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博物馆,位于乐山大佛、峨眉山、黑竹沟、海螺沟黄金旅游线上,距金口河城区仅15公里,距峨眉山约100公里

铁道兵博物馆,位于国家级地质公园乐山市金口大峡谷腹地,坐落在我国唯一的洞中火车站关村坝火车站旁。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

铁道兵博物馆广场上有关旅游信息栏

铁道兵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里修建成了以前铁道方面的建筑模样,有休息区、公共卫生间等服务设施

铁道兵博物馆和峡谷第一村的导游图

铁道兵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的右侧是铁道兵博物馆,博物馆占地60余亩,主管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珍藏历史文物1100余件。主展馆以“梦幻的记忆”作主题,在建筑型体上采用具有动感的螺旋型形体设计

铁道兵博物馆参观馆大门景致

铁道兵博物馆简介及各种爱国主义基地牌

铁道兵博物馆平面导览图及消防安全疏散指示图

怀着对铁道兵的深情厚意进入到博物馆,参观我英勇的铁道兵在其艰辛困难的环境中,完成一个又一个无法完成的工程,为我大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一幕一幕场景给我们在其心灵上带来巨大的震撼

主展馆在内部空间设计上采用梦境虚幻时空来体现历史的痕迹,进入铁道兵博物馆后就进入历史的当年,在过去的艰辛岁月中参观和了解这些英烈及在世的铁道兵勇士

铁道兵英雄——徐文科

再现当年铁道兵的辉煌历史和精神风貌,供世人瞻仰,以此激励后人传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

展区分为“领导关怀、鼓舞人心”、“枪林弹雨、建功沙场”、“开山筑路、功勋卓著”、 “永志不忘、继往开来”等四个版块,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字资料以及铁道兵当年生产生活用品,集中展示铁道兵的辉煌历史和精神风貌,供世人瞻仰,以此激励后人传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铁道兵及铁道建设的关怀

铁路修建工程书籍

历史文物

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成昆铁路修建通车信息

博物馆建在这里,有他特殊的含义,铁道兵,本是一个不应被淡忘的群体。虽然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有一些涉及铁道兵的收藏,但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的铁道兵博物馆。铁道兵从1948年组建到1983年并入铁道部,这一工程技术兵种,存在了35年,消失也不过25年。博物馆建起来了,就是铁道兵们的娘家。博物馆将陈列成昆铁路珍贵的历史资料

“为铁道兵建一座历史博物馆,意义重大。”国防大学毕泗振少将在聚会上说,通过博物馆可以传播不怕苦、不怕累,讲奉献的精神,还可以教育下一代,继续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

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从此,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人民解放军序列。
铁道兵的前身是1945年8月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总兵力达40余万。铁道兵成立后,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中,为抢修、抢建铁路,保障钢铁运输线畅通无阻,立下了丰功伟绩

在国家铁路建设中,铁道兵先后修建了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198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将铁道兵部队并入铁道部。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但铁道兵的功绩,却永远留在解放军的史册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从1945年的东北联军护路军、1948年之后的铁道纵队、铁道兵团、军委直属铁道兵,到1984年奉命集体并入铁道部,这支英雄部队,在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战场和艰苦卓绝的铁路建设中,都立下不朽的功勋,为“八一”军史谱写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在36年的风雨岁月中,铁道兵累计抢修铁路3600公里,抢建铁路690公里、战备公路430公里,先后参加了黎湛、包兰、贵昆、成昆、京通、青藏、南疆等52项铁路修筑和北京地铁的修建。连同其他国防、林业和各种专用铁路,共新建铁路12590多公里,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

铁道兵历史演绎在全国,浓缩在成昆。1958年7月,成昆铁路开工建设。1964年,18万铁道兵将士浩浩荡荡开赴祖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与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等单位及沿线民工一道冲到了加快“大三线”建设的最前沿!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登月和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同被誉为人类20世纪创造的三项伟大杰作!成昆铁路疏通了西南交通大动脉,使沿线川滇两省七市(州)1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从昔日的蛮荒之地迈向文明社会,深山峡谷中的金口河区,更是实现了千年巨变

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传承和发扬铁道兵“铁血拼搏”精神,2008年初,深怀感恩之心的金口河人民,决定修建一座铁道兵主题博物馆。信息一经发布,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铁道兵战友和联谊组织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开国上将、铁道兵政委吕正操欣然命笔,题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博物馆”。2012年5月,一座承载着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的铁道兵“精神家园”在毗邻成昆铁路关村坝火车站的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落成

英勇无畏的铁道兵雕塑像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主要领导人

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铁道兵精神,是当时时代的产物,同样地也是当代中国主题下的精神支柱。它内涵的强烈的时代价值和高贵品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职业教育、职业文化建设的形象教材

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

”,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并无二致。艰苦奋斗,一方面说铁道兵的工作艰苦——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另一方面说铁道兵的生活艰苦——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当年的铁道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的铁路;志在四方,指的是铁道兵战士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这个愿景是崇高的,是伟大的

从历史的大视野看,“艰苦奋斗、志在四方”为主题的铁道兵精神,是铁道兵战士用智慧和汗水写就的历史华章,包含了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要传承和光大的传统作风。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脱下军装依然是个兵”,告别军旗仍然是一支劲旅,薪火传承,军魂永铸。所以,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是具有铁道兵的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的力量源泉

中国成昆铁路修建的非常艰难,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非常的强悍,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

在此我们一起追思为成昆铁路英勇献身的铁道兵

你们永存在我们的心里

[
本帖最后由 羊马瑞鹰 于 2022-01-29 15: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