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嘉年华论坛|嘉友站 >  日本动画走过 100 周年,在剧情和画面之外它还创造了什么?

发表于 2017-06-12 15:48    IP属地:辽宁

圣地巡礼从“朝圣”这个词发展而来的“圣地巡礼”已经成为了动画带动旅游业的最佳证明,那些动画爱好者们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品,前往故事发生的原型地进行游览。
2007 年,随着京都动画《幸运☆星》的播出,埼玉县久喜市鹫宫神社和春日部市意外迎来了大批游客——这些充满热情的御宅族都是来圣地巡礼的。虽然此前早已有粉丝参观作品原型地的现象,但从《幸运☆星》开始,圣地巡礼变成了一种更加大众的文化。
而近年来《未闻花名》、《战车少女》、《你的名字。》等众多人气动画进一步带动了这股风潮,日本各地政府也把它当作是拉动经济的一种手段。2016 年 9 月,日本成立了一个名为“动漫旅游协会”的组织,他们希望能通过评选 “88 个动漫圣地”,对日本当地旅游业进行充分开发,争取到 2020 年从国内外每年吸引 400 万游客。


《未闻花名》故事舞台埼玉县秩父市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皮带四件套+手套箱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2 15:49    IP属地:辽宁

萌拟人化
“我对这个什么都能萌化的世界绝望了!”这个在二次元爱好者中流行起来的说法很能说明现在这个“万物皆可萌”的世界。乌贼娘、舰娘、兽娘、机械娘……越来越多的非人对象被萌拟人化,并在动画、游戏中被塑造成形象不一、性格各异的美少女。
萌拟人化的重点是将非人的对象拟人化,并在原来的特点基础上加入萌的元素。日本参天眼药水将眼药水的各种化学成分萌拟人化,并推出动画;日清拉面也将不同口味的杯面变成了美少女……这些看起来脑洞大开的设定成为了各商家贴近年轻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12 15:49 编辑 ]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传祺GM8大灯改8个矩阵透镜...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2 15:50    IP属地:天津

这算输出文化不?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体验全新一代W214奔驰E级...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2 15:51    IP属地:辽宁

炸鸡块君
怀着“不论何时何处都可以像吃点心那样吃的炸鸡块”这样的想法,罗森在 1986 年开始出售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那种一口就能吃下的鸡块——“炸鸡块君”。
由于这种产品以年轻消费者为目标群体,罗森希望年轻人能够对产品产生一种亲近感。当时日本有一部名为《短发君》(kariage kun)的人气四格漫画,炸鸡块(karaage)在日语里的发音与 kariage 仅有一字之差,于是罗森便给这种产品取上了“炸鸡块君“这样的可爱名字。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12 15:52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1傲虎换机脚轮轴承作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2 15:53    IP属地:辽宁

动画创造了形形色色的(亚)文化
Cosplay、腐文化、百合文化……动画在日本已经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亚文化。以日本七八十年代御宅族的诞生为标志,不同领域的爱好者们相继聚集在一起 ,并创造出了一大批新兴的市场。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12 15:54 编辑 ]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1899柏加1号汽车1:16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2 15:55    IP属地:辽宁

马猴烧酒
马猴烧酒这个词来自于日语中魔法少女的音译。对于魔法少女的热衷来自于 1966 年至 1968 年播出的动画《魔法使莎莉》中的女主角梦野莎莉。作为魔法之国的公主,喜欢恶作剧的莎莉来到了人类的世界,并伪装成小学五年级的人类女孩开始了她在人间的生活。
《魔法使莎莉》是日本第一部面向少女的 TV 动画作品,也是东映魔法少女系列的第一作,从此东映就一直将这个王道系列延续了下来。那些对普通人类保密,利用特殊能力维护正义的的魔法少女们成为了日本动画中的重要形象。


《魔法使莎莉》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12 15:55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游成都后花园 巴郎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2 15:56    IP属地:辽宁

虚拟人物葬礼
1970 年,日本发生了一起赤军派“淀号劫机事件”,想要流亡至朝鲜的劫机犯当时发表了一句声明说:“我们是明日之丈(われわれは明日のジョーである)。”他口中的“明日之丈”指的就是梶原一骑的拳击题材漫画《明日之丈》,这部日本运动漫画中的名作在 1970 年被改编成动画,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
《明日之丈》在连载时就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并真正实现了次元壁的突破。当男主角矢吹丈的终生宿敌力石彻死亡时,在寺山修司等文化界名人的带领下,众多人为这位二次元虚拟人物举办了葬礼。而主角矢吹丈在最终话燃烧殆尽的姿态,也成为了动画界的名场面之一。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12 15:56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从亚龙湾到五指山 无法阻挡的旅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2 15:58    IP属地:辽宁

痛文化
在日本,热爱二次元文化的人们为了彰显个性,常常将喜欢的角色或者相关的图画贴(喷)在车上,以作装饰,这些车也就被称之为“痛车”。尽管“痛”这个词的来源说法不一,但发源于日本的“痛文化”无疑已经成为了御宅族群体的一种时尚潮流。
对于这些狂热的爱好者来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痛”的了。除了“痛车”之外,那些装饰上角色各种周边的包被称为“痛包”,印有二次元人物形象的 T 恤被称为“痛 T 恤”,还有“痛指甲”、“痛房间”等等。不仅仅是在日本,目前在其他国家各种各样的漫展上,你也能常常看见这些开着痛车,以及背着痛包的真爱粉丝。(跟中国的发烧友差不多吧?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12 15:58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四川大学博物馆初探...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2 15:59    IP属地:辽宁

WOTA 艺
WOTA 艺是一种由御宅族或偶像粉丝表演的荧光棒舞蹈或应援动作,通常在偶像演唱会、二次元相关的活动以及聚会中出现,粉丝们会跟着音乐节奏跳跃、拍掌、挥动手臂和喊口号等。WOTA 艺常常需要粉丝全身心地、大幅度调度身体动作,因此看起来相当狂热的行为还会常常引人侧目。
虽然早在日本 1980 年代初期就已经有类似 WOTA 艺的行为在偶像演唱会上产生,但这个词在早安家族走红以后才正式确立。而随着近几年《LoveLive!》等偶像动画的走红,这种日式应援方式也已经逐渐在中国的二次元粉丝中普及。WOTA 艺的打师们还常常录制自己的 WOTA 艺视频,在网站上和其他爱好者们进行交流互动。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12 15:59 编辑 ]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静放一周后车子无法启动 只能修修补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2 16:00    IP属地:辽宁

JK 制服文化
相比起常常被吐槽的中国校服,日本的 JK 制服常常被当作正面范例拿来对比。 JK 制服指的就是女子高中生制服,水手服、百褶裙、背心裙、开衫,种类繁多的 JK 制服早已不再局限于校园文化,而是成为了年轻女孩间流行的一种时尚穿着。
以学生为主角的日本动画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到日本的制服文化,《犬夜叉》、《凉宫春日的忧郁》、《轻音少女》等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少女们都穿着具有特色的学生制服。最典型的或许就是武内直子创作的《美少女战士》了,少女们平时穿着这位漫画家精心设计的不同制服,而她们的战斗服装也是以水手服为原型而设计的。
中国也同样存在着一大批 JK 制服爱好者,她们并不一定是高中生,但是却着迷于这种穿搭,并把它当作一种日常服饰。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12 16:01 编辑 ]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老途安的新装备太阳能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