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5-07-02 19:48 IP属地:未知
查看 3.4W | 回复 25
D2,打卡最后一个古刹:当阳玉泉寺
六年前看了风版的国清寺帖子,了解到了四大古刹:中国四大古刹是山东省济南市的灵岩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的国清寺、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的栖霞寺和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的玉泉寺。灵岩寺以“海内第一名剎”著称,国清寺为隋代天台宗祖庭,栖霞寺是佛教三论宗祖庭,玉泉寺拥有南方最大大雄宝殿。如今四大古刹就差最远的当阳玉泉寺了,上月自驾贵州,第一天直达当阳,第二天6.8参拜关陵后直奔玉泉寺完梦。

辞别关陵,半小时车程抵达玉泉山脚下。

这里显然游客众多,停车场比较远,车子不让开到山门前的停车场。

玉泉寺是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的千年古刹,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公元218年),隋代由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正式建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山门离古刹还有一段距离,应该是后修的。

左公右母

石狮是明朝风格。

回拍山门。玉泉寺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普净禅师在此结茅修行。隋开皇年间(581-600年),智者大师正式建寺,奠定了其作为天台宗祖庭之一的地位。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明清多次修缮,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停车场在玉泉路下边。寺院布局:坐西朝东的独特朝向,含弥勒殿、毗庐殿、藏经阁等建筑,山门为城门楼式,天王殿面阔七间,供奉汉白玉弥勒佛及四大天王像。

穿过山门继续前进,看了玉泉山是风水宝地,有新人在此结婚典礼。

下雨了,前方一座三门四柱牌楼,正面的字已经看不见了。

背面中间:堆蓝晚崔

路两边绿树成荫

不巧,最著名的玉泉寺铁塔被整体搬迁维修去了。铁塔本名“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千佛塔”,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为重瘗唐高宗、则天皇后所授舍利而铸建,仿木构楼阁式,八角十三级,通高16.945米,重26472公斤。铁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地宫为石质六角形竖井,内置汉白玉须弥座,座上置石函三重,函中供奉舍利;塔基、塔身均为生铁铸造,

流浪狗狗

塔基须弥座八面铸有铁围山、大海、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及石榴花饰纹,座八隅各铸顶塔力士一尊,状极威猛;塔身平座上铸有单钩阑,塔身各作四门,两两相对,隔层交错。

再往前应该是老山门了。上书:三楚名山

门前古石狮一对

背后:郡亭夕照

一路跟随的狗狗,后来才知道不是流浪狗。

舍利宫,大门紧锁。

玉泉寺的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由东而西轴线上,有三大建筑:天王、大雄、毗卢三殿,与天王殿隔溪相望的北宋铁塔和三园门牌坊,都向南偏离了该轴线。 三大建筑均是宫殿式的建筑。与中轴线建筑形成对照的,是南北两翼的附属建筑,各堂口体量相应减少,一律不用中轴线建筑所用的灰筒瓦,而改用小青瓦。以水墨画装饰墙面,不用重彩。南翼建筑,是三组深宅大院:西禅堂、藏经楼、 退居堂,是安养、阅藏、坐禅的地方。北翼建筑,是一组花园式的建筑,布局灵活,讲经台、般舟堂、东禅堂、大士阁(已毁)、圆通阁、送子庵,依山就势,高低错落。

阿弥陀佛国泰民安天王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坐西朝东,门前有宽阔的广场。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除了高大的中门 外,在尽间各开一园门,南尽间作票房。粉墙高5米;屋面为单檐硬山灰筒瓦顶,正脊的云龙拼版和吞脊大吻,全部是灰陶制品。殿内梁架为木结构穿斗式,是鄂西地方民居的一般做法。

石雕精美

殿内造像全为现代重塑。明间正面本尊,是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汉白玉石料。弥勒佛背后,雕塑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全身金盔金甲,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立,面向大雄宝殿。在天王殿南北梢间,塑四大天王像。天王殿始建时间不详,自明代以来经过多次重修。1990年,当阳市地方财政拨款,全落架大修天王殿。

穿过天王殿,两边荷花池

荷花美美开,惹游人驻足拍照。

我也来两张

大雄宝殿是南方最大的,盛唐遗风。大雄宝殿位居天王殿之后,两殿之间有丹池、青石甬道相连,建筑通高21米,台明面阔40米,进深30米,高0.4米,建筑面积1253平方米。大雄宝殿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历代重修。1982年至1984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全落架大修。

台明上立柱三层,即廊柱、檐柱、金柱各24根。72根立柱全部是金丝楠木,采用了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手法,榫卯结构。殿中斗拱,分内槽、外槽二种,共154朵。天花板共91块,每块厚0.05米,1.66米见方,上面用矿物颜色粘贴彩画,彩画种类有火珠、云龙、莲荷,色彩边缘以松烟墨重重勾勒。

天王殿后身

大雄宝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南有唐代千年古银杏,北有明代仅存的大塔柏,树下历代铁铸法器。

屋面为重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顶,正脊高1.3米,以40余块灰陶花版拼成,两面各有高浮雕5条腾云驾雾的蛟龙。正脊两头的吞脊大吻,各高1.8米,是明代典型的官式建筑造型手法。殿上檐“智者道场”直匾,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的手笔。

殿内并排砌有三个须弥座,中间的塑像为释迦牟尼佛,坐像与须弥座通高8米。南次间须弥座上供奉阿弥陀佛,北次间供奉药师佛。殿内南北山墙下,各塑罗汉九尊,皆为坐姿。另外,在殿内西北角供奉一尊铜胎地藏王菩萨坐像,东北角安装幽冥铁钟一口。

毗卢殿大堂即法堂,也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在寺院中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大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檐下悬挂“毗卢上方”匾,王任重题。大堂中央,供奉毗卢遮那佛一尊。佛座四周,龛内塑500罗汉坐像,另增一尊执扇济公像。大堂经历次改建,形成两坡水硬山小青瓦顶,结构简单。大堂南山墙有小门通观音堂,堂中塑千手千眼观音像一尊,堂中有小天井,天井内有小假山。

站在高台上回拍大雄宝殿

镜头放不下,再来一张。

走远点,隋唐风格的大雄宝殿。

继续爬梯探秘

回拍来路

观音灵感真言

上来右转有舍利塔一座。

四大皆空,现代作品。

俯拍

观音殿又名吞珠阁,在毗卢殿之后。观音殿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川湖总督蔡毓荣、守备刘汉臣捐造观世音菩萨泥金大像供奉于殿内。殿前平台上,放置元代大铁釜二口,铁香炉一只,四周植有桃、杏、石榴、柚子、罗汉松等果木树和观赏树。观音殿面宽五间,共两进,中隔天井,两侧有围屋,殿外筑有封闭的围墙,十分幽静。

天上天石牌坊

元代大铁釜

观音殿竖匾

出观音殿左转一直到水边

这里还有一个关帝庙

叫小关庙,因为关公身躯葬在当阳,此庙号称天下关公第一庙。

佛国长春

买了个玉泉寺铁塔冰箱贴了却没看到铁塔的遗憾。

古刹必有古树

啧啧,唐朝的银杏树,秋天更适合来玉泉寺。

郁郁葱葱

出来了

再见玉泉寺。

宜春长江大桥,下一站茶峒古镇,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