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嘉年华论坛|嘉友站 >  UH-60“黑鹰”直升机在中国的三十年

发表于 2017-07-08 17:28    IP属地:湖南

抵达林芝后,4架“黑鹰”直升机在一个月内穿梭于海拔7000米以上的群峰间,总飞行时间达320小时,完成了对墨脱军民一年所需物资的补给,而这在以前只能在每年7至9月靠牦牛和人力运进墨脱。军委领导高度赞扬这次黑鹰运输给养,说它掀开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后勤保障历史性的一页。
“黑鹰”的改装
加装美制外挂式副油箱系统


  后由于飞行阻力过大等原因,自行改装内置500升油箱。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皮带四件套+手套箱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08 17:28    IP属地:湖南


加装红外诱饵和机枪的荒漠迷彩“黑鹰”,专用于中印边境巡逻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传祺GM8大灯改8个矩阵透镜...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08 17:29    IP属地:湖南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体验全新一代W214奔驰E级...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08 17:29    IP属地:湖南

“黑鹰”的四起事故
  服役入列后,“黑鹰”多次参加西藏的抢险救灾行动和返回式卫星回收的任务,使用强度大,出勤率高,在1989年以前总飞行时间就超过了11000小时。加上“黑鹰”的使用环境主要是青藏高原,气候条件恶劣,特别是过墨脱多雄拉山,西伯利亚寒流与印度洋暖流在此交汇,风切变严重。数十年来,我国“黑鹰”已发生过四起机毁人亡的事故。除一架在青海执行任务过程中是由于出现尾减速器故障,齿轮轴疲劳断裂,由美方负责赔偿,属机械事故之外,另外的几次事故都是由恶劣环境造成的飞行事故。

参加返回式卫星回收任务的“黑鹰”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1傲虎换机脚轮轴承作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08 17:29    IP属地:湖南

1、在改编完成前的1987年10月8日,兰空乌指航运团831号黑鹰直升机配合纪录片《柴达木之光》摄制组执行外景拍摄任务。在从青海格尔木返回西宁途中,飞至都兰县诺木洪乡境内时突发机械故障,失事坠毁。事故造成包括1名机组人员在内的3人死亡,15人受伤。事后查明,事故是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尾桨传动轴断裂造成的。西科斯基公司为此支付了总值300万美元的航材和赔偿金。
  2、1988年5月27日,陆航试训基地2团邱光华邓贵芳机组驾驶一架“黑鹰”直升机执行运输任务。在飞越林芝墨脱间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山口时,直升机由于气象原因撞毁在低于山口100米的缓坡上,机上人员全部侥幸生还。然而不幸的是,大难不死的邱光华机长在20年后的抗震救灾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向英雄致敬。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1899柏加1号汽车1:16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08 17:30    IP属地:湖南


遗留在多拉雄山口的“黑鹰”残骸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游成都后花园 巴郎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08 17:31    IP属地:湖南


指向地图的即为牺牲的邱光华机长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从亚龙湾到五指山 无法阻挡的旅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08 17:31    IP属地:湖南

3、1989年4月1日,又是在林芝墨脱间的航线上,张崇海机组驾驶的5626号“黑鹰”直升机失踪。至5月10日,军地派出直升机50余架次,人员3100多人次,搜索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一无所获。部队甚至一度以为直升机已飞入敌境。直到入夏以后,才有当地群众报告在多雄拉山口东侧发现直升机残骸和机长张崇海、副驾驶巴古泽旺、领航员刘家强、空中机械师唐孝德四位烈士的遗体。因路途险恶,无法将烈士遗体带回,遂在野外简陋条件下就地火化。从北京派出的陆航试训基地工作组在事故现场顺着直升机滚落痕迹在峭壁上发现了撞击点。事故最终被确定为气象原因。
  4、1991年6月16日端午节,成都军区司令员张太恒、副司令员张德福、侯书军带领工作组沿中尼边境调研。视察完樟木口岸边防连后,工作组在聂拉木分别登上来时的三架“黑鹰”直升机。张太恒司令员等人乘坐由邢喜贵机组驾驶的第一架直升机;张德福副司令员等人乘坐由国逢仁机组驾驶的第二架直升机;侯书军副司令员等人乘坐由胡殿元机组驾驶的第三架直升机。前两架直升机相继向南起飞,第二架直升机在向右转弯180度的过程中不幸撞山,机上人13全部牺牲。死亡人员包括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中将、西藏军区参谋长毛海清大校(晋升少将命令刚刚签发,尚未颁发)、成都军区四个二级部部长副部长以及参谋干事等人,机长国逢仁、副驾驶阿罗、空中机械师李先通。13人中,将官1人,校官7人,尉官4人,士官1人。事故结论是,直升机在起飞时遭遇下降气流,导致转弯时撞山。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四川大学博物馆初探...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08 17:32    IP属地:湖南

“黑鹰”的现状与未来
  自服役以来,“黑鹰”就频繁出现在各种抗灾抢险、救死扶伤的新闻中,特别是在新藏等高海拔地区,“黑鹰”长期作为唯一的高海拔机型孜孜不倦的奔波在祟山峻岭间,直到批量引进提高功率的米-171V5/V7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汶川地震救援中的“黑鹰”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静放一周后车子无法启动 只能修修补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08 17:32    IP属地:湖南

1996年,中国新疆阿勒泰、塔城等地发生特大雪灾,道路全部被封,通信中断。2000多牧民被困雪山,断水断粮,300多名地质工作人员和矿工被困山中,生死不明。新疆某陆航团接到命令,立即派出以特级飞行员汪道斌为机长的救援小组,冒着恶劣的气候,驾驶“黑鹰”直飞阿勒泰。我英勇的陆航官兵经过艰难寻找,终于发现了遇险人员,由于山高沟窄大雪不停,直升机只能靠螺旋桨吹散浮雪悬空停留在积雪上。在这次雪山大救援中,陆航机组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和胆魄,共投放粮食和其他物资15吨,运送人员482人次,使几千名遇险民众脱离了危险。
  1997年初,我国新疆的边远地区又发生了特大雪灾,数百名群众被大雪围困,交通阻断,断水断粮,情况万分危急。陆航直升机接到命令后,立即驾驶“黑鹰”奔赴灾区,在没有导航设备,没有气象保障,没有地面特征的情况下,不要说在茫茫雪海寻找灾民,就是例行飞行也是超高难度的,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命高于一切。我陆航直升机一再降低悬停高度,从几千米降到几百米,又从几百米降到几十米,驾驶“黑鹰”一次次降低高度。一个灾民点、两个、三个……飞行员终于看到了少数民族同胞在机下挥舞着的鲜艳头巾。少数民族老人最后向着直升机磕头,口中连声念着:“活菩萨!”这次救灾使600余名灾民转危为安,没有一人冻死饿死,创造了雪域救灾的奇迹。
  2002年4月29日,正在新藏线多玛兵站附近执行任务的武警交通二总队机械养护支队六中队新战士毛林宝和上等兵许明新突患高原疾病,引发肺水肿,生命垂危。4月30日晚,新疆军区领导闻讯后立即指示:“战士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要不惜代价全力抢救!”新疆军区某陆航团参谋长、特级飞行员沈正文和飞行大队副教导员刘钧主动请缨,连夜做好出航准备,并在驻疆空军飞行管制中心、民航乌鲁木齐指挥中心等军地单位配合下,开通了“空中应急通道”。5月3日凌晨,两架“黑鹰”迎着寒气从喀什机场腾空而起,目标直指西藏北部的阿里高原,同日13时30分,两架“黑鹰”抵达阿里狮泉河镇郊外的简易停机坪,早早守候在这里的高原官兵立即将两名患病战士抬上直升机,直升机迅速返回。在返回途中,直升机多次遇到强气流,一次次出现大幅度颠簸,机组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于当日下午7时将两名武警战士送达喀什,保住了两名武警战士年轻的生命。
自驾 旅游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老途安的新装备太阳能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