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中华V5论坛 >  “鬼怪”天书——麦道F-4“鬼怪II”战斗机

发表于 2016-06-25 20:34    IP属地:未知

“鬼怪”研究机
可变后掠翼的 F-4(FV)S
  1966 年麦道公司提出了一种“鬼怪”的可变后掠翼改型,即 F-4(FV)S。这个型号看起来有点像是通用/格鲁曼失败的 F-111B 舰队防空战斗机的替代品,和 F-14 相比价钱便宜些。
  该计划有两个变种,一个是为美国海军设计的基于 F-4J 的 F-4J(FV)S,另一个是为皇家海军设计的基于 F-4M 的 F-4M(FV)S。
  F-4J(FV)S 有 57% 的部件和 F-4J 是通用的。因为 F-4J 的机翼厚度不足以容纳可变翼的转轴,因此采用了全新设计的上单翼布局。容纳转轴的内侧翼套是固定的,外翼段后掠角可在 19 度到 70 度之间调节。在外翼段的整个后缘都布置了扰流片和副翼。水平尾翼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取消了下反角。因为采用了上单翼,原来布置在机翼下的主起落架就必须搬家,只能安排在机腹部。(这个布局不就是后掠翼版的飞豹吗?看来飞豹也不是没有上舰的可能哦)内部燃油量从 F-4J 的 2,000 加仑增加到 2,601 加仑。F-4J(FV)S 计划安装能够提供多目标攻击能力的 AN/AWG-10 改进版。主要武器是 AIM-7F 导弹。



F-4J(FV)S,基本上是重新设计的另一种飞机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6-25 20:34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25 20:36    IP属地:未知

  设计师预计 F-4J(FV)S 的降落速度将比 F-4J 低 11 英里/小时,其他性能的提高包括更高的升限,更好的加速性和更小的盘旋半径。
  与此同时麦克唐纳公司向皇家海军提出了 F-4M(FV)S 方案。内容和 F-4J(FV)S 大同小异。只是发动机采用了罗罗的 RB-168-27R“斯贝”。如果进展顺利 1971 年底飞机就能下线。
  麦克唐纳还同时向英国和美国军方提交了进一步改进的 F-4(FV)S 计划,发动机采用通用的 G31/10S092B,预计在 1971 年 3 月首飞,麦克唐纳建议先生产 200 架 F-4M(FV)S,接着生产 400 架F-4(FV)S。可是两国军方对此计划都缺乏兴趣。美国海军发现可变后掠翼“鬼怪”和格鲁曼的 G303(后来的 F-14)在性能上没有可比性。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6-25 20:37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25 20:39    IP属地:未知

F-4T “空优鬼怪”
  麦克唐纳公司在 1970 年代提出建议,在 F-4E 基础上发展一种纯空优型,其代号为 F-4T。F-4T 的对地攻击功能完全取消,装备内置机炮,4 枚“麻雀”和 4 枚“响尾蛇”。武器系统由数字式电脑控制。在 1970 年代末“鬼怪”已经是老掉牙的东西了,没有任何客户表示对 F-4T 感兴趣,该计划无疾而终。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6-25 20:40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25 20:41    IP属地:未知

YRF-4C CCV
  YRF-4C(62-12200)的原型机先是被用作 F-4E 的原型机,当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又被改成电传操纵系统的试验平台。这架飞机就是飞机精确控制系统(Precision Aircraft Control
Technology ,PACT)的验证机。1972 年 4 月 29 日进行了第一次使用电传操纵系统的试飞。在最初的试飞中为了保险起见还保留了备份的机械操纵系统,但是随着试验的深入和对电传系统的信心增强,机械系统后来被取消了。第一次完全依赖电传系统的飞行在 1973 年 1 月 22 日完成。


YRF-4C(62-12200)进行 PACT 试飞,垂尾上写道“FLY BY WIRE”


  62-12200 在成功完成电传操纵系统试飞后被改为随控布局(Control Configured Vehicle ,CCV)研究机,在进气道的上部安装了一对鸭翼,可动范围为 20 度。该机首飞于 1974 年 4 月 29 日。为了使重心后移并让飞机在纵向上不稳定,研究人员在后机身放置了金属块。该机共试飞 30 次。完成 CCV 试飞任务后 62-12200 就退役了,1978 年 12 月 5 日它被赠送给怀特-帕特森基地的美国空军博物馆,至今还在那里展出。


YRF-4C(62-12200)进行 CCV 试飞,增加了一对鸭翼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6-25 20:42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26 10:14    IP属地:未知

“鬼怪”的服役历程
“鬼怪”在美国空军
  美国空军是“鬼怪”的最大用户。空军的第一批量产型“鬼怪”是 F-4C(初期称为 F-110A),但是空军接收的首批“鬼怪”是 1963 年 11 月从海军借来的 27 架 F-4B,主要用于训练。不久后 F-4C 正式装备空军,第 12 联队于 1964 年 1 月接收了空军首批 F-4C,取代了原装备的 F-84F。12 联队 1964 年 10 月形成了初始作战能力。随着 F-4C 交付进度加快,F-4B 也还给了海军。


60 年代中期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试飞的 F-4C,翼下挂两枚“小斗犬”空地导弹。美国空军不光飞机取自海军连涂装也一并继承,真是个奇怪的现象,不过进入越南后就开始改用东南亚迷彩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6-26 10:15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26 10:16    IP属地:未知

  “鬼怪”因为越战而一举成名。1965 年 3 月 2 日代号为“滚雷”的对越轰炸行动开始了,1965 年 4 月 15 联队第 45 中队进驻泰国乌汶基地,这是“鬼怪”首次出现在东南亚。该中队被临时分配给空军第二军区。1965 年 7 月 10 日两个“鬼怪”机组在北越上空用“响尾蛇”导弹击落两架 MiG-17,取得美国空军在越战中的首个战果。1965 年 8 月第 45 中队重回 15 联队建制,而第一个以完整建制投入越战的联队是 12 联队(下辖 557-559 中队)。12 联队于 1965 年 11 月 8 日到达暹罗湾。从此 F-4C 开始担当空中作战的大任。


F-4C 首开纪录的两个机组:(左起)Tom Roberts 上尉、Ronald Anderson 上尉、Richard Hall 少校、George Larson 上尉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6-26 10:17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26 10:21    IP属地:未知

  “鬼怪”在北越执行任务的典型挂载为 4 枚“麻雀”,4 枚“响尾蛇”和 8 枚 750 磅炸弹。开始“鬼怪”在中高空投掷炸弹,但是随着萨姆导弹的威胁日益增加“鬼怪”只能转向低空,但是这样又刚好落入小口径高炮的火力范围。执行空对空任务时 F-4C 依赖“麻雀”和“响尾蛇”。在理论上“麻雀”使 F-4C 获得了超视距作战能力,最远可达 28 英里。
  但是在实战中这样的能力几乎无用,为了避免误伤友机,美军规定必须目视判明敌我后才能发射导弹。而在近距离格斗时“麻雀”被证明几乎是无效的,特别是在低空。AIM-9B/D“响尾蛇”导弹是最常用的武器。
  AIM-9D 射程最远达 12 英里,但只有在高空和好天气下从尾后近距离咬住敌机才有较好的效果。如果在低空或者天气不好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响尾蛇”导弹还经常因为云或雨的干扰、太阳光甚至是水面的反光而丢失目标。不过它仍然是美国在空战中的头号杀手。1965 年 7 月 24 日第 47 中队一架倒霉的 F-4C(63-7599 )被萨姆导弹击落,成为美军第一架被地空导弹击落的飞机。地空导弹的战绩实际上只占所有战果的 5.7%,但是它们把美军飞机逼入低空,而那里正是高炮和轻武器火力密集区。

*****


*****


*****


F-4C 飞行手册关于外挂物的详细说明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6-26 10:25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26 10:22    IP属地:未知



在南越空军基地,美军使用装弹车为 F-4C
挂载弹药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26 10:27    IP属地:未知

  在介入越战的头两年 F-4C 的伤亡率达到 40%,共 54 架。多数是被高炮击落,少数是因为低空失速和螺旋。在近距格斗时如果 F-4C 拉高过载动作或者迎角过高都容易使飞机失控,特别是中线上有挂载的时候。
  F-4C 要想在 10,000 英尺以下的高度改出螺旋是不可能的,保命的唯一办法就是跳伞。缺乏机炮给 F-4C 的近距离格斗造成了很大麻烦。虽然 SUU-16A 机炮吊舱缓解了这个问题,但是它使飞机性能全面下降,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使飞机更难以从螺旋中改出。


越战中一队 F-4C 接受 KC-135 的空中加油,延长作战半径



在 RB-66 的引导下,F-4C 机队向地面目标实施雷达轰炸,这种轰炸可以不受天气和云层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6-26 10:32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26 10:36    IP属地:未知

  早期的 F-4C 还有严重的机翼油箱漏油的问题,以至于每次飞行后都要把油箱重新密封一遍。东南亚潮湿的空气使得雷达的故障率奇高。早期 F-4C 的问题还包括外侧机翼的骨架出现裂纹,后来不得不对早期的飞机进行了全面改进。
  在越战中 F-4C 用“响尾蛇”击落 22 架敌机,用“麻雀”击落 14 架,机炮击落 4 架,还有 2 架米格在机动中自己坠毁。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6-26 10:4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