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天籁论坛 >  北纬30度的存在与永恒

发表于 2009-07-13 22:28    IP属地:广东

查看 1W | 回复 34
北纬30度的存在与永恒
北纬30度注定是不平凡的,因为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埃及,代表的是逝去辉煌的文明,古老神秘的文化,消失久远的王朝。我被古埃及文明深深的吸引,奔向了尼罗河畔,希望穿越千年的存在,感悟永恒的力量。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9.9 KB)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春天躁动 春风450mt...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13 23:30    IP属地:广东

香港-多哈-卢克索(Luxor)
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671公里的尼罗河岸边,是古埃及帝国中王朝和新王朝的都城,距今有4千多年历史。
历代法老在这里兴建了无数多神庙、宫殿和陵墓,据说当时人烟稠密,城门就有100多座,荷马史诗的“百门之都”就是说卢克索。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昔日宏伟的神庙变成了残缺不全的废墟,但是仍然能想象当年的雄姿。每年都有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参观卢克索的阿蒙神庙(Amun Temple of Karnak)、卡纳克神庙(Temple of Karnak)、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卢克索神庙(Temple of Luxor)、Hatshepsut神庙(Temple of Queen Hatshepsut)、门农神像(Colossi of Memnon)。
埃及的第一站就是卢克索,入住酒店后,发现从阳台不但可以看到卢克索街景,还可以远眺帝王谷,真是惊喜。
[ 本帖最后由 马来熊 于 09-07-14 13:09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52.49 KB)
  埃及随处可见马车的踪迹,只要10埃及磅就能坐车游览一番。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青山绿水任我游 和我的普拉多一路同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13 23:32    IP属地:广东

卡纳克神庙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达30多公顷。卡纳克神庙由3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供奉太阳神阿蒙的阿蒙神庙,一个是供奉战争女神穆特(Mut)的神庙,一个是孟修神庙。阿蒙神被描绘成头戴两片羽毛,手持一根权杖。他象征着男人的气概,公羊和雌鹅是他的神兽。卢克索神庙入口的甬道上是2排公羊,为法老守护着千年的神庙。神庙里面有大小神殿20多座,多柱厅有134根巨型石柱,气势宏伟,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长有15米。
[ 本帖最后由 马来熊 于 09-07-14 23:50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3.86 KB)
  卡纳克KarnakTemple供奉的是太阳神阿蒙和他的妻子战争女神穆特,每个法老都在神庙上加建过,是古埃及帝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39.89 KB)
  留意那个头上有2根羊毛的人,就是阿蒙神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0.84 KB)
  Hatshepsut方尖碑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2.31 KB)
  神殿中的多柱宫是神殿的精华,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有部分场景也能看到柱宫。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比亚迪唐DMi混动SUV轿车1:18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13 23:36    IP属地:广东

阿蒙神殿供奉的是太阳神阿蒙,共有十座门楼、三座大殿。兴建于三千多年前的17王朝,在之后的1300多年每个王朝的法老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了今天宏伟的阿蒙神殿。
阿蒙神殿的多柱厅的134根石柱历经3000多年没有一根倒下,神庙内的每根柱壁都刻有栩栩如生的浮雕和彩绘,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祭祀还有人们的日常生活。
神庙里面的圣地有一个圣湖,祭司在祭祀前要先在圣水中洗涤。圣湖旁边有一座倒下的方尖碑和金龟子雕像,据说情侣围绕这金龟子跑7圈,有情人就会终成眷属。(看见这个金龟子我就想起《木乃伊》里面的那堆虫子,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 本帖最后由 马来熊 于 09-07-14 23:23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1.74 KB)
  圣湖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6.77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2.79 KB)
  甬道两边是至诚的公羊,为神静静的守护的神庙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8.83 KB)
  多柱厅的石柱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6.02 KB)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提车零跑C01智享版及用车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13 23:43    IP属地:广东

尼罗河西岸——帝王谷所在的地方,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古埃及人认为东方象征着生命,西方象征着死亡,所以在尼罗河西岸建造法老陵墓。
帝王谷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着17王朝到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的沙提一世。帝王谷里面的墓穴入口一般都是开在半山腰,有细小的通道通往法老棺木的存放地,通道两边凿有宣扬法老丰功伟绩的文字和图案,陵墓里面不允许拍照。帝王谷的陵墓不是全部对游客开放,主要开放的墓室有拉美西斯三世、图坦卡门、拉美西斯一世、拉美西斯四世、拉美西斯六世、拉美西斯九世、十九王朝的美耐普塔、阿蒙荷太普二世、塞提一世、塞提二世(盗墓迷城的主角)等。
帝王谷的陵墓基本上都给盗墓贼光顾过,陵墓里面的珍宝基本都给盗墓贼偷盗一空。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现了埃及法老图坦卡门的墓室。图坦卡门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死时才18岁,从他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数以千计的珍宝都是这位法老的陪葬之物。 古埃及人希望他们的统治者能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快乐地生活,因此在他的墓穴中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这其中包括令人瞠目的珍宝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图坦卡门墓穴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珍宝之一,图坦卡门的棺材。它决非我们所见一般的简单,是由3个棺材套在一起所组成。最外面和中间那个棺材是用木头做成的,后被涂成金色,最里面的棺材用纯金做成的。还有图坦卡门的黄金面具等等的瑰宝,现在都存放在埃及博物馆里。
[ 本帖最后由 马来熊 于 09-07-15 14:06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75.69 KB)
  清晨远眺帝王谷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7.66 KB)
  古埃及喜欢三角型的东西,17皇朝后不再建造金字塔,法老的陵墓选择在形状象金字塔的山内建造。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S7发动机外部大保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13 23:54    IP属地:广东

巴哈瑞修道院(Deir el-Bahari)现在的名字意为“北方修道院”。当年这座修道院插在Hatstepsut陵庙的遗址中,从而避免了神庙被完全拆毁。Hatstepsut陵庙在帝王谷和帝后谷中间,从第九王朝起成为一个大墓地。后来山谷被弃置。又过了500年,Hatstepsut重建公墓,恢复了其往昔的壮丽景色。Hatstepsut是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她是除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外另一位成为法老的女性。Hatstepsut把自己陵庙建在峭壁上,依山而建,显示其统治的帝国长治久安。Hatstepsut在她丈夫图特摩斯二世死后,自立为女王,并以铁腕政治管理帝国。她与其养子、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争权,以至于在她去世后,图特摩斯三世采取报复行动,把Hatstepsut陵庙中有Hatstepsut形象的地方毁掉。神庙现仅存的精美彩绘浅浮雕残片被保存在卢克索博物馆内。
[ 本帖最后由 马来熊 于 09-07-15 00:15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6.05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2.66 KB)
  依山而建的Hatstepsut陵庙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三分靠修七分靠养 我的陆放首保之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14 00:05    IP属地:广东

离开国王谷和女王神庙,顺道看看门农神像。门农神像(Colossi of Memnon)是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国王谷之间的两座高约20米,重约720吨的砂岩石巨像。荷马史诗中黎明女神厄俄斯的儿子,埃塞俄比亚国王,英勇地战死在特洛伊战场上——特洛伊战争中,门农率领他的军队前往救援被希腊军队包围的特洛伊人,与海洋女神忒提斯之子、战神阿喀琉斯英勇博斗,用矛、用剑,甚至用石头互相攻击,像雄狮一样勇猛,像磐石一样坚定,最终被阿喀琉斯挺枪刺中胸膛而死。黎明女神厄俄斯恳请宙斯赐予他不朽之身,在底比斯(即卢克索,就在这儿)竖起了他的巨大雕像。每当日出前,当黎明女神升起的时候,不屈的门农都会发出悲怆的痛哭,因此被世间称为“哭泣的门农”。荷马史诗毕竟不是史书,经过历史学家考证,门农神像是公元前十四世纪初期新王国时代鼎盛时期的阿梅诺菲斯三世,它身后原本是国王的葬祭殿,但后来的法老为了建设自己的神庙而拆毁了这座建筑,因此只留下两座孤零零的石像作为气势恢弘的墓葬神庙留给我们的最后证据。
[ 本帖最后由 马来熊 于 09-07-14 23:31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54.83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5.17 KB)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驾AX7 PLUS 打卡郊外美景...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14 00:42    IP属地:广东

卢克索古称底比斯,底比斯城在很多个世纪里一直是古埃及帝国的首都。公元前672年,阿苏尔巴尼帕尔的洗劫使底比斯开始衰落。公元前84年,这座城市几乎被托勒密家族完全摧毁。罗马时期,战乱和尼罗河的泛滥,底比斯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新君主想扑灭反抗他们的古埃及人的民族感情,于是在废墟上面构建他们的精神支柱。基督教科普特教派的教堂被安插在废墟上。后来是清真寺。于是新的村落诞生了,老都城被尼罗河分成两部分,在南部废墟上发展起卢克索城,北部出现了卡纳克村庄。当卢克索神庙重见天日的时候,人们发现了奇怪的现象,在神庙上面建筑着教堂和清真寺。
在卢克索,往昔岁月留下的唯一重要证据就是被埃及人称为“阿蒙神南部后宫”的神庙。神庙的大部分是由梅菲斯三世建造,经脱拉姆西斯图特莫西斯三世扩建,最后由拉姆西斯二世完成。
[ 本帖最后由 马来熊 于 09-07-15 00:33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82.51 KB)
  卢克索神庙的入口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7.09 KB)
  柱头是闭合的纸莎草式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63.61 KB)
  拉姆西斯二世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73.56 KB)
  另外一支立于巴黎的协和广场,被当作礼物送给了法国。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寻宝迷的天堂 荒野乡道边的宝藏...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14 00:48    IP属地:广东

卢克索-艾芙-高安堡-阿斯旺
艾芙神庙(Edfu Temple)位于阿斯旺以北123公里、卢克索以南140公里处,是卢克索至阿斯旺的必经之路。艾芙神庙因为地势较低,尼罗河泛滥时将整座神殿淹没深藏土中,虽然现在仅剩神殿部分,但是他是埃及现今保存状态最好的神庙。
艾芙神庙建于托勒密王朝,由托勒密三世于公元前327年建造,历时300多年。艾芙神庙供奉的是鹰神荷鲁斯。鹰神荷鲁斯是埃及法老神系的统治者,白天他驾着太阳船划过天空,而夜晚则穿越冥府。他的外形为皮肤黝黑的鹰头强壮男性。他在击败赛特为父报仇之后,取代了原有的太阳神——雷的位子。他吸取了雷的神性本质,获得了超越自己父母的强大力量。荷鲁斯是帝王之神,给予信奉他的法老们神圣的祝福。荷鲁斯也是一名战争神,他所领导的永恒的善良对抗邪恶之战每个夜里都在冥界上演。传说艾芙神殿就是荷鲁斯手刃杀父仇人的地方。在神庙的塔门上,可以看到荷鲁斯战胜杀父仇人的传奇场面。
[ 本帖最后由 马来熊 于 09-07-15 01:04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3.11 KB)
  神殿大塔门,门两侧有长长的凹槽,从前是用来插入军旗的旗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64.31 KB)
  托勒密国王把俘虏献给荷鲁斯和荷鲁斯的母亲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49.52 KB)
  荷鲁斯手刃杀父仇人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兰德酷路泽LC200的改装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7-14 01:00    IP属地:广东

借用google搜索的解释:
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都是些宏伟壮丽、巍峨辉煌的神庙,这些神庙都是用石头筑的,使用了方形的壁柱或突出的圆柱。柱是架式建筑的重要部分,一般是十分巨大石块重叠而成的。柱顶有柱头、柱身、柱础,其样式繁多,装饰精美。常见的柱式有八种。
【先陶立克柱式】 这种柱式出现于贝尼哈珊石窟神殿种,其形式与古希腊陶立克柱式极相似,因此被看作希腊陶立克柱式的先驱,先陶立克柱式是多角形的柱,有八面、十面、六面和十八面的,十八面柱的各面又有半圆形的凹槽,上端有方形的顶板覆盖着,用来支撑着石梁的重量。
【哈托尔柱式】 这种柱式出现于埃及中王国时代丹德拉赫的哈托尔神庙中,因此得名,它分为普通式和混合式两种,它们的顶端都是方形柱冠,其下是哈托尔神的头像,但前者的柱身是圆形,满施雕凿,柱底有础。后者的柱身是模仿一束花茎,茎端刻成杯形的大莲花。
【棕榈柱式】 这种柱式见于埃德弗神殿,是一种模仿棕榈树的柱式。柱顶部是扁方顶板,柱头用八片棕榈叶合成一个圆形,叶的下端环绕五道环带,柱身特别长,下部有柱础。
【莲花柱式】 这种柱式见于古王国第五王朝到新王国之间,主要用于陵墓中,采用埃及所特有的睡莲为主题。柱的上端用一束含苞未放的莲花(睡莲)作为装饰,柱身似用莲花四茎或六茎为一束,茎的上部用五条环节束缚着,在环带紧缚的茎与茎之间插细茎小花。
【纸莎草柱式】 这种柱式创建于埃及古王国时代的第五王朝,盛行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直到古埃及后王朝,依然维持不衰。在著名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中的宏大建筑都用了纸莎草柱式(纸莎草是一种在埃及低洼的沼泽地带生长的植物)。这种柱式用十六只纸莎草为一束,形式与莲花柱式较为相似。不同点在于,莲花柱式的茎是圆形,纸莎草柱式的茎都为棱形,在五到道束带中插入的蕾、萼,扁而平。
【变式纸莎草柱式】这种柱式出现于新王国第十九王朝以后,是纸莎草柱式简化的变形,式样比例粗壮,给人以沉重感。柱体全身完全模仿纸莎草柱式,只不过十六支一束改为一支一束,表面平滑,雕刻以浮雕和象形文字。
【开花纸莎草柱式】 这种柱式是把含苞欲放的纸莎草柱式改为开花状,柱式上面像棕榈柱式一样,加上一块冠板,隐藏在柱头的上端,柱头的纸莎草状似振铎,又称为振铎式。柱础上雕以三角形的装饰纹样。这种柱式多用于大厅和走廊。
【混合柱式】 这种柱式创建于托勒密王朝,柱头用四各半瓣的纸莎草花配列在柱的四面,花朵分上下两层,也有多至五层的,好象是许多纸莎草花束在一起,非常华丽。
柱式是古埃及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担负着重量的支撑,也是艺术的装饰中心,有的在柱壁上雕刻象形文字,各类符号、人物、动物、工具、战车等等。同时,也是本文主题应注意到的:埃及柱式是欧洲柱式文化的先驱。埃及式建筑上反复使用的纸莎草柱式、莲花柱式和棕榈柱式,在后来的古代希腊建筑中的圆柱上都延续使用并将希腊土生植物莨菪叶的形状引用到柱头上。
[ 本帖最后由 马来熊 于 09-07-15 01:13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08.32 KB)
  左边第一个是荷鲁斯、第二个是伊西斯(荷鲁斯的母亲)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66.11 KB)
  伟大的建筑艺术,连柱头都那么多款式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65.27 KB)
  和鹰神合影一个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17款嘉旅车顶行李架改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