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恋爱物语 >  来看看嗲嗲的上海小吃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2 11:46    IP属地:未知

引用 vincent-song 于 2019-11-12 11:42:43 发表的回复
上海小笼馒头面皮是不发酵的,生煎是半发酵的。
哦哦,
我吃的都是假的

就是5月8号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2 11:47    IP属地:未知

引用 vincent-song 于 2019-11-12 11:46:42 发表的回复
碰到黑心店家了?
呃,也不算是吧,
北方本来就没桂花

就是5月8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9-11-12 11:53    IP属地:未知

非常好,勾起了食欲。文中有一段很贴切。南翔镇的小笼馒头已经不太符合市区人的口味。去年特地和友人一起去了一趟南翔,还到了总店品尝。就吃了一口,和朋友相视一眼,都表现出了失望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2 13:49    IP属地:未知

引用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7:26 发表的回复
“吃”在上海话里有喜欢的意思,上海是座移民城市,上海本帮菜是一种融合菜,地处江尾海头,中西交融,上海人也确实什么都吃。
...

再难也要坚持,再好也要淡泊,再差也要自信,再多也要节省,再冷也要热情。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9-11-12 14:05    IP属地:未知

引用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7:39:53 发表的回复
国内打着“上海小笼包”旗号的店铺不少,其实上海没有这种叫法(同理也没有“上海青”)。吃过“上海小笼包”的上海人,免不了要大呼上当,因为吃到的都是小个的肉包子,厚实的面皮天差地别,锁住汤汁什么的就更不要想了。反倒是“上海灌汤包”——虽然也是个在上海不存在的名字,口感上稍微接近一些。(在贵阳还见过“天津灌汤包”)...
一度成都街头到处是“南京特味灌汤包”;在南京上过大学的我告诉老婆说,南京没这玩意儿,和扬州没有扬州炒饭一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2 15:31    IP属地:未知

引用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8:43:58 发表的回复
生煎&锅贴丨本来一锅端,相煎何太急
生煎馒头和锅贴的做法其实都是“生煎”——生着放在铁锅里煎。油煎过程中会加水,冷水热油相撞,“飒”地一声,吊足了一旁排队者的胃口。
师傅有节奏地转动大锅来保证受热均匀,等的人心里焦急:怎么还没转好?边看、边等、边闻着从盖子里逃出来的香气,仿佛是取得正果前的卓绝修行。最艰难的一关是,眼看这锅轮到自己绰绰有余,前面一“大户”顿时打包了半锅,又得再等!
......
不是说褶子相上下流派之分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2 15:31    IP属地:未知

引用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8:46:35 发表的回复
严格来说,生煎并非都有汤汁。上海生煎分两大派:“大壶春”不放肉皮冻,肉馅紧实,食时无汤,是为“肉心帮”;“萝春阁”皮薄卤多,则是“汤心帮”。品相也不一样,“肉心帮”用全发酵的面团,皮厚,所以煎时褶朝上,“汤心帮”是半发酵面,皮容易破,所以厚褶在下。大壶春还在,萝春阁业已关门,但“汤心帮”却几乎统一了上海——小杨生煎以及今天沪上绝大多数生煎都是这一脉。
...
就这个。。。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2 15:32    IP属地:未知

引用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8:54:57 发表的回复
可以拿在手上吃的,比如奶油五香豆,底子是干蚕豆,有桂皮、茴香、糖、盐这些传统香料,也有奶油这种过去比较有腔调的海派风情,甜甜咸咸,有滋有味;又比如梨膏糖,原来是用作止咳化痰的,味道清甜,也就当了糖果吃,最有特色的是卖糖人的吆喝,三分卖糖,七分卖唱,那种庙会的“闹猛”感觉就出来了。...
不好吃皮吃了,扔肉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2 15:33    IP属地:未知

引用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9:03:16 发表的回复
较不为外人知的是浙江饮食对上海的影响,比如宁波。
上海人说起汤团,首先想到的就是宁波汤团,水磨粉做的外皮细腻软糯。内馅分甜咸两口,有芝麻的和肉的,说是芝麻馅其实更复杂——是用新磨黑芝麻粉与猪油、白糖混拌而成,呼作“黑洋酥”。从汤团那里,上海人继承了宁波人的糯米基因,沪上有名的糕团店乔家栅最初也是做汤团起家,近两年各种宁波糕团更是“回光返照”,成了沪上最红的小吃。
宁波不仅给上海话带来了“阿拉”这个......
江浙大油利用很多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2 22:44    IP属地:未知

吃一个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