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庆幸自己在 30 岁以前走上了创业这条路

发表于 2018-04-24 09:32    IP属地:未知

查看 142.4W | 回复 104
庆幸自己在 30 岁以前走上了创业这条路
爱卡币+26
共获得爱卡币
我叫小胖友
最近事情不多,摆点小胖友的创业故事和一些思考,这是我的第一次创业。
创业这个词现在都已经要说烂了,很多年前,一说起创业,总让人有点膨胀,仿佛这就是一个跨越阶级,迎来财富自由,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最佳通道。
先不说创业的结果是失败还是成功,不说赚钱与否,这一段经历本身是很有趣的。
吴晓波书里有一句话,“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都如同一粒被糖衣包裹着的巧克力,它也许是甜蜜的,也许是苦涩的,但是,其内心却是一致焦虑的。“
对于我来说,这段创业经历还没结束,所以没有终章,未来依旧迷茫,依旧焦虑,依旧战战业业如履薄冰~
我出生在1991年,“罐头换飞机”的疯狂年代,不过跟我没得啥子关系,等我们这一代开始展露头角的时候,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早就已经过去了,现在讨论的更多的话题似乎都是消费升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5年底,开始研究家用新风系统,3个月之后,卖出了第一台新风机,当时998元,没错,只要998,包安装,我扛着打孔设备去安装的。
到2018年4月,创业两年有余,粗略计算一下,一共服务了近4000个家庭,卖出去1万台新风机。
充满激情的时候就会丧失理性,充满理性的时候就会丧失激情。------沃兹基硕德
第一次创业,2016到2018,从0开始到现在,小胖友充满激情的走了不少弯路,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这段经历本身,真要说钱,可能还没得上班赚的多,更没得毕业就买房的同学些过的滋润,更不敢去想2年多的时间成本,创业败家,房产兴邦。。。哎,说多了都是泪,现在每天想的更多的都是怎样才能让企业和品牌活下去,怎么样才能存活的久一些。这条路,我想要坚持下去。
“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这句话是任正非说的,向死而生,创业应该就是这样的,认知不升级,产业不升级,等待的就是凋零和死亡,我们还很渺小,但是我们不怂,大步往前走,就是干。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24 09:34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7
共获得爱卡币
一,需求需求需求
小胖友怎么开始创业的呢?发现需求。
需求这个东西太重要了,任何商业都离不开需求,无论2B还是2C的业务。我们去做一个产品,做一个服务都是为了去满足某一种需求,满足需求了,才能创造出来价值。需求千奇百怪,找到真正的需求,创业已经成功一半了。
在你所处的环境里面,你一定能够找到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但这个需求不一定是你的产品。当然,做产品之前,看看你准备做的产品还有没有机会,商学院第一个工具就是swot分析,有机会 opportunity才能成功。不是每个产品一定能找到机会。 有些产品是不应该出现在世界上的,比如挂在筷子的风扇,吃面时可以让面变凉。这个产品一定是有需求的, 但不可能成功。因为消费者得到的收益远远小于付出的成本。
小胖友第一次创业做的是做硬件产品,很容易想到,也很没有门槛的生意。简单来说,发现需求,做出来产品或者服务,然后用合适方式卖出去。每一个环节都不难,前期主要是靠执行能力和一点点运气。一开始瞄准家用新风系统这个市场,核心技术不难,甚至技术壁垒很低,拼的是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和渠道能力。
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可以看看两年前我在爱卡发的第一篇帖子
网页链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24 09:37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6
共获得爱卡币
2016年以前,我们发现那些比较在意空气质量的家庭里面,超过90%都是选择购买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市场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但我一直觉得新风系统比空气净化器好用,那个时候晓得新风系统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在家用领域,可以选择解决方案也少的可怜。
那等大家都搞明白了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基本原理的时候,新风系统会不会像空调一样普及到每个家庭呢?我曾经天真的算了一笔帐,就光拿成都来说,600-700万个家庭,10%关注空气问题,这里面10%的人买新风系统,做一套客单价3000-4000左右新风系统,一年销售额起码都是1-2个亿,妥妥的,而且现在空气那么差,装新风系统家庭的比例有没有可能提升到50-60%呢?那个时候,再加上全国市场,纳斯达克敲钟那不是指日可待?
而且还有滤网更换、售后维修这些,只要铺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光是靠滤网就可以稳定产生现金流。
可惜上面都是天真的理想,实际情况比这个骨感很多。。。在新风2C的业务里面,在渠道、资金、核心技术这几块,我们都很难设立壁垒。这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问题,等你把生意做起来了,狼就来了。
16年的时候我拿了很多数据来分析这个事情的可行性,对我当时创业的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据来源不方便公开,所以马赛克掉了。当时我们发现做新风产品还是有很大机会的,第一大家对空气污染的敏感度还比较高,第二自主小品牌还有机会,只要产品足够有效果足够有性价比。刚开始做产品的思路,主要就是冲着效果和性价比去做的。
至于其他的?哈哈,没敢想太多。太理性,想太多,就迈不出去一地步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24 09:41    IP属地:未知

二,产品,用户体验和市场
创业的费用,自己出了一部分,游说了很久找老爸老妈借了一部分,加起来一共10万,钱不多,所以都很省,反正就这样跳进了火坑。
我的想法很简单,当时租了一个公寓,就在里面搞研发,各种各样的仪器原材料堆了一屋子。
我们团队没有懂销售的人,不懂销售,也不懂渠道,当时想的就是先把产品弄出来,拿去试水,东西做出来了,就拿到朋友三四那里去拿给他们用。
好在那个时候市场类似的产品很少,总共都不超过10款,而且定位定价天差万别。产品拿去装上了,虽然丑,但是效果很好啊,家里的灰尘减少一大半,PM2.5极速下降,很多人没见过这个东西,也不懂,但还是很认可这个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安装出去的每一台新风机,都一个一个的去收集产品使用的反馈,然后回来把这些反馈拿来改进产品。
有时候设计产品的时候,理想是很好的,但是也不得不为一些设计之外的东西妥协,工艺啊,成本啊,功能啊这些。那个时候产量很小,销售量也很小,设计出来的模型就放在那里,投钱弄一套模具的费用至少是50万,面对未知的市场销售情况,还不敢投入那么多钱来赌市场。。。(这个设计现在还停留电脑里面,一直没生产)

我们做出来的第一代产品和现在的相比,差距已经非常大了,得益于每一个用户反馈,半年多时间,一直在更新,迭代。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24 09:46    IP属地:未知

三,有点成果的时候千万不要膨胀
我们的产品定位还比较清晰,就这样慢慢的积累的不少用户,基本都是靠口碑,需求在增加,订单在膨胀,我们的心也在膨胀,第一次批量生产,数量定在了1000台,但由于缺乏供应链经验,这1000台对我们来说简直是灾难。
1,原材料检验。我们太相信供应商了,之前的几次合作,包括这次的样品,质量都非常好。结果在批量生产的时候出状况,10个电机里面,5个都出现异响,滤网密封不足,导致整体过滤效率严重低于预期。生产好的设备全部拆了重来,滤网召回等等等,一个个大坑等我们去填。

2,我们想把安装服务做到最好,在成都,所有的安装任务都是自己的安装团队在负责,刚开始一共就2个人,有时候订单多了,我就扛着机器换上工作服跑去安装,白天跑安装,晚上工作。
刚开始没有订单管理系统,派单系统,效率极低,2个一天人跑下来,能安装个3-4台就很不错了。后来订单多的时候,整个团队都在忙着处理安装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不一样。
我还记得16年底最长等待时间是20天。。。我很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那个时候我们有15个安装师傅,忙得叫苦连天。
当然,这些不尽如人意的不良操作,导致我们失去了很多潜在用户,产品的失误,让我们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去补救,反而在用户运营、营销、渠道上投入的时间几被挤压的非常有限。。。错过了扩张市场占有率的最佳时机,经销商、代理商、普通客户都主动的找上门来,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处理,那个时候市面上几乎没有竞品。后来竞争就越来越激烈。
经历了种种困难,我们16年底的销量停在了这1000台,如果不是这些失误,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销量翻五倍。解决完了这1000套新风设备的,我们开始内功修炼,优化供应链采购体系,优化装配流水线,完善安装体系,优化售后体系等等操作,把新产品的合格率控制在了97%以上。
这些为17年的销售做好了铺垫,3月在爱卡做过一次团购活动,200个左右的用户,几乎10天就全部搞定,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订单口碑都在慢慢的回暖,17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团队C端的销售情况,慢慢的开始带动了一些B端的业务,小学、幼儿园、酒店、健身房的一些小工程小项目慢慢的开始多起来了,对我们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当C端面临大资本,大资源进来切这个蛋糕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些自留地。
我觉得生在这个时代挺幸运的,想做什么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可以让我们更加轻易的获取想获得的资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24 09:51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16
共获得爱卡币
四,写在后面
我觉得创业就像一个RPG游戏,不断的打装备、升级经验、升级认知、升级装备才能活下来走在的前面,当然这里面也不乏氪金的人名币玩家。
我要求自己的想法,必须比3个月前升级一次,3个月之后再来看这段文字的时候觉得很幼稚,就可以了。
有时候创始人的认知就是公司的天花板,我的思考质量,直接决定了团队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
在爱卡大家喜欢讨论阶层流动的问题,对于中产或者新中产津津乐道,混迹这个所谓的“中产论坛”,我发现这里的人对于很多事情都能瞬间讲出偏向本质性的认知,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认知水平,决定了路有多远,天有多高。
创业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还比较多,我发现其中成功的人在认知上都有趋同性:价值导向、逻辑性、坚韧坚持、危机感、延缓欲望满足能力、好奇心、好胜心、结果导向。这几个特质约优秀,走的越远。
创业的高度不确定性与变化性,决定了它是一场认知求生游戏。唯有经受住一轮轮的认知升级的人,才能在一轮轮的淘汰缩圈中活下来。
我24岁到26岁的经历大概就是这样,迷茫、焦虑、危机感始终伴随的我,好奇心、激情、求知欲也一直随我前行。
总之,我挺庆幸自己在 30 岁以前走上了创业这条路。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24 09:54    IP属地:未知

如果你对新风系统有什么不了解的,随时联系小胖友,在我能力范围以内的,一定尽量解答。
祝大家生活愉快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24 10:10    IP属地:未知

引用 yesme2005 于 18-04-24 09:54 发表的回复
比较看好你的产品。。。
目前是淡季,建议加速产品升级。。。因为你做的是无管道新风,门槛很低,中国这个地方,没门槛的产品很快就会出现无数竞争者,而且大多都是无脑拼价格,很快就将整个行业拉入红海了。。。
我没用过你的产品,不太了解目前你产品到哪个阶段了。不过看你998价格算是很入门的产品,不知是不是有中高端产品,红海后最难生存的就是低端产品。。。即便是低端,也要体现一点差异化,哪怕加入一些没啥用的...
大兄弟每条都说在点子上的。
新风16年火了一把,17年底已经冒出来了无数的竞争者,市场荒蛮过后,慢慢开始趋于正规化,各类产品进入各自的细分市场,定位不清晰同质化严重的产品走向没落。
壁挂新风确实门槛不高且已经同质化严重,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杀出重围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24 10:23    IP属地:未知

引用 若凡贝贝 于 18-04-24 10:09 发表的回复
一万台,一台赚300也是300万,上啥班三年有300万工资?就算一台赚100,也有100万吧,年薪纯30多万也是绝对的金领了。
帐不能这样子算,还有各种各样的投入啊,费用啊。。。看起来还感觉可以,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理想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24 10:30    IP属地:未知

引用 cdmender 于 18-04-24 10:13 发表的回复
年轻就是好,敢想敢干。
当初几次想出来干,因为各种原因,唉,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自己没有魄力,佩服楼主。
还有楼主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没看出来了呢?感觉目前这个行业门槛比较低样,各种产品都是成品的工业品,自己多半只做一个外壳。唯一技术要求高一点的就是个控制器。之前我也做了个控制器,就交流电机控制花了些时间,其他都很容易样。
要知道如果技术门槛低的话,很容易被家电大厂或者新入场巨兽吃掉哦,比如小米这种。
就是这个问题哈,市场空间比较大,但是门槛低,百花争鸣,这个行业渠道为王。
做之前其实没想那么多,就冲进来了,既然来了,就死磕嘛。
总有失败的一天,在这之前我们创造了属于我们的价值就行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