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牧马人论坛 >  『羌地果洛』③-拉加寺古渡口

发表于 2018-05-03 19:38    IP属地:河北

查看 6.9W | 回复 27
『羌地果洛』③-拉加寺古渡口
收听语音版,你可以在车上、路上、厨房、运动中、如厕中。。。收听,免得看手机累眼睛~~~

重要连接,前几期目录:
『羌地果洛』不走寻常路之-预告篇
『羌地果洛』①-穿越扎陵湖
『羌地果洛』②-冬给错纳湖

亲们好,我刚刚回到北京的家里,正在给大家打包车标邮寄车标,需要车标的速速发信息来吧。
羌地果洛的第三集来啦,上集我们说到走穿越路线去『冬给错纳湖』,到现在也没人跟我说说到底这个字咋念,经历了路上各种插曲之后,中间又杀回西宁领了个奖后,当天连夜南下一头又扎回藏区,现在我们就从贵南的『黄沙头』开始说起吧。
我的朋友中,很多是去过沙漠的,这当中还有很多人,对沙漠是相当熟悉,但像这种一座山隔开碧草和黄沙的真不多,山上还覆盖着青草,而那沙子就好像撒上去的粉面子。
简单查了一下,『黄沙头』是一个延绵十多公里的流动沙丘,据说每年以5-15米的速度向东南推进。风沙季节,大风吹起的沙土经常将公路掩埋,甚至多次逼迫公路改道,我猜所以就有了现在我看到的沙盖草原。
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叫『木格滩』,藏语“灾难滩”之意,是青海省共和盆地最大的沙漠化地区之一。对沙漠有兴趣童鞋,看到这张图,是不是突然就来了劲头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到『黄沙头』还是让我有些新鲜,这里曾经举办过赛事,但是我没有参加,比赛对于我,只是许多爱吃的菜中的一道,并非天天摆在餐桌上,但看到这样的景色,竟然有些后悔没能参加那一场比赛,可能是因为好奇吧,据说这的沙漠很难跑,因为不是纯沙。
这是快要离开时,远远看到的沙漠。

其实我在路上看到的大部分还是下面图中的景色,在这种风景里,其实也无所谓走到哪里了,就是随便在哪一停车,做做饭,吃吃东西,看看书,如果顺便来场暴风雨,我就找个高台隔窗看看雨,不行再睡一觉,天地之间,那就没谁了,就属我能,哈。。
我来的这个季节,应该是草最绿的时候了。


但是我没长时间停车,因为这里还不够偏僻,离国道省道都太近,虽然风景还不错,可只要有公路,人们就太容易抵达,你的心就太容易被打扰。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拍拍照片,来到了拉加寺,这是一个古渡口,是果洛地区的牧民在过去的年代通往贵德、湟中、西宁等繁华地区的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因为要渡黄河么,我所走的路,或许就是那时候的拉加商道,不过现在已经辉煌不在了。

拉加寺是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由七世达赖指派修建,是黄河上游极具影响力的格鲁派寺院,同样也是曾被毁掉后又重建的寺院。
据说拉加过去盛产砂金,在古代时候,这里又是交易集散地,又是商道,可以想象那时的拉加寺地区的繁荣景象,那时,藏族寺庙可是汇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教育于一身的~~
那么,脑补吧亲人们,大大小小的喇嘛进进出出神情严肃;精明的商人摆着各种地摊贩卖日用商品可能是毯子、罐子或其他什么;上了年纪的牧民牵着牲口可能还跟着藏獒,他们进城赶集腰弯的老低老低,他们可能购买生活必需品或者卖掉些什么。。。
人生一大苦恼就是不能随意穿越,人生旅行的终极,恐怕就是『穿越回古代、去未来看看』,这一切,让我们期待四维空间吧。。。关于这方面的话题,我们有机会再讨论。

穿越这么不靠谱的话题先不谈,眼前一个基本的问题,我已然无法解决,8.6-9.20期间,女人不可以入寺。
很多人第一想法可能会是性别歧视,或者带着对宗教未知领域的讳莫而不敢妄言。可是,大家有听说过,女人不允许进入寺庙的宗教礼仪吗,网上查了查,只有人说女人不可以进入寺庙的厨房,并且,怎么还有个时间期限?
后来,终于整明白,其实,是这样的:
在这个时间期限内,寺内的僧人会诵经,而这些经文对女人是不利的,这个牌子,是友好的告诉附近的女性常住民,这个期间不要进入寺庙以免被误伤,而对于我这类游客,可进可不进,偶尔一次,伤害不大
,各位亲们,有没有感觉,OMGD好神奇!~~~立刻马上就想去拜一拜


说实话拉加寺虽然看起来还是那样肃穆静谧有庄严,但时至今日寺庙附近的环境,从道路到建筑,从整洁到新旧程度,早已不复当年的一派繁荣,并不比中国式大乡镇好到哪里。
不过寺院旁边的寺院餐厅很让人豁然开朗:干净中带着藏式情调、静谧中带点神秘,因为这里的客人,除了我都是喇嘛,或者吃饭对谈,或者喝茶看书。
有个专心看书的喇嘛,见我一直看他,抬头微笑示意,然后继续专心看书。


坐在这里,看着窗外的寺院,还有街道上嬉戏的年轻小喇嘛,除了身披僧袍之外,与城里面刚刚放学的孩子似乎没什么区别,一样的童趣,一样的淘气打闹、朝气蓬勃、个性鲜明。我不禁想一个问题,同样鲜活的人在进入寺庙慢慢长大,和在社会里慢慢长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没有答案。

离开拉加寺,当初的古渡口现在已经是一座黄河大桥,过了桥,就算是进入真正的果洛了吧,人都说草原的天气就是小姑娘的脸,当真晴雨不定,天越来越阴沉,雨开始劈哩叭啦的落下来,并且最终越来越大。
当天气由晴转阴的过程,阴沉着的天空还能不时透出些阳光,这时就抓紧拍美丽的风景吧,摄影就是光与影的艺术,抓住稍瞬即逝的大自然的光影是一种幸福。

再之后,就是磅礴大雨了,之前说了,我去的时候,正赶上雨季,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雨季可能会有些什么吧,狂风、骤雨、小冰雹之后:
首先是山体滑坡,还好我经过的时间不早不晚,早了,正好被砸到,晚了,路可能就堵住了。
然后是,山洪。我在峡谷里一边走,一边看那些牧民的帐篷、房子,就那样被洪水冲刷着,一边冲刷,一边还在继续袅袅炊烟,或许前一刻,一脸高原红的牧民姑娘还在生火做饭,现在她已经跑出来站在帐篷附近略高一点的地方,现在山洪冲刷走了很多他们的物品,也冲刷走了很多我心里的美好。
在我的游记里,大部分时间都是晴天白云碧草,山坡上一座座牧民帐篷,怡然自得,超凡脱俗,内心宁静,世外桃源。但很少提及生活的艰辛,枯燥,疾病,灾害,各种无助。
就像中国有那么多自然村慢慢变成了空心村,我们会责怪人们背离土地冲进大城市;内蒙的牧民搬离蒙古包住进镇上的楼房,我们会责怪民族文化遗失;我们担心那些有着各种民族特色的、原汁原味的、土生土长的人们一旦离开了故土,原生态文化就慢慢消失殆尽,再想看到那些文化,就只能从那些商业的、刻意的、演戏般的戏法里略知一二了,那就像从书中看美食一样,写的再好,和真正吃到,完全是两回事。
那么再回头看看,当我们亲眼看着保持原生态生活方式的他们面临对我们而言很无所谓的一场暴风雨,遭受的损失、恐惧、怨忿,有啥理由还要求人家停留在那里。因此,原生态生活的偶遇,可遇不可求,只会越来越少,人人都有追求先进美好生活的权利。
由此得出结论,不是世界那么大,我们得去看看,是世界变化快,再不去看就没了,多看一眼是一眼,
~~

好了,雨过天晴进城看看吧,这下水系统也是真成问题,这么一个阵雨就开始看海了,我在海里飘来飘去的找酒店,能住酒店咱就不露营了好不


闲言少叙,今天就到这里吧,下一集,我们又将开启疯狂的没路找路的故事,并且,找到了安静的、怕人的湖边营地,伴随着我入梦的,是身边的佛塔和随时可能到来的山洪,于是我决定睡在佛塔旁,愿佛祖保佑。
最后看看路线:
这一集没有什么特殊路线,从贵南出来直接上S101,按照导航(去果洛方向)一直在s101上走即可,中间路过拉加寺,地图就不附了。
算了,还是附上吧


微信,大乌乌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宝来1.6 MK4 低碳修复空滤盒...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3 20:19    IP属地:北京

引用 弓长^_^ 于 2018-5-3 19:56 发表的回复
看大片

微信,大乌乌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给夏朗换上雪地胎...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5 08:53    IP属地:北京

引用 我是男儿我是山 于 2018-5-8 15:42 发表的回复
真是风景如画
的确很美
微信,大乌乌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国产电动车600天使用感受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5 08:54    IP属地:北京

引用 sunnymonkey 于 2018-5-7 17:38 发表的回复
好文好图好导游
哈,变身导游了?这个真不擅长。
微信,大乌乌

[每日热点]:【新车】宝马iX3告诉你传统大厂电动车优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