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凌轩论坛 >  北京:柳影萧疏秋日寒

发表于 2017-04-02 15:07    IP属地:未知

「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西北,占地290公顷(合4400亩),是清朝的行宫和大型皇家园林。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重建于光绪年间,曾属于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之一。颐和园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是中国园林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1998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昆明湖占颐和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万寿山分为前山、后山两部分,前山有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石舫、乐寿堂、国花台、听鹂馆、画中游(因前景美丽如画而得此名)等景点。后山中路为规模宏大的汉藏风格寺庙殿宇,周围点缀以数座小型山间园林,有苏州街、谐趣园、花承阁、赅春园、丁香院、四大部洲、须弥灵境、香岩宗印之阁等建筑。昆明湖中有一岛,名南湖岛。昆明湖两岸仿照西湖修了东堤和西堤。」
去完北大我原本是想去清华的,但你懂的……那句魔咒般的“来都来了”,居然动了心思去颐和园。之前明明不打算去任何景点的,因为怕人太多留下不好的印象。事实证明,还是之前的想法比较靠谱……
想说一下北大门口的小摊贩真是不太厚道,估计和踩人力车的是一伙的,问他去颐和园怎么走,他说坐人力车啊,就10块钱很快就到了,然后我说我想坐公交,他就说这里没有公交,其实站台就在10米外。我等车的时候,人力车师傅一直在拉客,没有人上车,他扔了一句现在的人可真抠门,10块钱都不肯花,就走了。其实去颐和园肯定不止10块钱,10块钱是去清华和圆明园的价格。
我不是从正门进去的,人比较多,但是还没有多到恐怖,头一热买了60的套票,里面含4个巨坑爹的收费景点。
这是我的黄金周景点初游,也算是人生被完整了,如果你想让一个地方在你心里形象尽毁,请在黄金周光顾。应该是很美的皇家园林,我满眼都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坦白说我真没想到颐和园也这么热门,结果被人鄙视了,说颐和园其实很不错的。原本还有那么一点想去故宫,果断放弃,反正我一点都不喜欢清朝,逛这些地方也没啥感觉,名胜古迹的话我还是更喜欢秦唐的西安~

给人画像的。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2 15:07    IP属地:未知


酷炫的自拍架。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2 15:08    IP属地:未知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2 15:09    IP属地:未知

「昆明湖位于北京西郊颐和园内,北倚万寿山,面积3300余亩,约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
金时引金山(万寿山)下的水汇成金水河,称为金海。元代定都北京后,经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发上游水源,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注入湖中,改称瓮山泊(万寿山原称瓮山),成为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酷似江南风景,遂有“西湖”之称。清乾隆建清漪园时,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每年夏天在湖上练武演操。
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
围着巨坑爹的苏州河走了一圈,一直在想这么窄的路,还没有护栏,真的没人掉下去么。然后爬了一个对此时此刻的我来说很高的山,我想应该可能大概是万寿山,就来到了昆明湖。当时我只想跟着人群快点出去,都没仔细看那个画了很多画全都不一样的很酷炫的长廊……
等到下雪的时候,我想再来看看颐和园,也去看看故宫,不过这时候问题来了……
天气预报哪家强?我要在知道北京下了雪的时候打个飞的过去吗?

拍景全是人干脆拍人。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2 15:11    IP属地:未知

「东直门内大街东起东直门立交桥西端,西到交道口东大街,全长1400余米。东直门是明朝、清朝的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始建于元朝,明朝初年改建。元朝时称“崇仁门”,明朝时称“东直门”。1970年修建北京地铁时拆除,1971年在原址兴建东直门立交桥。
东直门内大街东端北侧旧有东药王庙。西端泛称北新桥,旧有精忠庙,位于原“大华百货公司”的西南角。庙内有井,井内有铁链,民间传说铁链缚有恶龙,恶龙一出则北京城将被洪水淹没。
1997年左右,东直门内大街初步成为北京知名的餐饮街,尤以夜市为盛,故俗称“鬼街”。1997年开始,北新桥街道每年投资4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簋街造景造市活动。2000年,有关部门将“鬼街”雅化作“簋街”,因为簋是中国古代装食物的器皿,且读音与“鬼”相同。2000年,簋街被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命名为商业特色街——东直门内餐饮街。2001年,由于危旧房改造和市政道路改造,簋街从东直门立交桥至小街十字路口以东两侧的商家全部拆迁,簋街只剩下西半部分。随着市政道路改造完成,簋街于2002年重张。」
本来想去清华的,精疲力尽的坐在车上看着清华门口的队伍,果断放弃,直接坐回青旅。因为喜欢吃灌肠,就在网上搜了一下附近的灌肠,百度地图看到了老于灌肠,大众点评一下,四星半,在簋街,果断去了。
我去的时候5点过,刚出摊,摊主是个北京人,叫卖和说相声一样,之后我还给朋友模仿了一下,被众人表扬已经是个合格的相声演员了。= =
院子口摆了个炉子,切好的灌肠和钱盒子放一边,15块一份,自己丢钱进去,自己找钱,不用排队,他说他记得住,其实呢,根本记不住,但是因为他很好玩,也没人计较。他说这院子是他家的,里面麦垬咖啡的店主是他弟,后来我们求证了,他说的都是真的。果然是“家门口摆摊卖灌肠”。
有人问他炸一锅要多长时间,他说快了2分XX秒,慢了3分XX秒,我没有记住。一锅大概7、8份,感觉他一晚上能赚好多钱。基本上客人都是外地人,全是被他的单口相声吸引了。除了蒜水之外,他还准备了辣椒,不过会告诉你蒜水才是正宗的,吃不惯可以配辣椒。
他的灌肠炸的很透,说是北京最好吃的
灌肠,北京台美食频道的来采访过他都拒绝了。V总说这种才是正宗的,不过我更喜欢姚记炸的不太透的,因为我本身不是非常喜欢酥脆口感……0
忍不住记录一些老于说的话,真的不停口的,特别有意思,我后来带V总和大王来了,可惜没有见到。
“哎内小姑娘,小嘴儿一咧,那叫一漂亮,小脚一踮,和跳芭蕾似的,来不来一份灌肠,老北京最好吃的灌肠。”
“这妹妹,长的浓眉大眼的,这男孩,女孩杀手啊,内小宝盖儿头,怎么剪的啊!”
“哎,阿姨,您是北京人吗?哎!我就喜欢年纪大的,因为见得多,知道我这是好货!”
“来,小姑娘和我说,老于灌肠,牛B!啥?土鳖?哎……说我土鳖呢。”

老于。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2 15:11    IP属地:未知


锅里的。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3 12:34    IP属地:未知


一份这么多。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3 12:35    IP属地:未知

昨天和V总路过这里,她说这家店也很有名。在老于家吃了两份灌肠,分开要的,所以等的时间长了点,就聊了几句天。他说姚记根本不好吃,要去北新桥吃卤煮。正合我意,火速前往。进去之后队伍拍了老长,也是交钱然后去领外一个窗口端卤煮。
没吃出来和姚记的差别……但是整体感觉真的正宗一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一个饭桶的直觉。还配了一份泡菜,味道不错,不过也不便宜。卤煮分大肠卤煮和小肠卤煮,我问一起排队的本地人差别是啥,她告诉我一个大肠做的,一个小肠做的……觉得我的智商已经余额不足了。

大肠卤煮。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3 12:35    IP属地:未知


四川泡菜。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3 12:36    IP属地:未知

今天出片率很低。我是作死小能手。
正常情况下我穿普通的凉鞋和单鞋暴走一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上次在成都和这次在北京都碰到了下雨,于是鞋子就穿不住了,怕踩水,湿了之后也会磨脚。再加上当时我特别的冷,决定去买一件衣服和一双球鞋。
问了V总她爱逛的商场,找车过去,逛了优衣库和H&M,没有合适的外套,Snidel倒是看上一件,连价格都没问。于是我想宁缺毋滥,冷点就冷点吧,又找了最近的匡威,买了一双我一直想要,却没有买的黑色搭扣布鞋,然后回青旅调整一下,再出发。
鉴于北京特别大,这么一折腾就去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因为昨天不太愉快,本来还有点想去的故宫和国博彻底放弃,开始扫胡同。不过之前由于推翻了第一版胡同游的行程,也没有做太多的功课,只能看着百度地图一片片的走。
图片和地名的对应可能不太准确,时间还有点混乱,因为来来去去的走了好几圈,自己也不知道哪里是哪里了。
早上在巷口吃了一顿很简单、很家常,但很舒服的早餐,小米粥、萝卜干和小笼包,胃里暖暖的很舒服,然后坐地铁到雍和宫,沿着藏经馆胡同一路走。
天气不好,断断续续的有雨,路上有街坊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聊天,讨论中午吃什么,让我又想起来很多年前,在老家的家属院里,各家的厨房都在过道上,家门从来不关,每天都和邻居打招呼、聊天的日子。现在住的房子,我连邻居姓什么,家里有几口人都不知道。

小米粥。

你认真生活就对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