞的红红火火,沿那湖堤连绵不绝,都是各色农家游,纷纷树起老高的幌子,上面大写新鲜活鱼,特色水产。再一看,很多家的院子里,停的都是南来北往的小汽车,可能都是在这里吃饭的客人,可见这里的人气鼎盛。
车没有走多远,就看见大片大片的红莲,开得十分的淡雅嫣然,微风轻吹,那碧绿的荷叶此起彼伏,凌波荡漾,点点姹紫嫣红的莲花,在水面上粉脸含笑,摇弋多情,引得几个摄影爱好者专程来此驻足,长枪短炮,忙得不亦乐乎。只可惜那公路狭窄,我只能缓缓前去,不能停车欣赏芳姿,更别说亲自嗅这红莲的清香了。这样到也好,看水面横无际涯,望田野青青的稻浪翻滚,一片自然的风景,让你看不够,自是别有一番心旷神怡的感觉在心头。只可惜,丝毫没有准备,不然,把相机随身携带,在这里来几张照片,岂不与这文章相得益彰,锦上添花吗?看来,这要留待下次专门寻芳了。
4.
报纸上的话不可信
记得在几个月前,看见安徽日报和淮南日报都在头版大字刊登了,我们省取消了很多道路的收费站,说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国务院的统一规定。想一想也对,这些国道,投资主体是国家,老百姓就是国家的主人,何况所有的车辆都买了养路费,本不当再额外收过路费。那收费站,让人一看就是如同过去的山大王拦路抢劫一般,十分不得民心。也确实严重影响了交通和物流的发展,国家的决定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也许,对某部门的利益多少有影响。淮南206国道上的曹庵收费站就列入在撤消之列,当时,很多司机都在欢呼,足见国务院的决定多么的及时。
我从水家湖回淮南,心里想,应当不会有什么收费发生了,那收费站按照报纸上的话,改成了治理超载治理站。没有想到,道路还是原来的道路,甚至还损坏得严重了些,而那收费站的红绿灯却依然如同那饥饿的狼眼一样在狞笑。无奈,我只好掏钱买过路费。问那收费的人,报纸上不是说不给收费了吗?怎么你们还在继续收费?那女人倒也爽快,张口就回答我,你能相信报纸的话吗?
是啊,现在的报纸上的文章,粉饰太平的多,揭露丑恶的,花边新闻多,严肃认真美好的文章少,人们是不能相信它的话。问题是,安徽日报和淮南日报都是省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党的喉舌。这样的媒体都落到这样的下场,今后,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