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三线,三线!

发表于 2024-12-14 16:32    IP属地:未知

引用 bullet 于 24-12-14 15:45 发表的回复
队长,别开枪,是友军。
我的意思是拿着现在的上帝视角去全面否定当时的三线建设,就是无知。
换个角度,之所以没人敢对中国动手,就是因为三线建设分散了科技、军工企业,美苏都不可能通过对几个重点城市的定点轰炸,一次性解除中国的工业和科技能力,到时候搞成和中国的长期消耗战,哪个拖得起?

我理解错误,对不起
那你这个解读就很直白了,正解,加分!来郫县喝酒算我的。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4 16:41    IP属地:未知

引用 bullet 于 24-12-13 22:34 发表的回复
没有J20之前,为了应对F22的威胁,提出的唯一战术就是八个J8当炮灰,消耗完F22的空空导弹,然后第九个J8贴身肉搏。但实际我们有了J20后自己试过,就是80架J8也换不下一架J20。
6、70年代,U2天天在脑壳上打转转,当时面临的压力我们无从所知。以现在我们发展取得的成果加上帝视角来评价当时的决策,只能说是幸存者偏差加无知。
用J8对付F22的战术,实属拿家底拼命,没办法的办法。但也是这种精神的坚持让我们走到现在。
马兰是三线,前面有同学说到的“黑鱼”也是在三线搞出来的,大量J20机库设在青藏高原上是三线策略,现在热议的大成都建设,更是“大三线”理论基础。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4 17:03    IP属地:未知

70年代那时候,很穷。三线工厂的职工子弟在全国层面比较起来,还算是好的了。有供给渠道。
我家里物质条件,在厂里算排前面的了,因为我父亲是医院搞X光的,有危害的工作,所以各种票(肉票、白糖票、酒票)都比其他同学家里多一些。每个周末,一次饺子,一次肉绍子手擀面换着来。几乎每天餐桌上是有肉的,记得有几次,中午回家桌子上全是素菜,我就装怪,去厨房往饭碗里加酱油、醋、味精、猪油、开水,一筷子菜都动。父亲看出来了,训我:你去隔壁和楼下别人家看一下,有几家桌子上有肉!
那时候,吃饭时家家都开着门的,和这几张图上画的一样,洗菜是在走廊头上的公用水池,所以,要看到别人吃的什么很容易。我真去看了,也向同学些问了,几乎大家都是每周吃两次肉......
有一次,有一家单职工的家里中午吃肉(他家可能是一个月吃一次吧...),长时间没做肉,肯定做的时间有点长,家里孩子下午上学迟到了。老师追问为什么迟到,答:中午等着吃肉......每次想到这些,我对我当年装怪不吃菜深深惭愧。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4 17:20    IP属地:未知

引用 钢丝儿 于 24-12-14 16:47 发表的回复
非常尊敬三线的建设者们,特别是那些从大城市去的人,他们都是英雄,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是的,他们那种精神,现在人缺失了很多。
我有个战友,爷爷辈在成都打下家业,太升路旁有条好像叫兴隆街吧?一条街都是他家的。人民商场现在大约六分之一的地是他家的,是一个全木结构的大型四合院,87年我还去看了的。大西南解放时,请街坊们搬进去住,自家只留了几间房,这才没被划为资产阶@那个成分,保住一家人。87年我随他父亲逛人民商场盐市口太升路,他父亲给我讲那段历史,沿路见到的老成都们,都叫他“少爷”。正是这位“少爷”,60年代,国家一声令下,就带着同是盐市口原来大商家后代的爱人,带着幼子,进了大山沟里参加三线建设。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6 19:26    IP属地:未知

引用 默罕默德_啊旺 于 24-12-16 18:34 发表的回复
永光厂的三线第二代路过。以前我们这几个厂好像隔得多远八远的。现在,走路都只要几分钟。
来我这坐坐,有好茶,有好酒,更有好故事。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6 23:35    IP属地:未知

引用 G6 于 24-12-16 22:55 发表的回复
航天的不招待嗦
航天这一块更是高级的国之能力,必须接待,来郫县,亲自接待,儿豁嘛。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6 23:41    IP属地:未知

引用 G6 于 24-12-16 22:52 发表的回复
当年这种少爷是少有的有知识有文化的精英
是的,每每细想他一家的经历,我眼睛会湿。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9 22:32    IP属地:未知

引用 两江的雨季 于 24-12-19 11:44 发表的回复
上次从广安走老路回重庆,路过溪口镇还发现一大片老厂生活区,问了一下叫长城厂
对的,长城厂好像就是迁到郫县,很早就完全解体了。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2 01:22    IP属地:未知

引用 剑客_007 于 24-12-21 20:24 发表的回复
远不止这些:大三线建设布局,在内陆地区建立了完整的:科研,教育,工业体系。改变了内陆落后环境,发展了内陆经济!
客观,深刻!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1-07 22:23    IP属地:未知

引用 夜深的咖啡 于 24-12-21 22:43 发表的回复
锦江厂,具体在彭县关口哪里也不知道了,那会太小,已没有印象了。
我记忆中仿佛去过那么个地方,已经荒废,但环境保持较好。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装备达人;
白酒文化研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