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新车谍照 >  造了80多年的甲壳虫终于要停产,它在不同时间代表过不同文化

发表于 2018-05-01 13:28    IP属地:河北

不设计新的产品,也给大众省去了一大笔研发费用。研发一辆新产品的成本通常包括人力成本、模具设备成本、试验消耗材料和动力费用。对现在的汽车厂商来说,仅研发产生的人力费用一年就可以达到上亿美元。

在战后经济复苏,各国都很拮据的状态下,甲壳虫也被卖给了更多的国家。但甲壳虫最大的收获还是在美国。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宝来1.6 MK4 低碳修复空滤盒...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1 13:32    IP属地:河北

1960 年代,美国市场汽车销量占世界总销量的 48%。在这一时期大众开始大量招募人才在美国设立新总部,两年的时间里从起初的 10 名员工扩张到 350 名员工,据当时大众美国总裁卡尔·哈恩(Carl H.Hahn)在《我在大众汽车 40 年》中写道,为了保证甲壳虫在美国的充分增长,他在任职期间甚至放弃了进口其它大众车型。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给夏朗换上雪地胎...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1 13:34    IP属地:河北


美国是甲壳虫的主要销售市场,1971 年大众产量的三分之一都销往美国。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国产电动车600天使用感受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1 13:34    IP属地:河北

1960 年至 1980 年是甲壳虫销量巅峰时期。在 1972 年,甲壳虫总产量达 1500 万辆,打破了福特公司 T 型车保持的生产纪录。

[每日热点]:【新车】宝马iX3告诉你传统大厂电动车优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1 13:35    IP属地:河北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施工的周末-rav4底盘装甲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1 13:36    IP属地:河北

它在美国的广告推动了那个“广告狂人”的时代
数次让甲壳虫变成文化符号的,在德国以外,还有美国。
一开始甲壳虫在美国卖得并不好。1949 年甲壳虫首次进入美国市场时,一年只卖出去两辆。
美国人普遍喜欢体型宽大,线条凌厉的的车型。不断加长加宽的福特野马是 1960 年代的标志。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真皮方向盘 排挡头磨损焕新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1 13:37    IP属地:河北


第一代福特野马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坦克300二保经验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1 13:38    IP属地:河北

体型小,车身圆润的甲壳虫却完全相反。它靠着“往小了想”(Think Small)这句广告语打开了美国市场。
拿出这句广告语的是纽约市的一家小型广告公司 Doyle Dane Berbach。DDB 在参观了甲壳虫的工厂后,他们的艺术总监 Helmut Krone 和文案撰稿人 Julian Koenig 决定用幽默、自嘲的方式把甲壳虫缺点转化为优势。
于是,在一张 A4 纸大小的版面上,文案以外,用于展示产品的部分占去了近五分之四,背景是单一,甲壳虫也被设计的很小。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突出了甲壳虫小型紧凑车特性的同时,也很有趣。图案的下方用简洁俏皮的文字突出了甲壳虫这种“廉价小汽车”带来的好处,很有感染力。
黑白色的版面比彩色版面要便宜,也与甲壳虫的经济适用性的特点相对应。该广告出版于 1959 年,DDB 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一直延用这种风格给甲壳虫做广告。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奔驰E300 L豪华提车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1 13:41    IP属地:河北

这是广告业的经典,在当时也颇有争议。美剧《广告狂人》第一季第三集中,创意总监 Don Draper 和同事们讨论甲壳虫新广告的时候,还追溯了经典的 Think Small,有人说连车的样子都看不清楚。





[每日热点]:【风土人情】喜提小宝马一周年 谈谈驾驶感...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01 13:43    IP属地:河北


大众的面包车也延续这种风格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长安CS756岁啦 外观依旧帅气...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