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恋爱物语 >  来看看嗲嗲的上海小吃

发表于 2019-11-11 18:35    IP属地:未知

上海的小笼特指南翔小笼(南翔是上海近郊的古镇),南翔小笼又特指鲜肉小笼,点单的时候径直说小笼就好。若是店员追问你要吃什么小笼,那就是准备“宰”你了——蟹粉小笼之类主要是抬价用的。清末民国,城隍庙的南翔馒头店把南翔小笼发扬光大,后者也被上海人调教成了实际上的“上海小笼”:在市区吃惯南翔小笼的人,到了南翔很可能会吃得一言难尽。
小笼好不好吃,既看用料,也要看师傅的手法。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1 18:42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43    IP属地:未知

生煎&锅贴丨本来一锅端,相煎何太急
生煎馒头和锅贴的做法其实都是“生煎”——生着放在铁锅里煎。油煎过程中会加水,冷水热油相撞,“飒”地一声,吊足了一旁排队者的胃口。
师傅有节奏地转动大锅来保证受热均匀,等的人心里焦急:怎么还没转好?边看、边等、边闻着从盖子里逃出来的香气,仿佛是取得正果前的卓绝修行。最艰难的一关是,眼看这锅轮到自己绰绰有余,前面一“大户”顿时打包了半锅,又得再等!
生煎与锅贴的馅料、面皮都不相同,造型差别就更明显:前者像煎包、后者像煎饺。这是四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最明显的区别是:吃煎包、煎饺和吃包子、饺子是一种吃法,拿起来就吃,而生煎、锅贴和小笼是一个吃法,毕恭毕敬地用嘴在食物上开个小洞,再吸汤汁——一定是小心翼翼的,一不留神用力过猛,汁水就会直接溅到对面食客的身上,场面相当尴尬。
生煎进锅的时候是包子褶朝下,肚皮朝天。北方人也得说生煎长得像确实馒头。
锅贴长得就有点像煎饺了。不过生煎和锅贴进锅以后的工序是一致的: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8:47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45    IP属地:未知

汤汁饱满的生煎馒头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46    IP属地:未知

严格来说,生煎并非都有汤汁。上海生煎分两大派:“大壶春”不放肉皮冻,肉馅紧实,食时无汤,是为“肉心帮”;“萝春阁”皮薄卤多,则是“汤心帮”。品相也不一样,“肉心帮”用全发酵的面团,皮厚,所以煎时褶朝上,“汤心帮”是半发酵面,皮容易破,所以厚褶在下。大壶春还在,萝春阁业已关门,但“汤心帮”却几乎统一了上海——小杨生煎以及今天沪上绝大多数生煎都是这一脉。


肉心帮和汤心帮,你会区分了吗?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8:48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49    IP属地:未知

在上海,生煎、锅贴各有粉丝,有时也暗搓搓较劲。一些小铺两边都想讨好,一口锅里生煎、锅贴各放一半地煎和售卖。说来奇怪,但凡这么操作就绝少有好吃的,看似制作流程相近的两道美食,却在分寸里宣告了自身的独一无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52    IP属地:未知

甜甜黏黏咸咸,糕糕团团圆圆
城隍庙是上海最负盛名的小吃集散地,上海人对它的感情却很微妙,一边劝着周围朋友千万别去那里吃小吃,一边怀念那里曾经的上海味道。从前,上海人去逛城隍庙都会选在饭点之前稍早时分,这样就可以留着肚子边吃边逛,东吃吃西吃吃,转一圈下来也就饱了。
上海人对城隍庙的情感是比较微妙的,老味道消逝,新味道进来。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8:53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54    IP属地:未知

可以拿在手上吃的,比如奶油五香豆,底子是干蚕豆,有桂皮、茴香、糖、盐这些传统香料,也有奶油这种过去比较有腔调的海派风情,甜甜咸咸,有滋有味;又比如梨膏糖,原来是用作止咳化痰的,味道清甜,也就当了糖果吃,最有特色的是卖糖人的吆喝,三分卖糖,七分卖唱,那种庙会的“闹猛”感觉就出来了。
奶油五香豆,豆子上的霜是一大特点,滋味的奥妙都在上头。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57    IP属地:未知

城隍庙是原来上海老城厢的位置,最初的“上海味道”就是在这里形成,近代的南翔馒头店卖的其实是隔壁嘉定县的美食,同样是老字号的宁波汤团店卖的是浙江特产,解放后南翔并入上海不说,宁波汤团也早就被看作是上海美食的代表。
城隍庙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老店都开在核心位置,比如图左的宁波汤团店。老店之外的小吃店就要慎重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59    IP属地:未知

说起来,上海小吃的底子是苏式糕点,本地的青团、酥皮月饼都是耳熟能详的了,因为什么内馅都能加,是当之无愧的网红,还有不少精致糕点则是从苏州五芳斋传入。
青团和酥皮月饼,清明和中秋时候争奇斗艳的网红。
青团
“小鲜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