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6-13 11:28 IP属地:未知
来自 GE 的挑战
当老冤家 P&W 志得意满之际,GE 却在军用发动机的竞赛中屡尝败绩,相继丢失了空军三代机动力的合同后,当时仅有的大型发动机研制项目就是为 B-1 战略轰炸机配套的 F101 工程。然而当 F101 准备投入批量生产之际,厄运再次降临——1977 年 6 月卡特政府决定取消 B-1A 项目。所幸的是军方在后续工程发展计划的名义下继续支持发动机项目的进行,保住了来之不易的型号(三十年后再回顾这段历史,仍旧为 F101 感到庆幸、更叹服美国空军的远见!)后续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加速发动机的成熟、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生产和后勤保障费用。F101 在研制过程中全面贯彻了美军于 1969 年制定的“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ENSIP)[注 5],截至 1981 年发动机地面试验累计达 40,000 小时以上,飞行试验 7,600 小时,因此发动机的“三性”(可靠性、耐久性、维护性)有了充分的保证。
[注 5] 据美空军统计,上世纪 60~70 年代发生的飞行事故中,由于发动机疲劳、蠕变、耐久性等原因造成的约占四分之一。在这种背景下 1969 年空军提出发动机完整性大纲(ENSIP),当时是 F101 发动机投标要求中的是一份结构大纲,1972 年这份大纲的准则被 MIL-E-5007D 通用规范采纳,1984 年又颁布了更新的大纲——MIL-STD-1783。ENSIP 是对发动机设计、分析、研制、生产及寿命管理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改进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显著减少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结构耐久性问题,确保发动机安全,延长使用期限降低寿命期成本。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13 11:3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