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智跑论坛|智跑军团 >  百城千镇风水篇

发表于 2018-07-15 20:53    IP属地:江苏

查看 9.4W | 回复 106
百城千镇风水篇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北京紫禁城—中国传统风水遗产精华

f1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皮带四件套+手套箱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15 20:55    IP属地:江苏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北京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时14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紫禁城”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星象学说,据说在天上,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是天帝所居的地方。依照天人对应的关系,人间帝王的宫殿便称为紫禁城。   紫禁城占地7.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为1.5平方公里,传说有房屋9999问半,紫禁城采用黄色琉璃瓦屋顶,有蓝色护城河和红色围墙把它与外界隔开。它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大型阳宅古典建筑群,同时还是风水与建筑完美结合的旷世杰作。

f1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传祺GM8大灯改8个矩阵透镜...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15 20:55    IP属地:江苏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从空中俯视,可以清楚看到紫禁城外皇城之内的环境明堂风水布局。紫禁城内外景观大多是人工建造而形成。由于紫禁城内没有山,所以便人工建造一座土山,称为万岁山(现称景山);城内没有水,所以便人工开凿一条河,名日金水河。金水河的河水曲曲弯弯地流经武英殿、太和门、文华殿、文渊阁、东华门等重要建筑和宫门前,将“生气”源源不绝地导人城内。紫禁城外建皇城,皇城外建内外京城,城郭层层包围,使它具备了依山环水、藏风聚气的理想风水环境。
  紫禁城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城内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寝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均位于中轴线上。其他宫殿如果没有建在中轴线上,也严格按照对称规则,分布在中轴线两端。整个紫禁城建筑都按照坐北朝南的朝向,进行统一布局。

f1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体验全新一代W214奔驰E级...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15 20:56    IP属地:江苏

紫禁城的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就是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以及东华门和西华门。位置分别设在天盘的坤申、壬子、乙辰和丙午宫位,传统风水对阳宅门户的特殊设置可见一斑。午门是正门,平面呈“凹”字形,以聚生气,中间洞开三门。在午门高大砖石墩台上建有崇楼五座,正楼九开问。这些都是“九五至尊”的象征。
  紫禁城城南半部以朝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城北半部则以后寝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辅以东侧的奉先殿、皇极殿,西侧的养心殿、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宗教活动、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廷”。前后布局严谨、秩序井然,体现了封建等级礼制的威严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f1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1傲虎换机脚轮轴承作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15 20:57    IP属地:江苏

紫禁城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艺术精华,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正统风水学的玄妙智慧。它通过巧妙的布局建造,达到人与自然的交融和谐,利用自然山水的生旺之气,达到地灵人杰的吉祥效应。这种内外和谐吉祥的风水格局,正是郭璞《葬书》所述的环境风水原则以及杨筠松《玉尺经》所云完美的风水格局的创造性运用。
  紫禁城风水建筑的丰富内涵,对我们辩证地继承与应用中国传统风水遗产精华,因地制宜地建造和谐吉祥的建筑风水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f1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1899柏加1号汽车1:16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15 20:59    IP属地:江苏

祭天之地 天坛中的风水讲究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据史料记载,天坛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f1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游成都后花园 巴郎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15 21:00    IP属地:江苏

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
  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时下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

f1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从亚龙湾到五指山 无法阻挡的旅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15 21:00    IP属地:江苏

内坛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轴线上,中间由长360米、宽30米的神道(丹陛桥)连成一个整体。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门、大祀殿(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附七星石)、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
  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非常显眼,细心的人会发现几乎北京最重要的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唯独天坛有点偏。这主要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听取了身边人的建议:天坛在紫禁城的东南方,它的位置要针对皇宫,按《易经》的说法,东南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将祭祀的地方放在这里,有利于皇帝,有利于大明王朝。
  光从选位置就能看出天坛的不一般,可见天坛里面的秘密还真是不少:从北门进去后,首先玄妙最多的就是祈年殿了。祈年殿在天坛绝对是明星建筑,因为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在你眼前都一样,整个一圈都是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据史料记载,最初的祈年殿是方形的,但是在建成后110年之后被嘉靖皇帝朱厚熜给改成现在的模样了。众所周知,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孩子,于是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堂兄弟朱厚熜。朱厚熜为了证明自己的帝位是顺应天意,特意按“天圆地方”的说法,把天坛的建筑都建成了圆形,于是祈年殿也被这样的创意给“改造”了。

f1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四川大学博物馆初探...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15 21:01    IP属地:江苏

作为皇帝祭天的重要场所圜丘坛之所以出名,不光是因为它是用来让皇帝祭天,有一部分原因是它建筑样式的奇特:没有顶。这个还是拜嘉靖皇帝朱厚熜所赐,如果按照天坛建造者永乐皇帝朱棣的想法,祭天和祭地都在祈年殿举行。而到了嘉靖皇帝的时候,他觉得这样不妥,天地应该分开祭拜,于是乎便建造了圜丘坛。嘉靖皇帝为了亲近老天爷,特意只建了坛,没有上面加“盖儿”。

f1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静放一周后车子无法启动 只能修修补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15 21:04    IP属地:江苏

老北京四合院风水秘诀“坎宅巽门”

f1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老途安的新装备太阳能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