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大连论坛 >  川滇藏自驾旅游杂记—大集合-力争成为史上最全贴-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的西藏自驾游知识

发表于 2007-12-23 18:17    IP属地:未知

布达拉宫门票2008年涨为200元  
时间:2006-8-17
  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近日,西藏将下发关于调整布达拉宫门票价格的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正式执行新的布达拉宫门票价格,实行淡季、旺季两种价格。
  据了解,旺季布达拉宫门票由现行每张100元调整为每张200元,淡季为每张100元。旺季为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
  近年来,西藏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布达拉宫等人文旅游资源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为促进西藏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进藏观光旅游人数的增多,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参观人数急剧增加,极大地增加了布达拉宫的接待压力,这对布达拉宫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建筑内部通道狭窄,楼梯陡峭,易发生游客拥挤和踩踏现象。同时,近两年来旺季参观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得供需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旅游秩序,影响了旅游接待水平,影响了西藏的旅**业形象。
  此次对布达拉宫门票价格实行结构性调整,即实行淡季、旺季两种价格,旨在通过运用价格杠杆,适当拉开淡、旺两季门票差价,平衡游客分布,结合延长开放时间、加强导游管理、缩短游客滞留时间等原有措施,将对缓解布达拉宫接待压力,保护布达拉宫文物景点,整顿旅游市场秩序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从而推动西藏旅游业健康发展。在旅游旺季提高门票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游客流量,缓解旺季布达拉宫接待压力,将对保护好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整顿旅游市场秩序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游客流量得以平衡分布,为改变西藏旅游淡季过淡、旺季过旺的现象,推动西藏冬季游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同时,此次门票价格调整,把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游览参观点的保护相结合,既有利于增加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又兼顾补偿服务成本、资源价值和国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原则,保持门票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另据了解,自治区有关部门在总结西藏旅游市场迅猛发展的经验及面临问题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积极采取措施,整顿景点秩序,更好地保护布达拉宫等珍贵的历史文物景点,为进藏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要。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8:19    IP属地:未知

西藏交通厅澄清修建成都至拉萨高速路说法  
时间:2007-9-21
  近日,关于“中国拟建成都至拉萨高速公路”的消息在民间和网络上广泛流传。西藏自治区交通厅计财处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说法尚待确认,目前并不是考虑修建川藏高速公路的时候,短期内在川藏公路西藏境内修建高速公路还不可能。
  这位负责人表示,交通部规划编制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2月正式发布,规划中唯一提到通往西藏拉萨的高速公路是北京至拉萨高速公路,西藏境内段主要是青藏公路。虽然青藏公路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但短期内还难以实施,“十一五”期间或“十二五”期间都不会考虑。
  有媒体称,西部大通道成都至拉萨高速公路前期论证及线位调研工作已拉开序幕,建成后有望成为世界级自驾天堂。成拉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我国继青藏铁路贯通后,将要修建的通往拉萨的第二条快速通道。
  这位负责人称,他们暂不清楚川藏公路四川境内是否有修建高速公路的想法,但短期内在川藏公路西藏境内修建高速公路还不可能,因为川藏公路有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局部路段地质灾害还很严重,需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川藏公路为三级公路标准,仍有25%以上的路段是砂石路,迫切需要整治改建,改善公路行车条件,提高公路的安全服务水平。
  川藏公路以穿越横断山脉和三江并流区而著名,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拉萨市,全长2155公里,其中西藏段长1286公里。公路穿越青藏高原边缘的横断山脉,沿线山高谷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地形、地质条件面临高地震区、地热、岩爆等诸多恶劣条件。
  国家历来重视对川藏公路的整治改建,从1991年到2006年底,国家对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段整治改建总投资已达37.86亿元,使川藏公路行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十一五”期间,国家还将投资31.6亿元继续对川藏公路进行整治改建,到2010年基本实现川藏公路黑色化。这位负责人表示,已经花了这么长时间和资金整治改建,不可能马上又改建成高速公路。将来是否修建,还需长时间的研究、论证。
  他说,西藏地域辽阔,公路路网还很不完善,全区73个县目前仅有38个县通油路,国家还需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路网建设中,改善农牧民群众的出行条件,而且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来看,都不是考虑修建川藏高速公路的时候。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8:20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14
共获得爱卡币
关于川藏线的故事
对任何一个喜欢自助旅行的人来说,走川藏线都该是第一选择。因为这条线最能让你感受到“在路上”的美妙和神奇。
我相信,这个判断会赢得绝大多数“驴友” (注:“驴友”指称背包旅行者,下文同)的支持。说起这条线,很多人都会滔滔不绝,故事之多令人晕眩,精彩程度使人嘬舌,直到他(或她)自己说得泪留满面,你都不知道这些事情到底是真发生了,还是胡编乱造的。当然,在他(或她)没去之前,也曾像个傻子一样听不少人讲过,也曾经怀疑并且向往,直到从那条线回来了,回到城市,那些在川藏线上发生的一切,才点点滴滴的呈现出来,如同尼洋河一般清澈而又充满波澜,就像怒江峡谷一样雄伟而又起伏蜿蜒。所以,走过川藏线的人多少都有那么一点神经质,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确感动了,这种感动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然而这真的是事实
这些事实构成了必须前往川藏线“朝拜”的一些理由,它们虽然不完备,但颇具代表性。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经历,让这些理由丰富起来。
【冒险精神】
旅行途中没有危险就不叫旅行了。因为所有的乐趣都是克服阻碍后产生的,危险激发了人的生命力,让身体中的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度过难关后就会有种力量释放后的快感。
川藏公路可以说是中国最艰险的路段。一半以上的路是在峡谷中和山脊上穿行。而且,不断的塌方和泥石流增加了这条线路的不确定性,有些路段(比如通麦、怒江峡谷、芒康、雀儿山等)可能会因此中断,一堵车就是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即便通过,也必须冒着栽到山沟里的危险,必须非常小心。在2400多公里的路途中,你常常会看见一些弯道或者悬崖旁插着藏族的经幡,即有祭奠也有提示的作用——这意味着曾经有汽车在这里发生意外。
不过,事实上大可不比担心,想想那些在川藏线上跑运输的司机们,多少年了,他们不一样过来了。所谓艺高人胆大,只要经验丰富胆大心细,没有过不了的坎儿。需要提醒的是,走川藏线一定要找可靠的司机师傅。而那些信誓旦旦要自己开车过去的哥们,您还是悠着点儿吧。
【变幻的美景】
川藏线几乎囊括了藏区能够看到的所有景致。从藏南谷地的丰饶、林芝原始森林的苍翠、被誉为“东方阿尔卑斯山”的然乌地区雪山衬托的高原湖,到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汇流处的峡谷地带的险峻,中间经过昌都康巴藏区浓郁的宗教氛围和邦达草原的牧区风光,直到雀儿山口长年不化的积雪、新路海巨型玛尼石刻、小城康定跑马山上溜弯儿的老太太……我的天,这一路简直让人看花了眼。
任何美都是相对的,最漂亮的姑娘天天守在身边也会感到厌倦。可在川藏线上,每天都会看到决然不同的景象,这就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旅行者的审美需求。你想吧,西游记中最幸福最快活最满足的人是谁?我认为是猪八戒。因为每天都能看到那么多MM,什么蜘蛛精啦白骨精啦牛魔王它老婆高老庄的小姐,每天都是新鲜刺激的,多有趣!所以,在川藏线上旅行,会充分激发你对新鲜事物强烈的好奇,只要你别像唐僧那样只管闭眼念经废话连篇,也别像孙悟空那样总要分出是人还是妖,你就会无比快乐。
【爱情,还是爱情】
曾有人撰文,试图分析为什么川藏线是爱情多发地带。其实道理很简单,爱情是一种情景的产物,是随客观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情绪波动。路途艰险,美景迷人,早把男驴女驴们撩拨的兴奋异常,本来就出于情感的真空状态,加上途中耳鬓丝磨同车共宿,难免产生非分之想。而且,彼此大都不熟悉,保证了爱情诞生的必要条件——神秘感,什么背景身份社会地位月收入,这些在城市里抑止激情的世俗条件统统可以扔到脑后了,爱了再说先!这也符合爱情的“新鲜制胜”法则:陌生者更能赢得爱情。
这么一说,好像我是做销售的——顾客永远需要新产品!是啊,爱情的开始基本就这个样子,当然,如果日后售后服务搞得不好,该散伙的也就散了。川藏线上的爱情,总是一见钟情的,大多不考虑后果,考虑后果是回到城市以后的事情,可对于城市的一切,雪山、草原和吉普车从来都不承担责任。
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川藏线上发生的爱情,一旦延续下来,其忠诚度绝对让人放心。因为这样相爱的驴们,内心都被共同的浪漫经历栓在一起,那是一把奇妙的连心锁,有魔力的,很难摆脱。还有,即便以后各奔驴途,那份回忆也将是永久的,不过甜蜜还是苦涩只有自己知道。
【川菜及饮食观念】
吃惯了北京味的川菜,以为只有鱼香肉丝、麻辣火锅、水煮鱼才是川菜。可在川藏线上,对川菜的概念更加质朴而充满乡土气息了。整个川藏线上的饭店,老板是四川人的占大多数。尤其是一些小饭馆,一色儿的川菜。特点是一般没菜单,你可以到厨房和厨师(一般就是老板或老板娘)商量着来,青菜都是洗净了摆开,要浑要素怎么搭配汤里要不要味精,你随便点,连价钱也是看情况而定。不像在城里,好坏只能上桌后知道,一边吃一边怀疑后厨是不是少给了。川藏线上的小饭馆,充分体现了吃的自主性,那真是以顾客为主。这种感觉就像串门,而且是到好朋友家串门,主人不但喂你吃喝,还为你答疑解惑,比如介绍路况及附近的景点。
味道当然好极了,这可能和人在路上新陈代谢加速有关,反正总饿,吃饭就香。有一个小技巧,每次点菜前你先让老板上一碟泡菜一碟泡鸡爪(这是最正宗的川菜了),如果好吃,这家饭菜的味道一定好。我曾在甘孜县**招待所食堂,就着美味的泡菜吃了一盆米饭,撑着了,半小时之后才勉强站起来走回客房。吃惯了这样民间化的川菜,回到城里肯定不适应。有时候只想要点儿泡菜就一碗白米饭,因为吃到最后,你发现最好吃的食物肯定是最简单的。你会对所有奢侈的饕餮行为感到厌倦,进而让自己的食谱变得极简单朴素。我认为从环保和健康角度说,川藏线之旅绝对令人受益。
【技艺】
如果你是背包族,走趟川藏线,该学会的都学会了,不该学会的也学会了。这当然不是指泡MM的经验。
做一次自助旅行需要制定计划,从前期的资料收集、线路选择、确定日程、购买装备,到途中结伴、联系司机、探路、住店、调整饮食、合理安排体力,以及处理各种难以预测的紧急情况,走一趟川藏线,你肯定门儿清,因为所有这些都是必须经历的。如果你是新来的,最好找几个曾经来过的“驴”结伴,他们的经验非常重要。川藏线上的景点有时候当地人都不太清楚,比如一些神山和古迹,就像北京人不一定知道故宫有几座宫殿一样。老“驴”们常有独特的发现,而且都是适合旅行者口味的;你还会学到不少架车经验,因为路况复杂,对车辆的保养非常重要,被抛在半路的感觉太痛苦了;学会讨价还价,而且要和司机和睦相处;学会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陌生人打交道;学一些简单的藏语;还能学一些实用的气象常识,不要完全相信天气预报,明白什么叫“十里不同天”;在一些徒步线路上,依靠当地向导(有时候他们也是你的“背夫”)是必要的,在丛林里行走你要知道对付旱地蚂蝗的几种方法(撒盐或者用尿浇),等等。
在所有的旅行经验中,与人相处的技巧是最重要的。你会发现,尊重他人并且善于营造活跃的气氛是两种有力的武器。彼此尊重才能团结,而乐观可以赢得信任。旅途中最大的敌人是抱怨,这不但影响心情损害乐趣,而且很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危险。
【虚荣心与信仰】
如果你问一个人的爱好是什么?他想来想去不知道答案,脸有点红,多半抓耳挠腮了半天蹦出俩字:旅游。嘿嘿,如果你再问,去哪里游过啊?他开始兴奋了,上海啊、深圳啊,北京啊,杭州啊,住五星级宾馆啊,吃大闸蟹啊,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最后还会补一句,对啦,俺还出过国,去了趟东南亚呢!
“旅游”成为人们掩饰无聊甚至炫耀虚荣心的托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到川藏线旅行——我更愿意说成“旅行”,而不是旅游(这是我一个常年在路上游走的哥们强调的)——可以让人摆脱这些俗不可耐的想法。原因如下:一,要去,川藏线不是想去就去的,准备工作比较复杂,是对自己体能、心态、知识储备的一次考查,这样的计划过程本身就具备了意义,玩儿得比较高;二、去了,就是一次挑战,天气恶劣路途漫长,你很可能半途放弃,这时会考验你的自信心、意志力及判断力;三、培养合作意识,“驴友”们来自四面八方,性格差异极大,矛盾冲突无可避免,一起玩而且玩得开心玩得有趣,是需要彼此配合的;四、发现真实。这话听上去有点玄,其实挺实在。川藏线与城市的距离太遥远了,虽然它把都市的繁华连接起来,但它自己那么朴素,它是人在大自然的画布上轻轻描画的一道铅笔印,你顺着它走,一直走到自然的深处,等你走出来,会懂得朴素原比奢华更让令人心动。
往严肃里说,认真地走一趟川藏线,会改变你的信仰。本来信仰这东西很缥缈,不好把握,可当我在鲁朗林海看到被烧毁的大片森林,当我在八宿的小木屋里用热水洗了洗脚,当我在邦达镇的三叉路口迷失了方向,当我在昌都强巴林寺的大殿里迷恋着一束阳光,当我在塔公草原目睹了雅拉雪山在夕阳中颔首,当我在快要报废的北京吉普上颠簸,当我在达玛拉山口拍下一块五彩的玛尼石——我想我发现了信仰的影子——那个从东风大卡车上跳下来和我们搭话的藏族姑娘,她的笑容已经模糊了,她的身影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8:22    IP属地:未知

川藏线及西藏线购物指南  
    1.天珠:在拉萨帕廓市场或一些旅游商店均可买到。脖子上戴的、手腕上配的、耳朵上挂的、腰上插的应有尽有。
  2.藏刀:藏刀是藏民随身必备之物,还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名气最大的藏刀要数工布的“工布刀”、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刀”。
  3.面具:西藏的面具是从宗教里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藏语称为“巴”。一般分为“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
  4.唐卡:这是一种带有浓郁西藏风情的卷轴画,大部分是佛像和菩萨像。
  5.藏毯:这是西藏的传统手工艺品,著名的有江孜地毯。
  6.收藏品:西藏的收藏品很多,一般有木碗、藏刀、打火石、珠宝玉器、转经筒、唐卡、石刻经版、石刻佛像、酥油灯座、投石器乌尔多、帐篷、旅行袋、地毯、壁毯、织锦帽、藏靴、绑典围裙、藏袍、牛羊头工艺饰品等。
    7.白玉藏刀  产于白玉县河坡区,系手工制作,工艺独特,做工精细,白玉藏刀历史悠久,在国内藏区和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享有盛名
   
    8.金银手工饰品  金银手工饰品有100多年历史,主要品种有金银首饰、民族穿者装饰、银质各型链条,银镶刀鞘等为著名。
  
    9.麝香  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成熟雄体的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10.鹿茸  是鹿科动物雄鹿尚未骨质化的嫩角,为补肾壮阳的佳品。

    11.虫草  又称冬虫夏草,属菌种植物,生长在海拔3400-4500米的高原草甸土中。虫草是补精益髓、保肺、益肾、补虚弱的高级天然滋补品。
    12.贝母  又名川贝,康巴地区是主要产区。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草滩和石滩中。贝母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安神等作用。

    13.红景天  生长在高原3500米以上的天然植物。科研证明红景天具有人参和刺五加同样的“适应高原”作用。
    14.雪莲花  生长在海拔4000-5000米高山雪线草石滩,甘孜州为主产区;雪莲花具有清热解毒、通经络等功能。
   
     15.松茸  (又名青杠菌),生长在海拔2500米-4000米的杉树上、青杠、桦树的混交林中,味美,质细嫩。具有防癌、防放射功能的真菌。

    16.白菌  生长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草地,色白,味美,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食用真菌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8:23    IP属地:未知

川藏线及西藏线购物指南  
时间:2004-6-24
    1.天珠:在拉萨帕廓市场或一些旅游商店均可买到。脖子上戴的、手腕上配的、耳朵上挂的、腰上插的应有尽有。
  2.藏刀:藏刀是藏民随身必备之物,还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名气最大的藏刀要数工布的“工布刀”、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刀”。
  3.面具:西藏的面具是从宗教里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藏语称为“巴”。一般分为“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
  4.唐卡:这是一种带有浓郁西藏风情的卷轴画,大部分是佛像和菩萨像。
  5.藏毯:这是西藏的传统手工艺品,著名的有江孜地毯。
  6.收藏品:西藏的收藏品很多,一般有木碗、藏刀、打火石、珠宝玉器、转经筒、唐卡、石刻经版、石刻佛像、酥油灯座、投石器乌尔多、帐篷、旅行袋、地毯、壁毯、织锦帽、藏靴、绑典围裙、藏袍、牛羊头工艺饰品等。
    7.白玉藏刀  产于白玉县河坡区,系手工制作,工艺独特,做工精细,白玉藏刀历史悠久,在国内藏区和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享有盛名
   
    8.金银手工饰品  金银手工饰品有100多年历史,主要品种有金银首饰、民族穿者装饰、银质各型链条,银镶刀鞘等为著名。
  
    9.麝香  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成熟雄体的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10.鹿茸  是鹿科动物雄鹿尚未骨质化的嫩角,为补肾壮阳的佳品。

    11.虫草  又称冬虫夏草,属菌种植物,生长在海拔3400-4500米的高原草甸土中。虫草是补精益髓、保肺、益肾、补虚弱的高级天然滋补品。
    12.贝母  又名川贝,康巴地区是主要产区。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草滩和石滩中。贝母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安神等作用。

    13.红景天  生长在高原3500米以上的天然植物。科研证明红景天具有人参和刺五加同样的“适应高原”作用。
    14.雪莲花  生长在海拔4000-5000米高山雪线草石滩,甘孜州为主产区;雪莲花具有清热解毒、通经络等功能。
   
     15.松茸  (又名青杠菌),生长在海拔2500米-4000米的杉树上、青杠、桦树的混交林中,味美,质细嫩。具有防癌、防放射功能的真菌。

    16.白菌  生长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草地,色白,味美,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食用真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10:06    IP属地:未知

来几张手绘版的地图
川藏线(四川部分)//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4%A8%B2%D8%CA%D6%BB%E6%B5%D8%CD%BC&in=11590&cl=2&cm=1&sc=0&lm=-1&pn=1&rn=1&di=274157208&ln=18
[ 本帖最后由 panguzx 于 07-12-24 10:09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23.63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10:26    IP属地:未知

关于高山病及处理方法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7-9-20 10:12    作者: 网络转载    来源: 本站收集整理    查看: 16次
高山肺水肿处理
和高山脑水肿一样立即下山。
高山视网膜出血 (High Altitude Retinal Hemorrage)
通常发生在4300公尺以上,到了5365公尺大约超过30%攀者会患上。通常这种出血并不会影向视力,同时亦无痛楚。只会在用眼底检视器 (Ophthalmoscope)下才会发现。然而在少数情况下,出血严重及影向到视网膜中央视神经集中点时,便会令患者不能看清某一视野或视野像被云雾盖著一样。
假若影向视力,应立即下山,再上攀只会令情况恶化。通常视力会在4至6星期内回复正常,只在罕有情况下才会永久影向视力。
血管栓塞 (Thrombosis)、中风(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及肺插塞 (Pulmonary Embolism)
在高山上,除了血液黏度增高,低氧、脱水、坏天气时减少活动、红血球数目增多都会促成血凝块(血栓)的形成。因冻伤而静止不动亦可能引致血栓形成。
血栓通常发生在小腿血管,通常发生在长期缺少活动後,如大风雪困在营地。患者会觉大腿内侧、膝部後面疼痛,小腿静脉肿胀 (静脉炎 Thrombophlebitis)、及触痛。
上述疼痛会随步行加剧。把足部向上板也通常可以产生疼痛。
假若小腿血栓脱落而随血流游走至脑部,便会塞著脑血管而引致中风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 CVA),徵状为一边身乏力或失去活动能力,说话口齿不清,视觉模糊甚至昏迷死亡。
而当血栓流到肺动脉便会引致肺插塞 (Pulmonary Embolism)。
严重插塞徵状:
突然觉胸口痛,加上咳嗽、气喘、心跳速。
深呼吸会加剧肺部疼痛。
初时咳出白色有泡液体,数小时後血红色。
如血栓塞著大血管便立刻死亡。
轻微插塞徵状:
胸口觉胀闷。
惊怕或感到快将丧命。
气喘。
预防
预防的方法非常重要,到发病时才处理便困难得多。
困在营内时要保持活动双腿(每小时数分钟)。
避免穿紧身衣物。
喝足够水份,不要待口喝才喝水,更不要怕上厕所麻烦而小喝水,可用阔口樽或胶袋在营内解决。
有静脉曲张人士不适合攀登高山。
处理
如血栓及静脉炎(Thrombophlebitis)己形成,患者要避免运动(防止血栓脱落)稍微抬高双脚,松开过紧衣服以舒适的姿势躺下。
喝足够水份。
可服食亚士匹灵 (Aspirin),直至徵状消失(通常需要4-5天)。  
非不已要活动时,可用弹性绷带包扎患腿,尽量由别人背下山。假若有中风或肺插塞徵状,是极严重的事件,应立即下山及召援。
高山全身性水肿 (High Altitude Systemic Edema)
主要由於钠及水份积存在体内无法由肾脏排出而引致,至於为何会有此现像则仍在研究中。这种水肿可以独立出现,并不一定伴有急性高山症徵状,其中又以女性较易受影向。虽然这种情况会令人很困扰,但并不会致命,当回到低地时便会自然消失。
徵状为手脚浮肿,早上会面部及口唇肿胀,排尿量少,喝多水後也一样,数天内体重可增加8-10lb。
处理
避免进食高盐份食品,遵照熟识高山病的医疗人员服用利尿剂如 (Furosemide)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10:32    IP属地:未知

金秋九寨沟旅游攻略(2007年9月更新)
10月金秋是九寨沟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为方便更多的游客在出发前做好功课,九寨沟草根人家青年旅社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下九寨沟最新实用信息:
【九寨沟门票】:
      9-10月九寨沟门票220元/张 观光车90元/人 九寨沟门票实行二次进沟免费,但二次进沟观光车要再收90元(不强制,可徒步),国庆黄金周期间二次进沟门票要收费,如需二次进沟,请另行购买车票90元和门票220元。
      从9月3日起九寨沟将开始网上预售“十一”黄金周门票,为控制游客总量,网上限售1万张当日门票,在10月2日—10月5日期间,8:30至9:00、9:00至9:30的游客高峰时段,每个时段网上限售3000张门票。没有买到该时段门票的游客,不能在这个时段验票进沟。据介绍,为了实现景区可持续性旅游,九寨沟管理局限定每日的游客容量不能超过28000人。
九寨沟网上预订网址 *****
【黄龙门票】:
      黄龙门票200元,黄龙索道上行票价和下行票价是不同的,上行80元,下行40元
【九寨沟黄龙天气】:
       九寨沟-黄龙一日之内天气变幻无常,常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雨天,这种情况下雨衣雨伞必须随身携带,建议有可能的话备上稍微能防水的衣裤,千万不要穿着容易吸水的衣服,因为九寨沟气温大约在十几度左右,可是一旦下雨会感觉温度骤降,我在游黄龙的时候正在下雨,尽管我穿着防水性较好的衣服还是感到挺寒冷的。另外,带上一件羊毛衫以防万一。
       九寨沟秋平均气温为 4 度至 13 度,昼夜温差很大。晴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雨天气温较低。旅游者着衣应带好防风保暖衣物及雨具,防晒用品也是不能少的。
【九寨沟黄龙住宿】:
      驴友去九寨沟当然选择去青年旅舍,推荐九寨沟郎介之家青年旅舍***** 0837-7734818 7734616 价格在30元-80元
      青年旅社沟口新开酒店:草根人家 *****  9-10月的价格在180元/间 预订电话:0837-7764922 7764926
【九寨沟黄龙交通指南】:
      成都至九寨沟班车121元,保险2元 (新南门汽车站028-85443617,85433609) ,成都至九寨沟行车时间是9小时左右。
      成都至九黄机场每天都有航班,票价980元+50元燃油+50元机建=1080元 订票电话028-85555148
      最新路况:从2007年8月7日零时至9月27日24时止,注意在经过汶川时已实行单向放行。因为国道213线汶川段k871+300处山体滑坡,造成道路中断,为了保障国道213线汶川段顺利通行,也为了确保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国道213线汶川段k871+300处临时交通管制时间为2007年8月7日零时至9月27日24时止。临时修了一座桥,只能单向放行。过了桥就是个采石场,很脏,扬尘很严重。烂路有3公里左右,行车时间40分钟,过了汶川后,道路一路畅通。
【九寨沟黄龙行程安排】:
      九寨沟景观分布在成 Y 形的树正、日则、则查洼 3 条主沟内,总长 50 余公里。主要有树正景区,由盆景滩、树正群海、树正瀑布、双龙海、火花海、卧龙海等景点组成;日则沟景区,有诺日朗、珍珠滩、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镜海、熊猫海、芳草海、天鹅海、剑岩、原始森林、悬泉、五花海等景点;则查洼沟景区,有长海和五彩池等景点;扎如景区,有魔鬼岩、扎如寺等景点。
      一般来说自助游客选择二日游比较合适。第一天安排游玩日则、则查洼 2条主沟,第二天徒步树正沟景区游玩。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10:38    IP属地:未知

俯瞰西藏
[ 本帖最后由 panguzx 于 07-12-25 13:29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1.36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