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沃尔沃XC Classic论坛 >  一个无国籍建筑师在上海未盖成一座房子,却留下对城市的深远影响

发表于 2017-06-08 11:31    IP属地:未知

“大上海都市计划”,上海战后都市重建

鲍立克并不懂中文,在 1938 年失去德国国籍沦为“无国籍者”之后,他的行动范围只能被框定在租界之内。尽管如此,鲍立克仍然惊讶于一个单纯靠“人拉肩扛”实现的港口奇迹。
超越了欧洲最先进的鹿特丹港装卸数量的上海港,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港口,独立的洋行码头沿着黄浦江两岸恣意蔓延。受限于狭窄的沿浦岸线,普通的驳船和卡车都无法采用,更不用说现代装卸设备。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8 11:33    IP属地:未知


1946 年“无国籍者”鲍立克的短期通行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8 11:34    IP属地:未知

“以前我们一直用简单的一句‘当时的上海已经成为远东最大的港口’张扬成绩,但震撼的是,这个耀眼的贸易和经济数字背后是低廉到难以想象的劳动力支撑的。”展览现场,一位同行向侯丽回忆祖辈从舟山来到上海的机缘,舟山人在上海做领航员,所有的远洋船只到达吴淞口,需要更换小船,他的祖辈负责引导这些小船进入黄浦江,找到合适的码头装卸货。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8 11:34    IP属地:未知

一个现代化的集中式港口是大上海都市计划的重头戏。鲍立克和设计组成员研究了当时许多国际大港的经验,希望引进机械装运。侯丽在会议纪要中发现,鲍立克多次提及建设一个现代化港口的紧迫性,再不抓紧机遇,香港就要崛起了。
但这个耗资巨大的设想遭到浚浦局和港务局的反对,长江和黄浦江的泥沙淤积严重,一个现代化港口对疏浚、挖泥提出挑战。政府部门中唯一的支持者是海关,他们希望可以统一监管沿岸那些零散的码头,打击海上走私,收回被外商洋行和青帮势力把持的码头。
“直到今天,上海的港口大多仍以散货居多,在大小洋山港发挥作用之前,宁波的北仑港是长三角最大的集装箱装卸港口。”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8 11:35    IP属地:未知

围绕超前、可行性,究竟是建设一个一马当先的现代化上海,还是将有限的资源放在更为急迫的民生问题上,编制组的设计师和市政部门激烈讨论这个野心勃勃的战后都市重建计划。他们各自有正式的工作,每天下班后赶到工务局,研读调查组之前收集到的资料,再开会讨论。这一收入微薄的“兼差”往往需要工作到深夜。
同样引发冲突的超前设想还包括对浦东的定位。最初鲍立克将浦东设为纯粹的农业和居住区,以免对港口和码头造成压力。大都市计划一稿公布时,已经在浦东建厂的工厂主一片哗然,强烈抗议,因为将来在工厂改扩建时,他们无法续期厂房的营建执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8 11:36    IP属地:未知


大上海都市计划对上海人口分层发展的计划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8 11:37    IP属地:未知

两次淞沪战争几乎将华界夷为平地,业主们在房子被炸毁后,大多拿着一纸地契逃难,但战后重建为土地的重划提供了一次契机。鲍立克们希望学习日本地震后土地重划的经验,将产权分散的土地集中整合,让每一个业主拿出 15%~30% 的土地用以筑路和建设公共绿地。但这个按照“田园城市”(Garden City)规划的比例无疑过于超前,遭到业主的强烈抗议。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8 11:38    IP属地:未知

对都市重建计划的热情蔓延到了公众,侯丽曾读到一个笔名为“一之”的读者在党报上刊登的来信,他反对二稿中快速高架路的建设。时任上海市长赵祖康曾写文章分析,对现有道路的拓宽没有办法改善一座城市的整体交通状况,必须要系统性地打造一个快速干道网络,才能提升整体效率。“一之”则毫不留情,质问当时的国民政府怎么有财力支持这个城市外围的高架路。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8 11:38    IP属地:未知


署名“一之”的读者来信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08 11:39    IP属地:未知

从一稿到三稿,从超前到对现实的适当妥协,但这个野心勃勃的都市重建计划仍停留在纸面。设计师在二稿的序言中谈到,与欧美各国倾尽全力的都市计划相比,上海的兼职者们哪怕满腔热情,也无异于“螳臂当车”。赵祖康更为坦诚,实现有“三难”,一者国家大局未定、地方财力竭蹶,二来民生困境中,侈言建设,三是与一个都市计划相配合的社会政策、土地政策、交通政策等遥遥无期,各方配合艰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