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三线,三线!

发表于 2024-12-10 15:12    IP属地:未知

查看 107.1W | 回复 153
三线,三线!
爱卡币+49
共获得爱卡币
三线,大三线,三线建设。这个概念,是共和国发展史上辉煌却鲜为人知的浓重一笔。
建国后,中美交恶。1960年,中苏反目。国际形势留给我们的生存空间突然狭小,两个顶级大国同时把矛头指向我们,一个从北向南,一个从南向北,两个大C形对我形成全面的战略包围。本来印巴方向有个气眼,可当美苏合谋准备同时对我们进行“外科手术”时,伟人及第一代领导者们,出奇兵化解危机。关于这些内容,现在解密的资料太多了。而其中,大三线建设尤为重要。
我们的汉字“武”,拆开来就是“止戈为武”,止谁的戈?不战而屈人之兵,亮剑,止对手的戈。数十天前东风快递的发射就是这个作用,现在大家热议的大成都战略规划,也是这个作用。60年代大三线建设,同样是这个作用。关于“三线建设”,大家有空搜来看一个相关解读,这一笔,不能忘。
我是二代三线人,这里,给大家看一看:我的三线,我们二代三线人,记忆深处的、心中的三线......

上方大楼,是厂招待所。一楼是厂小卖部,我们的采购渠道远高于地方上的供销社,所以。供销社里没有的,我们小卖部有。地方上的学生仅能在书画中看到的香蕉的时候,走关系来我们子弟校读书的同学,可以在我们手上咬上一口。一楼左边那个门是厂办冰糕房,两分钱吃普通冰棍,三分钱能吃牛奶冰糕。牛奶,来自我们厂自己的奶牛场。
大楼左边小道两边是周围老乡摆摊,专门卖农产品给我们厂职工家属的“自由市场”。
右上方形小楼是我们自己的“托儿所”,托儿所右前方二层“干打垒”一层是地方专为“264信箱”设置的邮电所。二楼是厂公安科的治安室,90年代,我在这工作了几年。
画面右侧。公路下方是家属区“老六区”,右上角山坡上是“新六区”。

上图左上角同样是招待所,这与第一幅画是相反的角度。中上部是为我们生产所需专门设置的变电站。图中主要部分是“七区”生活区。今天,图中招待所、变电站还在,正中间的“干打垒”还保留有五分之一,其他的都不复存在,面目全非。

上图是“八区”生活区,排列整齐的“干打垒”依山而建,八区房屋多,集中,所以六、七十年代是孩子们最为集中的玩耍之处。我们在右侧电线杆底下的斜坡上“梭梭梭板”,坐“滑轮车”,在下面平坝“打阿片”(作业本纸折成的长方形纸片),“打豆腐干”(书本纸折成的正方形纸板),打“金桂银桂...某某某跪!”女孩们跳皮筋,或者男孩女孩一起“逮猫”。

上图是1975年以前的子弟校。在这里从小学一年级读到高二毕业。左上角那幢木结构房是校长办公室。多一句,我们的校长,与地方上的县长行政级别同级。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0 16:22    IP属地:未知

引用 kila 于 24-12-10 15:36 发表的回复
同为二代三线子弟
那你必须来郫县喝酒,没理由推了哈。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0 16:24    IP属地:未知

引用 kila 于 24-12-10 16:23 发表的回复
真的没法喝酒了,股骨头坏死
那就喝茶。好茶我还是有些。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0 21:11    IP属地:未知

引用 摆左还是摆右 于 24-12-10 16:39 发表的回复
398还是598?
来喝酒就和你详细摆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0 21:11    IP属地:未知

引用 成都高粱酒 于 24-12-10 16:47 发表的回复
是籍田那边的那个厂吗?
不是的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0 21:12    IP属地:未知

引用 河马阿杜 于 24-12-10 17:35 发表的回复
好熟悉的场景,第一次看348
这是1975年以前的...803信箱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0 22:01    IP属地:未知

引用 河马阿杜 于 24-12-10 21:29 发表的回复
小时候写信的地址就是:华蓥工农区803信箱
杜斌!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0 22:35    IP属地:未知

引用 河马阿杜 于 24-12-10 21:29 发表的回复
小时候写信的地址就是:华蓥工农区803信箱
刚才,厂里的几个老哥哥,“老秧”、“大波”他们才在我这喝完酒,刚走。我向他们询问。才问到最早使用的,是“重庆市2463信箱”。当年,很多工作被分配到这里的人,包括我的父亲,跑到重庆市,问遍各级政府部门,包括邮政局,没人知道这个2463在哪里。只能返回到分配工作的部门去询问,然后按指导,乘车近500公里,才来到这个重庆市2463信箱......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0 22:52    IP属地:未知

第一代三线人,国家一声令下,他们从一线城市,大上海的,首都北京的,哈尔滨的,西安的,重庆老兵工厂的。昆明的,从全国各地的城市里,一头扎进入了云贵川的大山深处,献了青春献子孙,父辈们和我们的这一生,深深地烙上了共和国三线军工的烙印。建设初期,边生产边那建设,双职工的家庭,夫妻俩下午6点半下班后,从隐藏在茂密森林覆盖的山沟里的厂区,赶回家属区里“干打垒”的家,匆匆地做饭吃饭,然后把放学回来的孩子反锁在家里,双双赶到有基建任务的施工现场,挖土、搬砖、背水泥,没有任何报酬地参加到基建“民工”的队伍中干活。现在的人们,永远不会懂得他们当时的付出,价值所在。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0 22:56    IP属地:未知

感谢版主加精!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