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上海论坛 >  上分原创——卡拉羊再谈上海房产!

发表于 2018-03-20 22:0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14.8W | 回复 171
上分原创——卡拉羊再谈上海房产!
爱卡币+66
共获得爱卡币
最近聊多了物理,都快忘记卡拉羊其实在上分还是房地产的话题原创人之一啊。
早年和大蓝脸互怼的时候,都是10左右的事情了大概,过眼云烟,时间好快。
我很清楚的记得,当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说分析房价,短期看涨中期看平,长期看跌,但是从各种参数中可以分析——不仅要从地段来看,还要看供需关系,包括:土地是否宽裕,密度是否高,人口是否涌入,资金是否宽松,物业税(现在叫房地产税)是否征收。可是这个文章自己也找不到了,不知道为什么,难道GONE WITH THE WIND了?
当时金融危机后大蓝脸以为要321/12,可是现在活生生的把房产顶到了历史高位。以前追随大蓝脸的人,后来有很多骂大蓝脸毁一生的,所以DLL后来也没有怎么看见了。
很遗憾,我也不可能想到2018年上海市区内房价都上10万了,因为中间08/09年还是有一个谷底的。但是,我分析房价拿的那一连串东西,还是非常有用的,我觉得依然值得再次提及,重新从这些方面分析一下上海房价。
决定价格的,就是供需问题。这个毫无疑问,有任何一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哪怕商人再心黑,没有需求他也没有办法卖出高价。所以分析房价,依旧得在供需的大方向上进行研究。
1供需问题,首先就得看供应咯。房子的供应很简单,每年新开的楼盘是多少,上海有个网上房地产网,你们自己天天刷就可以了。现在国家开始关注租赁住房,这几年可能会有相当批次的推出,但是它不是用来卖的,对买卖市场来说影响会有,但是比较间接,就先不考虑了。当然,你要是也关注一点“面粉”的问题,那就经常注意看看上海市土地出让的公告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公开的新增供应。二手房自然也是供应,而且目前占市场比例比较大。
2.相对于直接房屋供应,比较难研究的是,供应的潜力到底有多少大。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没有研究过。卡拉羊在这里可以比较明确的说,近10年可供应的潜力是不大的。国家的土地政策,是任何地区都要保留一定额度的农用地,全国保留18亿亩耕地不变。上海也是要这样执行的,虽然崇明可以承担大部分农用地,但是外环以外(上海市区定义是外环内)的非崇明区域为了生态,依然要保留一定的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现在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保护的概念是不会在10年内有天翻地覆变化的。然后是国家有规划法,上海也刚刚通过2035年总体规划,这里对整个上海市的建设用地面积不扩大,做节约集约利用是有明确表述的,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还有一点,也不是所有建设用地都适合变成住宅,国家在做规划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平衡,一个地方的居住人口,要和这个地方的医疗、教育、商业设施配套;也需要考虑产业布局、办公等非居住用途的比例来获取经济动力。所以其实法律上,任何原规划为非居住改为居住都要经过漫长的规划论证过程,要专家参与,要公示,要审批,周期相当长。哪怕工业的改为商业,都需要比较复杂的审批,更不用说是改住宅了。所以这里看,供应量不会非常大。
3.供应量最大的变数,是二手房供应。目前二手房供应肯定占主体,但是一般来说,这个供应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有比例的,也不会突然大幅增长,特别是由于目前对卖出房子的房东要查有几套房收房产税的试点的原因,大部分多套房的房东一般都宁愿不动。这里最大的变数,其实就是房地产税(以前以为名称和美国一样叫物业税)。今年肯定会有房地产税相关立法推进的新闻,已经在人大计划内了。
在这里,插一段:再次和很多不懂房地产的人说明,我们国家不是所谓70年产权——土地法规定土地的产权永远是公有制的(分国有和集体所有,城市都是国有),70年是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而房屋的产权没有规定年限,物权法出台时对房屋产权的界定是永久性的。
房地产税到真不是什么创新税,就是拷贝美国的物业税。美国任何持有物业都要按照年评估价格的0.5%-2%(不是买卖成交价哦),进行纳税。也就是法律上土地你永远拥有,但是你也永远得缴税,所以底特律1美元的别墅也没有人接盘(估计一年得交几万美元呢)。在中国,理论上你一次性交了70年的土地使用费(不是你买房开始算,是从开发商获取土地使用权开始算哦)。那如果,房地产税是对70年使用权到期后收缴的费用,而保证房屋所有权永续,其实是合理的,当然纳税额是要好好计算才合理。
但目前的形式来看,上海试点了N年,是首套60平方米免税。那恐怕正式房产税可能只会给你第一套房屋的部分面积有免税优惠,对其它房屋无论是否到70年土地使用期限都可能会征税的。这个会和土地出让金的初衷原理不同,是一种调节税,用来抑制有钱人的过度占有,而让社会变得公平。因为70后可能买房的时候,1平米房价是平均月工资的2倍,90后买房的时候房价是月均工资的10倍了。国家除了追求经济收益,还是会考虑社会公平等问题。
结论是:如果房地产税,是一种调节税而不是土地出让金那样的地税主要来源,那一定会严重增加二手房的供应。而增加供应的,往往是老破小远的房子。注意,按照上海目前的做法,一律以60平方为免税额(甚至很多区没有严格执行,它们都是第一套无论多大都不算房产税,直接免税的),这样的后果是,越市中心,越贵单价的房子,越稀缺,供求关系越畸形!!!卡拉羊认识一个在某大型房企工作的朋友,他的说法是,现在,五千万的房子50个人抢一套,两千万的房子20个人抢一套,一千万的房子10个人抢一套,老旧破的房子没有人要。
需求端先不写了,等明天有空再写。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22:00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我发现供应端没有写全,所以这里补写以下。
4. 供应端还可以挖掘的一个量,是房子的建造容积率。
容积率就是:建筑总面积/占地面积。可能有个容易搞混的词语,叫建筑密度,这个是建筑1楼的占地平面/地块总平面的指标,不体现楼房的高度,容积率是要算楼房高度各层总面积的。一般的居住小区,容积率在上海,4.0属于比较高的高层了,2.0-3.0属于多层,1.0左右属于低密度住宅,就是别墅联排啥的啦。总体来说,上海的容积率并不高。你去过重庆就知道了,房子个个100米(国家规定,100米以上叫超高建筑,消防、安全都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超过100米都是摩天大楼那样管理了),间距还都很近。你去过香港更加有体会了,可能100米都不止,楼和楼还能握手的近。我手头没有上海的平均容积率指标(听说比东京低),但是我知道曼哈顿是10左右。北京二环内据说容积率是1左右,当然故宫是贡献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因为规划和谐的考虑,故宫附近肯定不能造高楼,所以容积率特别低。上海比北京高,但是也比较有限,最明显的就是容积率4的住宅小区都不是最多,大部分在2-3。
理论上,上海的容积率,还有潜力,但是现有地区基本上是不可能增加的。前面说了,规划调整要有公示,有专家评审,现在的居民是吃素的么,听说自己周边要早容积率超高的东西肯定一致反对,所以尽管上海市区建筑容积率不高,可是也不太有挖掘潜力了。
[ 本帖最后由 卡拉羊 于 2018-3-20 22:12 编辑 ]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22:00    IP属地:未知

5.还有一个供给面的因素在这里和大家探讨——农村宅基地
前面说过了,我们国家的所有土地都为公有制,分为两种所有权,一种叫国有土地,所有城市的地都是国有,无人区当然也是国有;在乡村,有村、镇集体的地方,土地就是另外一种所有制——集体所有。如果要把集体所有的土地,变为国有,叫做“征地”。而一般拆迁房子,是叫“征收”,用词不同请注意。
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是村集体,也不是个人的。现行法律上,对土地,村集体中的个人享有承包权、使用权;对于土地上的房屋,个人享有产权。这个房屋的产权,可以继承给村集体以外的继承人,但是土地使用权是不得继承给村集体以外的人的。所以这里产生了非常大的矛盾,目前还没有调节的法律法规出台,城市户口居民根本不能购买农村的房子。另外,农村也不是随便一块地就能造房子的,农村更加要保护好农用地、耕地,只能在允许建造的宅基地上造房子,所造的房子还必需符合规划规定的高度和退让道路等要求。
从这里可以看出,基本上农村宅基地对房地产的供应面,最近10年也没有办法显著增加。
[ 本帖最后由 卡拉羊 于 2018-3-21 08:32 编辑 ]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22:00    IP属地:未知

现在谈谈需求面。
6.先从宏观货币来看看吧。最近几年,M2的增速一直远超GDP增速,导致M2余额急剧膨胀。上分懂点金融的都在说人民币货币超发。我觉得,超发这个词语并不准确,如果是“超发”,必然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现在可以看到通货膨胀有,但不能算恶性,所以只能说是“多发”而不能算是“超发”。如果真的是“超发”,那汇率绝对不可能稳定,不管我们国内怎么控制,只会在外部有“黑市汇率”和“管控汇率”两个汇率价格,像东面半岛那样呢。
为什么M2余额会膨胀剧烈呢?其实就和房地产有莫大关系。
货币是什么——货币不是财富,而是计量财富的工具!!!!
M2的余额急剧膨胀,并不是因为GDP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相对应,而是因为有足够多需要计价的资产入市了,才需要那么多的货币!!!这里面,大部分的就是房地产。如果大家看过一篇分析海南航空的文章就应该知道,海航为什么可以一直在海外杠杆收购?就是因为它把自己旗下优质资产(主要是原来海口机场变成住宅的那个项目)去银行抵押融资来的。房地产一直是银行主要的抵押品,也是银行最喜欢接受的。于是,有房有地的企业、机构都主动盘活自己的资产,去换取流动资金,扩张去了。于是,原来的M2就不够了,只能配合着越来越多盘活自己房地产资产的企业,发行足够的货币了。
上面才是M2急剧膨胀的由头。如果靠发钱就能实现经济增长那是太幼稚了。如果认为GDP都靠发钱创造,还不及通胀,那也是不客观,我们的GDP是要减去CPI的值。尽管CPI和你个人通胀感受会不同,但总是一个客观不被忽略的数字。
货币发行和房地产融资是一个“正反馈”的激励过程,就像麦克风啸叫一样,被放大的声音又回到麦克风变成输入再一次的放大,一直循环到喇叭无法承受变成啸叫。这样的情况国家当然不希望看到,不允许出现,想提前调控。
于是今年,针对房地产的信贷政策越收越紧,也是为了要斩断M2和房地产之间互相激励的正反馈机制。不说开发商方面,就说个人房地产贷款难,都是普遍现象,加15%利息以外,放款周期还特别长,因为银行都有额度限制了。
目前来看,最打击房地产需求的是,货币政策正在走向一个紧缩的区域。美联储加息通道开启,世界量化宽松应该都是走向终结。资金成本将逐渐抬高,企业投资冲动会得到抑制。那么买房来抗通胀的效果也会变得不如从前。但是这个是有变数的,一切都是设立在美联储真的加息,结束QE的基础上。
[ 本帖最后由 卡拉羊 于 2018-3-21 08:55 编辑 ]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22:00    IP属地:未知

7.再看看需求方面的人口因素吧
全国人口出生率下降是事实,以后全国的人口增长变慢是必然趋势,谁都不否认。
但是全国人口下降,和核心大都市人口的上升趋势,并不会一致的。中国城镇化人口比例在57%左右,一般发达国家是80%,我们肯定在向那个80的趋势走,而吸引这部分人的还是大城市。在这里,还有一个数据,叫大城市率。这个比例,欧洲国家是很低的,比如德国的商业中心法兰克福,100万人都不到,中国随便找个3线城市都可以超过它了。但是,日本、韩国,甚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人口比例是很高的,都在50%左右,日本达到了60%。中国呢?24%左右。所以,中国人口进大城市,还是大势所趋。现在开放二孩了,有条件的家庭也开始都养二孩了,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上海本地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的一个补充。
综上所述,看不到任何因为人口方面的变化,上海房子需求会减少的理由。结论就是,人口面对于房价,要么没有大关系,要么还是得按照偏多因素理解。
[ 本帖最后由 卡拉羊 于 2018-3-21 11:46 编辑 ]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22:00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6
共获得爱卡币
8.看看目前市场的真实需求案例:
案例1.浦东原来海事大学那里的房子,因为ZF限价,要求按照当时前两年报预售许可时的价格卖,价格比周边商品房二手房还便宜。。。。可以说买到就赚200万。。。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据说一套房子10几个人打招呼。反正你们真想买也不一定买的到,就不详细说了。
案例2.我一个同学,杭州东新苑的公房,挂牌好久了,都降价了,还没有卖出。虽然不是上海,因为刚好没有认识上海卖老公房的人,但是基本上情况会类似。前几年涨价的时候是全部水涨船高,现在开始退潮后,老、旧、远的房子就明显开始降价了,降价也比较难卖了。这里,小房子到因为单价优势,还是成交比较活跃的。老旧远的大房子,反而有点更加难卖。要大房子的都是高端客户,会考虑更好的小区。
案例3.漕宝路中环附近某楼盘最近开盘,认筹要求交保证金120万现金。。。。。小区也是比较中端的。开发商就是要占款免息使用。据说每套房是6-7个人认筹。
所有综合案例可以看到,市场是有升,有降。新的升,老的降是非常明显的。
[ 本帖最后由 卡拉羊 于 2018-3-21 11:57 编辑 ]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22:00    IP属地:未知

9.房价是个系统性问题,不是一个线性问题。
后面的回帖中,不少同学都从某一个特定角度考虑房价,给出了自己的结论。这里本羊要提醒一下,房价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而不是简单问题。线性问题,是简单因果关系,如因为读书不够花时间所以考试不及格,只要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把它除掉就可以了(多花点时间读书,少打游戏)。而系统性问题,却是:
看似小问题,但是解决它得投入巨大资源。
多次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却总是无效。
问题本来应该容易解决,领导总是不解决。
ZF上下似乎对这个有障碍,避而不谈。
新人发现这个问题,老人一笑了之。
……
房价增长过快,就是典型的系统性问题。
绝对不存在一个点解决,房价就能按照理想走的方案。有人说,房价就是货币多少的体现,但是美国QE货币超发,房价刚开始还是下滑的,后来只是止住微微上行反弹,和QE的超发额度是不对应的。
就像要解决中国足球、篮球不行的问题,光请姚明来当篮协主席似乎还是不够的,这个系统,要从中小学选苗子,联赛机制,教练培养,海外训练,国际交流,大赛经验等等各种维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房价要想能够稳定住,也需要多角度,各种方向共同努力才可以。
[ 本帖最后由 卡拉羊 于 2018-3-21 22:29 编辑 ]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22:00    IP属地:未知

10.分析一下虹桥板块。
因为一个同学在留言里,提到了在虹桥买了独栋别墅,我刚好随便分析一下这个板块,以便读者考虑:
本来独栋还是很稀缺的,而且如果是第一套免征房地产税的话,别墅就会是更稀缺的资源。
虹桥也是将来重点发展的板块。虹桥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可能是浦东开发之后,市里最重视的板块了。买在这个地方还是不错的。市里关心虹桥的重点是,大型交通枢纽,连接江浙两省,有机场有高铁,有会展中心,有凌空SOHO这样的办公,有高端制造。还有虹桥长宁部分将建造一个宜家的旗舰店,已经快动工了。
整个虹桥地区那里,区域性的价差还是比较大的,一共涉及上海四个区,但是目前有一个管委会专门进行管理。
估计那个同学买的那里属于青浦区,是青浦接近市区最近的一块,区里比较重视,性价比比较高。
嘉定的一小块在苏州河北面,价格也贵,又不是嘉定的发展重点,距离江桥很近,江桥镇已经有了万达广场等,所以虹桥这里好像性价比一般。
虹桥的闵行的部分,价格已经涨起来了,也一直是原来比较富的人住的地区,虹桥镇到本来就是闵行的嘛,本地拆迁富豪比较多。插一个真实的段子,我一个朋友招了个实习生,月工资2000多按照最低工资发,但是每个月收房租都要用EXCEL表来计算——是典型虹桥拆二代,为人比较低调愿意工作的那种。闵行虹桥镇这块是虹桥的主体,商业配套也会多比较方便。
长宁区虹桥机场附近这板块一直是真正的上海隐形富豪区,从西郊宾馆到机场1号航站楼之间,那里是绝对的富豪区,5000万一套的别墅都是稀缺资源,一般在1亿元左右1套,但是仍然成交旺盛。上海市最成功人士如果住别墅很多都是那个区域啦,毕竟市区内想原来资本家一样搜齐一幢洋房别墅的概率是很低的。
[ 本帖最后由 卡拉羊 于 2018-3-21 22:54 编辑 ]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22:01    IP属地:未知

11.说个大点的话题——中国经济还能好吗?
要说西方看衰中国,说中国崩溃了从97年当时的恶性通胀说到现在了,每次咱们都化险为夷。当然我们不能抱有侥幸,但是也不必特别悲观。我这样说是有理由的,我不是教授,但是有人是,他做了那样的分析。他就是施展,他写了《中国史纲》,在罗振宇的“得到”APP里有有声版,99元,墙裂推荐你们也听一下。
在介绍为什么中国经济不用看衰前,我先说一个真的段子,2012年左右,我还真有同学在家囤积大米,生怕2012末日来临,或者到时候经济危机,大米飞涨,回到蒋经国打老虎的48/49年代呢。可是也什么都没有发生。哦,不算什么都没有发生,之前应该是发生了日本大地震和核泄露,他才这么恐慌的。
说到这个,就想到我们国家必需坚持粮食自给自足18亿亩耕地红线了,这个确实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
目前,生意是难做,可我还是看到身边一个个发家的案例,社会中仍然有SOCIAL LEDDER,仍然有人能够成功。DJI是我同学做的,10年以后才开始发力。有一个专注线下的母婴连锁叫海拍客,也是我同学开的。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反应。DJI的汪滔曾经说过,只有深圳有那么全的配套能够第一时间的凑齐所有需要的电子配件、产业链、配套,这就是中国成功的原因。深圳的房地产热,只是这个成功的一部分体现而已。
回到施展,他是外交大学教授,他写的《中国史纲》详细分析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所积累下来的民族特性,和咱们这个民族特性在当下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这里引述他的学术成果——他的核心结论是,目前世界格局,是一种双环轮回的“8”自行结构,而我们中国,就是这个“8”字形中间的点,我们中国就是:
“枢纽”!
为什么是枢纽呢?因为上面那个环,代表着西方高度发达的创新和第三产业,要实现西方高度发达的创新落地到生产,只有中国是最合适的,我们就是有强大的产业链配套,以及非常细致的社会分工,这个核心竞争力比东南亚各国都是厉害的,甚至比美国、英国这些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优势。
下面那个环,代表着比较一般甚至贫穷的资源型国家。它们有矿,有油,但是缺少基础设施,缺少把自己的矿、油变成财富的途径。而中国又是最合适帮它们修路,建筑基础设施,买它们的矿、油的国家。
两个环之间,就是中国,能够吧上面环的技术拿来,和下面环的基础原料进行整合、生产。


所以结论就是,21世纪,总算风水轮流转,该咱中国人发达一下了!


[ 本帖最后由 卡拉羊 于 2018-3-21 23:15 编辑 ]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22:01    IP属地:未知

占楼10
R①③⑤  ①③⑤
└┼┼┘  ├┼┤
  ②④    ②④R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