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利,傣语意思是打铁的地方,是西双版纳勐海县打洛镇的一个傣族村寨。该村与缅甸接壤,全村共有59户265人,龙利村现在主要是种植火龙果和橡胶。村中住宅、水田与林地紧密相依于国境线附近,四个中缅友谊界碑静静矗立,见证着两国的友好情谊,也赋予了这片土地别样的神圣与庄严。
踏入景区,仿若开启一场时空交错的奇妙之旅。景区内的国境线有1.7公里有四块中缅界碑,铁丝网的另一边就是缅甸。还有个进入缅甸的缓冲区,地上画了一条红线,线的两边分别是中国和缅甸,一脚跨两国。 踏入景区,仿若开启一场时空交错的奇妙之旅。
出游时间:2025-1-9
踏入景区,仿若开启一场时空交错的奇妙之旅。景区内的国境线有1.7公里有四块中缅界碑,铁丝网的另一边就是缅甸。还有个进入缅甸的缓冲区,地上画了一条红线,线的两边分别是中国和缅甸,一脚跨两国。 踏入景区,仿若开启一场时空交错的奇妙之旅。
出游时间:2025-1-9

记得22年第一来勐景来景区,不知道龙利村就在中缅第一寨勐景来后侧,也就是勐景来正门右侧,顺这条路直行1公里左右就是龙利村。

打洛口岸距龙利村2公里左右。


龙利桥,极边感恩第一桥
龙利桥跨过打洛江,源远流长泽润边陲,为感谢党的恩情,龙利桥被龙利群众誉为感恩桥。
龙利桥跨过打洛江,源远流长泽润边陲,为感谢党的恩情,龙利桥被龙利群众誉为感恩桥。

打洛江





火龙果园紧邻边境围栏。
龙利村周围金是火龙果,火龙果上掛的灯,晚安一片通明,问了一下村民为什么晚上点灯,听村民说就象给火龙果盖了个被子,原来如此啊。
龙利村周围金是火龙果,火龙果上掛的灯,晚安一片通明,问了一下村民为什么晚上点灯,听村民说就象给火龙果盖了个被子,原来如此啊。

沿途大片的火龙果地映入眼帘,泥土与果香交织,惬意极了。



村边火龙果一元一个,柚子10元三个,不光便宜而且还蛮好吃。




走进村里一片火龙果地,村民正拿着刀片割火龙果边缘,村民说这是在给火龙果授粉。





龙利村寨心,傣族所有村寨都是一寺一寨心。



菠萝蜜


226号界碑
界碑是中国国界和行政界线的分界标志之一。界碑两面镌刻或书写相邻的国名或行政建制名称及界碑编号,根据有关边界文件立于分界线上的特定地方。中国界碑如同矗立在边界线的卫士,守护着国家的边界线。龙利村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7公里,有4块中缅界碑和1块附碑。
界碑是中国国界和行政界线的分界标志之一。界碑两面镌刻或书写相邻的国名或行政建制名称及界碑编号,根据有关边界文件立于分界线上的特定地方。中国界碑如同矗立在边界线的卫士,守护着国家的边界线。龙利村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7公里,有4块中缅界碑和1块附碑。




一脚踏两国

龙利村彿寺


到了彿寺边境围栏前立一牌子游客止步,顺边境围栏往回走。



边境围栏


缅甸一侧

一水两国


227号界碑


友谊树
勐海县龙利村和缅四特区曼回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民心相通。为
延续中缅胞波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谊,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家在
227界碑旁共同种下了这颗菩提树,寓意友谊万古长青。
勐海县龙利村和缅四特区曼回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民心相通。为
延续中缅胞波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谊,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家在
227界碑旁共同种下了这颗菩提树,寓意友谊万古长青。


走过栈道中缅街


友谊门

极边第一村


中缅街没人





象龟小院

象龟


象龟











杨桃

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