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锐志论坛 >  浅论前后顶吧的安装必要性

发表于 2008-12-25 14:18    IP属地:未知

纠正一个误区
在双A臂前悬架中,减震器本身并不受力,除了垂直方向(车重和重量转移的垂直分量)
所有的横向/侧向力都是由上A臂的叉臂承受并通过两个前后绞接传到塔顶座
就是下图中那块红色的钢板
只要这个塔座的强度足够,那就不影响到减震器
这就是双A臂的优点
[ 本帖最后由 奸商伪车迷 于 08-12-25 14:25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0.04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87.57 KB)
 
Time is the best teacher. Unfortunately it kills all its students;

微信:JSPORT-TRACK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4:26    IP属地:未知

看完得出的结论是能不装就不装,一定要装的就要装好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4:27    IP属地:未知

奸商打那么字可能还不如偶发俩实物图容易明白,难为你这打字低手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3.7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4:30    IP属地:未知

上摇臂本来就是跟减震没关系,但是侧倾时下摆臂给减震带来的反作用力不小的
上臂的在羊角的推动下对塔顶也有作用力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0.88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81.47 KB)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4:42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leeer405 于 08-12-25 13:07 发表
根据楼上的图效果肯定是很硬朗~~~但是震动靠什么来缓冲呢,各位?这个是有利有蔽的,小弟愚见还是应该根据各位行驶路矿和驾驶风格不同确定是否安装~象机车那种准赛车朋友肯定是安装了比较好~~但是买菜行驶我想就没 ...
震动?本来就有减震隔离体,加顶吧本身不会增加多少震动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4:44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威风飞驰 于 08-12-25 14:26 发表
看完得出的结论是能不装就不装,一定要装的就要装好的!
不知道你这结论是怎么来的……
什么叫好的什么叫不好的?找根木头都一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5:43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奸商伪车迷 于 08-12-25 14:18 发表
纠正一个误区
在双A臂前悬架中,减震器本身并不受力,除了垂直方向(车重和重量转移的垂直分量)
所有的横向/侧向力都是由上A臂的叉臂承受并通过两个前后绞接传到塔顶座
就是下图中那块红 ...
恩,但是我还是认为,车垂直方向的力也就是重力,是所有力的根本。。也是最大。。就是车重中的簧上重量。
不管时候之后过弯时候的向心力如何。
至于DOUBLE WISHBONE的主要优点是尽可能最大的保持了车轮和地面的接触面,也就是垂直,其所受力为簧下重量的向心力
所以我觉得上下臂会受力,但受到的知识因为转弯引起的CAMBER变化时候的力,因为其阻止了转弯时候CAMBER变化。而又因为其簧下部分的重心低,所以其受到的力不会过大。。
当然至于这个力到底多大,如何计算,估计得用Amesim之类的软件才能确切求出。。
如果双叉能够起到支撑侧向向心力的作用,为何很多车的UPPER ARM 要下移呢?
如 RX-8

众所周知的,在侧倾时向心力相同的情况下,B处所受到的力要远远高于A处。。

再补充X6的 叉叉的运动视频。 双叉牵制的是整个体盘的力,而车壳上的力,是靠避震来接受,包括向心力
*****
[ 本帖最后由 7线山姆 于 08-12-25 16:02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5:4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相逢不语 于 08-12-25 14:44 发表
不知道你这结论是怎么来的……
什么叫好的什么叫不好的?找根木头都一样

"AutoMotorWorkshop"&"Auto-Motor"@WeChat or "AMW"@QQ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5:49    IP属地:未知

那下图的双A臂又为何要设计如此。这样类似于麦弗逊的结构。。
除了能增大悬挂行程之外。。。
如果是上A臂是主要上部受力点的话。。。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5:51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相逢不语 于 08-12-25 14:44 发表
不知道你这结论是怎么来的……
什么叫好的什么叫不好的?找根木头都一样
的确是这样的。。接触面积大,任何有一定刚性物体都能传导力。。。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