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河南论坛 >  时代在变,百年来中国最时髦人的穿着

发表于 2016-09-06 10:51    IP属地:河南

查看 1W | 回复 16
时代在变,百年来中国最时髦人的穿着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1916年整个1910年代充斥着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的较量,衣服也随之成为纷争社会状态的特殊表现形式,改装易服成为当时新闻界乃至政界的热点话题。
可对当时的普通民众来说,西装还是个新生事物,保留了几百年的穿衣习惯一时也难以改变,大街上经常出现西装和传统中装混穿的人,一派亦中亦西、伦类难分的景象。

1916年,普通男人们的日常穿着还是中装长袍、马褂,长袍内穿西式长裤和皮鞋或者是中式灯笼裤与布鞋,而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以及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新青年则会在头上多加一顶宽檐洋礼帽,以示自己对先进思想文化的追求。
与男人不同,当时的大多数女人们在易服上持审慎、保守的态度,女性服饰在这一时期的变化也相对缓慢,由清末的上袄下裤变为上袄下裙,上衣腰身收窄,腰臀处呈曲线,裙子交清末略短,工艺和装饰上也做了简化,衣服整体更加称身,开始注意女人的曲线美。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皮带四件套+手套箱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06 10:52    IP属地:河南

1926年 1920年代同样是个风云变化的年代,但也正是这样的乱世,为服饰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此时出现的中山装和旗袍成为我国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服装样式。时至今日,在最重要的外事场合,我国领导人仍会选择身着中山装示人。

中山装的出现和普及带有极强的政治意味。虽然对其来源众说纷纭,但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中山装是某奉帮裁缝在孙中山的授意下设计制作出来的。
中山装的服装样式外观轮廓周正,结构合理、线条分明且功能性极强,符合国民传统审美习惯并恰当结合了当时的先进制衣工艺,成为当时政客们的日常着装,并被附着上民主、平等、创新的社会理想。
20年代,女权意识觉醒,追求平等进步的女性选择像男人一样穿袍,霎时间袍服似乎成了女人和男人平起平坐的文化符号。同时女人们越来越在意美丽这件事,开始了对美的追求。在20年代中期,女人们开始流行穿着旗袍。
但此时的旗袍与清末旗袍并没有太大差异,依旧保留了初始特征,宽肥,平直,长度略有缩短,袖子呈喇叭形(也称倒大袖),领子较高。
``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传祺GM8大灯改8个矩阵透镜...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06 10:53    IP属地:河南

1936年1930年代,以“不夜城”上海为中心,中国人深受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开始有了自己的时尚生活,灯红酒绿的歌舞厅,大饭店里的时装秀,以及街道上玲琅满目的进口商品。人们终于体验到外来文化中的躁动与刺激。

此时,西式服装已经完全被型男们接受,成为当时新派人士的标志,是政要、商人、知识界和都市职员的必备。此时的西装面料多采用进口呢绒,以单色或几何暗纹格为主,上装多为宽平驳领,下装则有2至3厘米的卷边,同时由于战事频繁的原因,军装也对此时男人着装有不小的影响。
旗袍则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成为女明星,交际花,新派女性和阔太太们的主要穿着,夏天她们穿上旗袍,打着洋伞或者戴上洋礼帽,冬天则在旗袍外裹上皮草。
此时的旗袍已经和民国初期的大不相同,融入了西方审美和剪裁工艺,高叉短摆,腰身曲线明显,袖子短只及肩,领子狭而挺括,领扣极为讲究,整体造型紧窄合体,凸显出女性玲珑有致的身材,也为婉约的东方美加入性感的味道。
``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体验全新一代W214奔驰E级...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06 10:53    IP属地:河南

1946年战争,1940年代的关键词,随之带来的经济拮据等问题对国民刚刚形成的时尚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为男女服装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西装依旧是上海等沿海大都市中上层男性的主要服饰,以三粒扣为主,粗花呢材质最为流行,也有人选择夸张的平驳型西装,西装外套和大衣的肩部有明显的厚垫肩,双排扣西装也很常见,只是版型变得更加宽松。
受战时环境的影响,此时女性服装趋于简洁和中性,款式各异的衬衫成为每个女性的必备行头,各种方格呢的小翻驳领男士西装,甚至是军装也曾在女性中有过流行。
这一状况同样发生在大陆另一岸的欧洲,同样受世界大战的影响,女性成为生产工作的主要劳动力,针对这种情况,Coco Chanel设计出便于工作的女裤,大受欢迎。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1傲虎换机脚轮轴承作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06 10:54    IP属地:河南

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确定服饰制度,但政治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使得穿着打扮和政治立场有意无意的挂钩,这对此时男女服装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受解放区简朴服饰和审美意识的影响,中山装、列宁装、人民装成为此时男女的日常主要穿着,西装革履和旗袍丝袜在改造大潮中销声匿迹,同时为了体现社会主义新气象,国民进入男女同装时期,服装不仅模糊了性别差异,还模糊了社会阶层、职业、地位,同时不分年龄,不分季节,不分场合。
日常着装中的列宁装是当时时尚的代表,主要特点为西式大驳领,右衽或左衽双排扣,腰间束腰带,三只或两只挖袋,胸前口袋或有或无,腰旁两只插袋,朴素无华,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带有独特的时代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6年,服装单一的局面曾被打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1956年1月,中央曾号召“人人穿花衣”,来体现社会主义生活的欣欣向荣

一时间,花衣服又重新回到女人们身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女装就是“布拉吉”,一种用大花布制作的连衣裙,这和当时我国正与苏联处在甜蜜期有一定关系。但很快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服装改革停止,“艰苦朴素”再次成为社会主流。
``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1899柏加1号汽车1:16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06 10:55    IP属地:河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各类物资凭票购买,国民服饰陷入更加单一的局面。

在“不爱红装爱武装”等思想影响下,由旧军装、旧军帽、武装皮带、解放鞋、红袖章、军挎包,毛主席像章构成的“红卫兵装”成为当时男女青年的时装,谁要是再手拿一本“红宝书”(毛主席语录)那就是最时髦的人了。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游成都后花园 巴郎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06 10:56    IP属地:河南

1976年,领袖逝世,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陷入了迷茫,开始用疑问的眼光审视过去和现实。青年们放下了“红宝书”,拿起课本,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人们也从未停止对美的追求,即便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经济困难时期,民众依然依靠自身智慧创造出一样极具时代特色的东西——“假领子”。
“假领子”其实是真的衬衫领,假在没有衬衫衣身,常常被用来套在旧内衣上,外面穿上外套只露出领子以充完整的衬衣。

总体而言,1976年人们的日常衣着和文革期间没有太大区别,也没能改变男女同装的局面,但年轻人已经开始自己动手,悄悄修改军裤肥大的裤腿,使之合体美观,同时海魂衫也在此时受到追捧,白色回力或飞跃鞋更是时髦人士的标配,出门前他们会用鞋粉把它刷白,或者干脆直接用粉笔灰往上抹,还有摩登女青年穿起了丝袜,却又因觉得有些暧昧而难为情。
中国即将迎来不会因为穿错衣服而付出惨重政治代价的年代。仅仅10年之后,人们迎来了咆哮的80年代。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从亚龙湾到五指山 无法阻挡的旅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06 11:02    IP属地:河南

1986年198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穿衣打扮,渴望程度近乎疯狂,电影电视剧中的人物造型成了重要的模仿对象,港式服装、港台歌曲、粤语和粤菜,这些被视为风尚的时髦物从香港经由广州流向全国各地。

当时时髦男青年的标准穿戴就是花格衬衫和紧绷臀部的喇叭裤,以及蛤蟆镜、长头发、大鬓角,手上提上录音机,不仅如此,有些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蛤蟆镜是正宗进口货,甚至舍不得撕掉镜片上的纸商标。
女性们除了喇叭裤、花衬衫和高跟鞋这样的穿着外,还有更多选择,前开襟的健美裤、筒裤等各种裤子,各式各样的连衣裙、风衣和西装,古典的,前卫的,露肩露背露肚皮的,半露半掩半透明的……女性美再次被社会所强调,女性心中对美的欲望也再次得到释放。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四川大学博物馆初探...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06 11:02    IP属地:河南

1996年 20世纪的尾巴上,人们开始强调后现代主义,改变过去上流社会时装为主流的时装文化,年轻人的、街头大众的真实生活得到重视。

1996年的男青年们普遍受到《古惑仔》这部香港电影的影响,纷纷模仿起电影主人公们的造型,下身穿着微微修身的牛仔裤,上身是白色吊带背心,外面套上皮夹克,时不时用水或者口水捋湿刘海,他们借此幻想自己成为陈浩南这样闯荡江湖、快意恩仇的热血男儿。
女青年们则深受“小一号”风格的影响,追求短小紧窄的着装风格,以及露和透的性感风格,露脐装就是最好的代表,与此同时,“后儿童现象”在大都市不断蔓延成为时尚,追求高挑修长理想身材的女青年纷纷爱上松糕鞋,再加上80年代西装热的余温,几样看似不相关的单品搭配到一起,形成了90年代最有特色的“后现代”风格。
``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静放一周后车子无法启动 只能修修补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06 11:03    IP属地:河南

2006年 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伴着迪士尼和NBA长大,他们推崇个性,敢于并热衷于展现自己身上不一样的地方,“秀”成了这一时期的关键词。

2006年,我们沉浸在宽松肥大的运动风中不能自拔,文化衫、牛仔裤和运动鞋这样的穿戴方式随处可见,同时我们对名牌产生了极大的渴望,生怕别人看不见衣服上NIKE、ADIDAS的 logo,而崇拜NBA球星的男青年们则以收集偶像同款手环为乐,时常戴在手上当做装饰。
女青年们则沉浸在一场由李宇春引发的中性风中,谁说男孩子气的女生就不够漂亮?她们剪短头发,穿起肥大的运动上衣,下面穿着性感的短裤,脚上则是当时颇为流行的NIKE Air Force 1,她们追星追得无比狂热,拿着32和旋的直板手机为偶像投票。
``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老途安的新装备太阳能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