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嘉年华论坛|嘉友站 >  飞行员报告:试飞“超级虫”

发表于 2017-02-14 12:33    IP属地:辽宁

  后续批次生产型将在包括UFC在内的所有显示器上使用高分辨率彩色AMLCD面板,后座的中央MFD改到UFC面板下方,采用更大的8×10英寸的AMLCD显示器显示战术态势和移动地图。后座无法在MFD或UFC上显示前座HUD视频。


后续生产批次“超级大黄蜂”的后座舱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皮带四件套+手套箱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4 12:34    IP属地:辽宁

  座舱布局遵循“大黄蜂”最新批次的基本风格,但改进了发动机和燃油状态显示,波音根据飞行员反馈意见恢复了面板上的最低剩余油量旋转设置开关。
  座舱采用了标准中置操纵杆和传统油门杆,但只有方向舵踏板没有机械连接结构。武器系统的模式选择和控制开关都在HOTAS操纵杆上,总空空和空地模式选择开关在仪表面板右上方。面板上还有一个开关用于在电子静默作战中关闭飞机的所有电子辐射。
  和波音客机的现代驾驶舱一样,“超级大黄蜂”的座舱经过了精心布置,非常易于操作,并能在任何一个显示器上调出你想要的信息。我驾驶的这架飞机被设置为左MFD显示HUD符号,中央MFD显示叠加了导航符号和指南针的动态地图,右MFD显示雷达信息。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传祺GM8大灯改8个矩阵透镜...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4 12:34    IP属地:辽宁

驾驶“超级大黄蜂”
  和我一起飞行的是波音F/A-18E/F项目首席试飞员戴夫·德斯蒙德,他是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A-18飞行员,自1981年以来飞过了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的所有“大黄蜂”改型。在“超级大黄蜂”飞行测试项目期间,他完成了很多飞机在各种挂载配置下的高G操控性测试。另一位波音高级试飞员是前美国海军飞行员迈克·布莱恩,他在阿瓦隆航展上做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飞行表演。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体验全新一代W214奔驰E级...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4 12:35    IP属地:辽宁


试飞员戴夫·德斯蒙德(左)和作者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1傲虎换机脚轮轴承作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4 12:35    IP属地:辽宁

  我们的飞行准备工作很细致,在本周早些时候花了一个半小时进行抗荷服和头盔的试穿,在飞行前花了两小时参加简报,并详细讨论了在遭鸟撞时的应急处置和飞机改出程序。
  本届航展设置了两块飞行表演区域,分别是阿瓦隆以南、国王岛以东的水上超音速表演区,以及科拉克以东的“大黄蜂”陆上表演盒子。两个区域都已被加载到计算机中并显示在了动态地图上,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当天天气条件非常好,晴朗少云,是理想的目视飞行天气。这架F/A-18F是轻载配置,内油全满,所有挂架都是空的。
  这次飞行计划要演示飞机的一些操控特性和航电设备,但我最近的特技飞行时间只有仅仅几个小时,这限制了我们去探索飞机的性能包线边界。不用说,光凭在200马力的Z.242L活塞特技教练机里持续2秒5.5G机动的经验,可不足以去探索“超级大黄蜂”的极限性能!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1899柏加1号汽车1:16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4 12:36    IP属地:辽宁


2001年阿瓦隆航展上的F/A-18F BuNo 165797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游成都后花园 巴郎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4 12:36    IP属地:辽宁

  完成了起飞前绕机检查后,我坐进后座并被绑好,戴维站在旁边向我介绍MFD和UFC。戴维坐进前座舱后,先发动APU,然后是发动机。我们的氧气来自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OBOGS),需要启动发动机驱动。MFD显示自检信息初始化,然后飞控计算机自行摇晃所有控制翼面,我们无需进行传统的手动操作控制翼面测试。所有自检状态信息都被列在了MFD上,没有通过的项目会被标记成降级。
  随着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弹射座椅保险被解除,我们关闭座舱盖,滑行到等待点排队等待滑入跑道。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从亚龙湾到五指山 无法阻挡的旅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4 12:37    IP属地:辽宁

  起飞时戴维开了全加力,在105节(195千米/时)表速抬前轮,升空后我们改平,随后加速到370节(685千米/时)表速开始45度角全加力爬升。爬升中的表速是250节(463千米/时),我们以大约8230米/分的爬升率上升,从释放刹车到爬升到6100米高度花了约1.5分钟。我们爬升到7900米时的表速是297节(516千米/时),戴维收油门退出加力,用传统的晃杆方式通知我接管飞机。
  我的第一个机动是约1/2杆量的向左360度副翼滚,飞机的反应非常清晰,很快就达到了1/2杆量的最大滚转速率——120度/秒。改出滚转有点凌乱,我照习惯反向压杆来快速结束滚转,但这次在我把操纵杆回中前飞机已经向右滚转了15度。飞行控制系统(FCS)对操纵输入的反应非常迅速,并且能完美地做出飞行员需要的操纵阻尼,在所有速度下,G值和滚转速率都能瞬间和杆量成正比。你可以用很轻很舒适的杆力进行细微操控,一般情况下一英寸(2.54厘米)的杆量能产生2G的加速度。“超级大黄蜂”可在轻柔操纵下实现精确操控飞行,做到这点非常容易。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四川大学博物馆初探...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4 12:38    IP属地:辽宁

  在我沿原航向和高度维持0.95马赫飞行时,戴维打开了APG-73雷达,演示了交错海面搜索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雷达交错使用海上机动目标指示(MMTI)跟踪模式和原始信号模式,后者能够让飞行员判断海面目标的大小。我们锁定了海岸线的两艘方向相反大型运输轮船,能清晰分辨出两艘船不同大小。
  完成雷达演示后,戴维建议我进入超音速体验一下超音速操控性。我把油门推过制动位进入全加力,破障时我只感到了轻微颠簸,飞控非常有效地抑制了跨音速抖动。在飞行进行到10分钟时,我在735节真速(1360千米/时)/485节表速(900千米/时)/1.18马赫下开始了一个1/2杆量向左360度副翼滚,这次改出干净利落。超音速滚转的操控感觉和亚音速基本一样,1/2杆量滚转速率约120度/秒。我在戴夫的建议下收油门退出加力,开始一个2.0G的超音速爬升转弯,转向330度对准科拉克上空的“大黄蜂”表演盒子。飞机的转弯很平滑,只需很轻的杆力就能维持2G过载,几乎不需要侧向输入调整就能把机鼻保持在地平线上。尽管过载和高度在持续变化,但空速流失很慢。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静放一周后车子无法启动 只能修修补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4 12:38    IP属地:辽宁


进入超音速飞行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老途安的新装备太阳能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